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围术期护理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69 MB
- 文档页数:38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护理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由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造成主动脉中层沿长轴分离,从而使主动脉管腔呈现真假两腔的一种病理状态,发病在2周内的AD称为急性AD[1]。
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5:1,年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腔内隔绝治疗[2]。
我院自2012年3月到2013年2月成功地为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行了腔内隔绝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为51岁,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收缩压最高达到186mm Hg。
所有患者发病时有突发胸背部疼痛症状,均经CT或MR 确诊为Stanford B型。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疼痛的观察与护理疼痛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最具特征性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撕裂样、烧灼样或搏动性胸、腹疼痛[3]。
严密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及用药后缓解效果,遵医嘱及时应用吗啡或哌替啶缓解疼痛。
用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心率、呼吸、血压变化,防止发生药物急性中毒[4]。
2.1.2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最常见的诱因之一是高血压,尽快将收缩压降到100~120mmHg或使重要脏器达到适合灌注的相应血压水平。
应同时测量四肢血压,以健侧肢体血压为真实血压,作为临床用药的标准[5]。
临床上常用微量注射泵注入硝普钠,使用硝普钠应避光,长期使用应每4小时更换一次,并监测血中氰化物浓度。
同时可口服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尽快控制病情发展。
2.1.3 基础护理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免用力排便、剧烈咳嗽;协助患者进餐、床上解大小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床单位整洁,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