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新欧铁路
- 格式:pptx
- 大小:256.45 KB
- 文档页数:5
学年论文学院:财经学院专业:国际商务2班学号:631108040217姓名:李俊凤渝新欧铁路摘要:渝新欧铁路,是中国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开辟的一条向西开放国际物流大通道。
铁路自重庆始发,从新疆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运行时间16天。
自2011年7月正式开通以来,渝新欧铁路已将数千集装箱的“重庆造”笔记本电脑等货物,源源不断运往欧洲市场。
关键词:渝新欧、铁路、物流中心、运输通道一、渝新欧铁路的来源从2009年开始,惠普、宏碁、华硕“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先后落户重庆,其后富士康等六家台湾代工企业及300多家零部件企业落户重庆。
到2013年后,将形成每年生产1亿台的笔记本电脑基地。
重庆2011年将生产笔记本电脑2500万台,主要销往国外,欧洲是这些电脑的主要销售地区,占总量的一半左右。
这么大的量,如果没有一个畅通的、成本较低的物流通道,重庆IT产业的规模必然会受到限制。
这些企业在中国生产的销往欧洲的产品,60%到70%通过海运,其余部分通过空运。
而走海运要30多天,交货期长,到了欧洲之后,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这些企业也迫切希望能够找到创新的解决办法。
惠普总部设有专门的小组,研究欧亚大陆桥。
但其中存在大量复杂的问题,让惠普一筹莫展。
2010年8月,也是惠普落户重庆一年之后,黄奇帆带队赴北京,此次,重庆市正式向海关总署、铁道部提出开行重庆至欧洲铁路大通道五定班列的请求。
当年8月30日,由德铁牵头,在德国柏林召开了欧亚铁路会议。
这次会议,重庆首次建立了与辛克、TEL(德铁和俄铁的合资企业)等机构的联系。
其后,重庆方面又陆续建立起了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铁路公司及沿线国家政府部门的联系,并形成了“五国六方联席会议”的多边磋商机制。
2010年11月23日,在温家宝总理访俄期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联合签署了两项海关便捷通关协议。
协议确定,三国海关对从重庆发出,通过新疆阿拉山口,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货物,只进行一次海关检查,不必重复关检,就可以运往荷兰、德国。
“渝新欧”国际铁路对重庆外贸发展的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铁路作为重要的物流通道,对于促进地区外贸发展、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渝新欧”国际铁路对重庆外贸发展的影响,分析其在促进重庆外贸增长、优化外贸结构、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期为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渝新欧”国际铁路作为连接中国西部与欧洲的重要物流通道,自开通以来,已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外贸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首先回顾了“渝新欧”国际铁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深入研究了“渝新欧”国际铁路对重庆外贸发展的直接影响,包括货物运输量的增长、外贸规模的扩大、外贸结构的优化等方面。
本文还探讨了“渝新欧”国际铁路对重庆外贸发展的间接影响,如促进产业集聚、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国际形象等。
通过对“渝新欧”国际铁路对重庆外贸发展影响的全面分析,本文旨在揭示其在推动重庆外贸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和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本文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为其他地区利用国际铁路发展外贸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渝新欧”国际铁路的建设与发展自2011年“渝新欧”国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以来,其作为连接中国西部与欧洲的新丝绸之路,对重庆乃至整个中国的外贸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条铁路不仅缩短了重庆到欧洲的物流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更为重庆的对外贸易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渝新欧”国际铁路的建设,是重庆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
铁路起点位于重庆,穿越中国西部,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全长达11179公里。
其开通标志着重庆成为了内陆地区连接欧洲的重要物流枢纽,也是中国西部首个拥有直达欧洲铁路的国际贸易大通道的城市。
随着“渝新欧”国际铁路的不断发展,其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始于重庆的渝新欧运输线,途经四川、陕西、甘肃,然后抵达新疆边境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终至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最初运行时间为17天,比海运减少15天。
现在又延伸到了比利时的安特惠普,每个集装箱可以省下900美元。
渝新欧运输线改变的不仅是中国加工贸易布局,同时也极有可能改变中国物流格局,在重庆形成新的物流中心,进而改变中国经济格局,促进重庆尽快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实际上,早在渝新欧运输线之前,就有亚欧铁路桥可以利用,其出境线路大致相同,然而后者却并未带来加工制造业转移。
究其原因,渝新欧线开通的是“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五定班列,相比而言能够极大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这五定当中,“定点”显得特别重要。
“定点”即定起点和终点,配上“定线”,则可以影响到“定时”,目前基本不在沿途停靠(换轨时存在停靠问题)的渝新欧运输线班列,更像一列货运动车,因此运输时间的减少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运行时间的长短,又将涉及物流费用的多寡,影响“定价”。
更为重要的是,起点就定在重庆,如果渝新欧运输线能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势必将使中西部地区出口欧洲的产品向重庆集中,然后借道渝新欧运输线运出。
这样一来,重庆就会逐步成为新的物流枢纽,构建起以重庆为中心辐中西部地区的大物流圈。
物流枢纽的最大特点在于集散,这仅仅体现了“集”的功能,重庆目前也正在考虑“散”的功能,促进渝新欧运输线货运的双向流动。
国家相关部委现在正在研究,考虑把重庆作为进口欧洲汽车的口岸城市。
如果确定下来,这将使从欧洲进口的汽车及零部件,从渝新欧运输线到重庆,随后再分销运往全国。
放眼未来,除了汽车,仪器、仪表、奢侈品等都可能成为新货物扩展方向,如果这些货物也能实现在重庆周转,渝新欧运输线“散”的功能将得到充分体现,重庆也将成为名符其实的物流枢纽。
值得一提的是,渝新欧运输线的现状很难被打破。
除了重庆外,如果再在其他省区增设其他的货物装车点,这必将耗时,影响到渝新欧运输线的“定时”问题,时间不能保障,进而会影响到货运价格,而时间和价格则是物流的生命,也是渝新欧运输线和海运比的优势所在。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4.1 交通运输》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德州的小芳暑假去南昌红色旅游,经过铁路线()A.京沪线﹣陇海线﹣京九线B.京沪线﹣陇海线﹣京广线C.京九线﹣陇海线﹣京广线D.京九线﹣沪杭线﹣沪昆线2.请阅读图“沪昆高速铁路示意图”。
在下省份中,沪昆高铁经过的是()A.河南省B.湖北省C.湖南省D.广东省3.下列运输任务与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搭配正确的是()A.10万吨铁矿石从澳大利亚运到上海的﹣航空运输B.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送到拉萨﹣铁路运输C.30吨建筑用砂从武汉运到南京一内河运输D.5000吨钢材从上海运到乌鲁木齐﹣公路运输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现在,即使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老百姓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妃的“待遇”。
发生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灌溉和农业机械化的逐步完成B.农业高科技手段的普及C.交通运输和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D.推行生态农业增产的结果5.“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和“要想富,先修路”说明了()A.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B.修路能赚钱C.火车很贵D.铁路很重要6.我国高速公路主要分布的地区是()A.东部沿海地区B.东北地区C.西南地区D.西北地区7.珠江航道上重要的港口为()A.武汉B.哈尔滨C.济宁D.广州8.下列河流中,航运价值最高的是()A.长江B.黄河C.塔里木河D.黑龙江9.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布局是“四横三纵”,“三纵”是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四横”是指南水北调的输水路线从南到北把下列河流相互连通起来()A.珠江、长江、淮河、黄河B.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C.长江、淮河、黄河、海河D.长江、淮河、黄河、辽河10.图中的运输管道最可能运输的是()A.水、石油B.石油、天然气C.天然气、铁矿石D.铁矿石、石油11.下列不属于东西走向的铁路线是()A.陇海线B.湘黔线C.沪杭线D.京广线12.我国铁路的分布特点是()A.东部地区密集,西部地区稀疏B.北方地区密集,南方地区稀疏C.沿海省区稠密,内地省区都稀疏D.长江流域稀疏,黄河流域稠密13.翻越唐古拉山,从西宁到拉萨的公路称为()A.滇藏公路B.新藏公路C.青藏公路D.川藏公路14.下列港口城市中,既是海港又是河港的是()A.大连B.连云港C.上海D.湛江15.处于我国南北海上航运中枢位置的是()A.天津港B.大连港C.长江三角洲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16.我国规模最大的机场是()A.成都双流国际机场B.重庆江北国际机场C.北京首都国际机场D.广州白云国际机场17.我国最重要的国际航空港有北京、上海、广州、和()A.深圳B.香港C.天津D.重庆18.运输方式中最灵活机动的是()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海洋运输D.航空运输19.下列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A.从拉萨护送重伤员到北京一一铁路B.5万吨钢材由上海运往济南一一海运C.大量货物从连云港运往兰州一一公路D.1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一一河运20.铁路或公路的开通带来的影响是()A.加快沿线经济的发展B.城市低价、房价下降C.交通运输压力增大D.经济、文化交流减少二.解答题(共3小题)21.2017年12月28日,石家庄至济南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这标志着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完美收官。
渝新欧国际铁路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是在原新欧亚大陆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运行路径从重庆始发,经达州、安康、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
2012年这条国际大通道将继续西进,从德国的杜伊斯堡西延至比利时的安德卫普—整整延长202公里,将欧盟总部所在国比利时与重庆直接相连。
“渝”指重庆,“新”指新疆阿拉山口,“欧”指欧洲,合称“渝新欧”。
“渝新欧”从重庆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始发,经兰州、乌鲁木齐,向西经过边境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工业腹地鲁尔区重镇——杜伊斯堡,全程11179余公里,被誉为“新丝绸之路”,但它并非新建铁路,而是在中国铁道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由沿线各国联手,把现有铁路线路进行优化组合,并提升沿线海关通关效率形成的一条国际铁路运输大通道。
中欧班列(渝新欧)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建议一、中欧班列(渝新欧)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影响1. 重庆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节点城市。
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开通,为重庆对外贸易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
中欧班列实现了川渝地区与欧洲的班列直通,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中欧班列在运输成本上相对海运和空运有一定优势,为重庆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
另外,中欧班列的开通也促进了重庆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经贸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有助于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
2. 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开通对重庆的外贸结构和贸易方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传统上,重庆对外贸易主要依赖海运和空运,但中欧班列的运行让重庆对外贸易多了一种铁路运输的选择。
这种多元化的运输方式,可以降低海运和空运的单一依赖,提高货物运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由于铁路运输更适合中短途货物运输,中欧班列的开通也鼓励了重庆企业加强与欧洲国家的中短期贸易合作。
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重庆的外贸结构,也提升了重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 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开通也促进了重庆的物流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中欧班列的运行,重庆的物流企业对其运输线路、设施及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升级和改造。
这不仅提升了重庆的物流运输能力,也促进了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为重庆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好的支撑。
二、对于重庆对外贸易的发展建议1. 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出口贸易规模。
重庆应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外贸易的市场布局,拓展出口市场,提升出口贸易规模。
加强对外贸易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重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2. 改善贸易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重庆应加强外贸法规和政策的宣传,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外贸政策交流和服务。
加快推进口岸口岸升级改造和通关便利化,降低企业的进出口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3. 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加强跨国经营。
重庆企业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了解,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中欧班列路线通道口岸“三条通道”“五个口岸”畅通中欧班列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适合装运集装箱的货运编组列车。
铺划的西、中、东三条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班列开行情况如下:首发班列中欧班列——(重庆)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2011年3月19日,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渝新欧”在重庆诞生。
2016年6月8日,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渝新欧”更名为中欧班列(重庆)。
1.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从重庆团结村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站,全程约11000公里,运行时间约15天。
2.中欧班列——(成都~罗兹)从成都城厢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至波兰罗兹站,全程9965公里,运行时间约14天。
货源主要是本地生产的IT产品及其它出口货物。
3.中欧班列——(西安 ~ 华沙)经由我国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最终抵达波兰华沙,途经5个国家,全程9048公里,预计12天后抵达目的地。
4.中欧班列——(郑州~汉堡)从郑州圃田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汉堡站,全程10245公里,运行时间约15天。
5.中欧班列——(苏州~华沙)从苏州始发,由满洲里出境,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至波兰华沙站,全程11200公里,运行时间约15天。
货源为苏州本地及周边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屏、硬盘、芯片等IT产品。
6.中欧班列——(武汉~捷克、波兰)从武汉吴家山站始发,由经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到达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相关城市,全程10700公里左右,运行时间约15天。
7.中欧班列——(长沙~杜伊斯堡)。
始发站在长沙霞凝货场,具体实行“一主两辅”运行路线。
“一主”为长沙至德国杜伊斯堡,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全程11808公里,运行时间18天。
国际在线消息:横跨六国、为“渝新欧”沿线城市寻找新商机的“感知中国・穿越新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自驾采访车队,14日至16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驻扎。
“渝新欧”是重庆至欧洲国际铁路大通道,沿线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终点是德国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杨修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渝新欧”这一新的欧亚大通道的建立对重庆“走出去”,与该铁路沿线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通道的建设也是哈萨克斯坦的积极愿望。
身处内陆的哈萨克斯坦要发展亦须“走出去”,而中国就是其最便利的通道,可以通过中国走向太平洋、东南亚和东亚国家,如日本、韩国、泰国等。
哈萨克斯坦把发展过境运输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哈萨克斯坦方面一直致力于提高“渝新欧”等中国班列的过境效率,提供更好的服务。
而参与“渝新欧”运营的哈萨克斯坦企业也已在这条新线路上实现盈利。
杨修敏认为,“渝新欧”带来的不仅是中哈之间物流合作的加强,同时也带动中哈人文和经贸方面的合作。
而有“渝新欧”成功运行的例子在先,哈萨克斯坦还希望打通以中国广州为起点,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到达俄罗斯的铁路运输渠道。
说明重庆积极推动“渝新欧”班列开通的原因。
重庆积极推动“渝新欧”班列开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理位置优势:重庆作为中国重要的内陆城市,地处中国
西南地区,地理位置具备重要战略优势。
开通“渝新欧”班列可以利用重庆作为中国的“门户”地位,将货物从内陆地区直接运输到欧洲,缩短了运输时间和距离,提高了物流效率。
2.经济发展需求: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庞
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
开通“渝新欧”班列可以满足重庆及周边地区商品出口的需要,推动重庆地区的对外贸易和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3.政府政策支持: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外贸和物流发展,并
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减免税收、提供财政补贴、优化通关服务等。
这些政策支持为开通“渝新欧”班列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
4.区位交通条件改善:重庆市持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络的完善。
这为“渝新欧”
班列的开通提供了基础条件,增加了货物运输的便利性和效率。
5.扩大对外合作和开放模式:重庆积极推动开放战略,加强
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
开通“渝新欧”班列可以加强与欧洲国家的贸易联系和合作,促进重庆地区与世界各
地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综上所述,重庆积极推动“渝新欧”班列开通的原因包括地理位置优势、经济发展需求、政府政策支持、交通条件改善以及扩大对外合作和开放模式。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渝新欧”班列的开通,为重庆和西南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对外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