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边桩与边坡的放样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4
高边坡填、挖边线简单准确放样技术各位测量朋友(特别是在山区施工的测量朋友),是否有兴趣讨论“高边坡填、挖边线简单准确放样技术”这个话题,本人在前几年的施工过程中积累了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共同讨论学习,为今后施工测量减轻劳动,提高效率。
我们知道,在路线穿过复杂地区(山地、沟槽地段),会设计有高填、高挖路基,一般高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高达10米以上填挖还设有台阶。
这样给我们的测量放样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放样工作量、工作难度都加大很多,更重要的是放样准确性很难控制。
高填挖边线放样需要数据较多,首先要有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这些数据,还要与现场地形线情况比较,得出设计线与地面线的交叉点即为高填、高挖边线。
据我调查,我们现在大部分同志采用的办法是:1、首先用全站仪放出中线。
2、采用水准仪、全站仪或其它办法测出每个桩号的横断面。
3、用CAD或其它工具绘出横断面图。
4、再到现场放出高填、挖边线。
当然有些朋友还有一些略为简单的办法,但大体差不太多,我们已可看出,这样放样是不是很麻烦,效率也很低。
是不是可以采用更简单、准确的方法代替这种办法呢,回答是当然的,不然就没必要讨论这个话题了。
简、快、准的方法是有的,原理与上面是一样的,也要通过以上说的平、纵,横断面及原地面数据来确定高填高挖边线,只是采用先进办法集中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处理,现场实时得到这些数据,进行准确、快速的放样。
具体过程如下。
1、充分利用全站仪的功能,进行三维放样,三维放样概念我想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在平面坐标放样的同时进行高程放样。
2、采用三维坐标测量程序,计算断面的三维坐标数据,与全站仪配合,在现场实时完成高填高挖边线。
如下图:如上图所示,该路基断面为半挖半填,分别要放出填方边线及开挖线,要在测站点上直接放出这两个点,包括平面和高程,平面放样大家都知道,就是指挥棱镜到要求的角度和距离上,那么高程放样也一样,指挥棱镜到要求高度上,如上图,可以由设计数据计算出仪器放样时所需的高差读数,计算式如下:仪器高差读数=设计线高程+棱镜高度-全站仪视线高程仪器视线高程=测站点高程+测站点到仪器视轴的高度,或仪器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棱镜高度-后视读数填方边线设计高程=中桩设计高程-横坡高差-边坡宽度/边坡坡度填方边线设计高程=中桩设计高程-横坡高差-边坡宽度/边坡坡比挖方边线设计高程=中桩设计高程-横坡高差+碎落台高差+边坡宽度/边坡坡比+平台高差(如果有)关键点,朋友会问,在没放样时,边坡宽度还不知道,怎么计算设计高程啊,有了宽度不就可以直接放了吗,所以,我要告诉大家,边坡放样就是一个寻找边坡宽度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至为以下几个步骤:(以填方边线为例)(1)数据计算处理,采用高性能的计算程序,将路线的平、纵、横全部数据输入计算程序。
道路测量放样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毕业论文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班级:题目:道路测量放样方法指导教师:实习日期: 2013 07 ——2014 05目录1 实习公司项目简介2 引言3 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已知距离的放样已知高程的放样4 中线放样中线放样简介全站仪配合RTK进行道路中线放样5 路基的施工放样路基的横断面施工放样路基边桩放样的一般要求路基横断面的放样方法路基的边坡放样6 路面的施工放样.槽的放样造物施工的放样挡土墙的施工放样沿线取土坑、弃土堆占地面积及土方量计算占地面积测算土方量测算7 放样后的复核工作8 结论9 参考文献10 致谢道路测量放样方法作者:杨尚锦指导老师:王中伟(实习单位:湖南路桥建设集团邮编:410000 电话号码:)一:实习公司项目简介公司简介?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始建于1954年,现有员工4672名,有职称工程技术人员2300名。
2001年获建设部首批授予“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公司注册资本亿元,总资产为亿元,净资产亿元。
公司现有机械设备6800台套,总功率万千瓦,总值亿元,其中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676台套。
公司坚持“科技兴司”方针,不断创新工艺,出色地承建了7座长江特大桥。
在桥梁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大直径深水基础施工等领域形成核心技术,先后获得50多项国家优质工程金、银奖,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国家专利技术,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评价,打造出“路桥湘军”品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公司决心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推进改革,从严治司,以百倍的激情、昂杨的锐气,与支持公司的业主单位、忠诚合作的各位朋友共同创建精品工程,以优异成绩回报关心与支持公司建设与发展的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公司所在项目简介?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是连接广州市至深圳市高速公路,是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公路工程施工放样前言在交通土木工程中,工程构造物主要指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及其附属构造物和排水构造物。
在路基施工前,通过测量放样确定路线中线桩、公路用地界桩、路堑坡顶、路堤坡脚、边沟等构造物的施工位置;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测量放样对工程构造物外形几何尺寸进行控制和检测,及时修正偏差,以准确体现设计意图;在工程竣工后,通过测量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实践证明,精确地测量放样能准确控制施工质量和节约工程成本。
因此,施工放样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
本文对其进行了一些探讨.公路工程施工放样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测量技术将设计图纸上的工程构造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检测工程构造物的几何尺寸,以实现从设计图纸到工程实物的质和量的转变。
公路工程施工放样的依据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各种构造物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测量规范等以及工程设计图纸。
测量放样工作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先进行控制测量,再进行细部放样测量。
通过控制测量,建立起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与工程构造物特征点之间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几何联系。
以平面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为依据,利用传统测量仪器进行距离、高程和角度的测量放样或者利用全站仪和GPS 进行三维坐标放样来确定工程构造物特征点在实地上的空间位置。
在放样过程中,工程设计图纸是图解控制点和工程构造物特征点之间几何关系的依据;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以及测量规范是核查放样结果精度的依据。
只有利用精度符合标准的几何数据,才能精确地测定工程构造物特征点的准确位置,以指导施工。
一、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1.1已知距离的放样距离放样即在地面上测设某已知水平距离,就是在实地上从一点开始,按给定的方向,量测出设计所需的距离定出终点。
1.11钢尺量距在地面上丈量已有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时,应先用尺子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再考虑必要的改正数,以求得正确的水平距离。
公路工程路基横断面边桩放样的几种方法横断面边桩放样就是路基施工前,在地面上把路基轮廓表示出来,以确定路基施工范围,保证路基的正确施工。
边桩的位置与路基的填挖高度、边坡率、排水方式、防护型式以及地形有关,放样时主要根据路基横断面设计图(或路基设计表)和路基中心填挖高度进行。
由于设计与实际放样的路基中心位置和高程有一定的误差以及拆迁、伐树等人为影响,因此常根据路基中心实际填挖高度进行放样边桩。
一、根据路基中心填挖高度进行边桩放样1.平坦地面的边桩放样。
(1)路堤放样。
如图1所示,H为中桩填筑高度,B为路基全宽,边坡率为l:ml和1:m2的高度分别为h1、h2;b为护坡道宽,高为h3,边坡率为1:n2。
则路堤坡脚至中桩的距离为:L1=B/2+m1×h1+nl×(H-h1)L2=B/2+b+m2×h2+n2×h3(2)路堑放样。
如图2所示,H为中桩填筑高度,B为路基全宽,第一层边坡率为l:ml厚度为hl变坡处碎落台宽为bl;第二层边坡率为1:m2厚度为h2,护坡道宽为b2,边沟顶宽为b3。
则路堑坡顶至中桩的距离为:Ll=L2=B/2+b3+b2+m2×h2+bl+m1×h1如果路堑边坡不止两处变坡,则应按各变坡层的厚度和边坡率计算路堑坡顶至中桩的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路堑坡脚处设有矮墙等防护,则上式不一定适用,应根据设计图纸对路堑坡脚处的宽度按设计进行调整得出新的计算式。
同样路堤坡脚处设有重力式挡土墙、加筋挡土墙等防护,也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调整。
如遇曲线有加宽时,放样应在加宽一侧加上加宽值。
对填方路基,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和修坡的需要,路基两侧设计时都要宽出至少20Cm,放样时须把此值加在L1、L2xx。
根据以上计算的数据,沿横断面方向丈量或测距,即可放出路基边桩。
2.倾斜地面的边桩放样。
倾斜地面上的边桩放样,在实际操作中常采用逐渐趋近法、边坡放样器法或坡脚尺法。
面线,BC 是设计路基顶面,h 是设计的填方高度,AB ,CD 是路基的边坡。
路基边坡的坡度通常用1:m 的形式表示,即:h i 1==(4-1) 式中m 由式(3在图4-2a )中,O 点是公路中心线在地面上的位置,O ’是中心线在设计路面上的位置,B 、C 是公路中心线两侧的路基边界点。
根据路基路面的设计要求,在公路直线段边缘点B 、C 处于同一高度,路面横断面由路中心向两侧略向下倾斜形运行的离心力存在,汽车在这种路面上运行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
为了保证汽车在曲线段行驶的安全,在公路曲线半径小于表4-1规定的情况下,路基路面设计曲线段的路面边缘点B 、C 连线在曲线半径方向上形成倾角为α的横坡面。
如图4-4所示,这时B 、C 两点之间的高差为:i b tg b ⨯=⨯=αΔ2 (4-3)式中:2Δ为超高值,α为超高角,i 为路面超高横坡度,b 为路面BC 的设计宽度。
由于超高的存在,设计上B 、C 不在同一个高程面上,一般B 点的超高值为-Δ,则C 点的超高值为+Δ。
圆曲线段路面的设计超高值是常数,路面倾斜形成单向横坡,如图4-4b)所示。
缓和曲线段的路面超高值随着在缓和曲线上的长度的不同而变化,路面横坡倾斜由双向横坡面向单向横坡面逐步过渡。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需要比直线部分更大的行车宽度,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 时,在圆曲线段应按规定设置加宽,同时在曲线两端设置加宽缓和段。
曲线上的加宽值可从设计文件查取。
若圆曲线的加宽值为B j ,加宽缓和段内任一中桩的加宽值可按下式计算: 当加宽缓和段为直线过渡时:j cjx B L x B当加宽缓和段为高次抛物线过渡时:j j c j c jx B B L xB L x B ⎥⎦⎤⎢⎣⎡-=43)((3)(4式中:B jx :加宽缓和段内任一中桩的加宽值;x :对应于B jx 的中桩到加宽缓和段起点的长度; L C :加宽缓和段(或者缓和曲线段)的长度。
渐进法路基中边桩放线在铁路路基或是公路路基土方施工中,对于路基的填筑是整个路基施工中的主要工作;那么路基填筑时路基中边桩的控制在整个施工中是最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控制整个路基线路的方向,更控制整个路基的填挖方量,所以对与路基中边桩的控制牵涉整个施工的质量和投资。
这里就自己个人现场工作心得对用渐进法放路基中边桩的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渐进法渐进法的原理是,先实测大概是设计某里程处S,且为大概边桩处的实地1点的高程H1,再看该里程处设计路肩顶标高H0,再看路基边坡坡率P和路肩半宽d,而后由:D=d+(H0-Hi ) ÷ P (i=1,2,…) (1)得出S里程处第一次计算的路基半宽D1,有(S,D1)为坐标代入到(JZBJS)坐标反算程序中,计算出方位角FWJ和平距PJ,有FWJ和PJ找出该点2,再第二次实测2点的高程H2,(由于第一次所实测的H1只是大概的位置,其高程H1可能和要放的准确点的高程有一定的误差,故反复的用到H2…….,故称为渐进法)再将H2代入到(1)中计算出D2,对于地面高差很小,比较平整的,可直接有D2和D1相比较,确定出再有2点左右移动(D2-D1)即可定出该里程的一边桩;对于地面不平整高差较大的,还要继续将(S,D2)代入到(JZBJS)程序中,重复上述的步骤,反复计算才能确定。
二.实际操作过程1. 带标高测的原理:一般我们在路基放线的时候,用的最多的就是自由设站方法,如果我们所用的后方交汇的两个控制点的标高都是准确的,那么我们直接控制后视棱镜的高度和仪器高,后方交汇所得的测站的标高就基本正确,或直接设站,架在有准确标高的控制点上也可;但当后方交汇的两个控制点最多只有一个有准确标高或直接设站时的控制点没有准确标高的时就得用带标高测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后视镜最后架在一个有准确标高的控制点或水准点上,盘左,盘右两次瞄准棱镜中心,得竖直角VR1和VR2(设VR1小于VR2,理论上VR1+VR2=360,但实测的时候有误差,下面的介绍就是为了平这个误差),将两个角度的秒数相加得V,再与60秒相比较:如V大于60秒:取A=(V-60)/2,将VR=VR1+A作为最终的竖直角;如V小于60秒:直接取两个实测竖直角中小的那个(VR1)作为最终的竖直角VR;利用公式:h=COS(VR)*SD+HI-LG (2)h:后视的有准确标高的控制点或水准点与测站点高差;VR:后视的最终竖直角;SD:测站点到后视点的斜距;HI:仪器高;LG:棱镜高;如h为“+“说明测站点比后视点低,那么测站点的标高即为:后视点标高-h如h为“-“说明测站点比后视点高,那么测站点的标高即为:后视点标高-h (h为“-“)这样就可以算出测站点的标高,而后对仪器里的测站坐标的高程重新调整即可,此为带标高测。
道路线路施工测量测试题1一、判断题(50分,每题2分)1.纵断面上两相邻纵坡线的交点称为变坡点。
(√)2.边桩的位置由横断面方向、两侧边桩至中桩的距离来确定。
(√)3.地形起伏较大时,路基边桩的确定长采用试探法(√)4.高速公路布设的导线是二级导线( x )5.目前,GPS-RTK还不能用于测设线路中线平面位置(X)6.计算线路逐桩坐标必须已知交点坐标、里程,转向角,交点间方位角、半径、缓和曲线长(√)7.在设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中,缓和曲线常数是指缓和曲线长(X)8.高速公路一级平面控制点的测角中误差是±5″(√)9.四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离不等差在两个水准点间的累积不得超过6米(X)10. 施工放样引用经审批的复测和控制网测量成果(√)。
11. 单位工程竣工后,一般由经理部总工程师及早组织进行单位工程的竣工测量(√)。
12.线路横断面测量目的为路基设计、计算土石方数量以及施工放边桩之用。
(√)13. 线路曲线的法线方向为横断面的方向(√)14.高速公路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点等级是三等(X)15.仪高法主要应用在线路纵断面测量中(√)16.卵形曲线中的缓和曲线是一段不完整的缓和曲线(√)17.直线上点位的曲率等于无穷大(X)18.不等长缓和曲线加圆曲线的两边切线等长((X)19.利用全站仪进行平面、纵断面测量时,测设点的高程应设置为0,全站仪上显示的高程差就是中桩点的高程(√)20.在利用全站仪放样时,测设点距置镜点越远点位误差越大(√)21.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桩的点间距平均边长为500米(√)22.高速铁路CPI点每隔4KM布设一对,点间距大于800米(√)23.高速铁路控制网采用三网合一布设(√)24.高速铁路CPII的等级为B级((X)25.高速铁路CPI复测必须采用边联式组成三角形和大地四边形(√)二、选择题(50分,每题2分)1、在采用三角高程测量进行高程控制桩复测或加密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测意为由(B)来求算未知点的高程。
挖方路基堑顶测量放样的方法摘要:全站仪放样路堑“开口线”,现场校正,消除实地点与设计图地形不符产生的放样错误。
关键词:路堑坐标放样高程比对平移校正挖方路基施工段不是山地、就是高地,经过下挖方把比设计标高多出来的土方运走,达到设计标高,施工初期的地面地形常是高低不平的,在高出设计标高的地段施工开始时,测量的工作显得由为重要,其主要工作是控制挖方轮廓,说直白一点就是要控制路堑边坡的堑顶,也是通常施工中常提到的开口线。
对于一个测量人员来说,根据路基设计中线计算并在实地放样出中线及边桩来说,是一个常见简单的问题,其实最关键的就是开口线的放样工作。
早期现场高低不平,不规则,加之现在设计是借助于航拍技术或别的测量方法对设计地面进行的原地面测量,由于地表附着物等原因,设计图上的原地面可能会与实地存在偏差,这时如果只是简单的安设计横断面来放样开口线是不正确的,特别是在高填深挖的地段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高填深挖路段堑顶坡脚的放样方法基本大同小异,下面根据个人经验,在这里以深挖路基堑顶放样为例进行阐述,与从事施工测量的朋友共享。
在高填深挖地段放样,因现场地形的复杂性,如果用水准仪配合来放样,工作效率可想而知,显然不现实。
故在此只讲述用全站仪放样的方法。
1. 路堑开口线的具体放样方法因现在设计单位提供的路基横断面图均是大比例绘制的,经常见到的比例为1:200、1:400两种。
其实完全可以相信,在这样的横断面图上量取的相关放样尺寸,经过比例换算之后所得到的放样数据,是可以满足开口线(坡脚线)施工放样的精度需求,建议拷取电子版横断面设计图,因为在CAD 上量取的尺寸远高于在纸质图纸上量取的精度。
利用“横断面图”量取出每个放样断面的中桩至堑口的平距(一定是平距,注意比例换算),用卡西欧—4500等同类型计算器计算程序计算出堑顶x 、y 坐标值,之后把所有的计算坐标结果录入全站仪备用。
如下图是某项目的路基设计横断面图,比例为1:400,据图及设计说明文件可知挖方边坡率1:M=1:1.25,路面左右均宽为L ,人行道、边沟、碎落台总宽度为B 。
如何进行路基边桩放样路基边桩放样的准确、及时,是路基施工的必要条件,也是降低路基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
路基放样,可以结合复核工程用地、以及复核工程量进行,具体做法:根据路基设计文件,对路基设计里程、以及需要增设的里程,进行原地断面复测,并作好原地面断面图,作为复核地界、核对工程量、放路基边桩的基础资料。
根据设计文件:路基面设计高程、路基面设计宽度、排水设施、挡护设施设计尺寸、加设平台高度、宽度、各级边坡坡率;增设断面里程,进行设计断面绘制。
例如:复核工程用地工作,是根据各绘制好的路基断面图,量取地面线与设计线交点至路基中线的距离,与工程用地宽度进行比较,如距离大于设计用地宽度,查清原因,应及时上报办理用地补征手续,确保路基施工及时放样,争取施工时间,避免施工机械进场补征用地、拖延施工时间、增加施工成本。
复核路基工程量,用绘制好的断面图量取断面积,根据里程,用平均距离法计算工程量,与设计数量核对,差距大即时上报,未批复前暂缓施工。
一般情况路基边桩放样及施工过程控制步骤:1根据各里程绘制好的路基断面图,量取地面线与设计线交点至路基中线的距离;2根据各绘制好的路基断面图,量取地面线与设计线交点至路基面的高差,计算出该点设计高程。
3根据放样断面里程、图上量得宽度,放出图上地面线与设计线交点地上位置,并测出该点实测高程,4计算出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的高差,再用设计边坡坡率,计算出调整距离,在路基断面方向进行调整,5检查所放边桩是否正确:测出调整好的桩位高程、坐标,反算出该点到线路中线的宽度,并根据该宽度、路基设计坡率,计算出高程,再与测出调整好的桩位高程比较,相一致即为开挖边桩。
否则重复4、5步骤。
图示如下:路堤作反向操作即可特殊情况试放样调桩,原地面坡率与路基设计坡率相反:路基边坡设计坡率为1:m;实测原地面坡率1:i(现场测量)1、放开挖边桩:a、当估算标高大于实测地面标高时(即高差H为负时)向路基中线方向调整距离 D=Hmi/(m+i)b、当估计标高小于实测地面标高时,(即高差H为正时)向远离路基中线方向调整距离 D=Hmi/(m+i)2、放填方边桩:a、当估算标高大于实测地面标高时(即高差H为负时)向远离路基中线的调整距离 D=Hmi/(m+i)b、当估计标高小于实测地面标高时,(即高差H为正时)向路基中线方向调整距离 D=Hmi/(m+i)一、站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填挖、隧道洞门、涵洞开挖,拐角处施工放样,可以借助CAD进行放样。
+目录一、绪论 (3)二、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3)1.已知距离的放样 (3)2.已知高程的放样 (4)3.已知点的放样 (5)三、中线放样 (7)四、路基的施工放样 (8)1路基横断面施工放样 (8)2路基横断面的放样方法 (9)五、路面的施工放样 (12)1.路面放样 (12)2.挡土墙施工放样 (13)六、总结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摘要测量的工作包括内业和外业,本文主要阐述外业的内容,即施工放线。
测量放样工作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先进行控制测量,再进行细部放样测量。
通过控制测量,建立起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与工程构造物特征点之间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几何联系。
但其实在一线施工的人员都知道一个潜规则,那就是搞测量的师傅们是不会轻易得告诉你施工测量中的所用的公式,因为那是他们的赚钱法宝,说出来他就没得活干了,以至于在工地的测量施工人员很少能彻底搞清楚施工放线中的来龙去脉,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及杜绝工程上出现这类恶略现象特出此文.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放样;潜规则AbstractMeasurement of the work include indoor and outdoor industry,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external content, namely putting lines in the construction. Surveying setting-out work should follow from local to the whole of the first principle, control survey, then detail lofting. Through the control measure, establish horizontal control point and elevation control points and construction between feature points location and elevation plane geometric relation. But in the line of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know an unspoken rule, that is engaged i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masters are not easily tell you in construction survey of the formula used, as it is their money magic weapon, said he could not work, so that the site of the measuring staff rarely completely figuring out putting lin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sequence of event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avoid engineering appear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slightly evil out.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unspoken rule引言工程构造物主要指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及其附属构造物和排水构造物。
公路工程施工边桩放样定位应用探讨摘要公路工程的施工中,通过对边桩定位的研究,利用各种的计算机编程技术,解决了在计算机内部自动读出图像的数据,并将设定路线的各纵、横断面直观显示在屏幕上的技术难题。
经实际工程应用,计算数据都能与设计要求相吻合,克服了现场中桩定位点反复被破坏又需反复测设的问题。
本文通过笔者的多年经验,针对公路施工进行恢复定线的放样过程以及方法,在恢复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边桩;放样;定位;恢复定线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4-0105-020 引言在公路的建设施工中,测量定位的工作是第一步,在施工的开始阶段,施工单位会根据设计的图纸来拟定公路中野外的施工现场的边桩拟定的位置。
在测量拟定之后会对中桩进行定位,定位一般都会在土石方上面,一旦土石方被挖走或是移动位置,其中桩的标记也会随之改变。
而工作人员就要不断的重复这一项工作。
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恢复边桩位置的工作需要很多次。
另外反复的测量定位对于准确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经过研究决定,结合卫星定位系统、全站仪以及计算机的三大优势,在同样的施工条件下,边桩的定位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时间,加快进度并且还能够节约成本,取得了满意的测量效果。
所谓边桩是路两侧的外边线,所谓放样意思是根据测量仪器找到道路在实际现场中的位置。
1 公路工程边桩定位新技术的研究探讨公路工程边桩定位技术主要想改变的就是中桩定位的过程和次序,首先从边桩的桩点位置和高度着手,实现确定边桩与中桩的定位。
若是要确定边桩桩点的桩位,就必须要先求出边桩的路线上某个横断面路中线两侧坡口点与坡脚点位置的坐标值和高度。
按照路线走向形成的平面几何图可以分析出桩位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由起始点到终止点,两组路中线的坐标值确定的。
在计算时可以将两组路中线的坐标值取出,作为判断的条件,并且也要计算出路线的走向所成的角度,并要确定计算位置在该路线走向的具体方向和角度。
公路工程路基横断面边桩放样的几种方法横断面边桩放样就是路基施工前,在地面上把路基轮廓表示出来,以确定路基施工范围,保证路基的正确施工。
边桩的位置与路基的填挖高度、边坡率、排水方式、防护型式以及地形有关,放样时主要根据路基横断面设计图(或路基设计表)和路基中心填挖高度进行。
由于设计与实际放样的路基中心位置和高程有一定的误差以及拆迁、伐树等人为影响,因此常根据路基中心实际填挖高度进行放样边桩。
一、根据路基中心填挖高度进行边桩放样1.平坦地面的边桩放样。
(1)路堤放样。
如图1所示,H为中桩填筑高度,B为路基全宽,边坡率为l:ml和1:m2的高度分别为h1、h2;b为护坡道宽,高为h3,边坡率为1:n2。
则路堤坡脚至中桩的距离为:L1=B/2+m1×h1+nl×(H-h1)L2=B/2+b+m2×h2+n2×h3(2)路堑放样。
如图2所示,H为中桩填筑高度,B为路基全宽,第一层边坡率为l: ml厚度为hl变坡处碎落台宽为bl;第二层边坡率为1:m2厚度为h2,护坡道宽为b2,边沟顶宽为b3。
则路堑坡顶至中桩的距离为:Ll=L2=B/2+b3+b2+m2×h2+bl+m1×h1如果路堑边坡不止两处变坡,则应按各变坡层的厚度和边坡率计算路堑坡顶至中桩的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路堑坡脚处设有矮墙等防护,则上式不一定适用,应根据设计图纸对路堑坡脚处的宽度按设计进行调整得出新的计算式。
同样路堤坡脚处设有重力式挡土墙、加筋挡土墙等防护,也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调整。
如遇曲线有加宽时,放样应在加宽一侧加上加宽值。
对填方路基,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和修坡的需要,路基两侧设计时都要宽出至少20Cm,放样时须把此值加在L1、L2上。
根据以上计算的数据,沿横断面方向丈量或测距,即可放出路基边桩。
2.倾斜地面的边桩放样。
倾斜地面上的边桩放样,在实际操作中常采用逐渐趋近法、边坡放样器法或坡脚尺法。
路基边桩与边坡的放样
一、路基边桩的放样
放样路基边桩就是在地面上将每一个横断面的道路边坡线与地面的交点,用木桩标定出来。
边桩的位置由两侧边桩至中桩的水平距离来确定。
常用的边桩放样方法如下:
1.图解法
就是直接在横断面图上量取中桩至边桩的平距,然后在实地用钢尺沿横断面方向将边桩丈量并标定出来。
在填挖土石方不大时,使用此法较多。
2.解析法
就是根据路基填挖高度、边坡率、路基宽度和横断面地形情况,先计算出路基中心桩至边桩的距离,然后在实地沿横断面方向按距离将边桩放出来。
具体方法按下述两种情况进行:
(1)平坦地段的边桩放样:图1为填土路基,坡脚桩至中桩的距离D 应为:
H m B
D ⋅+=
2
(1)
图2为挖方路堑,坡顶桩至中桩的距离D 为:
H m s B
D ⋅++=
2
(2)
以上两式中: B 为路基宽度;m 为边坡率;H 为填挖高度;s 为路堑边沟顶宽。
以上是断面位于直线段时求算D 值的方法。
若断面位于弯道上有加宽时,按上述方法求出D 值后,还应在加宽一侧的D 值中加上加
宽值。
沿横断面方向放出求得的坡脚(或坡顶)至中桩的距离,定出路基边坡。
图1填土路基图2挖方路堑
(2)倾斜地段的边坡放样:在倾斜地段,边桩至中桩的平距随着地面坡度的变化而变化。
如图3,路基坡脚桩至中桩的距离D上、D
下分别为:
()
()
下
下
上
上
=h
H
m
h
H
m
B
D
-
+
-
+
=
2
B
D
2(3)
如图4所示,路堑坡顶至中桩的距离D上、D下分别为:
()
()
下
下
上
上
=
=
h
H
m
s
B
D
h
H
m
s
D
-
+
+
-
+
+
2
2
B
(4)
两式中:h上、h下分别为上、下侧坡脚(或坡顶)至中桩的高差。
其中B、s和m为已知,故D上、D下随h上、h下变化而变化。
由于边桩未定,所以h上、h下均为未知数。
实际工作中,采用“逐点趋近法”,在现场边测边标定。
如果结合图解法,则更为简便。
图3斜坡上路堤图4斜坡上路堑
二、路基边坡的放样
在放样出边桩后,为了保证填、挖的边坡达到设计要求,还应把设计的边坡在实地标定出来,以方便施工。
1.用竹杆、绳索放样边坡:如图5所示,O为中桩,A、B为边坡,CD为路基宽度。
放样时在C、D处竖立竹杆,于高度等于中桩填土高度H处C′、D′两点用绳索连接,同时由C′、D′用绳索连接到边桩A、B上。
当路堤填土不高时,可一次挂线。
当填土较高时,如图6时可分层挂线。
2.用边坡样板放样边坡:施工前按照设计边坡制作好边坡样板,施工时,按照边坡样板进行放样。
(1)用活动边坡尺放样边坡:作法如图7所示,当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边坡尺的斜边所指示的坡度正好为设计边坡坡度,可依此来指示与检核路堤的填筑和路堑的开挖。
(2)用固定边坡样板放样边坡:如图8所示,在开挖路堑时,于坡顶桩外侧按设计坡度设立固定样板,施工时可随时指示并检核开挖和修筑情况。
图5用竹杆、绳索放边坡图6分层挂线放边坡
图7活动坡板放边坡图8固定样板放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