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及电学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701.50 KB
- 文档页数:5
物理电学欧姆定律知识点〔集锦6篇〕篇1:物理电学欧姆定律知识点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局部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电压)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局部电路电阻之和)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 R并= R/n(n个一样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 R串=nR (n个一样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篇2:物理电学欧姆定律知识点电荷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一样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一样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④电荷的多少称为电量。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挤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
欧姆定律公式讲解
欧姆定律公式:
标准式:I=U/R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或I=U/R=GU(I=U:R)
公式说明:
定义: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通过的其中G= I/R,电阻R的倒数G叫做电导,其国际单位制为西门子(S).
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I=Q/t电流=电荷量/时间(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
也就是说:电流=电压/电阻
或者电压=电阻×电流『只能用于计算电压、电阻,并不代表电阻和电压或电流有变化关系』
注意:在欧姆定律的公式中,电阻的单位必须用欧姆、电压的单位必须用伏特.如果题目给出的物理量不是规定的单位,必须先换算,再代入计算.这样得出来的电流单位才是安培。
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在气体导电和半导体元件等中欧姆定律将不适用。
欧姆定律综合计算—取值范围类1、图中电流表使用0.6安的量程,电压表使用3伏的量程,定值电阻R1=8Ω,灯泡电阻R2=5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R3=20Ω,求:(1)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电压表的示数为2.5V,那么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值各为多少?(2)将开关S1断开,S2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为了保证电流表和电压表不超过其量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只能在什么范围变化?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假定灯泡的电阻也保持不变。
请你计算(注:求解时画出相应的等效电路图):(1)开关断开,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时,灯L恰好正常发光,这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则灯电阻多大?(2)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求R2的阻值多大?(此问要求先写出解题思路,然后进行解题)(3)若电流表的量程为0 ~ 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 ~3V。
开关断开,为保证各电路元件安全使用,则滑动变阻器R2的可调范围和电流表相应的变化范围分别是多少? 3、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8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
求(注:求解时画出相应的等效电路图):(1)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则R1=?(2)只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示数为3V,此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
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时的电流?(请写出解题思路)(3)开关S1、S2、S3都闭合时,为保证各电路元件安全使用,则滑动变阻器R2的可调范围和电流表相应的变化范围分别是多少?、如图电路,R1=18Ω,小灯泡L标有R L=12Ω(电阻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为50Ω,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电压表的量程是0~3V。
当断开S2、S3时,电流表示为0.3A。
求:(1)电源电压U;(画出等效电路,写出该小题的解题思路后再求解)(2)只闭合S2时,在不超过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的范围课前练习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0V,且保持不变,电阻R1=2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30Ω,则当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上滑动时,电流表、电压表上示数变化的范围分别是()A.0.2A~0.5A 6V~0VB.0.2A~0.3A 6V~0VC.0.2A~0.5A 4V~10VD.0.2A~0.5A 4~6V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12V且保持不变,R1=10Ω,R2为标有“50Ω0.4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8V且保持不变,R1=6Ω,R2为最大电阻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为了保护电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的变化范围是多少?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8V且保持不变,R1=6Ω,R2标有“50Ω0.4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2。
九上物理电学公式
九年级上册物理中,与电学相关的基本公式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电功计算公式、电功率公式和电热公式等。
1. 欧姆定律:I= U/R,由其推导的公式还有:U=IR、R=U/I。
其中,I(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U(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R(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2. 电功的计算公式:W= UIt = I^2Rt= U^2 /R t=Pt =UQ。
其中,W(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t(时间)的单位是秒(s),P(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3. 电功率的公式:P=W/t=UIt/t=UI=I^2 R=U^2 /R。
4. 电热公式:Q= I^2Rt,其中Q为电热,单位为焦耳。
这些公式都是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公式,用于描述电学的基本规律。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加深对这些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这篇九年级物理电学公式归纳的⽂章,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欧姆定律部分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跟导体的电阻成反⽐)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路上的电流等于各⽀路电流之和)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源电压)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 (焦⽿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的热)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重⼒G (N) 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kg/m3)ρ= m/vm:质量V:体积合⼒F合(N)⽅向相同:F合=F1+F2⽅向相反:F合=F1-F2 ⽅向相反时,F1>F2浮⼒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浮⼒F浮 (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物体漂浮或悬浮浮⼒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 L1:动⼒臂F2:阻⼒ L2:阻⼒臂定滑轮 F=G物S=h F:绳⼦⾃由端受到的拉⼒G物:物体的重⼒S:绳⼦⾃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的距离动滑轮 F= (G物+G轮)/2S=2 h G物:物体的重⼒G轮:动滑轮的重⼒滑轮组 F= (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的段数机械功W (J) W=FsF:⼒s:在⼒的⽅向上移动的距离有⽤功W有 =G物h总功W总 W总=Fs 适⽤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W有/W总 ×100%功率P (w) P= w/tW:功t:时间压强p (Pa) P= F/sF:压⼒S:受⼒⾯积液体压强p (Pa) P=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 (J) Q=cm△tc:物质的⽐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λ:波长ν:频率54 1满意答案吴鸿毅 6级 2009-01-02知识点归纳如下:⼀条主线,⼆个规律,三串公式…,⼀条主线概括为“3721”,具体数字表⽰如下:“3”指3个基本电学实验仪器电流表(安培表)、电压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初中电学公式汇总1、欧姆定律:I=U/R,U=IR,R=U/I2、串联电路:①I1=I2=。
=In,即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②U=U1+U2+。
+Un,即串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③R=R1+R2+。
+Rn,即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对于n个相同的电阻R串联,总电阻应为R=nR)④比例关系:I1/I2=U1/U2=R2/R1(分压公式);U1/U2=W1/W2=P1/P2=Q1/Q2=R1/R2(各量与电阻成正比)3、并联电路:①I=I1+I2+。
+In,即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U1=U2=。
=Un,即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③1/R=1/R1+1/R2+。
+1/Rn,即并联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对于n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总电阻应为R=R1+R2+。
+Rn/n)④比例关系:U1/U2=I2/I1=R1/R2(分流公式);I1/I2=W2/W1=P2/P1=Q2/Q1=R2/R1(各量与电阻成反比,仅限两个电阻)4、电能:W=Pt=UIt(普适公式),对于纯电阻电路,电能完全转化为热能时,W=U^2t/R5、电功率:P=UI(普适公式),对于纯电阻电路,P=I^2R=U^2/R6、当已知额定功率P额和额定电压U额时,隐含两个已知条件:P额=U额I额,R=U额^2/P额7、求实际功率方法:方法一:R=U^2/P额,P实=U^2/R,I实=U/R方法二:R=P额/U^2,P实=P额(I实/I额)^2,U实=U(I 实/I额)方法三:因为电阻一定,所以P实=I^2R=U^2/R8、焦耳定律:Q=IRt(普适公式),对于纯电阻电路,Q=W=UIt=Pt=t对于电路中的物理量,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它们的总量都等于各部分之和。
具体来说,电能、电功率和电热的总量分别等于各部分电功、电功率和电热之和。
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1.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电压=电流×电阻(V=I×R)2. 欧姆定律(Ohm's Law):电流=电压/电阻(I=V/R)3.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2(KE=1/2×m×v^2)4.电功公式:电功=电压×电流×时间(W=V×I×t)5.功率公式:功率=电压×电流(P=V×I)6.电阻的电功公式:电功=电流^2×电阻×时间(W=I^2×R×t)7.电阻的功率公式:功率=电流^2×电阻(P=I^2×R)8.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总电阻=电阻1+电阻2+电阻3+...9.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总电阻=1/(1/电阻1+1/电阻2+1/电阻3+...)10.电容的公式:电容=电荷/电压(C=Q/V)11.电容的能量公式:能量=1/2×电容×电压^2(E=1/2×C×V^2)12.电容的串联公式:总电容=1/(1/电容1+1/电容2+1/电容3+...)13.电容的并联公式:总电容=电容1+电容2+电容3+...14.感应电动势公式:感应电动势=磁感应强度×导线长度×运动速度(E=B×L×v)15.法拉第定律:感应电动势 = 动磁通量的变化率(E = -d(Φ)/dt)16.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 = -n × A × d(B) / dt(E = -n × d(Φ)/dt)17.强度和方向: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由洛伦兹力决定(F=q×v×B)18.磁通量:磁通量=磁感应强度×形状的角度×磁场面积(Φ=B×θ×A)19.荷质比测量公式:荷质比=电场势/磁感应强度(e/m=E/B)20.欧姆定律的磁场版:洛伦兹力=电流×导线长度×磁感应强度(F=I×L×B)21.项链式电路:电压总和 = 电效应 + 电感压降 + 电阻压降(ΣV = ε + IR +L(di/dt))22.第一法尔拉第定律(法拉第定律的推广):感应电动势 = 电量对时间的积分(E = ∫(dQ/dt)dt)23.切割磁力线法尔拉第定律:感应电动势=磁感应强度×等效边界长度×线圈转速(E=B×L×ω)24.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强磁极力/磁场中单位长度上的电流(B=F/IL)25.奥萨伐尔定律(安培环路定律):磁场的环路积分 = 磁场强度× 导线长度(∮B·dl = μ0 × I)。
欧姆定律及电学计算
教学目标:1、欧姆定律
2、等效电路图,解题思路
3、综合计算
教学内容:
(一)欧姆定律
实
验装置
方法步骤
①请把电路图补充完整,然后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②用R 1=10Ω和R 2=20Ω的定值电阻做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表
格
表1 R 1=10Ω 次
数 1
2 3 U /V 3 6 9 I/A 0.3
0.6 0.9
表12 R 1=20Ω 次
数
4
5 6 U /V 3 6 9 I/A
0.1
5
0.45
结论
① 分析实验次数________得出:在电
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___。
② 分析实验次数_________得出:在导
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
电流与它的电阻成__________。
③ 图像中_________直线可以表示电阻R 1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
图
像
(二)解题思路与等效电路图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 、B 两端的电压是4.5V ,灯L1的电阻是5Ω,通过灯L2两端的电压为3V ;求:灯电路的总电阻。
(写出解题思路)
R 0 R
S +
_ A
+
_
V b
a
R 0
R
S
乙 U I
甲
2、R1=6Ω,R2=8Ω,电源电压为12V,求:(1)当K1、K3闭合K2断开时,通过R1,R2的电流是多
大?(2)当K2闭合K1、K3断开时,R1,R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3、电源的电压恒定,小灯泡的电阻为10Ω,R1=R2=10Ω,S1、S2都闭合时,小灯泡的电压为6V,求:(1)S1、S2都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
(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反思:欧姆定律的分结论和总结各是什么?和焦耳定律有什么不同?
(三)综合计算(一)
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标有“8V 3.2W”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0Ω,R1=18Ω
(1)求小灯泡L的电阻值。
(2)当开关S、S1、S2均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求电路里的总电流。
(写解题思路)
(3)断开开关S1、S2,闭合开关S,若此时电压表量程改为3V,电流表的量程为0.6A,为保证电压表和电流表不超过量程,且小灯泡的实际电压不超过其额定电压,求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范围。
(画出等效电路图。
)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4V ,且保持不变,灯L 上标有“12V 6W”字样,R 1=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不考虑灯线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⑴ 开关S 闭合、S 1断开,移动变阻器滑片P 使用当电压表示数为12V 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多少?
⑵ 开关S 、S 1都闭合,将变阻器滑片P 移至a 端时,若灯L 仍然发光,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大?(写解题思路)
(3)S 1断开,将变阻器滑片P 从中点移到b 端的过程中灯的功率变化范围是多少? 、
3.在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 ,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6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 。
求(注:求解时画出相应的等效电路图):
(1)只闭合开关S 1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
则R 1=?
(2)只闭合开关S 2时,电压表示数为3.8V ,此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
则小灯泡L 的额定电流(写解题思路)
(3)开关S 1、S 2、S 3都闭合时,为保证各电路元件安全使用,则滑动变阻器R 2的可调范围和电流表相应的变化范围分别是多少?
反思:遇见第三问是滑变范围的题目应该如何下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是什么?
作业
L
R 1 R 2
S 2 S 3 S 1 V
A
1、 课题 探究欧姆定律
器材 电源、导线、开关、_____、电流表、电压表、_____
电路图 与 实物图
方法 与 步骤
1、按图连接电路,根据电路图来接实物图。
2、保持电阻R 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并记录三次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的电流I 并填表。
3、换接另外的电阻,移动滑片,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几下对应的电流值I 并填表。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时注意的问题: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原因 。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
表格 结论
表一:电阻R=_____Ω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电压U/V
1.0
2.0 电流I/A
0.2 0.6
表二:电阻 R=10Ω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电压U/V
1.0
2.0
3.0 电流I/A
0.1 0.2
分析数据表一,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表一和表二,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
若本实验的定值电阻换为小灯泡,其中一次实验情况,两个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灯泡的阻值是_____,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会_____,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会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灯泡的亮度会_____。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8V ,且保持不变,灯L 上标有“18V 9W”字样,R 1=100Ω滑动变阻器标有“54Ω 1A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电压表0~15V ,不考虑灯线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⑴ 灯的电阻?
⑵ 开关S 、S 1 、S 2都闭合,将变阻器滑片P 移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
(写解题思路) (3)只闭合S 求:在电路元件都安全的情况下,求灯泡功率的变化范围?
S R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