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4_香港及重庆地区山体建筑案例分析_古剑伟 李洁.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32
探秘香港重庆大厦,诡异的“联合国大楼”重庆大厦不过是香港千千万座大厦之一,但重庆大厦的知名度却非其他大厦可比,为什么如此,听我慢慢道来。
这座大厦是当年由王家卫导演,梁朝伟、金城武、王菲、林青霞主演的电影《重庆森林》的拍摄地,但电影并不是让重庆大厦出名的原因,即使没有电影的渲染,重庆大厦依然名声在外,这座建于1961年的老旧又普通的大厦到底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呢?有人说重庆大厦是香港的“联合国大楼”,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一位教授曾对重庆大厦进行一年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在这幢大厦里曾经生活的人来自120多个不同的国家,实在称得上是全球化的集中点,2007年5月出版的美国《时代》杂志发表一份名为亚洲之最的评级选举,重庆大厦被评选为“亚洲最能体现全球一体化的例子”,也是最能反映香港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如果只是这样,看起来重庆大厦还不错,拍过电影,多国人民住在一起,多和谐的画面。
但事实又完全不是如此,重庆大厦被称为香港最诡异的大楼,最不适宜女生入住的宾馆:2013年6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女学生在重庆大厦被印度人强奸案,只不过是给被称为罪恶温床的重庆大厦新添一个案例,重庆大厦曾因为连续四年多起命案而出名。
2004年5月10日重庆大厦裸尸生前吞50包毒品;同年4月23日,41岁印度女子被杀害,身中多刀;2003年8月7日印度女子被残酷乱刀斩杀,肠脏溢出而亡;2002年3月25日重庆大厦发生杀鸡放血式的凶杀案,一名巴基斯坦男子左颈大动脉被斩断,喷血如泉毙命;2001年7月28日重庆大厦宾馆老板手脚遭绑被杀……发生在重庆大厦的犯罪,拍几部电影、出几本书都不成问题,所以又有人把重庆大厦比喻成“香港少数族裔的九龙城寨”,九龙城寨是香港已经消失了的罪恶温床,本是清政府割让九龙时留下的一块飞地,后来由于无人管辖,成为香港充斥了罪恶、人口、环境卫生等问题的集中地,1993年被港英政府强行铲平。
没有了九龙城寨,重庆大厦成为香港案发率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第1篇一、工程背景九龙坡区作为重庆市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以九龙坡区石美路南段及上跨桥工程为例,分析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取得的成果。
二、工程概况1. 工程简介石美路南段及上跨桥工程位于九龙坡区石桥铺商圈核心区,南起朝阳路,北接兰美路,中部上跨石新路形成菱形立交。
主线全长约960米,双向4车道标准,匝道长约1030米,单向2车道标准,中部跨石新路高架桥采用钢箱梁,最大跨径达80米,总重约2700吨。
2. 工程意义该工程的建成投用,为九龙坡区石桥铺片区新增一条南北快速通道,大幅缩短朝阳路到兰美路的通行时间,显著缓解二郎立交、石新路立交、柳背桥路口等处的交通压力,改善周边群众出行条件,对提高通行效率、完善片区路网结构,促进九龙坡区经济加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工程施工关键环节及成果1. 组织协调为了保证工程顺利推进,九龙坡区住房城乡建委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工程进度。
强化组织协调,加强现场管理,克服了红线范围内电力、自来水、通讯、燃气等管线路线长、迁改工作量大、各管线交叉工作面等突出问题,高效推进管线迁改。
2. 质量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强化质量安全管理,确保施工有序、质量过硬、安全可控。
不断细化工作节点,动态调整进度计划,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3. 技术创新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措施,如:(1)悬臂式掘进机隧道施工法: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2)环保措施:采用全封闭式防尘降噪棚及其他环境友好型设备,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成果(1)工程进度:按计划顺利完成,提前竣工投用。
(2)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验收合格。
(3)社会效益: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通行效率,改善周边群众出行条件。
四、总结九龙坡区石美路南段及上跨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技术创新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
坡地建筑案例分析坡地别墅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重庆棕榈泉国际花园别墅区设计浅谈别墅—作为住宅的最高形式,它因其独有的自然生态,人文特色,健康环境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势。
(图1)不可复制的自然景观,包括水景、山景等,建筑庭院、室内外互相渗透融合,在厨房、餐厅、卧室均可随时享受自然景观的美妙,在庭院、露台、家人可以品茗、娱乐,同时享受自然的野趣。
健康的住所必然是有充足的绿色,有运动的场所,公寓的中心永远是客厅,而别墅的中心则是花园,居住在别墅中的人可能有一半的时间在室外。
人文是别墅闪耀诱人魅力的内核,别墅是主人文化的外在表象,居住别墅里的人可以修身养性,可以作画、宴请朋友,种植花草,培养灵性。
别墅建筑无疑是一个处处充满细节的艺术精品,桃檐的宽度,门廊立柱与长廊产生的装饰心理感受,入口台阶的高度,门窗比例分格与线条装饰来自严格的建筑美学。
(图2,图3)坡地别墅,因其可利用地形高差,通过有组织的规划使每一栋别墅可获得良好视线及通风采光。
结合地形布置景观,通过曲折的道路,若隐若现的坡屋顶建筑,浓荫大树,开敞的草坪,转换成地、景、建筑之间的完美关系,最大限度考虑居住的便利与舒适,使每幢别墅都占据有利的地形,让景观与阳光层层渗入。
巧妙运用建筑上下坡剖面的手法,实现建筑与坡地的巧妙融合,实现良好的采光通风而又能亲地的效果。
规划布局的道路系统、弧形端头路是最有特色的创新性道路系统,在各个组团的路网处理上,建筑分别由主线上的分支串成,愈往端头走,私家独幢的感觉愈加强烈。
重庆棕榈泉国际花园为重庆棕榈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1080亩湖滨高档豪宅社区,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高新园金开大道东侧,用地内有棕榈湖和茶坪水库两个计130亩面积的湖面和239亩面积的生态公园,是集湖滨别墅、坡地别墅、湖景花园洋房和景观高层豪宅等综合性高档住宅区。
基地南面为239亩生态城市公园,并在东西两侧有130亩面积的棕榈湖及茶坪水库2个水面,由南向北延伸入用地中部。
关于山地建筑结构设计分析以大万山岛锦塘湾度假酒店项目为例发布时间:2021-08-19T11:12:21.507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10期作者:郭鼎中[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地建筑设计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能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紧张问题,值得全面推广。
郭鼎中珠海华发城市运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珠海 519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地建筑设计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能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紧张问题,值得全面推广。
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建筑质量和建筑功能的需求,更要同时注重对山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本文将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来对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及要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前言近年来,国内土地资源稀缺状况日益严重,加强山地开发、合理进行山地建设已经成为当下主要控制目标。
“与常规建筑结构不同,山地建筑结构形式必须与复杂的地形相适应,导致其基础不等高、竖向或平面不规则,使得工程地震动输入、地基基础处理、结构性能和设计方法等方面有着诸多独特的特点,适用于常规建筑结构的设计理论、经验、抗震性能控制指标和抗震措施等在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中均难以直接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校长周绪红。
这说明了常规建筑结构的设计规范难以直接套用在山地建筑结构之上。
山地受自身特点限制,其结构设计与平原地区的差异较大,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注重前期山地地块的合理选取,一般房屋建筑的坡度需要小于8%,并进行充分全面的前期勘察,保证对周边自然环境资料全面掌握后方可进行后期结构设计,尽量利用原有自然资源条件,从地形、结构、科学规划等角度出发进行道路、设施等方面的设计。
并充分注重业主的实际需求和功能使用等,加强对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的合理设计利用。
1项目概况珠海市大万山岛锦塘湾度假酒店项目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大万山岛西北部锦塘湾,大万山岛属于独立岛屿,与周边岛屿之间主要通过码头相连,场地基本为海岸线、自然山地和坡地,场地坡度较大,覆盖自然植被及岩石,场地西侧有一条连通现有码头的简易公路及观景台。
2012年第03期总第165期福 建 建 筑Fujia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No03·2012Vol·165重庆山地居住建筑适应性研究———兼论“重庆国奥村”项目设计构思与方法陈鸿翔(重庆大学 重庆 400030)摘 要:文章以重庆传统山地居住建筑特色为切入点,联系重庆国奥村住区项目,对住宅建筑的意向构思和设计方法进行深入解析。
对山地建筑如何立足于地方,把地方传统建筑文化以另一种形式再现在建筑中,使建筑具有可读性,使建筑成为能感动人的建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山地居住建筑 重庆国奥村 绿色 科技 人文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35(2012)03-0018-05Research on Chongqing mountainous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daptation———and the designing ideas and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Olympic Village in ChongqingChen Hongxiang(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Abstract:This paper profoundly analyses the ideas and designing method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Olympic Village in Chongqing,with the Chongqing mountainous achitecture feature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which discussesthat how mountainous architecuture conbines local traditional achitectural culture with modern architecture,showing its uniqueviewpoint about how to add the archicture with intelligibility,and at the same time to touch people.Keywords:Mountainous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ternational Olympic Village in Chongqing Green Technology Humane作者简介:陈鸿翔,男,1984年9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