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CT分级与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4.84 MB
- 文档页数:28
按照Balthazar分级标准,急性胰腺炎在CT上可分为五级。
A级:胰腺边界清晰,胰周脂肪间隙存在,血尿淀粉酶均轻度升高;B级:胰腺头、体、尾部局限性肿大或胰腺体积弥漫性肿大(包括胰腺轮廓不规则,胰腺实质密度不均匀,胰内小灶性局限性积液和胰管扩张),胰腺周围脂肪间隙形态正常,血尿淀粉酶中度升高,;C级:胰腺实质形态及密度异常伴有胰腺周围脂肪炎性改变,无明显积液征象,血尿淀粉酶均明显升高,尿淀粉酶更显著;D级:胰腺周围多个间隙之一积液,血尿淀粉酶趋向下降;E级:胰腺周围多个间隙中2个或2个以上间隙积液,或胰腺实质内、胰腺周围脂肪间隙内气体影出现,胰腺实质或胰周脓肿形成,血尿淀粉酶下降明显。
A~C级为临床诊断水肿型,无严重合并症发生,预后好,经治疗可痊愈或好转,属临床轻型胰腺炎。
CT表现为D级和E级患者均为临床重型及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预后差。
早期行CT检查得以确诊者,如早期及时治疗,均可痊愈出院。
根据以上分级研究,A级急性胰腺炎,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变化等体液检查结果;急性胰腺炎B、C级CT 表现有较明确的特异性,亦可见血尿淀粉酶明显提高,此时临床诊断结合CT表现与血尿淀粉酶值改变对确诊具有重要意义;急性胰腺炎D级、E级患者胰腺出现了局部坏死或脓肿形成,血尿淀粉酶由显著升高到明显下降,尿淀粉酶更为显著,这一变化提示胰腺炎症致胰腺腺体破坏过多,胰酶的分泌功能明显下降,提示病情恶化。
对于胰腺外液体贮留、胰腺坏死或合并脓肿的病例,那是高危病例,病死率高。
胰腺脓肿CT诊断可显示胰腺脓肿的有无、大小、数目和位置。
主要诊断依据是胰腺及胰周积液中是否有气泡出现,但气泡的检出率较低。
Bahhazar 提出在发病2-4周后CT扫描图像上仍可见边界不清的局限性积液的患者应高度怀疑脓肿形成。
按照上边的分级标准,本例考虑B级。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急性胰腺炎的评分和评估2024急性胰腺炎被定义为因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甚至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急腹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适用于在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处理,以及以腹痛为主诉就诊但尚未明确诊断患者的鉴别,针对急性胰腺炎的排查和评估。
关于急性胰腺炎的急诊评分和评估,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急性胰腺炎急诊评分1 .临床评分及时、客观、准确的评估对于急诊科医生处理急性胰腺炎患者非常重要。
在病程早期准确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和病情走势,识别可能发展为SAP 的患者,及时给予支持治疗及转诊至ICU并采取特定的干预措施,对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有重大意义。
目前临床常用的评分包括针对急重症患者的通用评分和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专项评分(见表1)。
不同评分系统对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判断有相似的预测精度,但Ranson评分等需在48小时后才能评估,因此无法对入院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日本严重度评分(JSS)项目多,操作复杂,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表1急性胰腺炎病情判断评分系统评分范围评分名称急重症通用评分G1asgow昏迷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MUMPhySi()1呼)andchronichea1thexaιnii)atioi)∏,APACHE∏)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日本严重度评分(JapaneSeseveritySCak,JSS)急性胰腺炎专项评分Ranson评分改良Marsha11评分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iN11)急性胰腺炎严重度床旁指数(B∣S∖P)胰腺炎活动度评分系统(pancreatitisactivityscoringsystem,PASS)在急诊科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快速评估中,应结合急诊分诊的病情分级及胰腺炎专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BISAP评分(见表2)因其简单和指标可及性好更加适于急诊医疗场景,被认为是实用的预测SAP的方法。
急性胰腺炎的CT严重度指数(CTSI)
急性胰腺炎的CT严重度指数(CTSI)
急性胰腺炎CT分级评估方法:
Balthazar和Ranson等根据胰腺实质坏死程度和胰周侵犯的CT 征象提出了预测重症胰腺炎的CT分级方法(CTSI),I级0-3分、Ⅱ级4-6分、Ⅲ级7-10分,以CTSI>4分为重症,可以更准确地反映CT 影像的早期预后价值。
Balthazar和Ranson CT分级系统:
A级胰腺正常——0分;
B级胰腺局限性渗出肿大——1分;
C级胰腺实质异常伴有轻度胰腺周围炎症改变——2分;
D级胰周一处积液、蜂窝织炎,通常位于肾前间隙——3分;
E级2处或2处以上区域胰周积液,或胰腺内、胰周炎症内积气——4分。
胰腺无坏死——0分
胰腺坏死<30%——2分;
胰腺坏死30%-50%——4分;
胰腺坏死>50%——6分。
CTSI=急性胰腺炎分级+胰腺坏死程度。
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严重程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级标准进行评估。
以下是常用的胰腺炎分级标准:
1. 急性胰腺炎的Ranson 评分法:该评分法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白细胞计数、血糖水平、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等因素进行评估,总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2. 急性胰腺炎的APACHE II 评分法:该评分法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慢性疾病史、器官功能衰竭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总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3. CT 影像学分级法:根据CT 影像学表现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其中轻度表现为胰腺局限性水肿和炎症,中度表现为胰腺坏死和脓肿形成,重度表现为广泛性胰腺坏死和腹膜炎等并发症。
4. 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BISAP)评分法:该评分法是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腹痛程度、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行评估,总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5. Atlanta 分级法:该分级法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其中轻度表现为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中度表现为有明显症状但无并发症,重度表现为有严重症状并伴有多种并发症。
以上是常用的胰腺炎分级标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分方法进行评估,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急性胰腺炎CT诊断及分级目的总结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的CT表现特点及分级标准,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分析64例AP患者平扫及增强CT表现;以轴位图像为基础,结合多平面重组(mutiplanar reformation,MPR)后处理技术综合分析。
结果急性胰腺炎CT表现典型,能明确诊断,并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据CT表现分为五级(A-E级)。
部分病例能发现病因和明确并发症。
结论CT 诊断AP简便、安全、无创、准确、可靠;可作为首选方法。
标签:急性;胰腺炎;CT诊断;分级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胰酶消化自身及其邻近组织引起的急性炎症过程,为最常见的胰腺疾病,也是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2]。
其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较为复杂,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和预后差异也较大。
CT能较准确评价其严重程度,CT分级标准对临床确定处理方案的参考价值较高[3]。
本文对我院2012年01月~2014年03月64例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水平,探讨CT在急性胰腺炎诊治过程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急性胰腺炎,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18~51岁,平均30.2岁。
均以持续性中上腹疼痛来就诊,疼痛时间2~36 h,其中伴恶心、呕吐38例,腰背部放射痛26例。
64例均有血淀粉酶不同程度升高(120~860U)(Somogyi法)(正常40~180U)。
尿淀粉酶升高、血常规自细胞计数超过正常值等。
1.2方法使用GE-Lightspeed VCT64层螺旋CT机,平扫为主,部分病例行增强检查,扫描前训练患者按机器提示音憋气,患者仰卧,双臂上举过头,扫描范围自剑突至髂棘。
扫描参数:120 kV,300 mA,0.5 s/r,扫描层厚5 mm,层距5 mm,窗宽250~350 HU,窗位35~50 HU,重建层厚1.25 mm,螺距1.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