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休克
- 格式:ppt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10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目的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各种急救措施。
方法对2014年在我院进行失血性休克急救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对所有30例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积极采取护理急救措施,均全部恢复健康,顺利出院。
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护理的急救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ﻭﻭﻭ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ﻭ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尤其是在妇产科方面,更是给广大女性带来福音.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妇产科产后失血性休克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急救,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
现今临床医学上对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护理的急救措施,效果显著,具体情况如下。
ﻭ1资料与方法ﻭ1.1一般资料:对2014年在我院进行失血性休克急救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其中剖宫产10例,自然顺产20例.年龄20~35岁。
分娩中出现宫缩乏力现象的有15例,开裂的有5例,胎盘粘连的有10例。
剖宫产中出现宫缩乏力的有13例,胎盘植入的有6例.1.2护理急救的措施ﻭﻭ1.2。
1患者在入院的时候,医护人员在接待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能慌张,自乱阵脚。
应该要及时的向把患者送来的急救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特征。
做到心中有一个大概的认知。
然后定下明确的治疗方案[1]。
把患者安置好,应该立即给予急救措施,帮助患者测量血压、呼吸、体温、心率跳等各方面的身体指标。
与此同时,应该要尽快住院部的医师们,与他们进行沟通协商,尽快帮助患者安排进行急救手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接诊期间,应该要让患者进行仰卧,把患者的头和下肢全部抬升到20°~30°。
ﻭ1.2。
2医护人员在施救的过程当中,应该立刻帮助失血性休克患者创建两条静脉通道。
其中一条静脉的作用是帮助患者尽快止血,另外一条的作用是努力借助各种措施来帮助患者扩充体内的血容量[2]。
妇产科应急预案及程序在医疗领域中,妇产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科室,关乎着母婴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应急预案及程序是必不可少的。
一、产后大出血应急预案及程序产后大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产妇休克甚至死亡。
应急预案:1、立即通知医生,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2、协助医生查找出血原因,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软产道损伤等。
3、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宫缩剂。
4、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记录出血量。
5、做好交叉配血试验,准备输血。
6、如出血仍不能控制,应及时做好手术准备。
程序:1、产妇分娩后,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一旦发现出血量增多,超过正常范围,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护士 A 负责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快速输液、输血。
3、护士 B 协助医生进行检查,查找出血原因,并准备好相应的急救物品和器械。
4、医生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清宫等。
5、如病情危急,需紧急手术,通知手术室做好准备,将产妇送往手术室。
6、整个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二、羊水栓塞应急预案及程序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但极其凶险的产科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应急预案:1、立即启动急救小组,通知相关科室,如麻醉科、心内科、呼吸科等协同抢救。
2、保持产妇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
3、抗过敏治疗,如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4、解除肺动脉高压,使用盐酸罂粟碱等药物。
5、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6、防治 DIC,早期使用肝素,后期补充凝血因子。
程序:1、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呛咳、昏迷等症状,高度怀疑羊水栓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护士 A 立即给予产妇高流量吸氧,同时建立多条静脉通道。
3、护士 B 遵医嘱迅速准备抗过敏、解除肺动脉高压、抗休克等药物,并及时给予注射。
妇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本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4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天数为21.5d,最短5d,最长65d,抢救成功率为100%。
结论合理的护理措施也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和抢救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妇产科;出血性休克;静脉通道失血性休克是因为短期内大量出血且不能及时补充液体而出现的临床休克症状,发生休克的早期,机体的应激反应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偿,但还需要及时地进行液体治疗,快速地确定病因。
妇产科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情况较常见,发病多为急性,速度快且病情严重,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在临床上,妇产科失血性休克除了进行及时必要的抢救外,合理的护理措施也对患者的治疗和抢救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讨论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妇产科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其中患者年龄为23-39岁,平均年龄28.2岁,产后出血8例,前置胎盘3例,胎盘早剥5例,其他24例。
本组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出血量为500-4000ml。
1.2方法接收失血性休克患者后,首先需要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病情和发病情况,及时进行汇报,护士长在第一时间作出急救护理方案,抢救过程中做好详细记录。
抢救中,保持患者下肢抬高20°-30°,头部抬高10°-20°。
采用流量为3-4l/min的供氧来加强患者的氧浓度,环节昏迷状况,如果患者存在舌头后坠的情况,为保证其呼吸顺畅需用舌钳夹出舌头。
护理人员快速、准确地为患者抽好血样送至验血科,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特征,包括呼吸、体温、血压、心跳和意识,做好测量和记录工作。
失血性休克患者体内循环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这就出现了供血和供氧不足,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这也是抢救过程中的管件环节,为患者进行有效的血容量扩充。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要点分析【摘要】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急危重症,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从早期抢救、体位调整、输液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早期抢救阶段,及时评估和快速干预是关键,包括给予氧气、复苏液和输血等。
体位调整可以促进血流回流,减轻患者症状。
输液治疗要注意液体种类和速度,避免造成水电解质紊乱。
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血管活性药物。
在严重情况下,手术干预可能是必需的。
抢救护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及时性和有效性,团队合作的关键性在于多学科协同,预防的重要性需要强调对高危人群的关注和干预措施的实施。
【关键词】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早期抢救、体位调整、输液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干预、重要性、团队合作、预防。
1. 引言1.1 概述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是指由于产科手术、分娩或产后出血等原因导致身体失血过多,引起循环衰竭的临床紧急情况。
这种情况在妇产科领域中比较常见,一旦发生,需要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工作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操作难度,对护士和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早期抢救是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护理的首要任务,只有在早期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才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在抢救过程中,及时的体位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供应。
输液治疗和药物治疗也是抢救的重要步骤,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在一些严重情况下,手术干预可能是唯一的救治途径。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工作需要医护团队密切合作,各职业人员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抢救效果。
预防措施也至关重要,只有提前预防和干预,才能降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抢救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团队合作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预防则是最有效的方式。
2. 正文2.1 早期抢救早期抢救是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护理中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尽快止血、维持循环稳定以及恢复组织灌注。
产科12种急危重症抢救流程盘点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流程1、根据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措施:如子宫收缩不良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等。
2、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
3、组成抢救小组,人员包括产科大夫、产科护士、麻醉科大夫。
持续导尿、记尿量;持续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急查血常规、血凝四项、血生化;配血备血等。
4、迅速补液,20分钟内补液1000ml,后40分钟补液1000ml,好转后6小时内再补1000ml,按先晶体后胶体补液原则进行。
5、血HCT维持在30%左右,孕产妇死亡率最低,故输血应维持血HCT在30%左右为宜,最好输新鲜全血。
6、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多巴胺20mg + 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酚妥拉明20mg + 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
7、其他药物应用:如阿托品、654-2、东莨菪碱。
如有电解质紊乱表现,给予纠正。
8、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9、护肾:在补足液体的情况下若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予速尿20mg入壶;必要时加倍给予。
10、护心:若有心衰表现,给予西地兰0.4mg 静注(慢)。
11、必要时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DIC抢救流程1、高凝阶段:凝血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增多。
应用肝素、潘生丁、阿司匹林、右旋糖酐、抑肽酶等。
2、消耗性低凝期:血小板小于100×109/L,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补充凝血因子、输新鲜血、输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补充Vitk1。
3、继发性纤溶期:3P试验阴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FDP定量大于20ug/ml,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2聚体阳性。
给予6-氨基己酸、止血环酸、止血芳酸、新凝灵、立止血等治疗。
4、改善器官功能:给氧、抗休克、利尿、纠正酸中毒。
5、去除病因,处理原发病。
羊水栓塞抢救紧急预案流程1、抗过敏:地塞米松20-40mg静脉滴注或氢化可的松300-400mg静脉滴注。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给予抗休克处理,置患者头部抬高15度,下肢抬高20度。
2、迅速扩容,选择9~16号针头快速进行静脉穿刺,若因失血过多,血管瘪陷者,配合医生立即行静脉切开术,保证液体的充分补充。
3、氧气吸入,吸氧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观察生命体征和给氧效果。
氧流量调至2~4L/min。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0~30min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认真观察患者意识改变,皮肤粘膜的颜色、温度、尿量的变化。
若脉搏、呼吸快而急促,血压在12kPa以下,躁动不安,尿量少,考虑液体量不足,此时应加快补液。
5、积极主动协助医师做好后穹窿穿刺,尿试验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因误诊而延误病情。
6、术前准备:抗休克的同时,必须及时做好术前准备,按剖腹探查术前准备对待,抽血送实验室急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备皮、配血、留置尿管等,尽快护送患者进手术室。
7、严格查对制度,防止差错发生: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抢救人员明确分工,默契配合,应紧张而有序地执行各项医嘱与操作。
做好三查七对,所有抢救药品应经两人核对后方可执行,保留药瓶与安瓿,以备查对,从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8、心理护理:由于该病变化快,还需手术治疗,对手术有恐惧感,不知所措。
因此护士应耐心开导患者,说明抢救、治疗与手术对阻止内出血,挽救生命的重要性,使患者坦然的接受手术治疗。
【程序】立即通知医生→迅速扩容→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情→配合医师做好各项检查→术前准备→必要时及时手术→密切配合→作好术后护理卵巢囊肿蒂扭转应急预案【应急预案】1、明确诊断;2、必须及时做好术前准备,按剖腹探查术前准备对待,抽血送实验室急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备皮、配血、留置尿管等,尽快护送患者进手术室。
3、严格查对制度,防止差错发生,做好三查七对,从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异位妊娠是一种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若诊断和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1]。
异位妊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在临床上较常见。
本研究总结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3年7月-2016年6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46例。
其中未婚6例,已婚40例;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4岁;手术治疗39例,非手术保守治疗5例,保守治疗未成功转手术治疗2例;入院时收缩压>90mmHg38例,<90mmHg6例,未测出血压2例,其中失血性休克患者6例。
方法:术前急救护理措施:①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扩容、尽快恢复循环血流量是抢救休克的关键。
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使用大号针头,采用大静脉快速、及时输液,以补偿循环血量,提升血压,必要时行静脉切开,根据血压、心率情况控制输液速度。
②保暖:失血性休克患者因机体调节能力差、末梢循环障碍而出现畏寒等不适,必须注意保暖,加盖被褥,将室温控制在22~26℃。
③吸氧:立即大流量吸氧4~6L/min,必要时加压吸氧,患者置于仰卧位,抬高头部20°,下肢抬高20°~30°,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改善因休克导致的缺氧,改善细胞代谢,增加血氧含量,有利于维持机体重要脏器的血供。
④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意识改变,并详细记录。
早期患者出血量少时血压波动不明显,血压在正常范围内,脉压差变小,易被忽视。
出血量增多可导致血压急骤下降,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头晕、心慌、口渴、脉搏细弱、烦躁、出冷汗等休克症状,应及时处理,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⑤术前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亲切交流,争取获得其信任,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异位妊娠的危险性及手术的必要性,解除患者的戒备心理。
鼓励、安慰患者,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告知患者切除一侧输卵管仍可生育。
⑥尽快做好术前准备: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出凝血时间、交叉配血、血常规、留置导尿等。
妇产科输液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一)发生过敏性休克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为4l/m in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二)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副肾素1mg 皮下注射、非那根50 mg 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 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 mg 加5%或10% 葡萄糖液500 ml 静脉滴注,并监测患者脉搏、血压。
当患者出现脉搏细弱,大汗淋漓,口唇发钳,血压下降时,遵医嘱给予升压,如多巴胺、间羟胺等,应严格控制滴速。
(三)迅速准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及药品(如气管切开包、喉镜、开口器、吸引器、呼吸兴奋剂、血管活性药物等)。
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
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行气管切开术(四)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直至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五)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积极处理。
(六)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1 . 整理床单,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2.向患者及家属告知今后避免使用同类及相似药物,病历上注明对某药过敏。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 h 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七)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者详细讲解发生过敏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和情况。
【程序】立即抢救T 通知医生T继续抢救T 保持呼吸道通畅T 观察生命体征T 告知家属T 记录抢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