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细胞概述 章末整合提升 学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4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核心素养对接1.生命观念——运用生物学观点认识生物的统一性。
2.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建立者:德国的科学家施莱登、施旺。
2.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连线提示:Ⅰ—①—aⅡ—③—eⅢ—④—fⅣ—②—bⅤ—⑤—cⅤ—⑥—dⅤ—⑦—g4.意义: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1)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
(2)细胞学说中关于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观点,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3)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物体与细胞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生理活动与细胞的联系①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②生物的生长发育③遗传和变异a.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b.细胞代谢c.细胞增殖、分化提示:①—b②—c③—a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写出图中各序号所对应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名称。
①细胞;②组织;③系统;④种群;⑤群落;⑥生物圈。
(2)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①(填序号),最大的生命系统是⑥(填序号)。
4.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2.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019统编版】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进细胞》全章节教案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细胞是研究生物学的基础,本节主要让学生知道细胞学说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基本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领会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体会生物概念、生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培养学生生物学习思维和生物学研究素养。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生物观念:认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明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科学思维:能熟练区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科学探究:通过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了解生物学问题探究的过程。
社会责任: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Ⅰ)教学难点:1、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课前准备:PPT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以“病毒是不是生物?”问题引入,简单复习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
让学生列举一些病毒,展示常见病毒图片,提出问题,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病毒在哪里复制呢?【新课讲授】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小结上面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的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
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要求:①快速阅读。
②找出细胞学说的内容,划出来。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见课本P2-P3,共三点,找学生朗读。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的建立年份(19世纪1838年~1839年)、创始人(施莱登和施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阅读细胞学说建立过程,回答该问题。
2.1 细胞概述学案浙科版必修一学习目标1、简述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2、举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双基提要]1. 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生物科学研究已经进入___________水平,生物大分子________________(有或没有)生命。
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__,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______才能生活。
2.生物的运动、繁殖、生长和发育、应急性和稳态5个方面可以说明生命运动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基础之上的。
3.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它们依赖_________________就能完成生命活动。
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4.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_____________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个层次,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反馈]例1.下列事实中,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A.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例2.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例3.观察“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图,回答有关问题:⑴接受火刺激的结构是,发生缩手动作的器官是。
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1节[基础达标]题组一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揭示了( )A.细胞的统一性B.细胞的多样性C.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D.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答案】A 【解析】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2.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B.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C.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D.显微镜技术的使用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细胞学说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B错误;细胞学说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C正确;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光学显微镜发挥了重要作用,那时还没有电子显微镜,D正确。
题组二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不符合这个观点的是( )A.各种细胞结构的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整体中才能完成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完成D.病毒无细胞结构,脱离细胞的病毒也能进行生命活动【答案】D 【解析】病毒离开宿主细胞不能生存的事实,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性。
D项显然不符合“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4.新型冠状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生活、繁殖,主要原因是它( ) A.结构太简单B.不能自主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C.不能运动D.没有消化系统【答案】B 【解析】病毒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不能自主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进行生活和繁殖。
1.1.1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学案(含答案)第一章第一章细胞概述细胞概述第一节第一节人类对细胞的认识人类对细胞的认识目标导航1.结合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说出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2.结合实例,简述细胞与有机体之间的关系。
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阅读P341细胞的发现11604年,荷兰人詹森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能将物体放大1030倍,可观察一些小昆虫的整体形态。
2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观察到木栓薄片由许多小空洞构成,并命名为细胞。
31674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观察到了池塘水中的原生生物.牙垢中的细菌.鲑鱼的红细胞以及人和哺乳动物的精子等。
4细胞发现的意义开创了细胞研究的新领域。
2细胞学说的创立1创立者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
2主要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3意义使复杂的生物界在细胞这个结构基础上统一起来,连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自然选择学说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二.细胞和有机体阅读P561整个生物界的生物可以分为五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另外,病毒属于一类特殊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
2细胞是有机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等生命现象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
3病毒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单独存在时不能繁殖,也没有生命活动。
判断正误1荷兰人詹森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观察到细胞。
2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3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
4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生物界包括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6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7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蓝藻.酵母菌等。
答案1234567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1细胞学说内容的拓展1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一章细胞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节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中的第一个学习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要内容包括显微镜的使用、细胞的形态、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生命活动。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节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一个学习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重要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要帮助学生形成5个次位概念: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如叶绿体和细胞壁;细胞不同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正确、规范地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能够针对观察结果中可能出现的成像不佳等情况,从材料制备、仪器设备、操作程序等方面初步分析原因;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并说出其异同点,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运用示意图或模型等方式,展示和说明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单细胞生物的运动或趋性。
2.本章节教学内容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学习主题的主要特点:通过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学生能够形成生命系统观。
而生命系统观是指能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有其独特的规律。
本章节力图通过建立“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这一大概念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结构,能说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促进学生对生命系统整体性的认识。
生命系统同一层次内各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2016年考研细胞生物学王金发主编系列一:章节总结汇编系列二:章节课后问答题解析科学教育出版社系列一:章节总结汇编第一章细胞概述1.细胞生物学的概念以及研究内容1.1概念研究细胞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科学。
1.2研究内容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细胞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2.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2.1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创立2.1.1 1665年,胡克利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观察到蜂窝状小室(死细胞),并将其称为“cella”。
1674年,列文虎克利用自制的高倍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了完整的活细胞。
2.2.2施莱登、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即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生活细胞在结构上都是类似的。
后由威尔肖补充,所有的细胞都是来自于已有的细胞的分裂。
细胞学说创立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生命的共同起源。
2.2细胞学的经典时期1875-1900年,细胞学说的推动,固定和染色技术、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使细胞生物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集中在细胞结构组成以及分裂方面。
2.3实验细胞学时期此时期的特点是利用实验的手段从形态结构的观察深入到生理功能、生物化学、遗传发育机制的研究,并且同相邻学科互相渗透,互相发展。
2.4细胞生物学概念的提出1965年,derobetis将其编著的《普通细胞学》改为《细胞生物学》,标志细胞生物学的诞生。
3.细胞概述3.1细胞的共性3.1.1 细胞结构的共性:都具有选择性的膜结构、遗传物质、核糖体。
选择性膜结构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性,使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等稳定进行;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最早的遗传物质是RNA,后逐渐进化形成DNA;细胞具有核糖体,保证遗传信息能够正常表达。
3.1.2 细胞功能的共性:遗传信息流;繁殖;网络系统式的生化反应和谐体。
细胞遗传信息的复制、表达;细胞都能进行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即是由酶促反应构成及酶调控的网络系统。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细胞概述1 举例说明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相适应。
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是很多细胞的共同特点。
如红细胞呈扁圆形的结构,有利于O 2 和CO 2 的交换。
高等动物的卵细胞和精细胞不仅在形态、而且在大小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
2 真核细胞的体积一般都是原核细胞的1000 倍,真核细胞如何解决细胞内重要分子的浓度问题?真核细胞为了解决细胞内重要分子的浓度问题,出现了特化的内膜系统,使一些反应局限于特定的膜结合的细胞器,这样,一些重要反应的分子浓度并没有被稀释。
3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构件只是20 种氨基酸,为什么蛋白质却具有如此广泛的功能?根本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几乎无限的形态结构,因此蛋白质仅仅是一类分子的总称。
换句话说,蛋白质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作用,是因为蛋白质具有各种不同的结构,特别是在蛋白质高级结构中具有不同的结构域,而这种不同的空间构型使得蛋白质能够有选择地同其他分子进行相互作用,这就是蛋白质结构决定功能放入特异性。
正是由于蛋白质具有如此广泛特异性才维持了生命的高度有序性和复杂性。
4 为什么解决生命科学的问题不能不仅靠分子生物学而要靠细胞生物学?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第三章细胞质膜和跨膜运输1 有人说红细胞是研究膜细胞结构的最好材料,你能说说理由吗?①首先是红细胞数量大,取材容易(体内的血库),极少有其他类型的细胞污染。
②其次,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膜相细胞器,细胞质膜是它唯一的膜结构,所以在分离后不存在其他膜污染问题。
2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TritonX-100 都是去垢剂,哪一种可用于分离分离有生物功能的膜蛋白?SDS 是离子型的去垢剂,不仅可使细胞膜崩溃,并与膜蛋白的疏水部分结合使其分离,而且还破坏膜蛋白内部的非共价键,使蛋白质变性,故不宜用于分离膜蛋白。
TritonX-100 是非离子型的去垢剂,它可以使膜脂溶解,又不会使蛋白质变性。
故用于分离膜蛋白。
章末整合提升突破1 细胞学说、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关系1.细胞学说的创立(1)创立过程(2)意义①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具有细胞结构这个共同的特征而统一起来。
②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从而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③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其中,最重要的意义是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2.生物活动与细胞的关系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1)单细胞生物个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突破体验1.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完成所不依赖的是( )A.每个细胞无需分工,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以细胞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C.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D.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答案 A解析A项中每个细胞有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引起艾滋病和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B.绿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只靠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运动、分裂、应激性等多种生命活动C.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完成均需要多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中参与下完成的答案 A解析A项,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寄生在细胞中,并利用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生存,故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有关。
突破2 对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认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生物,且都有严整的结构。
(2)病毒的生活方式为寄生生活,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不再有任何生命活动。
所以病毒的培养必须利用活细胞,不能利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培养。
(3)病毒对寄主细胞的危害,主要靠其增殖活动破坏细胞的结构,使细胞功能丧失。
高中生物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第一章细胞概述学案中图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第一章细胞概述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第一章细胞概述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第1章细胞概述【基础知识】一、显微镜的发展与细胞的发现1、1604年,荷兰人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能将物体放大10—30倍,可以观察整体形态。
2、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制造的显微镜放大40—140倍,观察到木栓薄片由构成,命名为细胞。
3、1674年,荷兰生物学家制作的显微镜放大倍数达到300倍,观察到了等。
二、细胞学说1、创立者: 和。
2、主要内容: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构成的;⑵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⑶细胞只能由而来。
三、细胞和有机体1、整个生物界的生物可以分为五界:、、、、。
另外,病毒属于特殊的一类生物,没有结构,而且不能进行独立代谢,所以只能生活。
2、细胞是(除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等生命现象都是以为基础的。
四、细胞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⑴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形如、衣藻呈且带有。
⑵多细胞生物体中,常见的细胞形状有、椭圆形、、扁形、、多角形等,也有的呈不规则形状.2、大小:⑴世界上最大的细胞是,最小的细胞是。
⑵动物植物细胞的体积微生物细胞,高等动物的卵细胞体细胞。
五、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统一1、动物细胞:⑴肌肉细胞呈长条形或长梭形,与功能相适应。
⑵红细胞呈圆盘形,利于的气体交换。
⑶典型的神经细胞,有长的突起,大大提高了的效率。
章末整合提升突破1 细胞器的分布、主要结构和功能突破体验1.在动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核 D.溶酶体 答案 B解析 此题限定了范围:动物细胞、双层膜、细胞器。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在动物细胞中没有;核膜是双层膜,但细胞核不是细胞器;溶酶体是单层膜结构;只有线粒体是动物细胞中具有的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2.某位科学家用活细胞做了许多连续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后,他画出了一个综合图(如图所示),有理由认为这一细胞不是( ) A.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B.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 C.真核细胞 D.植物细胞 答案 A解析此题要根据图中所示结构来推断细胞类型及功能。
由图可知,该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线粒体及核膜、核仁,可认定该细胞为进行有氧呼吸的植物细胞,因为图中无叶绿体,所以有理由认为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突破2 病毒、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比较 1.辨析2.几个结论(1)在真核细胞中,无叶绿体和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动物细胞,如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2)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3)有叶绿体和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突破体验3.病毒与细菌的区别、细菌与真菌(如酵母菌)的区别分别是( )A.有无细胞壁、有无遗传物质B.有无细胞结构、有无成形的细胞核C.有无细胞核、有无细胞结构D.有无细胞核、有无细胞壁答案 B解析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细菌是原核生物,其与真核生物的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下列关于细胞“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一定为植物细胞B.含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为动物细胞C.绿色植物细胞内一定含叶绿体D.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能进行有氧呼吸答案 D解析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不一定为植物细胞,比如细菌、蓝藻也有细胞壁;含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为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也可能有中心体;绿色植物根细胞内一般不含叶绿体;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能进行有氧呼吸。
第一章细胞概述参考答案一、填空题4.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 6.支原体 7.原生质体 9.定形的核,拟核 10.核酶(ribozyrne) 11.都有DNA,都有核糖体都是分裂法增殖都有细胞质膜 21.基因组,细胞质膜23.生命活动,1665,胡克,质膜,一团原生质,核膜,质膜,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二、判断题3.正确。
4.正确。
5.错误,还有病毒等非细胞的生命形式。
6.错误。
多以游离水存在。
7.正确。
8.正确。
染色体的个数随生物而异,但是在同一个生物的所有细胞中它是恒定的。
13.正确。
14.部分正确。
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含有一些酶,胞质溶胶中产生的一些物质或被细胞摄入的物质由这些酶分解。
不过,这些物质中有许多被降解并可利用,并不全是废物。
三、选择题2.E 4.B 5.A 6.E 8.C 9.B 10.C 13.B 14.A 16.C 17.D 18.A 21.C 26.E 27.C 28.B 29.A 30.B 32.D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一、填空题1.镜筒,真空系统,电力系统 5.自发荧光,诱发荧光,诱发荧光 6.紫外光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短 7.突变,克隆化11.物镜和照明系统的位置颠倒 12.0.1µm,0.1nm,3 nm13.分辨出相邻两个点的,最小分辨距离 16.离体条件下观察和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 19.体外环境不能与体内的条件完全等同 20.柠檬酸铅,醋酸双氧铀 21.抗原 22.电磁,玻璃 23.重金属 24.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25.线粒体,高尔基体,质膜 26.一半,最大值 28.可以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32.绿色,红色 33.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倒置显微镜 34.100 μm,0.2 μm,0.1 nm,0.001 nm,3 nm,0.1μm二、判断题1.正确。
7.错误。
通过染色是不行的。
8.错误。
前者称为显微结构,后者称为亚显微结构或超微结构。
第一章:细胞概述1. 基本概念:主要分清细胞、原生质、细胞质、细胞学、细胞生物学等基本概念;2.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了解英国学者胡克发现细胞的起因, 以及发现细胞的基本条件。
对于细胞学说, 侧重于学说的基本内容和该学说对细胞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3. 细胞的基本功能和特性:重点掌握细胞生命的三个最基本的功能: 自我增殖和遗传、新陈代谢和运动性; 并对细胞结构上的同一性有基本的理解。
4. 细胞的分子基础:充分认识细胞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 生命是物质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物质运动,它是物质、能量和信息诸变量在特定时空的“表演”,其运转有赖于生命系统有组织的守时和对空间环境的合拍。
5.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体系:主要了解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组成和体系,比较二者的异同。
同时注意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
本章的核心内容是细胞学说的创立和细胞的类型与结构体系。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二、填空题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2、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三、选择题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 Hookeb、Leeuwen Hoekc、Grewd、Virchow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b、Crick和Watsonc、Schleiden和Schwannd、Sichold和Virchow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a、1665年以后的25年b、1838—1858细胞学说的建立c、19世纪的最后25年d、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4、()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学科早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a、组织培养b、高速离心c、光学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四、判断题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结构的科学。
2018年秋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本章整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本章整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高中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本章整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走近细胞本章整合1.(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解析]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A正确。
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有选择地从其所处环境中吸收物质,B正确.细菌的拟核区有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C正确。
蓝藻无叶绿体,D错误.2.(2015·海南高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菌为原核生物,有核糖体,无叶绿体,A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错误;水绵为藻类植物,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和叶绿体,C正确;酵母菌为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无叶绿体,D正确。
3.(2014·北京高考)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B )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 本题考查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结构与异同。
第一章细胞概述章末整合提升学案(含答
案)
章末整合提升章末整合提升突破1细胞学说.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关系1细胞学说的创立1创立过程2意义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具有细胞结构这个共同的特征而统一起来。
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从而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其中,最重要的意义是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2生物活动与细胞的关系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1单细胞生物个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突破体验1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完成所不依赖的是A每个细胞无需分工,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以细胞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C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
育D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答案A解析A 项中每个细胞有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引起艾滋病和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B绿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只靠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运动.分裂.应激性等多种生命活动C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完成均需要多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中参与下完成的答案A解析A项,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寄生在细胞中,并利用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生存,故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有关。
突破2对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认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生物,且都有严整的结构。
2病毒的生活方式为寄生生活,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不再有任何生命活动。
所以病毒的培养必须利用活细胞,不能利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培养。
3病毒对寄主细胞的危害,主要靠其增殖活动破坏细胞的结构,使细胞功能丧失。
如乙肝病毒破坏肝细胞;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导致小儿麻痹症;HIV破坏T淋巴细胞,使人丧失免疫功能。
突破体验3下列选项中属于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N1和SARS 病毒的共同特征的是A基本组成物质都有蛋白质和核酸B它们都
属于原核生物界C都能独立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D同时具备DNA 和RNA两种核酸,变异频率高答案A解析病毒不属于原核生物,它们必须寄生在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它们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故选A项。
突破3视野中细胞的排布与放大倍数的关系1放大倍数的含义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
2显微镜放大倍数与细胞数目的关系突破体验4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A组B组C 组目镜5158物镜1010401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组;同样光源下,视野最暗的是________组;视野中细胞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组。
2用A组显微镜观察,在视野内看到一行相连的9个细胞;用B组显微镜观察,则大约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________个。
答案1ACC23解析1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的体积越大,视野越暗。
2细胞排成一行时,放大倍数与看到的细胞数目成反比,则91510x510,解得x3。
5显微镜目镜为
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
为A2个B4个C8个D16个答案B解析物镜转换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
物镜转换后,放大倍数为4010400倍。
倍数扩大了4倍,视野的面积缩小了16倍,因此可检测的细胞数为6416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