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及正确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4
如何使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滑动变阻器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滑动位置来改变电阻值的电子元件。
它在电路设计和实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对电阻值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下面将介绍如何使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
1. 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基本原理滑动变阻器是由一条金属带或碳膜组成的,具有两个固定触点和一个滑动触点。
通过滑动触点在金属带上的位置,可以改变电阻值。
滑动变阻器一端连接到电路中,另一端与地线相连。
2. 连接滑动变阻器与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一端与电路中的指定位置连接,通常是将其一端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或负载端。
另一端连接到地线。
3. 调节电阻值通过调节滑动触点在金属带上的位置,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
滑动变阻器上通常标有刻度,可根据需要将滑动触点移动到相应的刻度位置。
一般来说,往高电阻值的方向滑动会增加电阻值,而往低电阻值的方向滑动会减小电阻值。
4. 测试电路效果在调节电阻值后,需要测试电路中的电阻值是否符合期望。
可以使用万用表或示波器等仪器进行测量,以确保电阻值的准确性。
如果需要进一步调节,可通过反复调整滑动触点位置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滑动变阻器时需要小心操作。
避免用力过大导致滑动变阻器损坏,同时注意避免触摸金属部分,以免产生干扰。
总结:滑动变阻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通过调节滑动触点在金属带上的位置,可以改变电阻值。
在使用滑动变阻器时,需要连接到电路中,并通过调节滑动触点位置来调节电阻值。
为了确保电路效果,可以通过仪器进行测量和调试。
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滑动变阻器。
文章到此结束。
希望对你在如何使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有所帮助。
教学目《变阻器》教案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3.会把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及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教学用具滑动变阻器、导线、电流表、小灯泡、开关、电源。
相关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教师展示图片,生活中,用台灯调光器可调节灯泡的亮度;用音量开关可调节音响的音量;用旋钮开关可调节电风扇的转速。
你知道灯光的亮暗、声音的强弱、转速的大小等是怎么改变的吗?它们实质上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现的。
新知讲解一、变阻器的原理教师提出问题,改变电阻大小的方法有几种呢?学生回答,可以改变导体的材料、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改变导体的长度。
教师总结,导体的长度比材料和横截面积更容易改变,所以一般选择改变导体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演示实验:改变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教师引出定义,我们把这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
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变阻器的原理就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短来改变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为了方便,电阻线一般选用电阻率大的合金线。
在我们实验室里常用的是滑动变阻器。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
二、滑动变阻器1.认识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教师展示实物,在绝缘的瓷筒上,绕上涂有绝缘漆的电阻线,把与滑片接触位置的绝缘漆刮掉,电阻线就可以与滑片相连。
电阻线两端连在A、B两个接线柱上。
让滑片在金属杆上滑动,滑片通过金属杆和接线柱C、D相连。
同时用多媒体展示。
2.滑动变阻器示意图和电路符号教师展示滑动变阻器示意图,示意图形象地表示出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和滑片。
展示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元件符号。
3.滑动变阻器铭牌的物理意义教师展示滑动变阻器上的铭牌“10Ω2A”介绍它表示的意义: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伏安法测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一、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根据R=IU ,用电压表测出电阻R 两端的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R 的 , 就可以求出电阻R 的阻值.2.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如图2-4-12(a)所示,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外侧,通常叫外接法.如图2-4-12(b)所示,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内侧,通常叫内接法.图2-4-123.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图2-4-12中R 为待测电阻,因为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有分压、分流作用,因此两种方法测量电阻都有误差.⑴ 采用外接法测量电阻〔图(a)〕,电压表的示数为R 两端的电压真实值,电流表的示数大于通过R 的电流(由于电压表内阻R V 分流),故由R=IU 算出的测量值 真实值,R 测<R 真. 测量值实际上是被测电阻和电压表内阻的并联电阻,不难看出R V 比R 大得越多,R V 的分流越小,测量误差越小,因此,外接法适宜测量小电阻.⑵ 采用内接法测量电阻〔图(b)〕,电流表的示数是通过R 的电流真实值,电压表的示数大于R 两端的电压(由于电流表的内阻R A 分压),由R=IU 算出的测量值 真实值,R 测>R 真. 测量值实际上是被测电阻和电流表内阻的串联电阻,不难看出R A 比R 小得越多,R A 的分压越小,测量误差越小.因此,内接法适宜测量大电阻.4.选择方法:一般地说,当R>>R A 时选用内接法,当R<<R V 时,选用外接法.⑴若已知待测电阻的大约值R x 、电流表的内阻R A 和电压表的内阻R V ,则当xV A x R R R R 时,即R x >V A R R 时,R x 可认为是大电阻,选用电流表内接法.当xV A x R R R R 时,即R x <V A R R 时,R x 可认为是小电阻,选用电流表外接法.⑵若待测电阻的大约值未知时,可根据实验中两电表的读数变化情况判定.如图所示,当电压表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分别接在a 、b 两点时,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较大,说明待测电阻R 可以与R A 相比拟,待测电阻是小电阻;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较大,说明待测电阻R 可以与R V 相比拟,待测电阻是大电阻.例1.如右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0 V 和0.1 A ,电压表内阻为500 Ω,那么待测电阻R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测量值为_________,真实值为___ __.2.滑线变阻器两种控制电路的接法:(1)限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一限流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可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从而控制负载中的电流大小,图中滑动触头P滑至B端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此时电流最小,因此,在闭合电键S之前,应使P移至B端.(2)分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一分压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用来调节负载R上的电压,由电路分析可知,连接方式为AP间的电阻与R并联.因此当滑动触头由A向B移动时,加在R上的电压逐渐增大,因此,在闭合电键S之前,应使P移至A端,此时R上的电压为零.(3)两种连接方法的选择(1)负载电阻的阻值R x远大于变阻器总电阻R,须用分压式电路.(2)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较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须用分压式电路.(3)负载电阻的阻值R x小于变阻器的总电阻R或相差不多,且电压电流变化不要求从零调起,可采用限流法.(4)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接法总功耗较小.(5)特殊问题中还要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以及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来反复推敲.若用限流接法,负载的额定电流小于用限流接法所能达到的最小电流;或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小于用限流接法所能达到的最小电流和分到的电压时,采用分压接法.例2.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所需器材及规格如下:(1)待测电阻R x(约100 Ω);(2)直流毫安表(量程0—10 mA,内阻50 Ω);(3)直流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5 kΩ);(4)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 V,内阻不计);(5)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 Ω,允许最大电流1 A);(6)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条.试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画出合理的电路图.巩固练习1.有一只量程为1 mA的小量程电流表,刻度盘共有50格,若给它并联一个10-2Ω的电阻,则可将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 A的电流表.若要把这个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则应在小量程的电流表上串接一个_________ Ω的电阻.将这个电压表接在某段电路上,指针偏转40格,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_ V.2.将两个灯泡A(220 V 100 W)B(220 V 20 W)串联后接在电路PQ段,如图所示.为使灯泡安全使用,在PQ段所加电压的最大值为多少?3.如图所示,R1=2 Ω,R2=3 Ω,滑动变阻器最大值R3=5 Ω,则当滑动触头从a滑到b的过程中,安培表示数变化情况如何?4.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 V;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15 V.已知电流计的内阻Rg=500 Ω,满偏电流I=100 μA.求:分压电阻R1和R2的阻值.5.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6 A;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 A.已知电流计的内阻Rg=200 Ω,满偏电流Ig=100 mA,求分流电阻R1和R2.【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滑动变阻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路调节和控制中。
本文详细介绍了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原理,安装步骤,调节方法,维护保养以及注意事项。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滑动变阻器,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滑动变阻器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也在本文中得到了探讨,展示了其在电子领域的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滑动变阻器可能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多的创新。
深入了解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电路设计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结构、原理、安装步骤、调节方法、维护保养、重要性、应用领域、未来发展1. 引言1.1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滑动变阻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在电路中调节电阻值。
在实际应用中,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确保滑动变阻器的性能和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使用滑动变阻器之前,需要了解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滑动变阻器通常由一个固定的电阻体和一个可滑动连接的滑动块组成,通过调节滑动块的位置来改变电阻值。
在调节电阻值时,需要注意滑动块与电阻体的接触是否良好,以确保电阻值的准确性。
在安装滑动变阻器时,应该注意避免在高温、高湿度或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以免影响其性能。
安装时要确保电路断电,避免触电危险。
安装完成后,应该进行电阻值的测试,确保其准确性。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手动移动滑动块来改变电阻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逐步调节至所需数值。
在调节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力量导致损坏滑动块或电阻体。
维护保养滑动变阻器时,应该定期清洁滑动块和电阻体表面的污垢,保持良好的接触。
避免在潮湿或灰尘较多的环境中使用,以免影响其正常工作。
在使用滑动变阻器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避免过载使用、防止灰尘积累、避免长时间高温工作等。
只有正确使用和注意维护,滑动变阻器才能发挥最佳性能,确保电路稳定工作。
滑动变阻器在电子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意义,正确使用和保养对延长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初中物理滑动变阻器变阻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电路》章节,具体内容为第4节“滑动变阻器”。
详细内容包括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接线柱的选择、接入电路的方法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接线柱的选择、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动变阻器、电源、灯泡、开关、导线、电路图等。
学具:每组一套滑动变阻器、电源、灯泡、开关、导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电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变阻器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3. 接线柱选择:通过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选择方法。
4.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讲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接入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操作,连接一个带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观察并分析电路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滑动变阻器2. 内容:结构:滑动变阻器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接线柱选择:接线柱的选择方法电路应用: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选择方法有哪些?(3)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要求包含一个滑动变阻器,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1)滑动变阻器由电阻体、滑动触头、接线柱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滑动触头与电阻体的接触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2)接线柱的选择方法:一要看清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接线柱的标识;二要确保接线柱与电路的其他部分连接正确。
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滑动变阻器是一种用来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它可以通过滑动触点的位置来调节电阻值。
滑动变阻器一般由固定电阻和可滑动触点组成,通过改变触点位置所接触的固定电阻部分,从而改变整个电路的电阻值。
滑动变阻器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式,使用的连接方式会根据具体的电路需求而有所不同。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
1. 电位器连接方式:最常见的滑动变阻器连接方式是作为电位器使用。
电位器是一种用来调节电路中电压的元件,通过改变电阻器的电阻值来改变输出电压。
在电位器连接方式中,滑动变阻器的两端与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子相连,滑动触点移动的位置决定了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影响了电路中的电压。
2. 电流限制器连接方式:滑动变阻器还可以用作电流限制器。
在这种连接方式中,滑动变阻器与负载并联连接,滑动触点的移动改变了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影响了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使用滑动变阻器作为电流限制器可以在保护电路和负载的同时,灵活地调节电路中的电流。
3. 双电阻连接方式:滑动变阻器还可以与两个固定电阻组成双电阻连接方式。
在这种连接方式中,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与两个固定电阻的一个端点相连,从而形成一个调节电路的电阻值的电路。
通过改变滑动触点的位置,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达到满足不同需求的效果。
4. 变压器连接方式:滑动变阻器还可以用作变压器的连接方式。
在这种连接方式中,滑动变阻器与固定电阻和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端子相连。
通过调节滑动触点的位置,可以改变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大小,从而实现调节变压器的功能。
这种连接方式在一些需要调节输出电压的电路中非常有用。
滑动变阻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电子元件,其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电路需求灵活地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位置,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达到调节电路特性的目的。
无论是作为电位器、电流限制器、双电阻还是变压器的连接方式,滑动变阻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物理电阻器和变阻器【考点精讲】1. 结构及其示意图如图所示:2. 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3. 符号:4. 使用方法:(1)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2)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时,应采取“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的接法;(3)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处。
使用接线柱连入电路的电阻线滑片右移时电阻的变化A、B AB 不变A、C AP 增大A、D AP 增大B、C BP 减小B、D BP 减小C、D 无电阻为05.对于旋盘式电阻箱而言,面板上往往有两个接线柱,四个旋钮,调节旋钮,由两个接线柱就能得出0~9999Ω之间的任意数值的电阻值。
各旋钮对应指示点的读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相加就是两个接线柱间的电阻值。
【典例精析】例题1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有4个接线柱,使用时只需接入其中两个,因此有6种接法,在这些接法中,不能改变电阻大小并且可能损坏仪器的接法是()A. 接A和DB. 接B和CC. 接A和BD. 接C和D思路导航:本题考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
滑动变阻器要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必须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因此正确的接线方法是选择“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选项C、D不符合题目要求;当选用电阻线两个接线柱B 和C时,电阻不可变且最大,但是能对电路起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目要求;当选用金属杆上的两个接线柱A和D时,电阻不变且最小(为0),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对电路起不到保护作用,可能损坏仪器。
答案:A例题2 电位器是电器设备中常用的电路元件(如图所示),在音响设备中电位器必须与扬声器_________(选填“串”或“并”)联.已知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音量越强,若要实现沿顺时针旋转旋钮触片时,提高音量,必须将_______和__________接入电路。
思路导航:电位器实质是滑动变阻器,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调节通过扬声器的电流。
图8
图8答案 2010中考物理专题导航讲练系列――电阻、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及正
确使用
例1。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甲、乙两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
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1)某同学要验证上述猜想,设计了图8的电路。
请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2)如要验证上述乙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 A 、D 两根电阻丝(填编号):
(3)实验时如果电流表坏了,请利用余下器材,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甲同学的猜想
①简要说明设计的原理:
②画出实验电路图,注明所选用电阻丝的
编号。
【思路点拨】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研究电
阻与材料的关系,必须保持 长度、横截面积 相同,所以应选用电阻丝 A 、D ;实验中电流表坏了,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 U 1/U 2=R 1/R 2 可用电压表测出电压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故应将编号为A 、B 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
解答:(1)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如上图所示。
(2) A 、D
(3) ①设计实验的原理: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U 1/U 2=R 1/R 2 ②实验电路图略,选用的电阻丝编号为:A 、B
【规律总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与通过导体中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例2.如图9所示,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c 端移动时,小灯泡变亮,那么应将N 接( )
A .
B 接线柱 B .
C 接线柱
C .
D 接线柱 D .以上都可以
【思路点拨】首先要明确小灯泡变亮了,这表明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减小,长度变短。
而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由下面的接线柱决定。
解答: B
【规律总结】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一上一下”的串联在被控制的电路中。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由下面的接线柱决定,与上面的接线柱无关。
判断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化情况时,一定要看清下方接线柱是接左还是接右,然后看滑片向左还是向右移动,滑片远离下方接线柱时,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增大,靠近下方接线柱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
拓展演练
1. 李智和周慧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关系”的实验。
他们准备在下图中的M 、N 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
(1)他们应选
择编号为____
ab ____、____ gh
_____的两根电阻丝
来探究;
(2)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M 、N 两点间,闭合开关,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小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电阻值___较小__,同时周慧发现第一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你认为原因是 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通过灯泡的电流太小或灯泡两端的电压太小) 。
2. 为了探究“在忽略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同一种材料的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小李和小赵同学共同设计了图11(甲)所示的电路,其中M 、N 间可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
实验室提供的电阻丝的电阻均不超过10Ω,其规格见表格一.提供的其他器材见表格二。
应该选用的是序号为_2、5、6__的三根电阻丝。
在正确选择电阻丝后,他们又选择了两个变阻器中的一个,接着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发现变阻器的滑片从右端a 向左端b 滑动直到接近b 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虽有示数,但示数很小且几乎无变化。
针对上述现象,小李和小赵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图11(乙)。
你的看法和改进意见是:_R2的阻值过大,应换
用R1__。
在听取意见并改进后,他们通过实验得出了正确结论。
(2)小李和小赵接着进行了“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的探究,在探究中他们选用的是序号2、3和序号__4___的三根电阻丝。
在实验中,他们正确操作,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分别作出了图11(丙)所示的这三根电阻丝的I-U 关系图象。
由图19(丙)可知,序号2的电阻丝的电阻是__6____Ω
分析图19(丙),可以初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在忽略温度的情况下,同一种材料的导体在长度一定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成反比__。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除了需要电源、开关、导线外,还应有下列哪组器材?( C )
A 。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一个定值电阻;
B 。
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几个定值电阻;
C 。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几个定值电阻;
D 。
电流表、电压表、几个定值电阻。
4.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
对电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D)
A.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
B.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
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