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形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36.00 KB
- 文档页数:10
特色微专题能量流动的模型分析与相关计算一、能量流动模型分析重难突破模型一:用流程图表示不同营养级能量流动模型二:用关系图法分析某营养级的能量流向(1)两个去向:同化量(b)=呼吸作用消耗量(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摄入量(a)=同化量(b)+粪便量(c)。
(2)三个去向: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分解者分解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在短期内,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有四条:①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即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
模型三:用拼图法分析某营养级能量的流向四个去向:同化量=自身呼吸作用消耗量(A)+未利用(B)+分解者的分解量(C)+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D)。
针对训练1.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图中b=h+c+d+e+f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C解析:图中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b=粪便量h+同化量c,A错误;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c除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再乘以百分之百,即c/a×100%,B错误;“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是没有被狼同化的能量,仍然属于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即属于d,C正确;缩短食物链可以使能量更多地被利用,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图中A、B、C、D代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由图可知(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太阳辐射到该生态系统的能量B.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流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相等C.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20%D.该生态系统中共有4个营养级答案:C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A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图中有些能量是未被利用的能量,所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流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错误;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12.6÷62.8×100%≈20%,C正确;图示生态系统中只有三个营养级,分解者(D)不占营养级,D错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
(1)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①能量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②能量去向(2)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①初级消费者摄入量=初级消费者同化量+初级消费者粪便量。
②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③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通过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3)能量流动图解易错提示: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箭头①,而不属于箭头②,如兔子吃草,兔子的粪便相当于草的遗体残骸,应该属于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同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箭头②,而不属于箭头③。
(4)能量流动过程总结3种能量流动过程图比较图1:每一环节能量去向有2个,图中出现粪便量,由于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所以A为摄入量,B为同化量;由图可知B同化量总体有2个去向,即D为呼吸散失,C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量有2个去向,即E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F为下一营养级摄入量。
图2:每一营养级能量去向有3个(除最高营养级)即: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自身呼吸消耗(E)+流入下一营养级(被下一营养级同化B)+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图3:每一营养级能量去向有4个(研究某一时间段)(除最高营养级)即: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自身呼吸消耗(D)+流入下一营养级(被下一营养级同化B)+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未利用”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重点中的重点各营养级同化量来源和去向注意: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去路缺少下一营养级同化。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特点 原因分析单向流动 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题型13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解答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题时,注意以下两种情况即可:(1)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时,求“最多”值——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求“最少”值——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
(2)知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时,求“最多”值——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求“最少”值——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另外,要注意某一生物“从不同食物链中获得能量的比例”或某一生物“给不同生物提供能量的比例”,然后按照各个单独的食物链分别计算后合并。
一、选择题1.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
假如一条1 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
按能量流动的20%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A.45 kg B.22.5 kgC.90 kg D.20 kg【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图示共有两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鼠→蛇,植物→昆虫→青蛙→蛇。
按照最大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假如一条1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1×4/5÷20%÷20%+1×1/5÷20%÷20%÷20%=45 kg。
故选A。
2.下图是一个食物网,假如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鹰若要增加20克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植物A.900克B.500克C.200克D.600克【答案】A【解析】当能量传递效率为最大值即20%时,消耗的植物量最少。
鹰经兔途径消耗的植物量为20×(2/5)÷20%÷20%=200(g);鹰经鼠途径消耗的植物量为20×(2/5)÷20%÷20%=200(g);鹰经蛇、鼠途径消耗的植物量为20×(1/5)÷20%÷20%÷20%=500(g),共计消耗植物量为200+200+500=9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