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新能源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834.64 KB
- 文档页数:2
循环水养殖系统1. 引言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养殖方式,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案例。
2. 工作原理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水的循环利用。
系统通过一个完善的水处理过程,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然后将处理后的水再次供给养殖环境使用,实现水的循环供应。
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和养殖环境。
水处理系统主要负责废水的处理,包括去除悬浮颗粒物、溶解性有机物和氨氮等。
水循环系统负责将处理后的水再次供给养殖环境,通过水泵等设备将水循环输送。
养殖环境则提供了适合生物生长的条件,例如温度、氧气含量等。
3. 优势循环水养殖系统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方式具有许多优势。
3.1 节约水资源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了养殖中的水浪费。
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方式,系统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3.2 减少废水排放传统的养殖方式往往会产生大量废水,并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水体污染。
而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水处理过程,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减少废水的排放。
3.3 提高养殖效益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水的处理可以提高养殖环境的水质,创造更适合生物生长的条件,从而提高养殖的效益。
同时,系统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养殖的成功率。
3.4 节能减排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优化水处理过程,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系统中的水循环过程较短,可以减少水的流失和泄漏,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 应用案例循环水养殖系统已经在农业、水产养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1 农业在农业领域,循环水养殖系统适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种植。
系统可以提供优质的灌溉水,同时减少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
4.2 水产养殖在水产养殖领域,循环水养殖系统适用于鱼类、虾类等水产动物的养殖。
系统可以提供清洁的水质,提高养殖效益,并减少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4.3 工业循环水养殖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例如养殖池、循环水冷却等。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产养殖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控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类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迅猛。
然而,水产养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重金属污染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重金属污染对水产养殖环境及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成为了解决重金属污染的有力工具。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是一种高效的养殖系统,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养殖环境中的污染物。
在水产养殖行业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饲料、水源和废水等方面。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水中重金属的含量,从而减少了对养殖动物的危害。
首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完善的过滤系统,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从而减少重金属的含量。
常见的过滤技术包括网状过滤器、颗粒过滤器和微滤器等。
这些过滤器能够将水中的杂质过滤掉,保持水体的清洁,降低了重金属的浓度。
其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还采用了一系列的生物处理技术,如生物过滤器和活性污泥法等。
生物过滤器通过微生物的附着和降解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生物过滤器内,微生物能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或盐类,从而降低水中重金属的浓度。
而活性污泥法则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和重金属的吸附作用,从而实现重金属的去除。
此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还可以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降低重金属的浓度。
常用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絮凝沉淀和离子交换法。
絮凝沉淀通过添加絮凝剂和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与絮凝剂形成絮凝物,然后通过沉淀剂的作用使絮凝物沉淀下来。
离子交换法则通过选择性吸附树脂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从而降低重金属的浓度。
总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产养殖行业中的应用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完善的过滤系统、生物处理技术和化学药剂的应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中的重金属污染,保护养殖环境和养殖动物的健康。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经济效益分析近年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该设备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经济角度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效益进行分析。
首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大幅度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水的使用量和排放量。
传统的养殖方式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养殖环境,而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处理和循环利用水,可以将用水量减少50%以上。
这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还可以降低养殖过程中对水源的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该设备通过循环利用水,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养殖需求对水质进行调节,保持水质的稳定性。
稳定的水质可以提高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养殖环境的适宜性,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量。
相比传统的养殖方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以提高养殖产量50%以上,降低了养殖单位面积的投资成本。
此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还能有效控制疾病发生的风险。
循环水养殖设备可以对养殖水进行过滤、消毒等处理,有效去除水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
同时,设备还可以监测水质的变化,及时发现疾病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通过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以减少鱼虾等养殖生物的疾病感染率,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收益。
另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降低养殖成本和节约能源。
传统养殖方式需要大量的水源和能源,运营成本较高。
而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了用水量,降低了养殖成本。
同时,设备还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养殖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力投入。
通过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营成本,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以提高养殖利润和经济效益。
总结起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经济效益显著。
它可以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控制疾病风险、降低养殖成本和节约能源。
这些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域保护与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类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传统养殖方式对水域资源的压力也日益加大。
为了实现水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修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域保护与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是一种集养殖、水处理和环境监测于一体的技术系统。
通过循环利用养殖水体,实现养殖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首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量。
传统养殖方式中,大量的废水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
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水处理设备,将废水进行去除杂质和富营养化的处理,使废水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其次,该设备系统还可以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
通过循环过滤系统和生物处理系统,将清洁的水送回养殖池塘,有效减少水的消耗和浪费。
此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还具有对养殖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功能,通过监测系统对养殖水质、氧气含量和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和水产品的质量。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域保护和生态修复中具备许多优势。
首先,在保护水域资源方面,该设备系统可以显著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降低水体污染的风险。
通过废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可以保持水体的清洁和健康,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其次,该设备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养殖环境,保障水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通过监测系统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可以避免因水质变化导致的养殖过程出现问题,确保养殖产量和水产品的质量稳定。
此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还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减少养殖空间的占用,为水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可能。
然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高昂的投资成本。
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需要更加复杂的设备系统和技术支持,增加了项目的成本。
其次是运维成本和技术要求的提高。
该设备系统需要专业的运维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增加了运营的难度和成本。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特点及优势一、系统概述循环水养殖系统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也叫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
是一种通过水处理设备将养殖水净化处理后再循环利用的一种养殖模式。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融入了生物学、工程学、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学、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技术交叉,具有较强技术含量的系统。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以工业化手段主动控制水环境,水资源消耗小、占地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优质安全、病害少、密度高、养殖生产不受地域或气候的限制和影响,资源利用率高,是高投入高产出,低风险实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它对改革我国水产养殖模式,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我国的南方地区海岸线长,网箱和土塘养殖发达,但存在各种鱼、虾苗种供应不足和孵化育苗存活率低、台风等自然灾害较多、工业污染水源等问题。
广州中航环保综合以上各种实际情况,结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特点,研究开发出节能环保,占地面积少,土地使用效率高,能有效隔离病害和控制病源的侵入,降低鱼苗的携菌和发病率的封闭式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在台风自然灾害较多的南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对水产养殖业毁灭性的打击。
二、系统工艺本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处理系统是我司自主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水处理工艺养殖系统,系统主要由养殖池、循环水养殖处理系统、增氧系统、补水系统等部份组成。
其功能是:养殖池培育养殖品种、养成、暂养或苗种标粗;首先养殖池的水进入ZH-PM滚筒微滤系统对残饵、粪便、大颗粒悬浮物进行分离预处理,再由循环水泵抽需要处理的水进入ZH-NPS蛋白质分离器利用气浮方式去除养殖水中悬浮物及水溶性胶状体、纤维素、蛋白质、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同时加入臭氧,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氧化破坏和分解细胞内酶而迅速使各种病源菌致死,同时达到除色、去除异味、改善水质。
ZH-SBF浸没式生物过滤器,选用特定生物过滤填料,对需处理的养殖水进行沉淀、粗过滤、精密过滤后,再经二级生物过滤,对养殖危害最大的氨态氮(NH3-N),亚硝酸盐(NO2-N)和硝酸盐氮(NO3-N)分解至养殖安全标准;ZH-CP复合式脱气杀菌处理器的紫外线杀菌(UV)即对有害病菌进行消毒,又可对残余臭氧进行去除;复合式脱气杀菌处理器内的纳米曝气装置,可及时去除水体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温度调控系统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对养殖水体进行水温调节,以适应养殖生物的生存、生长需求;水质监测系统对养殖水水质进行有效监控,发现水质异常及时调整处理。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产养殖行业竞争力提升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水产养殖行业成为满足人们需求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
然而,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水质污染、饲料浪费和疾病传播等。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应运而生。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是一种集成化、智能化的养殖系统,通过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和优化的养殖管理措施,实现了循环水的再利用和节约。
其应用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竞争力提升效果。
首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能够显著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改善水环境。
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通常由于水质难以控制而导致养殖效果不佳。
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过滤和消毒,可以去除有害物质和细菌,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
养殖池水的恒定循环和高效过滤系统可以减少废水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这能够有效降低鱼类患病风险,并提高养殖的生存率和产量。
其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以实现对养殖环境的精准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传统的水产养殖往往受制于季节、气候和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难以精确控制养殖环境。
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配备先进的监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养殖环境的温度、氧气含量、酸碱度等关键指标,并根据需要自动调整水质和养殖条件。
这不仅提高了养殖效果,还缩短了养殖周期,减少了养殖成本。
此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节约饲料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
传统的水产养殖往往存在饲料浪费和营养不均衡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配备精确的喂食设备和饲料管理系统,能够根据不同阶段的鱼类需求提供精准的饲料投喂,避免了浪费和过量喂养。
同时,养殖池中的废物和鱼粪可以通过水质处理系统有效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还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其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养殖需求进行快速组装和调整,适应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和种类的水产。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对水产养殖产业协同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水产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对满足人们对于水产品的需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养殖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应运而生,并在水产养殖产业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是一种高科技的养殖设备,它通过利用先进的循环水处理技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掉,将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从而实现水产养殖的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产业协同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产养殖产业中的推动作用。
首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对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统水产养殖方式中,大量的用水会被浪费掉,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循环利用废水,使得用水量大幅减少。
它采用了物理、生物和化学的方法进行水的过滤、净化和处理,使得废水变成了可再利用的清洁水源。
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降低了养殖成本。
同时,其还能有效地控制养殖环境中的温度、光照、氧气和营养物质等参数,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适宜的养殖环境,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量。
其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传统水产养殖方式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料,这些废水和废料排放到水体中会造成水质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采用了封闭循环系统,有效地避免了废水和废料的排放,减少了对水域环境的污染。
同时,其还能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降低了对水质的污染程度。
这种环保的养殖方式不仅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能够有效地保护水产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还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其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多种水产养殖的协同养殖,例如鱼虾共养、秋冬鱼和虾苗期的共同孵化等。
新能源在现代渔业养殖中的节能技术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不断提高要求,新能源被广泛提及并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这些领域中,现代渔业养殖也成为了新能源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在现代渔业养殖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一、太阳能在渔业养殖中的应用太阳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新能源,其在渔业养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首先,太阳能可以用于渔船的动力系统。
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为渔船提供稳定而清洁的动力,降低燃油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太阳能还可以用于渔业养殖场的供电系统。
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可以为养殖场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减少对传统电力的依赖,提高养殖效率,降低能源成本。
二、风能在渔业养殖中的应用风能是另一个重要的新能源,其在渔业养殖中的应用也具有很大潜力。
首先,风力发电机可以用于渔船的航行辅助系统。
通过利用风能带动发电机发电,可以为渔船提供额外的动力支持,减少对燃油的消耗。
其次,风能也可以用于渔业养殖场的通风系统。
通过设置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对养殖场内的空气进行通风,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在减少耗能的同时提高养殖效果。
三、生物质能在渔业养殖中的应用生物质能是指通过植物和动物的有机物质转化而来的能源,其在渔业养殖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首先,生物质能可以用于渔船的燃料系统。
通过利用生物质能源,如柴油、沼气等,为渔船提供燃料,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生物质能还可以用于渔业养殖场的供热系统。
通过利用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颗粒、废弃农作物等,为养殖场提供热能,保持水体温度稳定,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养殖效率。
四、水力能在渔业养殖中的应用水力能是指通过水流或水压转化而来的能源,其在渔业养殖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水力能可以用于渔船的动力系统。
通过利用水力能带动发电机发电,为渔船提供动力,减少对燃油的消耗,提高船只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生动物饲料供应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传统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因此,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应运而生,并逐渐在水生动物饲料供应中得到广泛应用。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是一种以可再生饲料为主要来源的养殖模式。
其特点是高效、节能、减排、资源有效利用等。
在这种设备下,循环水系统可以循环使用,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
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中,饲料供应是一个关键环节。
如何保证水生动物获得足够的饲料,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之一。
传统的养殖方式往往需要人工投喂,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也容易造成水质污染。
而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中,饲料供应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可以根据水生动物的需求量进行精确投喂,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中的饲料供应系统主要包括饲料储存、输送和投喂设备。
饲料储存设备主要用于储存饲料,以保证养殖过程中的连续供应。
饲料输送设备可以将饲料从储存仓库输送到养殖池中,可以根据需求量进行精确投喂。
投喂设备可以将饲料均匀地投放到养殖池中,保证水生动物能够平均获取饲料。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运行,从而实现养殖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生动物饲料供应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饲料供应的适宜量和时间。
根据水生动物的生长规律和营养需求,确定合理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水生动物的需求,同时避免过多的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其次,研究饲料的种类和配方。
不同的水生动物对饲料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其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宜的饲料种类和配方。
通过对饲料的研究,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提高水生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再次,研究饲料的处理和添加剂的应用。
饲料在供应过程中需要进行处理,以保持其营养价值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添加一定的添加剂,如抗生素、酶制剂等,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防治疾病。
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产养殖规模化发展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循环水养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通过对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产养殖规模化发展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养殖效益、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影响。
1. 引言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传统的养殖方式存在养殖密度高、养殖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循环水养殖设备作为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行业。
2. 循环水养殖设备概述循环水养殖设备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养殖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循环利用的设备。
它主要包括水质处理系统、循环泵、曝气装置和过滤设备等。
循环水养殖设备能够有效处理养殖废水中的溶解氧、氨氮和悬浮物等有害物质,提高水质,并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3. 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水产养殖规模化发展中的应用3.1 提高养殖效益循环水养殖设备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养殖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避免对养殖生物的伤害。
合理利用循环水技术可以增加养殖密度,减少场地占用面积,提高生产效益。
同时,循环水养殖设备还能降低用水成本,节约资源。
3.2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对养殖废水的净化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通过有效控制养殖废水的排放,可以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维护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3.3 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循环水养殖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充分利用循环水技术可以实现水、养殖废弃物和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养殖废弃物可以通过水质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4. 循环水养殖设备的发展趋势4.1 技术创新与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循环水养殖设备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
例如,采用先进的水质检测仪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能监控平台,提高水质检测和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019年21期
应用科技
科技创新与应用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新能源应用*
赵仕琦,凌长明*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深圳518108)
引言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海水养殖国,2018年,全国水产养殖总产量超过5000万吨,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等特点,是世界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实现水产养殖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有文献研究表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单产量24462225kg/hm 2时,耗电量93913695kWh/hm 2,单位产量电耗为5.07kWh/kg 。
研究表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能耗强度为0.24万吨标煤/万元产值,是农业平均值的1.26倍。
我国水产养殖二氧化碳排放量高。
现有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市场体量大、产量高,存在能
耗高、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解决其能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因为现有新能源利用效率低,应用于循环水养殖范围少等问题,因此开展本项目新能源系统应用研究与示范。
1潮汐能与太阳能应用于循环水养殖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目前海洋能应用于循环水养殖研究较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潮汐能发电。
国外关于潮汐能发电的研究持续时间长、涉及领域广泛,技术相对成熟,总体而言,英国和美国的潮汐能研究则更为成熟,相关文献数量庞大。
我国关
于潮汐能发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一些东部沿海省份,基本上在对潮汐能的
技术开发、发展前景、资源利用等方面,而对沿海地区应用
于循环水养殖的潮汐能的研究较少,国内未见有应用型示范基地的报导。
直驱式潮汐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海洋能海水淡化技术。
相比于间驱式潮汐能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直驱式潮汐能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可减少潮汐能先发电再用电能驱动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两次能量转换损失,具有能效高和成本低等优势。
目前,关于直驱式潮汐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凌长明教授课题组。
课题组研究团队在海洋能海水淡化方面已经进行了近十年的研究,先后进行了潮汐能聚能增压方案的热力学性能分析、潮汐能直接驱动海水淡化方法的优势分析,以及直驱式潮汐能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性能计算模型及分析等研究。
关于直驱式潮汐能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性能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有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光化学转换等,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并得到了实际应用。
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
对于太阳能光发电技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方面。
中科院电工所对太阳能发电整体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并建立了1MW 的塔式太阳能发电项目。
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与器件研究
摘要:现有陆基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市场体量大、产量高,存在能耗高、污染环境等问题,以及新能源利用效率低,应用于循环水养
殖范围少等问题,因此本项目提出应用新能源满足和匹配陆基养殖基地用能需求,建成具有地方海岸特色的新能源应用保障示范基地,研究方案拟设计太阳能热电系统集热及发电,利用潮汐能提供高压水头,又可直接发电及海水淡化,还可以做测试研究的示范平台。
关键词:潮汐能;海水淡化;太阳能;新能源;循环水养殖中图分类号:X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21-0169-02
Abstract :The existing land-based industrial circulating water culture marke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volume ,high output ,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 on.At the same tim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new energy is low and the scope of circulating water culture is less.Therefore ,this project proposes to use new energy to meet and match the energy needs of land-based breeding bases ,to build a demonstration base for new energy application and support with local coastal characteris ⁃tics ,and to design solar thermoelectric systems for heat collec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The use of tidal energy can provide high-
pressure water head ,can direct power generation and desalination ,and can be used as a demonstration platform for testing and re ⁃
search.
Keywords :tidal energy;seawater desalination;solar energy;new energy;circulating water culture
*基金项目:深圳市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海水淡化———制盐系统中变振幅脉动能交换器的研发”(编号:KY20180113)作者简介:赵仕琦(1980-),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传热传质,建筑节能,人工环境。
*通讯作者:凌长明(1960-),男,汉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传热强化及数值模拟方法和应用、
海洋能利用与节能技术等方面。
169--
2019年21期
应用科技
科技创新与应用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所在薄膜电池技术方面,四川大学在碲化镉电池方面已经
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2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新能源应用方案
本文的方案旨在应用新能源(潮汐能和太阳能)满足
和匹配陆基养殖基地用能需求,建成具有地方海岸特色的新能源应用保障示范基地,包括高、低位水池和延伸到海中间的引水管等基础设施,如图1。
研究可以为陆基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基地提供能源动力支撑的新能源技术及其示范。
研究方案拟设计太阳能热电系统集热及发电,利用潮汐能提供高压水头,又可直接发电及海水淡化,还可以做测试研究的示范平台,如图2所示。
陆基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常需要水温调节,需要大量的热能,因此采用太阳能集热与供热技术。
太阳能集热装置冬季收集热量加热池水,多余热量储在蓄热水箱(相变材料保温)。
夏天采用太阳能光伏板发电
(供循环水泵和增氧机等)
,多余电量储在蓄能系统。
潮汐能利用高低位水池,低位水池模拟海水,高位池模拟海湾潮汐能水坝。
涨潮时水池蓄水,退潮时池水位有较高水头,利用池水位差发电。
水轮机发电同时驱动增压器,产生高压水头海水,为养殖循环水提供循环动力,并利用高压水头进行海水淡化。
同时优化和整合太阳能和潮汐能运行方案,实现新能源间互补运行,用富余电量,抽水至潮汐能高位蓄水池蓄能等技术,进行季节性产能调节和昼夜错峰负荷运行,实现新能源间互补运行。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采用传统能源系统存在很大的改进与提升空间。
本文在研究了潮汐能与太阳能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陆基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基地采用新能源技术的方案,减少能量转换过程,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院
[1]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渔业统
计年鉴[M].北京: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8.
[2]车轩,刘晃,
吴娟,等.我国主要水产养殖模式能耗调查研究[J].渔业现代化,
2010,37(2):9-13.
[3]赵鹏,李贤,
周兴,等.海水工厂化养殖能耗及新能源应用调研分析[J].渔业现代化,2011,38(2):21-26.
[4]凌长明,陈明丰,
徐青,等.潮汐能聚能增压方案的热力学性能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4):906-912.
[5]凌长明,娄晓博,王逸飞,等.潮汐能直接驱动海水淡化方法的优势分析[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8,28(1):37-42.[6]郑章靖.利用潮汐能的新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及装置的研究[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11.
[7]雷顺安.潮汐能直接驱动海水淡化的装置系统及其试验研究[D].
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15.
[8]王逸飞.潮汐能直接驱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性能研究[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13.
图2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应用潮汐能与太阳能的研究方案
图1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新能源应用的基地平台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