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告摄像与摄影讲课教案

广告摄像与摄影讲课教案

广告摄像与摄影讲课教案
广告摄像与摄影讲课教案

第一章概述

那种纯采用商业运作方式进行的商品形象摄影,则称为商业广告摄影。

一、商业广告摄影的性质和种类

广告摄影是一种商业服务性行业,一切静物、风景、人物、建筑、体育、舞台、水下等各类题材都可以称为广告摄影的拍摄对象,广告摄影是全方位全能型的摄影。

广告摄影的功能十分明了,就是为了宣传商品形象,介绍商品特性,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商业广告摄影的特点与要求

1.要有明确的主题

画面应准确明了,能够有效的图解的传达商品信息,展示商品最重要的功能、

特征,能体现企业的特色及优势或公益的主题,注意诉求的单一性,并有良好

的传达性,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构思要奇特

广告要引人注目,就必须新颖、奇特、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3.摄制要精良

拍摄时用光考究,画面清晰,摄影语言运用恰当。图片制作精良,精度高,符

合印刷与展示的技术要求。

4.技法多样

要获得理想效果,需要运用多种技能和技法,包括对主体的选择和处理、前期

拍摄、后期的加工,以及各类商品及效果的拍摄经验与技巧的综合运用等。

5.艺术从属于效益

商业广告摄影既是一种经济行为,那么艺术效果必须考虑经济效益,而不能一

味追求离奇的艺术效果而不顾成本消耗,不仅要考虑商家的收益,也要对摄制

成本进行合理计算,同时要灵活处理好与广告客户之间的关系。

三.商业广告摄影的分类

1、题材分类:服饰类,食品饮料类,房地产建筑类

2、对象分类:饮料(酒),菜肴,食品,水果,药品,化妆品,首饰,手表,眼镜

3、应用分类:路牌广告,招贴海报,样本目录,灯箱画面,挂历画面

四、时代对广告摄影师的要求

1、具有扎实的摄影基本功,熟练的拍摄技巧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2.、具备较强的平面设计与处理能力,能与设计人员取得较好的沟通,摄甚至独立设计、拍摄;

3、具备优异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构思能力强(点子多,新、巧,合理)

4、具有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与开放的工作作风,能吃苦,有耐性和坚韧(随和不等于随便)

5、有较强的商业意识,善于与人沟通,变通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适应性)

6、较强的公关能力,会推销自己,有一定宣传意识与能力。

第二章广告摄影的场地与器材配置

一.摄影棚

摄影棚是摄影师借以活动和创作的舞台,也是商业广告摄影必备的场景。

小型摄影棚:15-30平方米,拍摄静物为主,如化妆品、饮料、珠宝首饰等

中型摄影棚:60-100平方米,拍摄时装和以人为模特儿或者带有人物活动情节的商品;

大型摄影棚:100平方米以上,高度在7米以上,拍摄轿车或大型设备,成套家具等。大型摄影棚一般都建有一面无接缝背景墙。

二、棚内基本设施

1、灯具

影室闪光灯是摄影棚必备的灯具,要求输出稳定,指数可调,色温准确、恒定。

影室闪光灯一般分为带电源箱的分灯头和独立的单灯头。(一个电源箱可带2-3只灯头)

2、灯架:落地式灯架/悬吊式灯架

3、背景:单色背景纸/渐变背景纸

4、静物摄影台:平板式/无接缝台式

5、其他器材:摄影立架、三脚架、测光表、反光板、柔光纸

三、广告摄影使用的相机及技术要求

1、35毫米相机:

2、中画幅相机

经典机型:哈苏500系列、玛米亚R7、宾得67II是常用的6×6和6×7画幅的相机

彩色反转片细微的颗粒,丰富的层次和高清晰度的解像力,使得中画幅相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还将为成为广告摄影师手中的得力武器。

3、全景相机

4、大画幅相机

大画幅相机也称为机背相机或大型座机,是广告摄影的最佳器材。它使用页片,有4英寸×5英寸、5英寸×7英寸、8英寸×10英寸不同画幅规格。

大画幅相机用机背取景,前后板可作扭动和倾斜调校,以取得校正透视变形或平

这类相机体积比较大,必须使用三脚架固定,胶片成本高,不适宜抓拍运动对象。

大画幅相机有单轨和双轨之分

双轨的有德国的林哈夫特艺45和2000、日本骑士45、星座45和国产的申豪(上海)GJ45

单轨的有瑞士仙娜系列、德国林哈夫GTL系列、日本的骑士L系列和星座G系列,以及荷兰的金宝、瑞士的阿卡等

第三章大画幅相机的基本操作技巧

●在众多品牌的单轨大画幅相机中,又可以分为U型、L型和无支架型三种。

●标准镜头:焦距长度,相当于所用胶片的对角线长度。

●相机的调节包括:A 取景B对焦C 曝光D调校技术的设定

●调校技术

大画幅相机操作使用的核心是进行调校。它的前板、后板与光轴的垂直方向

均可以作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平移,还可以作前后的俯仰倾斜和左右的扭转

摆动,在拍摄时完成画面的调整,是最终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后板的仰俯和摆动总是直接关系到透视关系的校正和改变。

●也叫做景深平面调节定律,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获得与主体延伸方

向一致清晰的平面,即使在开足光圈的情况下,主体从前之后都能保持清晰

的成像。

●景深永远只收到光圈、成像比例(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影响。

●仰俯角度快速调节法:A 角度环调节法 B 角度转移法

第四章闪光灯与测光表的使用

一、闪光灯使用基础

?使用闪光灯拍摄,主要应掌握光质及亮度的调节、布光区域控制和多灯使用时

的光比调整。同时要根据各种物体的造型需要,布置光位及投射角度。

闪光管是拍摄时的主要光源,色温在5500K左右。闪光管闪亮,明灭时间一般为1/1000秒

?造型灯是一种卤素灯管,色温在3000K左右

?柔光箱是使闪光灯光质变软的主要工具

?柔光箱的使用,调节光质:a.一般使用时,为了获得柔和的光线,都是将柔化屏、

漫射罩一起装在柔光箱上连用的;b.若要光线更软,可以在闪光灯管上套上一

只雾化罩,再将柔光箱装上;c.当需要光质稍硬时,可揭去箱内的柔化屏,或

者将柔化屏保留而揭去漫射罩;d 需光线再硬,便将柔化屏和漫射罩一起揭去。

?蜂窝片,使光线直射,阻止光线向两边杂散。

二、测光表及其应用

1、种类结构形式:指针式和液晶数字显示式

测光方式:入射式和反射式测光表

使用功能:点测光、持续测光、闪光测光表

2、测光方式:A入射式:以测定照明光源的亮度为目标。影室闪光灯用得最多的

是测量入射光B反射式:以测定被摄体在光源的照射下所呈现的亮度为目的。C 点测光:测是的也是反射光,不过将测定的区域限定在比较小的范围内

3、光比的调整与把握

也就是指亮部与暗部之间的亮

度级差,可以比值来表示。一般来说,光比小的物体敏感变化小,光比打的物体明暗变化大,每相差1级曝光量,比值就相差2倍,所以比值就以2作为基数,曝光级差作为幂来计算,即2的N次方。

光比的调整和控制通过EV值的测定和调整来实现。EV值表示曝光量,每相差一个数字,曝光量就相差1级。

第五章不同质地产品的布光与拍摄

面光洁,能像镜子一样映照影像的物体。

拍摄好着三类不同质地的物体,关键在于用光

一.吸光体

拍摄吸光体的布光技巧,主要把握三点:

a.选择不同光质的光源

b 布置好光位

c 控制好光比

拍摄吸光体的布光方法:

1、

源、确定光位的布光方式。其特点主体明亮,能更好地表现主体造型及表面质感、肌理,反应色泽和色彩,展现主体的功能

2、无投影布光

采用无投影布光,闪光灯加柔光箱,双灯,以减弱投影的浓度。若需要全消除投影,可在灯前再加硫酸纸,或将闪光灯管装上乳白色圆形雾化罩。如果想使物体保持明显的明暗效果,可以改用硬光。将物体放在玻璃板上悬空搁置,两侧布直射光,使投影落在北京范围外。若需提亮背景,可往背景纸上再打一只灯。

3、魅力布光

魅力布光一般选择深色背景,以硬光勾勒轮廓或用电光源照亮主体的局部,以突出和强调其功能和造型,整体画面以低调营造或烘托神秘、典雅、高贵、深沉的气氛。

4、渐变布光:

可以形成色调和影调渐变的背景,突出主体。

二.透明体

表现透明体,要展示它们通透的质地和浓艳的色彩,并产生清晰的轮廓线,同时防止玻璃表现产生过多的反光。拍摄透明体,关键是用好光,尤其是要学会使用投射光进行造型,并注意选择合适的背景。

透明体的布光方法:

1、浅背景的布光

2、黑背景的布光

3、背景中间亮、四周暗的渐变色布光

4、上明下暗的渐变调布光

5、透明液体

6、背景交错效果的玻璃杯

三.反光体

表面光洁,且具有镜面反光效果,打光时不仅容易产生强烈的光斑,而且体积较大的反光物体,在正面还容易出现相机和摄像师的映像(拍摄反光体的难点)

1、立体状反光物

2、扁平状反光物

对于用不锈钢材质制作的刀叉及电镀扳手呈扁平状的金属反光物,可以利用金属平面对光反射的特性,充分表现其表面质感和造型。拍摄时,取俯视角度,并在主体的后方置一高逆光,从取景器中观察金属表面的反光。

3、利用光影构成

金属物品,并非全都要用柔光或帐幔式布光,有时利用硬光所产生的明显投影,和物体明亮的反光组合在一起,反而使画面增添许多趣味。

摄影摄像技术说课稿

《摄影摄像技术》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我是《摄影摄像技术》课程主讲人,下面对《摄影摄像技术》进行说课。本课程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课程评价、课程特色与创新6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课程定位 1、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艺术欣赏与设计能力,图形、图像、动画、影视节目制作的处理与创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应用动画设计软件,具有多媒体开发、创作及网络应用和网页设计的能力;能在相关行业领域从事动画制作、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就业岗位: 1、在动画制片公司、多媒体设计制作公司从事动画原画设计、构图设计、动画制作等工作; 2、在电视台从事摄像、编辑等工作; 3、在出版社从事插图、卡通连环画的创作等。 3、专业核心能力课程: 1、原画创作技法、 2、动画运动规律、 3、二维动画制作实训、 4、三维动画制作实训、 5、定格动画制作实训、 6、影视动画剧本创作、 7、摄影与摄像技术、 8、影视编辑、 9、影视广告制作实训、10、计算机辅助设计(一)、11、计算机辅助设计(二) 4、本课程的性质 (1)《摄影摄像技术》课程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通过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来进行数码照片的拍摄与创作及影视作品的拍摄与创作。本课程以广告、影楼和影视传媒行业图片拍摄、影视宣传片拍摄等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要求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参照岗位工作标准开发课程标准,模拟岗位工作过程实施教学工作过程。 (2)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公司项目模拟和同学们自创项目实战的方式,围绕广告和影视传媒行业先进的操作技术和岗位工作任务开展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专业要求与行业要求一致、训练要求与岗位要求一致、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 (3)《摄影摄像技术》课程依据摄影师、摄像师师等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无锡五角星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借鉴或使用他们的真实项目进行课程开发与改革,努力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

广告摄影教案(五))

第二章:广告摄影设备 广告摄影是一门综合性和专业性都要求很高兴的行业。一些常用设备,一般都要求具有专业水准,它们在广告摄影的创作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并不是说一些非专业的设备派不上用场。相反,一些比较灵活的广告摄影常常也要用到小型设备,它们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也较轻、灵活、耐用。 第一节:照相机(重点) 照相机是广告摄影制作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实际上任何一款照相机都可以用来拍摄广告摄影图片。即使是最普通的35mm小型照相机,也能拍出令人满意的广告图片,甚至我们常说的那种傻瓜照相机也可以用来拍广告。然而,专业用大型照相机会更有利于广告摄影,因为这种照相机无论是在结构设计、制造精度,操作性能及成像质量等各方面都要优于一般普通的照相机,从而更有利于拍摄出专业化广告照片来。 大型专业照相机的功能相对设计得较单一,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拍摄者的创造力和技术优势。一.小型机械式照相机(135照相机) 这种照相机包括一个镜头,用来控制光线到达摄影胶片量大小;一个不透光的机身,作用是使不需要的光线不得入其中。在机身中都开了一个孔,把所需要的光线纳入其中;一卷胶卷,是一种可以把影像保留下来的感光材料。它经过特定的化学药品处理,能够把影像固定下来。 照相机最主要的装置是照相机快门和光圈。快门是一个机械装置,主要用来控制通过镜头进入的光线和光线投射到胶片所经历的时间。快门有三个作用:一是能够调整光线照射到胶片的时间;二是能够控制运动物体的行状;三是能够控制景深。 快门开启时间称为快门速度。光线较暗时需用相对较慢的快门速度,光线较明亮时使用相对较快的快门速度。 快门有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两种,电子快门是由电路和电池控制。 快门速度调节盘上一般都有B门,高级照相机还有T门。它们都可以使快门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保持开启状态。 选择B门,只要按下快门按钮,快门就一直打开,当快门按钮弹起时快门关闭。 T门是快门的锁定装置,选择T门,第一下按下快门按钮,快门打开,直到第二次按下快门按钮,快门关闭。 光圈这个装置是用来控制光线到达胶片的光量。它是通过控制镜头光孔的大小来达到这一作用的。光圈值F表示。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合理组合是摄影曝光的关键。

时尚摄影教案

艺术学院课时计划 课题 时尚摄影 第一节什么是时尚摄影 第二节国内外新锐、时尚摄影师介绍 第三节时尚摄影的特点 第四节时装摄影 第五节时尚人像摄影 第六节人像摄影的布光技巧 目的要求 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案例分析,以及人像摄影实践,让学生充分了解时尚摄影的目的、特点和要求,并重点把握时装摄影和人像摄影的布光技巧和表现手法,突出时尚性和商业性。重点、难题和突破的方法 通过视觉来宣传产品或某项服务,以刺激消费欲望和消费行为,是广告摄影的最终目的。所以重点要解决由技术表现摄影观到创意表现摄影观的转变,并且保证任何创意和表现的目的都是紧紧围绕商品的推销意图,但是要提升作品的格调和层次,必须注意作品中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此外,要把时尚的抽象概念通过作品以具体的视觉形象来展现出来。 复习提问 1、产品广告摄影有那些不同的表现手法? 2、摄影师在广告工作流程中的位置是怎么样的? 作业 1、找出5位你喜欢的当代国内外时尚摄影大师,分析他们的作品风格和表现手法,然后写出国内外时尚摄影界的现状。 2、尝试学习中的布光方式和表现手法,拍摄时尚人像作品3张(要求:光位正确、光比适当、背景与主体关系适当、构图完整,后期修图手法新颖) 课后记 教学内容和步骤(附后)

时尚摄影 ◆没有永远的流行,只有永远的过时。——佚名 ◆我喜欢粗俗。我对坏品位有浓厚的兴趣——它比那种假想中的好品位令人激动得多,后者不过是人们看待事物的一种标准化了的方式而已。——赫尔穆特·牛顿 第一节、什么是时尚摄影 时尚摄影,顾名思义,就是以摄影的方式传递时尚信息。这样,时尚摄影的关键其实是拍摄者对于时尚的理解。那么,什么是时尚呢?《辞海》中对“时尚”一词的解释是“一种外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可见,时尚总是与流行联系在一起,与之近意的还有新潮和前卫。不管是时尚、流行还是前卫,这些其实都是一些抽象的感觉,而时尚摄影就是通过某些能体现这些感觉的实体、具象的影像来呈现这种感觉,使时尚变得不再抽象,而是可触、可摸、可感知。 提到时尚,人们通常会将之与一些具体的视觉元素联系起来,比如时装、化妆品、漂亮的橱窗、大型广告牌上的巨幅明星照、杂志封面等等。所以,时尚又总是与商业化和消费联系在一起。由于这些时尚的物化标志都是消费性的,因此在拍摄时,除了这些物化的时尚符号,时尚摄影总离不开一个充满诱惑的消费者,即人,也就是模特。通过模特的气质和气息强化时尚的特点,对一般大众产生深度诱惑,起到引领潮流和引导消费的目的。因此,人像往往是时尚摄影中必不可少的对象。 时尚是一个介于艺术与商业之间的概念,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无所不在,但又附着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之中。时尚绝不仅仅是灵感瞬间进发的产物,而是商业运作的成果。时代在飞快地前进,新事物每天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时尚的概念与定义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可能与服装和随身的装饰有关,如色彩斑斓的小手袋、可发彩信的新款手机等等。同时,时尚又与花样美男、野蛮女友有关,时尚还与流行有关,或者与新新人类的大话连篇有关……总之,每个人对时尚都有着不同的理解。 本章节我们将侧重时装摄影和人像摄影的讲解。

《摄影基础》教案设计

摄影基础 教学目的: 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摄影成像原理、照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摄影的技术技巧;了解和掌握在各种光线的情况下进行拍摄曝光以及用相机内测光系统或用测光表来获取准确的曝光的方法;能够独立拍摄人物、风景摄影。 教学重点: 1、摄影成像原理、照相机的基本构造; 2、景深的基本知识 3、影响主题的表达以及主体的各种的因素 4、摄影构图的基本知识 5、摄影的正确曝光教学难点: 1、景深在实际摄影运用 2、对摄影作品中主题的表达 3、摄影中曝光的方法 序言 人类的文明,从本质上看是科学技术的文明。科学的发展,带来人类物质生活的发展,由此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我们都见过报纸上的新闻照片、个人写真、外出游玩时的照片,这些照片无一例外的都是利用照相机所拍摄出来的,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画面简洁把我们的视线很好的引向主体。 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相机已从体积庞大变的袖珍小巧;从简单机械到光电一体化;从价格昂贵到低廉普及……。质量越来越好,使用越来越方便。 方便、环保、即拍即现的数码照相机已经成为了主流。那么影像的数码化变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于是DC (数码相机)快速的取代了传统的底片相机,我们的摄影习惯也跟着这一波新潮流开始有了大的改变。 在摄影中,我们作为一个初学者,不但要了解相机的成像原理,了解光圈的知识,它对我们拍摄出来画面的影像。更重要的是如何拍摄出来一张好的摄影作品。 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摄影基础。 第一章摄影概述 内容要点: 了解摄影的发展历史;了解摄影的分类和应用;了解摄影人物及其作品。 第一节概述摄影作为一种灵活的媒介,自19世纪40年代产生以来,首先给人的视觉带来的是生动的摹写。随后伴随着每一次的市场需求的转向和艺术风格及流派的变化发展。 不管是从“绘画主义摄影”者罗宾逊;“自然主义摄影”者爱默生;或者布勒松的“决定性的瞬间”。开启闭合快门的那一瞬间究竟可以告诉人们什么?是决定性的瞬间?还是通过照片的真实性及细节唤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我们在书籍和杂志上看到的美妙照片或许已经成百上千张。或许你也像大多数的人那样向往着。 “但愿我也能拍出那样的照片!”然而只是观赏别人的照片实际上无助于你拍摄出好的作品。 原因在哪里呢?因为你并不懂得该寻求什么。当你看到一幅美妙的照片时,就觉得他很美。然而你

摄影摄像教案

(一)相机的种类 教学目的 了解和熟悉相机的分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熟悉相机的分类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手段 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数 传统胶卷相机的分类 1 数码相机的分类 1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了解和熟悉相机的分类,注重多媒体使用,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和认识各种相机特点和主要用途。 思考题及作业题 查阅网络等资源了解数码相机的选购 授课章节 (二)相机的主要装置 教学目的 了解和熟悉相机的结构和主要装置

教学重点 相机的镜头、光圈、快门 教学难点 相机的镜头、光圈、快门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和实物教学 教学手段 常规教学、多媒体和实物相结合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数 相机的镜头、光圈、快门、取景器、胶卷(感光器件) 2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了解和熟悉相机的结构和主要装置,以单反相机为例,注重多媒体和实物相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和熟悉相机的结构和主要装置。 实验 熟悉相机的镜头、光圈、快门;操作性实验;分组进行;拍摄一张“追随拍摄”的作品 思考题及作业题 思考相机镜头的种类和运用 思考相机的光圈、快门作用 授课章节 (三)摄影曝光控制 教学目的 熟悉和掌握在不同的拍摄环境和不同的创作要求下摄影曝光的控制;了解相机的测光原理和测光方式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摄影曝光的控制;光圈和快门的选择

教学难点 摄影曝光的控制;光圈和快门的选择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和实物教学 教学手段 常规教学、多媒体和实物相结合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数 摄影曝光的控制 1 相机的测光 1 实验 2 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作品分析、讨论,导入新课,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不同摄影曝光及对画面的影响,如何选择光圈和快门达到比较正确的曝光效果,以单反相机为例注重多媒体和实物相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和熟悉摄影曝光相关知识。 实验 摄影曝光练习;操作性实验;分组进行;拍摄一张“曝光效果比较合适”的作品 思考题及作业题 思考在不同的拍摄环境和拍摄要求下,怎样调节光圈和快门等参数? 授课章节 (四)摄影景深控制 教学目的 熟悉和掌握景深的概念及影响景深的因素,达到熟练控制景深的效果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摄影摄像技术课程标准教案

《摄影与摄像技术》课程标准教案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摄影与摄像技术》课程是秘书学、书法学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课程与实践课程。 (二)课程定位 《摄影与摄像技术》课程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摄影的器材和配件、摄影曝光、聚焦、构图、摄像机的操作、数码影像处理、视频剪辑等。它是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实践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无 后续课程:无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摄影摄像与应用技术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各类数码相机的工作

原理,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基本特性,掌握图像软件在各类图片处理的上的运用,控制图片的影调与色调,并能对图片进行艺术再创造,掌握各类数码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与拍摄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是秘书学和书法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实践课程。该课程是培养秘书及书法艺术家必须的技能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单反相机、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具有较强的构图能力、电视画面意识、正确把握光线的运用、根据不同类型视频进行技术参数的调整、镜头素材拍摄能力,具备从事图片摄影、摄像和数码影像处理的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摄影与摄像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运用摄影摄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上加强锻炼,提高学生的摄影摄像技术能力及思考创作能力,让学生理解真正的摄影摄像,提高审美,开拓了视野。 (二)职业能力目标 电视摄像工作及广告摄影工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劳动过程,以熟练操作照相机、摄像机为前提,在具备视听语言表达能力、画面构图、视频用光、基础拍摄等专项能力的基础上,完成不同节目不同任务的拍摄工作。摄像及摄影岗位的职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针对职业要求,得出本课程所对应的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照相机、摄像机参数的调整、照相机、摄像机实操技术、画面构图及光线的运用、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的拍摄、图片加工与视频合成。 2、方法能力:

摄影教案专题摄影

摄影教案专题摄影—动体摄影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熟悉了解适用于动体摄影的器材。掌握动体摄影的快门速度,学会基本技巧和多种表现方式。 重点:动体摄影的表现方式 难点:动体摄影的快门速度 教学程序: 人物和其他运动的物体,如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在画面上,会使摄影作品更加生动,使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感。

一、适用于动体摄影的器材 要想拍摄出动体的瞬间影像,要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如拥有高速快门挡的相机、相当明亮的照明条件、感光度很快的胶卷等等。只要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具备,就可能导致拍摄失败。 1、照相机和镜头 由于许多动体在运动的时候速度较快,为了能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画面,要选用性能较高的照相器材,选用的相机最好具备连续高速拍摄、可自动调焦、可以更换不同类别的镜头等功能,首选有自动功能的体积小、便于携带和拍摄时可以随机应变的35cm单反相机。其他照相机也可用来拍摄动体,但使用功能不全的相机来拍摄动体有许多不便。拍摄体育照片最好配备两台以上的机身,可以省却频繁换胶卷的时间,以便及时抓取精彩镜头。相机要有卷片马达,这样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寻找最佳瞬间,随时按动快门。 而镜头的选择相对比较简单,最好使用可以调节焦距的变焦镜头,这样在拍摄的时候会更加灵活。 由于在动体摄影时(特别是在体育摄影中),拍摄者往往是不能充分地接近被摄体,不能随心所欲到处走动,所以使用一个长焦距镜头就显得很重要。比如,300mm/2.8或400mm/2.8定焦镜头被称为是体育摄影记者的“标准镜头”。通常,一只80-200mm左右的变焦镜头是体育摄影的常用镜头,基本能应付大多数体育项目的拍摄。当然摄竞赛赛场的大场面或大型团体操之类的画面时,一只28mm的广角镜头是需要的。镜头的口径要大。由于体育摄影经常受灯光和胶片的感光度的限制,而体育摄影必须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因此,没有大光圈(F2.8以上)的镜头,往往是无法高质量地拍摄的。如图所示。这样的画面一般需要焦距在200毫米以上的镜头。

摄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摄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摄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摄像技术 课程编号:1202141B4 学时/学分:48/3 课程类别/性质:通识/必修 适用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摄像技术》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掌握 电视节目摄制方式、方法的基础入门课程,让学 生能全面掌握电视画面的概念,电视摄像造型手 段,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摄像技能,光学镜头应 用技巧,电视场面的调度及电视摄像记者具备 素质等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具备 娴熟的电视摄像技能,电视画面创作技能,为今 后电视摄制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技能。 二、课程从属项目关系(可选填) 三、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 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像造型的基本方 法,训练学生运用运动、光学、光线、和色彩等 造型手段构成影视画面的技能。了解电视摄像与

取景、摄像机控制与物体运动 教学目标:熟悉基本构图规则不仅有助于拍到有意义的、有冲击力的画面,还有助于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处理摄像机的操作控制装置和变焦镜头位置。摄像机的技术和操作特点在设计上并不具备美学构思的功能,它只能尽量真实有效地实现你的意图。 重点与难点:取景、摄像机控制与物体运动 3. 家用摄像机的使用(8学时) 教学内容:掌握摄像机的基本运动、摄像机平衡装置及其应用、操作特性。 教学目标: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和运动,以及如何完成这些运动。 重点与难点:摄像机的基本运动、操作特性 4. 专业、广播级便携式数字摄像机的使用(8学时) 教学内容:电视摄象的基本要求:电视摄象的基本要求、常用持机方式;拍摄中画面要完整的内容,构图简洁的具体要求、光线简洁的具体要求、色彩简洁的具体要求,镜头运动、画面运动、主体运动,它们之间的关系;电视摄像的景

摄影摄像技术教学教案

《摄影摄像技术》教学教案 第1讲 课时内容数码摄影概述授课时间90分钟课时 2 教学目标?了解数码摄影的起源与发展。 ?了解数码相机的结构原理。 ?了解数码相机的分类。 ?了解数码相机的选购与保养方法。?了解常用镜头的分类及性能。 ?了解数码相机常用配件的选购。?了解数码照片传导与处理的方式。 教学重点?掌握相机的保养方法。 ?了解图像传感器的作用及重要性。 ?如何选购数码相机以及认识相机的相关配件。?了解数码相机常用镜头的分类及性能。 教学难点?了解数码相机的结构原理。 ?了解各种镜头在不同拍摄环境下的使用。 教学设计教学手段:(1)以理论课堂教学为主,穿插答疑和讨论(2)通过演示国内外摄影大师的经典摄影作品为辅,来加深学员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资料及要求:在摄影网站找一些优秀摄影作品素材。 教学内容 讨论问题:1、通过数码摄影的发展历程来对现代数码摄影作品进行赏析。 2、在选购数码相机时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3、数码相机镜头的种类有哪些?分别有哪些性能? 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项目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1.1 数码摄影的起源与发展 1.1.1 数码摄影的起源 1.1.2 数码摄影的发展 1.2 数码相机的结构原理与分类 1.2.1 数码相机的结构 1.2.2 数码相机的分类 1.3 数码相机的结构选购与保养 1.3.1 数码相机的选购 1.3.2 数码相机的保养 1.4 常用镜头的分类及性能 1.4.1 标准镜头 1.4.2 长焦镜头 1.4.3 广角镜头 1.4.4 变焦镜头 1.4.5 定镜头

1.4.6 微距镜头 1.5 常用数码相机配件的选购 1.5.1 摄影包 1.5.2 三脚架与独脚架 1.5.3 存储卡 1.5.4 滤镜 1.5.5 电池 1.5.6 闪光灯 1.5.7 快门线 1.5.8 清洁工具 1.6 数码照片的传导和处理 1.6.1 数码照片的处理 1.6.2 数码照片的输出 小结1、摄影器材种类繁多,品牌驳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根据拍摄需求选择摄影器材。 2、对数码摄影具备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后阶段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广告摄像与摄影讲课教案

第一章概述 广告摄影是一种推销和宣传商品形象(也包括企业形象和公益广告)的摄影种类。对于 那种纯采用商业运作方式进行的商品形象摄影,则称为商业广告摄影。 一、商业广告摄影的性质和种类 广告摄影是一种商业服务性行业,一切静物、风景、人物、建筑、体育、舞台、水下等各类题材都可以称为广告摄影的拍摄对象,广告摄影是全方位全能型的摄影。 广告摄影的功能十分明了,就是为了宣传商品形象,介绍商品特性,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商业广告摄影的特点与要求 1.要有明确的主题 画面应准确明了,能够有效的图解的传达商品信息,展示商品最重要的功能、特 征,能体现企业的特色及优势或公益的主题,注意诉求的单一性,并有良好的传达性,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构思要奇特 广告要引人注目,就必须新颖、奇特、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3.摄制要精良 拍摄时用光考究,画面清晰,摄影语言运用恰当。图片制作精良,精度高,符合印刷与展示的技术要求。 4.技法多样 要获得理想效果,需要运用多种技能和技法,包括对主体的选择和处理、前期拍 摄、后期的加工,以及各类商品及效果的拍摄经验与技巧的综合运用等。 5.艺术从属于效益 商业广告摄影既是一种经济行为,那么艺术效果必须考虑经济效益,而不能一味追求离奇的艺术效果而不顾成本消耗,不仅要考虑商家的收益,也要对摄制成本进行合理计算,同时要灵活处理好与广告客户之间的关系。 三?商业广告摄影的分类 1、题材分类:服饰类,食品饮料类,房地产建筑类 2、对象分类:饮料(酒),菜肴,食品,水果,药品,化妆品,首饰,手表,眼镜 3、应用分类:路牌广告,招贴海报,样本目录,灯箱画面,挂历画面 四、时代对广告摄影师的要求 1、具有扎实的摄影基本功,熟练的拍摄技巧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2、、具备较强的平面设计与处理能力,能与设计人员取得较好的沟通,摄甚至独立设计、拍摄; 3、具备优异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构思能力强(点子多,新、巧, 合理) 4、具有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与开放的工作作风,能吃苦,有耐性和坚韧(随和不等于随便) 5、有较强的商业意识,善于与人沟通,变通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适应性) 6、较强的公关能力,会推销自己,有一定宣传意识与能力。

《摄影教案——基本拍摄技术》

摄影教案——基本拍摄技术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应用正确的拍摄姿态,学会调焦技巧, 重点:调焦的方法 难点:调焦的应用 教学程序: 一、稳定拍摄 在使用照相机进行拍摄时,首先要注意的是防止在快门打开的一瞬间照相机出现晃动,从而导致拍摄出来的影像清晰度下降。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姿态握持照相机拍摄,可明显降低照相机的震动,而且采用的合理的姿态还可以减少摄影者的疲劳,防止长时间拍摄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不同的照相机在拍摄时使用的姿态不同。但有一个原则是通用的,就是要尽量借助身体的支撑,两肘要尽量向身体内侧收敛,这样相机的重量就会有很大的一部分转移到身体上,这样比单纯手臂的力量去支撑照相机要更加稳定。

如果使用的是袖珍型照相机,那么较好的手持姿势应该是左手握住照相机的机身,右手持握另一边,用右手的食指来摁动快门按钮。右手的拇指压要顶住照相机的下部,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食指在摁动快门按钮时相机所产生的震动。在使用袖珍型照相机时因为照相机自身的重量很轻,所以摁动快门的时候动作应尽量柔和,减少因为摁动快门而产生震动对拍摄出的影像造成负面影响。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一般都比较重,所以在手持的时候应该有左手托住照相机的机身,并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调节调焦环,右手握住机身稳定照相机。食指按在快门按钮上进行拍摄。如果使用体积较大的长焦镜头,那么应该左手托住镜头而不是机身,因为长焦镜头一般都比较重,所以如果手持机身的话身体就容易向前倾斜,从而破坏拍摄时的稳定性。在竖拍时侯,同样是左手托住照相机,右手握住手柄进行拍摄。

当使用腰平取景的照相机的时候,用左手托住照相机的底部,左手的食指摁动快门按钮,右手负责调节焦距。相对于眼平取景的照相机,腰平取景照相机因其更贴近身体,所以在拍摄时对于稳定性的把握也相对容易。 二、正确的拍摄姿势 拍摄姿势主要有站立拍摄和跪姿拍摄,下面介绍几种姿态: 站着拍照是大家最常遇到的情况,从上图的示范中,在拍照时我们使用左手来支撑机身和镜头的重量,而右手则负责稳定机身和按下快门的动作。尽量避免使用右手来分担相机的重量,这样在按快门时,比较可以减少无所谓的晃动。双手及双肩自然的下垂,不要拱肩或是耸肩,双腿微张,让重心可以很平稳的分配到两只脚上,前后弓的脚步也很适合机动性的拍摄,只要不要把双腿并的紧紧的,像是立正一样就行了。 双肩双臂自然下垂后,让自己保持一个比较轻松的姿势来拍照,另外最好养成将两只上臂往身体靠拢的习惯,因为如果习惯性的将双臂张开,那么我们

《广告摄影实验》教学大纲

《广告摄影》教学大纲 学时: 120 学分:5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选修 理论课时: 40 实验课时:80 实验个数: 20 适用专业:摄影专业 大纲执笔人:李化来大纲审定人: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广告摄影是一门与其它摄影门类全然不同的领域。它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各项整体广告活动的一部分,并常常要与电视广告、POP广告,以及企业的形象策划CI等密切配合,甚至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整体性。它早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各种商品目录、形形色色的海报、简报、杂志封面、插图、以及时装宣传等等。广告摄影在现代商业社会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广告摄影是一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影像文化为背景、视觉传达理论为支点,服务于商业行为和目的的摄影,它既不以审美作为最终目的,也不以反映摄影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主旨,而是以传播商业信息和广告意念为主要动机,以迎合消费者情趣,达到促销的目的。这种明确的功利性倾向,是现代广告摄影的最大特点。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授学生作为一个专业广告摄影师所应具备的各项专业知识,促进学生对于广告摄影所必须的摄影器材、照明工具、各类照明灯具的光质特点和基本控制方法及其综合处理措施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于影棚拍摄的组织、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 三、课程教学改革 采用多媒体教学,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带动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摄影经验,并查漏补缺。 二、本文 第一章广告摄影与广告摄影师 第一节广告文化与广告摄影 第二节广告摄影师 1、广告摄影师在广告创作中的地位 2、广告摄影师的素质与创造力

第三节广告画面的创作 1、特点与要素 2、广告画面的创作技巧与手法 第二章大型相机 第一节大型相机 1、大型相机的结构 2、典型大型相机 3、大型相机的基本操作 第二节大型相机的镜头 1、镜头的涵盖率 2、典型大型相机镜头主要技术指标 第三节镜头的特点 1、焦距与视角 2、镜头焦距的选择 3、各种胶片尺寸与镜头焦距 第四节镜头与曝光 1、大型相机拍摄时镜头的最佳光圈 2、镜头对焦的最佳调整 3、拍摄比例与曝光补偿 作业题目:广告摄影技术语言表现 作业内容:运用基础的摄影手法拍摄“景深变化”图片三幅、“慢门控制”图片两幅、“高速闪光”图片两幅、“慢速光绘”一幅。 作业要点:通过对于早期学习的摄影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提高,上升到创作的高度上。 作业目的:扎实同学们的摄影基础,为创作做好准备。 第三章大型相机的位移与摆动 第一节空间透视与影像变形 第二节大型相机的位移与摆动 1、平行线的校正 3、影像清晰度的控制 2、利用相机的摆动来控制变形 第三节清晰度与缩小光圈的配合 第四节最佳对焦平面的选择 第五节焦点的虚实控制 第四章胶片与滤色片 第一节黑白胶片与彩色胶片

摄影摄像教案摄影摄像理论基础01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教学目标: 1?学员了解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2.掌握摄影的功能与应用;3?摄像的诞生与发展 教学过程: 摄影摄像术是人类记忆的符号。。。。。。 1839年摄影术诞生,人类可以对客观世界进行真实的记录和再现。 1895年电影问世,使人类的记录发展为动态和连续的。 摄影和电影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它们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成为大众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 由此,我们来看看摄影摄像的历史与发展历程 1.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摄影: 任何景物都因為有光的反射,被眼睛「看見」而「記憶」下來;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中,發現到可以利用針孔或透鏡來「攝取」景物反映過來的影像,再由感光材料把影像長久「記錄保存」,我們通稱為「攝影」。攝影又稱照相,俗稱拍照日本則是引用

中國古代繪畫的術語稱為「寫真」。英文Photography,是由希臘文Phos與Grapho 兩字的結合。Phos是「光」的意思,Grapho是「描繪」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利用光來描繪」的意思。 摄影的诞生: 相機成像最基本的原理是所謂的針孔成像原理。針孔成像原理早在西元四世紀,亞里士多德就已發現這個現象,但並未能應用到攝影上來,經過一千多年後,直到西元1822年,人類才完成世界首幅攝影作品(但是拍画);世界第一张实景拍摄是法国人J N ?尼埃普斯用暗箱拍摄成功的《窗外景色》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這原理是說:「光線經過針孔進入暗箱時,外界的景物會在『反射光成直線進行』的原理下,於箱內的另一面呈現上下顛倒,左右相反的景物影像。」 摄影的诞生: 1825 O NJ尼埃普斯用阳光摄影法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 照片《牵马少年》,画面翻拍十七世纪的一幅荷兰版 画。 1826 O世界上第一幅实景照片《窗外景色》问世,是法国 JN?尼埃普斯用暗箱拍摄成功的,曝光时间长达 8小时。 O WH?塔尔波特拍摄了窗口”留有指印的纸基负 片,大小是25mm2,现存最早的负片。 1837 O法国L达盖尔在摄影室内用自然光拍摄了《画室》。这幅照片是存世最早的达盖尔银版法”照片,也是世界上第一幅静物照片。 1838 O L达盖尔拍摄了《花园街》一片,是摄影史中第一幅城市风俗摄影作品。 但因為針孔成像的影像太過模糊,後來就發明以透鏡來代替小圓孔,而更求影像的清晰,現在更使用多片透鏡的組合來成像,多片透鏡組裝於鏡筒內,合稱為「鏡頭(Lens)」。 在感光顯影的技術上,公元1725年德國,紐倫堡阿道夫大學的醫學教授,亨利其舒爾茲(Heinrich Schulze 1687—1744)首先發現銀鹽(硝酸銀) 見光變色,是人類第一次找到感光劑,因此奠定了攝影原理的基礎;他是最早提出對攝影有用的光化學之第一人,德國人讚譽他是現代攝影取像片的始祖。 赫謝爾(John Herschel 1729- 1871) 於1819年發現,稱為大蘇打(Hypo)的硫代硫酸鈉(Sodium thiosulphate)能溶解銀鹽,經無數次試驗獲得成功,遂公開宣布大蘇打為定影劑。於是在1839年公認攝影術已告成功。Photography 一詞也是由Herschel所訂定的。

广告摄影与摄像教学大纲

《广告摄影与摄像》教学大纲 前言 (一)本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摄影、摄像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广告摄影、摄像是广告表现的重要组成 部分,本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摄影、摄像器材 知识,摄影、摄像基本原理、规律,镜头的选择和应用、光圈、快门的调整、 景深的应用以及滤镜的使用、灯光布置,摄影、摄像造型要素,摄影、摄像构 图、用光的知识,以及摄像中的影视规律等。 (二)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门课程的讲授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在理论讲授同时,安排一定量的作 品观摩。摄影摄像是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本课程适当加入实践 环节,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拍摄原理和 规律。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原理,掌握广告摄影、摄像的基本拍摄 技巧,并能够熟练地使用相机、摄像机进行创作。本门课程共36课时。 (三)推荐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目 推荐使用教材: 《基础摄影教程》邵大浪主编,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2002年。 参考书目: (1)邵大浪、朱菁.《广告摄影与摄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彭国平等.《大学摄影基础教程》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3)张苏中.《广告摄影教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天平.《当代广告摄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5)胡友琛.《摄像技巧与节目制作》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四)本门课程教学的课时分配 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课时为36课时(2学分),建议教学课时按以下方案 分配:

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广告摄影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广告摄影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的特征,了解广告摄影定义、广告摄影的功能、地位。 一、什么是广告摄影 广告摄影是以商品为主要拍摄对象的一种摄影,通过反映商品的形状、结构、性能、色彩和用途等特点,从而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广告摄影是传播商品信息、促进商品流通的重要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它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成为广告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媒介。 二、广告摄影的专业特征 广告摄影作为一种视觉传播媒介,它实际上是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手段。 在广告摄影中主要表现的是商业广告。大量的商业广告要求广告摄影表现出新颖的创意、精美的制作,它对广告的表现力要求极高。 广告摄影要求准确传达商品的特定信息。由于广告商品的对象不同,广告信息也有所不同。 广告摄影所传达的信息角度应能体现该产品的最为本质的特征。 三、广告摄影的艺术特征 艺术性特征指的是广告摄影以摄影艺术的表现手法,通过形象化的摄影语言符号,艺术性特征达到广告宣传的专业性要求。因此,为有效地传播广告信息,在不违背真实、准确、可信的基础上,广告摄影应充分运用摄影的艺术与技术手法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 摄影艺术的本质是最客观、最真实地表现被摄体。与其他种类的视觉艺术形式相比较,它的典型特征为:(1)在摄影镜头前所面临的是客观存在的被摄体。(2)摄影艺术有着无可比拟的准确再现被摄体细节的能力。(3)摄影艺

摄影摄像教学大纲

《摄影摄像》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摄影摄像 【开课时间】第2学期 【学时】48课时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主持与播音专业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摄影摄像》是主持与播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技术专业课。《摄影摄像》课程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摄影摄像的器材和配件、拍摄曝光、拍摄用光、拍摄构图、拍摄专题实践、计算机图片加工技术和电影视频处理技术。它是拍摄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实践操作技能。 该课程无先修课程,后续课程如下: 备注:实际课程开设时,可根据具体学时分配和学生的相应需要,进行相应内容的推行和实践。 1.2课程基本理念 在高职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摄影摄像与应用技术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各类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基本特性,掌握图像软件在各类图片处理的上的运用,控制图片的影调与色调,并能对图片进行艺术再创造,掌握各类数码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与拍摄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是主持与播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能力基础课程。该课程是培养影视摄像员、电视摄像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必须的技能课程。 1.3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课程组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分析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职业目标与要求为依据将课程教学单元组合,强调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

一致性,形成围绕职业工作需要的核心教程,突出了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考核,突出实践教学分量与比重,使课程结构更具有职业针对性。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具有较强的构图能力、电视画面意识、正确把握光线的运用、根据不同类型视频进行技术参数的调整、镜头素材拍摄能力,具备从事影视摄像的基本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由于广告业、新闻传媒、影楼、动漫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掌握摄影摄像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影视摄像工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劳动过程,以熟练操作摄像机为前提,在具备视听语言表达能力、画面构图、电视用光、基础拍摄等专项能力的基础上,完成不同节目的拍摄工作。 《摄影摄像》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运用摄影摄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上加强锻炼,提高学生的摄影摄像技术能力及思考创作能力,让学生理解真正的摄影摄像,提高审美,开拓了视野。 知识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与摄像的基本操作知识 ◆熟练掌握专业照相机的摄影技巧,专业摄像机的拍摄技巧,摄影的用光。 ◆掌握利用计算机对照片进行加工、对视频进行编辑的基本方法。 能力要求: ◆培养学生的摄影与摄像创作能力,磨练摄影的基本功底,培养学生在艺 术创作中的镜头感、能在广告摄影,新闻摄影,影视拍摄中灵活运用镜 头语言。 ◆恰当地使用美术及相关的术语,从观念、创意、制作技巧等方面,以自 己的观点评论中外现代媒体艺术作品。 ◆能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加以记录或表 达;充分利用图像资料库和网络资源,有创意地完成现代媒体艺术作品,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素质要求 ◆通过练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艺术摄影及摄像风格。 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作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学好摄影摄像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理解评价的内容,掌握评价的方法。 2.2职业能力要求 电视摄像工作及广告摄影工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劳动过程,以熟练操作照相机、摄像机为前提,在具备视听语言表达能力、画面构图、视频用光、基础拍摄等专项能力的基础上,完成不同节目不同任务的拍摄工作。摄像及摄影岗位的职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学生应学会照相机、摄像机及附属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掌握拍照基本的技术及影视画面基本的拍摄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670302) 一、培养目标及核心课程 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级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摄影制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各种文化机构,培养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与素养,了解广播影视的基本理论和文化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文化创意能力,熟悉文化生产体制环境,具有较强的文化行业创业能力和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熟练掌握摄影与摄像的专业操作技能,能从事摄影摄像行业的影视、新闻、广告、图片摄影、摄像制作、影视片后期制作等工作,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今时代,成为能迅速适应文化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相应的传媒机构从事各类摄影与摄像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策划和宣传工作,或自主创办影楼、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等。 本专业核心课程为:摄影基础、摄像基础、影视灯光、影视编辑、商业摄影、影视广告创作等。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综合素质要求 详见《综合素质课教学计划》、《艺术素养拓展课教学计划》。 2.职业能力素质要求 (1)掌握美术和音乐的基本知识和素养 (2)掌握摄影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拍摄技法 (3)具有数字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能力 (4)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5)具有影视编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具有影视短片和纪录片的制作能力 (7)具备获取专业新知识、新技能,自我学习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知识、技能结构表

能力结构表 专业素质结构表 三、招生对象及修业年限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全日制3年,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艺术类的三校生。 四、课程结构

广告摄影课程标准

《广告摄影》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顾技术与艺术的课程。广告摄影是一门应用前景广阔的摄影技术,本课程作为一门网络数字视频技术专业课程,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集技术、艺术、文学于一体,实践性与应用性都很强,与时俱进,该课程的教学为设计与开发优秀影视作品奠定技术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工匠精神”,让学生在技术上与职业素养上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两者结合,制作出好作品。 三、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本课程着重介绍摄影技术知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广告摄影的基础知识,熟悉广告摄影的工作流程、创作方法。通过介绍照相机等摄影器材的种类、性能和使 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被摄物体和拍摄条件合理选择摄影器材。介绍摄影 造型要素,让学生掌握摄影构图、摄影用光的知识,能拍摄出较好的作品。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为将来的商业影视广告拍摄打下扎实基础。 2、知识目标 (1)掌握摄影器材的基本操作。 (2)掌握摄影造型要素。 (3)掌握艺术摄影的手法。 (4)掌握广告摄影的手法。

3、能力目标 (1)掌握影视器材的操控能力。 (2)掌握摄影造型能力。 (3)掌握艺术摄影和广告摄影能力。 4、素养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培养具有独到眼光的镜头感,并能从镜头出发对美进行捕捉和发掘,揣摩并体会优秀的拍摄手法和对镜头独到的感觉。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培养预期: (1)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 (2)具有胜任设计工作的良好业务素质。 (3)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和审美观念。 (4)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对行业的热爱;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情操,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具有社会责任感。 (6)掌握社会主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精髓——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努力学习。 四、课程设计思路 《广告摄影》课程目标的设计主要遵循学生学习广告摄影技术的规律和不同学生个体能力发展方向的需求与特点,也适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旨在体现《广告摄影》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 以广告摄影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广告摄影》 1、基于广告摄影需求设计教学方法,力求使教学过程符合高校教育理念。 课程的主要教学点为:摄影器材的操控、摄影造型要素、艺术摄影技法、广告摄影技法等,采取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案例的大小、顺序,使得案例任务之间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2、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广告摄影岗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岗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体会拍摄的技巧创作优秀作品为目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实现岗位就业零距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