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指南教学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2.72 MB
- 文档页数:69
甲状腺炎教学目的:▪了解:甲状腺炎的定义和分类。
▪理解:各型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
▪掌握:亚急性甲状腺、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定义:甲状腺炎是以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疾病,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甲状腺炎的临床分类多样,按起病快慢分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甲状腺炎。
按病原学分类,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自身免疫性、辐射后、寄生虫、结核性、梅毒和爱滋病感染等。
临床上亚急性甲状腺炎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最常见。
第一节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cute suppurative thyroiditis AST) 是一种甲状腺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罕见。
多以不典型症状起病,易与颈部其他感染性疾病或肿块混淆而被误诊。
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多变,若不及时诊断及治疗可迅速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病因】甲状腺有完整的包膜、甲状腺腺体内富含高浓度的碘离子、腺体还有着丰富的血液供应和淋巴引流,故甲状腺很难发生化脓性感染。
其发病原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甲状腺基础疾病继发感染,如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因甲状腺局部循环血供不良、含碘浓度降低较易并发感染。
(2)医源性感染,如甲状腺穿刺时消毒不严格。
(3)先天性畸形.最常见的为先天性梨状窝瘘,是儿童发生AST的主要原因;AST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少数见于大肠杆菌、布鲁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克雷伯菌、卟啉单胞菌属,还可见于真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可为单一病原菌感染,也可发生混合感染。
条件致病菌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患者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肿瘤、HIV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病理】超声下细针穿刺AST得到脓液,穿刺物培养可得到病原体;若穿刺物镜检见到富含多核巨细胞的肉芽肿及单核细胞浸润提示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临床表现】本病常以发热、咽痛、吞咽困难、颈前区疼痛及肿块起病。
亚急性甲状腺炎精讲(1)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引发的甲状腺炎症,通常表现为颈部肿胀、疼痛和深度声音变粗等症状。
以下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详细分析。
一、病因
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
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中以柯萨奇病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最为常见。
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在初感染后2-8周出现症状。
二、症状
1.颈部肿胀: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明显肿胀的症状。
2.颈部疼痛:由于甲状腺发炎,患者颈部会出现明显的疼痛。
3.深度声音变粗:由于甲状腺炎症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压迫喉咙神经导致声音变粗。
4.全身不适:包括发热、疲劳、食欲不振等。
三、诊断
1.体检:医生通常会进行颈部触诊和声带检查。
2.血液测试:包括甲状腺素和抗体等指标的检测。
3.超声检查:可以帮助检测甲状腺的形态和大小等。
四、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需要综合治疗。
具体治疗措施包括:
1.药物治疗:抗炎药和激素可以减轻症状。
2.休息: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来帮助机体恢复。
3.饮食:低碘饮食有助于减轻甲状腺炎症。
4.手术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建议对于颈部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诊治。
亚急性甲状腺炎最佳的治疗方法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引起。
患者常常出现甲状腺肿大、颈部疼痛、发热、乏力等症状。
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早期的干预和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控制炎症和减轻症状。
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疼痛和不适,可以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来缓解疼痛。
此外,休息和避免过度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重要手段。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来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轻患者的症状。
此外,对于自身免疫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激素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炎症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也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一种选择。
放射性碘可以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放射性碘治疗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此外,手术治疗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
对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持续颈部疼痛的患者,甲状腺切除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虽然风险较大,但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对于一些无法忍受疼痛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合来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多样,针对不同的病情和患者症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就医,遵医嘱,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指南
一、诊断
1.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急性开始的颈部疼痛、咽喉痛、低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甲状腺明显增大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查一般呈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同时甲状腺超声检查可显示为回声不均匀或结节。
3.细菌培养:在疑似为感染性病因时,可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病原体。
4.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于可疑为甲状腺癌的患者,可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
二、治疗
1.常规治疗: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常规治疗包括止痛药、消炎药等。
2.激素治疗:由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激素治疗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但可以缓解疼痛及减轻炎症反应。
3.抗生素治疗:对于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需注意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及用药时间。
4.导管引流:对于患者有甲状腺脓肿形成时,可考虑行导管引流术。
5.甲状腺切除:对于极少数发病较严重或合并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行甲状腺切除手术。
6.注意事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避免过度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
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的恶化。
希望本文能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甲状腺病诊疗指南甲状腺炎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甲状腺炎是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
由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慢性硬化、放射损伤、肉芽肿、药物、创伤等多种原因所致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其病因不同,组织学特征各异,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较大。
病人可以表现甲状腺功能正常、一过性甲状腺毒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有时在病程中3种功能异常均可发生,部分病人最终发展为永久性甲减。
甲状腺炎可按不同方法分类:按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甲状腺炎;按组织病理学可分为化脓性、肉芽肿性、淋巴细胞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一、概述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lditiB),又有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假)巨细胞甲状腺炎、非感染性甲状腺炎、移行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甲状腺炎等多种称谓。
本病呈自限性,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
多由甲状腺的病毒感染引起,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持续甲减发生率一般报道小于10%,1 / 3明尼苏达州一项160例28年随访研究达到15%。
国外文献报道本病约占甲状腺疾患的0.5%一6.2%,发生率为每10万人年发生4.9,男女发病比例为l:4.3,30一50岁女性为发病高峰。
多种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与本病有关,也可发生于非病毒感染(如Q热或疟疾等)之后。
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有与HLA-B35相关的报道。
各种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出现,可能继发于甲状腺滤泡破坏后的抗原释放。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导读一、本文概述《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是一部全面、系统、权威的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旨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策略。
本文导读部分将简要介绍该指南的编纂背景、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并熟悉这部指南的精髓。
随着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等权威机构组织专家编写了这部《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该指南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甲状腺疾病诊治标准。
指南内容涵盖了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等多个方面,对甲状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
指南还强调了甲状腺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和综合管理,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导读部分将重点介绍指南的主要章节和核心内容,帮助读者快速把握指南的要点和精髓。
通过本文的导读,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甲状腺疾病的诊治规范,提高临床工作中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医疗服务。
二、甲状腺疾病的分类与诊断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各异,涉及的学科广泛。
在《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甲状腺疾病被详细地分为了几大类,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肿瘤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
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樱痛(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
(1)瘻肿质硬。
⑵瘻痛明显。
⑶发热、心悸.汗岀。
⑷发病前多有感冒、咽痛病史。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⑴急性起病.发热等全身炎症症状。
(2)甲状腺肿大质硬,疼痛触痛明显。
⑶血沉增快,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与低吸碘率(早期)。
⑷ 发病前1~3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
(二)证候诊断1.热毒壅盛症:起病急,瘻肿质韧、触痛明显、口干畏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气郁火旺:瘻肿、疼痛减轻,心悸汗出,心烦少寐,头晕乏力,舌红,苔少,脉弦数。
3.气郁痰阻证:瘦肿、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胁肋不舒,纳差,体倦乏力,质淡红,薄口苔或薄腻苔,脉弦滑。
4.气阴两虚证:痿肿、疼痛消失,肢体困重,眼睑.面颊虚肿,大便秘结,舌质红,有齿痕,苔少,脉细弱或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热毒壅盛证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推荐方药: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蒲公英、板蓝根、射干、银花、连翘.牛勞子.元胡、大青叶.地丁、桔梗.芍药.牛膝等。
药物加减:高热者,加石膏、山梔.黄苓,以加强清热;大便秘结者, 加全瓜篓.天花粉、大黄,以清热通腑。
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琴连胶囊(颗粒).银黄含片.黄连上清丸等。
2.气郁火旺证治法.行气解郁,泻火消肿。
推荐方药:丹桅逍遥散加减。
丹皮.梔子.当归.口芍、柴胡、郁金、薄荷、延胡索、川楝子.茯苓、口术、青皮、香附.荔枝核等.中成药:银黄含片、黄连上清丸、片仔廣等。
3.气郁痰阻证治法:理气解郁,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
柴胡、芍药、枳壳、香附、佛手、贝母、生牡蛎、玄参、陈皮.慧反仁、口术、茯苓、甘草等。
中成药:逍遥散合板蓝根冲剂.抗病毒颗粒、夏枯草口服液等。
4.气阴两虚证治法:健脾益气,养阴生津。
推荐方药.生脉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指南
一、急性甲状腺炎介绍
急性甲状腺炎为甲状腺炎的一种,主要是在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炎症性
病变,它可以是一个仅有本身的病症,也可以是其它疾病的症状的佐证。
二、常见症状
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疾病的影响而产生的,这些症
状可能会持续数天,几周甚至几月,需要持续的治疗才能缓解。
最常见的
症状有:发热、全身乏力、嗓子痛、颈部和腋下的淋巴结肿大等。
此外,
还可能出现咽喉痛、咳嗽、鼻塞等症状。
三、诊断
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一般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相关影像学检查,
如手腕X线、超声检查等,以及甲状腺机能检测等多种检测方式综合确诊,具体的检查方式要根据病情的不同而定。
四、治疗
1、用药治疗:治疗急性甲状腺炎主要以消炎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为主。
消炎药可以有效缓解发热、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而免疫改
善剂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炎症反复发作。
2、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对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病人应该保证足够的睡眠,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如多吃蔬菜和水果,
以有助于促进机体的免疫力和康复。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的甲状腺疾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休息:休息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重要方面。
病人需要充足的休息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免疫系统的恢复。
2. 非甾体抗炎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以缓解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3.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严重的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短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来减轻炎症症状和甲状腺肿胀。
4. 制定合理的饮食:病人应该遵循健康饮食原则,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保证身体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
5. 观察和随访:患者需要接受定期的观察和随访,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排除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程通常在几个月内自行缓解。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其他并发症,医生可能会采取额外的治疗措施。
因此,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非常重要。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一)疾病概述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肉芽肿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炎,一般不遗留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二)健康教育(1)了解甲状腺炎的病因、病理、治疗方法及预后,配合治疗,熟悉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该病病因一般与病毒感染有关,起病前数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绝大多数患者整个病程约4个月,也有反复发作可长达1〜2年,但最终能痊愈且无并发症及后遗症。
如果病情不严重或及时进行治疗,可以不经过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甲状腺功能亢进后直接恢复到正常期。
(2)心理护理: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神经兴奋性增高,常表现为悲观、抑郁、恐惧,担心自己的疾病转化为甲亢,且本病反复大,有较长的服药史,容易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应了解只要有信心,配合治疗,情绪上保持稳定,均能恢复。
(3)病情观察1)病情变化的观察:本病可发生片断性甲亢和一过性甲减,永久性者少见。
因此在整个病程中要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心律、饮食、情绪等变化,观察有无甲状腺毒症的表现,如心悸、出汗、神经过敏等,同时也要严密观察有无甲减的表现,如:少言懒动,动作缓慢,体温降低,粘液性水肿等,从而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治疗。
2)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虽可使甲状腺缩小,但其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亚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可以较快缓解,用药期间注意有无满月脸、水肿、骨质疏松、胃出血、诱发感染等。
3)治疗效果观察:首先观察体温是否下降,甲状腺肿块是否缩小、疼痛是否减轻或消失,血沉是否恢复正常,嘱其不要用手去擦肿大的甲状腺组织,减少刺激,减少损伤。
(4)饮食:由于T3、T4分泌高,有时可伴高代谢症状,促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加速氧化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所以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于糖类,含B族维生素饮食,禁服食含碘高的食物等。
(5)休息:解休息与疾病复发的关系,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劳,才能有效调整神经内分泌系统,促使甲状腺激素正常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