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化学周练一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一化学必修2周末练习题(60分钟)班级 姓名1.3月11日发生在日本近海的9.0级地震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炸,放射性物质13153I 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引发了放射性污染,下列有关131 53I 叙述正确的是A .13153I 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 .131 53I 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C .13153I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ⅦA 族 D .131 53I 核内的中子数是532.某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下列关于该元素叙述正确的是A. 是金属元素B. 是ⅡA 族元素C. 其最高价为+2价D. 不能准确判断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4.在1L 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2 + 3H 2 2NH 3,3秒钟后,NH 3的物质的量增加1.2mol ,用H 2浓度的变化表示3秒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 .0.3mol/(L·s)B .0.45mol/(L·s)C .0.6mol/(L·s)D .0.9 mol/(L·s)5.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①酸性:HClO 4>HBrO 4>HIO 4 ②碱性:Ba(OH)2>Mg(OH)2>Be(OH)2③氧化性:F>C>O ④还原性:Cl<S<Si 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 >HCl >H 2S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6. 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A .熔点:CO 2>KCl>SiO 2B .共价键强弱:H 2S>H 2O>CH 4C .沸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D .热稳定性:HF>H 2O>NH 37.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 2O 2B .NaHSO 4C .HNO 3D .I 2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时A.CaCl 2 和 Na 2SB.Na 2O 和Na 2O 2C.CO 2 和 CaOD.HCl 和NaOH9.已知反应X+Y= M+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M 的,Y 的能量一定低于N 的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 能量D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 和N 的总能量10.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11.下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是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的元素B.原子M层电子数等于另两层电子数之差的元素C.第三周期ⅦA族的元素D.其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着火点很低、能自燃的元素12.合成氨的反应为:3H2+ N22NH3,其反应的速率可分别表示为v(H2)、v(N2)、v(NH3)(单位为mol·L-1·s-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H2)=v(N2)= v(NH3)B、v(H2)=3 v(N2)C、v(N2)=2 v(NH3)D、v(NH3)=3/2v(H2)1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 kPa时):S(s)+O2(g) SO2(g)ΔH=-297.23 kJ·mol-1,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S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297.23 kJB.S(g)+O2(g)===S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C.S(g)+O2(g)===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D.形成1 mol SO2(g)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小于断裂1 mol S(s)和1 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14.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15.一定温度和压强下N2+3H22NH3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2与H2不再化合,NH3不再分解B.N2、H2化合成氨的反应速率等于NH3分解的反应速率C.H2、NH3的体积分数相等D.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16.1995年美国教授Lagow报道,他制得了碳的第四种同素异形体——链式炔碳:CCC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300-500个碳原子,性质很活泼.据此CCC判断链式炔碳的熔点,估计比石墨A.高 B.低 C.相等 D.无法判断17.100mL6mol·L-1H2SO4与过量Zn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 B.100mL6mol·L-1盐酸 C.硫酸钾溶液 D.硫酸铵固体1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A.NaCl、HCl、H2O、NaOH B.Cl2、Na2S、HCl、SO2C.HBr、CO2、H2O、CS2 D.Na2O2、H2O2、H2O、O3(1)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2)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3)A 分别与D 、E 、F 、G 、H 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4)在B 、C 、D 、E 、F 、G 、H 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20.有A 、B 、C 三种元素,已知①4 g A 元素的单质与水作用,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2.24 L ,A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②B 元素可与A 元素形成AB 2型的离子化合物,且知A 、B 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③元素C 的气态氢化物可以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和水。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化学第一周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化学第一周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高中化学第一周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一周限时训练[阅读教材第一节完成下列填空]1【问题】:(1).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是第张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之一。
(2)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由小到大依次排列的..2 原子序数(1)。
原子序数: 按照的顺序,由小到大给编号,这种编号叫(2)对于原子来说:(填“>”“〈”“=”)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画出下列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112。
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相同的元素归为一列;②相同的元素归为一行;③按的递增排列。
(2)周期: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横行。
一个横行叫着1个①周期序数等于该周期元素具有的②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3)族: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纵行。
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标作一族。
族又有主族和副族之分。
由 和 共同构成;完全由 构成的族,叫做副族。
①主族用“ ”表示,副族用“ ”表示。
类别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类短周期长周期周期② 称为0族。
③族的别称: 如IA 族: , VIIA 族: 0族: 【课堂交流】(1)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为 .(2) ①同一周期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 如第七周期排满,则第七周期的最终末了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此周期将有种元素.【随堂练习】1.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格(不看周期表)元素符号核内质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族[选做题] 2.短周期元素A 、B 、C 的位置如图所示。
2013—2014年度上学期会昌中学高一年级第9次化学周练试题命题人:刘平平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5分)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中的“气”主要成分是甲烷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分子式为C6H6的物质一定是苯D.乙烯使溴水褪色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3.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CH3Cl B.CH2Cl2C.CCl4D.HCl4.下列分子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3H7Cl B.C3H8C.C5H12D.C4H10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B.新制Cu(OH)2悬浊液C.碘水D.Na2CO3溶液6.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 CH—COOH。
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
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全部7.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
8.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烷B.苯C.乙烯D.乙醇9.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10.甲、乙、丙三种醇与足量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体积相同的氢气,而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甲、乙、丙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为()A.2:1:3 B.2:3:1 C.3:1:2 D.3:2:111.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1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错误的是(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二、填空题(共40分)13.有下列各组物质:A.O2和O3B.12C和13CC.CH3—CH2—CH2—CH3和D.和E.甲烷和庚烷(1)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高一化周测试题时间:2016.4.1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1.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徐光宪先生因在稀土金属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获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4058Ce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金属元素。
下列关于14058Ce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质量数为140B .中子数为82C .质子数为58D .核外电子数为198 2.下列说法能够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是( ) A .HClO 3的酸性比H 2SO 3强B .HCl 的酸性比H 2S 强C .HCl 的稳定性比H 2S 强D .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 3.2MgF 在灯光下能发出荧光,不溶于水和乙醇,可用于生产印刷纸币的光变色防伪油墨。
下列有关2MgF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含有离子键B .含有共价键C .属于离子化合物D .属于电解质 4.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A .2H H H +→B .H Cl HCl +→C .2I I I →+D .22C O CO +→ 5.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A 2+B 2 2AB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A 2的同时生成nmolB 2;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A 2的同时生成nmol AB ;C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A 2的同时消耗nmol B 2;D .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A 2的同时生成2nmol AB ;6.已知一定温度下,N 2 和H 2 反应生成2mol NH 3时放出的热量为92.0 kJ ,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 2 和3 mol H 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忽略能量损失]A .一定大于92.0 kJB. 一定等于92.0 kJC. 一定小于92.0 kJD. 不能确定7、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安徽省2015-2016临泉一中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周练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B.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C.周期表中的第三列是ⅢA族D.在过渡元素区能找到大量单质半导体材料2、0.02 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0.672 L H2(标准状况),并转变为具有Ne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该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第ⅢA族B.第二周期第ⅢA族C.第三周期第ⅡA族D.第四周期第ⅡA族3.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C.KOH比NaOH碱性强 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4.天然存在的金属钫(Fr)极微量。
它的21个已知同位素都有放射性。
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
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正确的是()A.在已知元素中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氧化物Fr2O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碱D.其单质的熔点比金属钠的熔点高5. 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33.6 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为1.5 N AB. 常温常压下,32g O2和28 g N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1C. 0.5 mol/L AlCl3溶液中含有的Cl-数为1.5 N AD. 1 mol Na2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 N A6. 30mL 0.2mol/L KCl溶液与20mL 0.1mol/L 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 1:1B. 2:3C. 2:1D. 3:1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B. 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 ==== AlO2-+H2↑C.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 ==== Ca2++H2O+CO2↑D. 铁屑溶于稀盐酸中:2Fe +6H+ ==== 2Fe3++3H2↑8. 古装电视剧中经常有“银针验毒”的剧情,医学上对“银针验毒”的解释是:4Ag + 2H2S + O2 = 2Ag2S + 2H2O,其中H2SA. 是氧化剂B. 是还原剂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9. 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C. 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a2+D. 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a+10. 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是A. SO2与水反应B. SO2与H2S溶液反应C. SO2与NaOH溶液反应D. 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11. KNO3溶液中含杂质KCl、K2SO4和Ca(NO3)2,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有①Ba(NO3)2②K2CO3 ③AgNO3 ④HNO3,则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④①③②D. ③①②④1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A. 2 Na2O2 + 2H2O == 4NaOH + O2↑B. 2H2O电解===2H2↑+O2↑C. SO3 + H2O == H2SO4D. 2Na+2H2O == 2NaOH + H2↑13. 两份等质量的铝片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在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A. 1:1B. 3:2C. 2:3D. 1:614. 向1L 1mol/L AlCl3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若产生沉淀为0.8mol,则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 0.8 molB. 2.8 molC. 3.2 molD. 3.8 mol15.2.56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况),则反应消耗HNO3物质的量为A.0.05 mol B.1mol C.0.13mol D.1.05mol16.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Fe3+ 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旧电路板中的铜B. 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C. 氯水、SO2都有漂白性氯水与SO2混合使用漂白效果更好D. 铝制容器表面有氧化膜保护可用铝制容器盛装稀硫酸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17. (7分)根据下列反应方程式填写有关内容:5K 2SO 3 + 2KMnO 4 + 3H 2SO 4 == 6K 2SO 4 + 2MnSO 4 + 3H 2O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高二化学周练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
相当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和浓硝酸作用,其现象分别为A .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B .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C .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D .无现象、红色沉淀、显黄色【答案】C 【解析】 【分析】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经足够长的时间后,完全水解为葡萄糖后渗透到袋外水中,而淀粉酶属于高分子留在袋内,遇浓硝酸变性显黄色。
【详解】①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经足够长的时间后,完全水解为葡萄糖后渗透到袋外水中故碘水不显蓝色;②葡萄糖是小分子渗透到袋外水中,袋内无葡萄糖故新制Cu (OH )2加热有黑色沉淀; ③淀粉酶属于蛋白质是高分子留在袋内,遇浓硝酸变性凝结显黄色;故选:C 。
2.已知C —C 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结构简式为的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 .分子中至多有2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C .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 . 苯是平面形结构,且C -C 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所以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试卷第2页,总18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处于同一平面上,A 错误;B . 两个苯环可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则分子中至多有2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 正确;C . 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 错误;D . 苯的同系物有且只有一个苯环,且侧链为烷基,该烃不属于苯的同系物,D 错误; 答案选B 。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项中,与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位置有关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次外层电子数D.核内中子数2、关于919F-微粒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19,电子数为9 B.质子数为9,中子数为10C.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9 D.中子数为10,电子数为83.某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元素原子的()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电荷数 B.电子层数和核内中子数C.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D.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4.如果n为第ⅡA族中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1)的元素可能位于( )A.ⅢA或ⅢBB.ⅣAC.ⅠBD.ⅠA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D.第1周期元素、第ⅦA族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6.有 a+、b2+、c2-、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离子,都与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是( )A.a>b>c>dB.b>a>d>cC.c>b>a>dD.b>a>c>d7.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C.熔、沸点:Li>Na>KD.碱性:LiOH<NaOH<KOH8.关于锂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②锂的原子半径比钠小;③锂的氧化物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CO2;④锂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⑤锂是还原剂。
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和⑤ B.只有②和③C.只有③和⑤ D.只有①和④9.卤素单质的性质与F2>Cl2>Br2>I2的变化规律不相符的是( )A.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单质还原性的强弱D.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10.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含有较丰富的( ) A.碘元素B.铁元素 C.钾元素 D.锌元素11.向含有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
高二化学周练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78分)1.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是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 .半导体材料砷化镓是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 .在非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D .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2.美国LawtcceLirermre 国家实验室(LLNL )的V·Lota·C·S·Yoo 和H·Cynn 成功地在高压下将CO 2转化为具有类似SiO 2结构的原子晶体,下列关于CO 2原子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CO 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互为同素异形体B .在一定条件下,CO 2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C .CO 2的原子晶体和CO 2分子晶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D .在CO 2的原子晶体中,每一个碳原子周围结合四个氧原子,每一个氧原子周围结合两个碳原子3.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A .熔点:22CO KCl SiO >>B .水溶性:22HCl H S SO >>C .沸点:乙烷>戊烷>丁烷D .热稳定性:23HF H O NH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氢键是一种化学键 ②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③离子键只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气体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⑤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中,一定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⑦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A .②⑥B .①②③C .②④⑤D .②④⑤⑥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 .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C .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6.某元素X的逐级电离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元素可能为+4价B.X可能为非金属C.X为第五周期元素D.X与氯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为X3+7.在NH3和NH4Cl 存在条件下,以活性炭为催化剂,用H2O2氧化CoCl2溶液来制备化工产品[Co(NH3)6]Cl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oA.中子数为32,质子数为27 的钴原子:3227B.H2O2 的电子式:C.NH3和NH4Cl 化学键类型相同D.[Co(NH3)6]Cl3中Co 的化合价是+38.北大和中科院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具有良好的超导性。
高一年级学科:化学年级“周周练”高中化学必修(2)第1单元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B.化学键只存在于离子之间C.化学键是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D.化学键是相邻的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H2O B.CaCl2 C.NaOH D.Cl2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5.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可形成离子键,又可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A.Na B. Mg C. Br D. Ne6.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氨B.四氯化碳C.氮D.二氧化碳7.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8.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A. CO2 B. N2O C. H2O D. CH49.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离子的电子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则X、Y为 ( ) A.Ca和Cl B.K和SC.Ca和F D.Mg和F10.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 )A.a和c B.a和f C.d和g D.b和d11.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的主要原因是( )A.电子有得失 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C.电子既有得失又有电子对偏移 D.有金属元素的存在12.下列物质中有氧离子存在的是 ( )A.H2O B.CaO C.KClO3 D.KOH13.下列离子化合物中两核间距离最大的是( )A.KF B.NaCl C.LiF D.KBr14.共价键都有键能之说,键能是指拆开1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如H—H键的键能是136kJ,是指使1molH2分子变成2molH原子需吸收136kJ的能量,下列原子中的共价键键能最大的是()A.HF B.HCl C.HBr D.HI二、填空题(共58分)15.(10分)C、H、Cl、O、Na五种元素互相结合,在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离子化合物有(写两种)、、共价化合物有(写四种)、、、;在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离子化合物有(写两种)、,共价化合物有(写两种)、。
周 练(2015.3.11)1. 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的巨大贡献是( )A .提出了原子学说B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C .提出了分子学说D .制定了科学完整的元素周期表 2.从某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反映出 ( ) A .质子数和中子数 B .中子数和电子数C .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D .质量数和核外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 3.下列微粒中:①12Mg 2+②③④O 2—,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是( )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活动B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例如只有排满了L 层后才排M 层C .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 .微粒的最外层只能是8个电子才稳定5.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B .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 C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都小于4D .所有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6.若a A n+与 b B 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 等于 ( ) A .b+n-2B .b+n+2C .b-n-2D .b-n+27.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 ) A .一定是金属元素 B .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 C .一定不是非金属元素D .原子容易失去电子的元素8.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
已知Y 和W 原子能形成两种造成酸雨的有害气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W >Y >Z B .X 的氢化物没有Z 的氢化物稳定 C .常见的X 的氢化物具有正四面体结构D .Y 的氢化物比W 的氢化物沸点高,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9.构成下列四种物质的微粒间,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 ) A .K 2S B .Na 2O 2 C .MgCl 2 D .SO 310.下列各化学式中,所有原子(或离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化合物是 ( ) A .D 2O B .NH 3 C .Cl 2 D .NaCl11.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 ) A .PH 3 B .NH 3 C .H 2O D .H 2S12.钛(Ti )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Ti 4622、Ti 4722、Ti 4822、Ti 4922、Ti 5022 中,中子数不可能为 ( )A .30B .28C .26D .2413.X 、Y 、Z 、R 是1~18号元素中的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以下特点:①元素X 原子的M 层比L 层少3个电子;②元素Y 的2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③元素Z 原子的L 层比M 层多5个电子;④元素R 原子的L 层比K 层多3个电子,其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 ) A .X B .Y C .Z D .R14.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 ) A .K +和Na + B .CO 2和NO 2 C .CO 和CO 2 D .N 2和CO15.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F —的结构示意图:B .CO 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C .NaCl 的电子式:D .N 2的结构式: :N≡N:16.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能是 ( ) A .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C .不同种元素的离子 D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17.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 金属比B 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 A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 .1mol A 从酸中置换H +生成的H 2比1mol B 从酸中置换H +生成的H 2多D .常温时,A 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 不能18.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XO 4 H2YO 4 、H3ZO 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含氧酸的酸性:H3ZO 4 >H2YO4 >HXO4 B.非金属性:X> Y>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由弱到强 D.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顺序由大到小 19.短周期元素M 和N 的离子M 2+和N 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原子比N 原子多一个电子层 B .M 的原子序数比N 小C .M 和N 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D .M 和N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周期元素中,ⅦA 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B .ⅥA 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C .室温时,零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D .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B .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2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A.HCl和KCl B.H2S和Na2S C.CH4和H2O D.H2SO4和Na2SO423.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mol 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24.X和Y两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已知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相同B.两种原子的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C.Y(OH)2的碱性比X(OH)2的碱性强D.X的金属性比Y的金属性活泼25.用电子式表示K2O的形成过程__ ____。
化学周练一
1.质量数为37的原子应该有()
A.18个质子,19个中子,19个电子
B.17个质子,20个中子,18个电子
C.19个质子,18个中子,20个电子
D.18个质子,19个中子,18个电子
2.下列各组微粒半径(r)之比大于1的是
A. rF/ rCl
B. rI-/rI
C. rMg2+/Na+
D. rF-/rCl-
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
A.BF3 B.H2O C.SiCl4 D.PCl5
4.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
A.CO2 B.H2O C.N2O D.CH4
5.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6.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a2O2 B.I2 C.NaHSO4 D.HNO3
7. 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85个电子,E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B元素是()
(A)P (B)Mg (C)Cl (D)Si
8. 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C.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9.第4周期某主族元素的原子,它的最外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下列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 B.氯化物难溶于水
C.其氢氧化物的碱性比NaOH强 D.碳酸盐难溶于水
10.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Y2
B.X2Y3
C.X3Y2
D.X2Y
11.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Cl2(B)KOH (C)H2O (D)NH4F
12.最近,科学家研制是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和12C都是碳的核素
(C)含离子键(D)中含共价键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B.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4.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酸性 HClO4>HBrO4>HIO4 B碱性 Ba(OH)2>Ca(OH)2>Mg(OH)2
C还原性 F->Cl->Br- D稳定性 HCl>H2S>PH3
15.a X n-和b Y m+两种简单离子,其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关系式或化学式正确()
A、a – n = b + m
B、a + b = m +n
C、氧化物为YO m
D、氢化物为H n X或XH n
16.同一周期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非金属性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
17. 短周期中三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下列有关这三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a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酸
C.b的氢化物很稳定
D.b元素的最高化合物为+7价。
18.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 B.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D.氢氧化铷是强碱碱
19.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若将来的发展把这一周期元素全部排满。
则下列关于第七周期元素的推论可能错误的是()
A.第七周期排满时有32种元素
B.第七周期排满时最后一种单质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原子序数117,是一种金属元素
D.第七周期第ⅢA族元素的氢氧化物与Al(OH)3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0.A、B两主族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它们的原子能以共价键结合成化学式为AB2型分子,A、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可能为
A.ⅠA、ⅤA B.ⅠA、ⅦA C.ⅣA、ⅥA D.ⅡA、ⅦA
21.(5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原子序数11~18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1)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是________;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元素的是_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______;
(5)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
22.(8分)写出下列微粒的符号及结构示意图
①原子核内有10个质子的原子________
②核外有10个电子的二价阳离子________
③核外有18个电子的一价阴离子________
④L为最外层,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的原子________
23.(10分)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的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按A、B、C、D、E的顺序增大。
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与E最外层电子数相
等,E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60%,D与C可形成
、
两种离子化合物。
填写下列
空白:
(1)写出上述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
(2)写出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
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有A、B、C、D、E五种元素,元素A的一种原子无中子,元素B和C都有2个电子层,它们能生成无色无嗅的气体BC2,元素D有三个电子层,它和元素C属于同一主族,D和C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C2;元素E的阳离子E+的电子层结构与Ar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试回答:
(1)它们的元素符号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A与B形成的化合物以________键结合, C和E的化合物以________键结合。
(3)A和D的化合物与C和D的化合物(DC2)能否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25.(17分)已知A、B、C、D 4种元素,都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按A、C、D、B的顺序递增,A与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都是1,B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差6个.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回答:
(1)A、B、C、D的元素名称,原子的电子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A与B、C与D、A与D都以何种化学键结合?形成什么型的化合物?分别写出它们的电子式.
23.(10分)(1)A:C B:N C:O D:Na 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