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非常好用哦答案
- 格式:pptx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36
中化 (散失)学案3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前探究案【预习目标】1、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清能量的去向。
2、体验基本题型。
【知识梳理】一、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课本必看P94)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 、 和 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的输入①能量流动的起点是②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2)能量的传递①传递渠道:②传递过程(P94图5-6)思考:A.初级消费者摄入能量(a )= (b )+ (c ),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
B.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b )= (d)+(e )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能量(e )= (f)+ (i )+ (j),即消费者同化能量若为两部分之和是;若为四部分之和是。
(3)能量的转化和散失 太阳能 有机物中(4)各营养级的能量去路: ①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形成,被生物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另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②一部分被 利用;③一部分被 分解。
[自测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消费者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B.能量伴随着物质而循环流动C.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把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便获得了被捕食者的全部能量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 :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可。
2.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传递效率大约为。
3.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数值由低到高绘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3·全国甲卷]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可以沿着食物链传递,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
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种动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能属于不同营养级B.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所固定的能量来源于太阳C.作为次级消费者的肉食性动物属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D.能量从食物链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只能单向流动答案:C解析:杂食动物既捕食植物,又捕食动物,如果捕食植物,就是第二营养级,捕食动物,就是第三营养级或更高营养级,所以不同食物链中的同种动物会处于不同的营养级,A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量来源于太阳,B正确;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C错误;因为第一营养级是植物,第二营养级是动物,食物链是单向的,能量流动也就是单向的,D正确。
2.[2024·武汉高中调研]组织生长效率是指生物的净生产量(生物体可被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与同化量的比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能量角度来看,净生产量相当于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从物质角度来看,植物的净生产量相当于植物的净光合产物量C.随着营养级增加,组织生长效率逐级递减D.提高肉牛的组织生长效率可以提高牛肉的产量答案:C解析: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剩下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A正确;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实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B正确;一般来说,随营养级增加,生物的净生产量下降,同化量也下降,不能确定组织生长效率逐级递减,C错误;提高肉牛的组织生长效率,可提高其净生产量,进而提高牛肉的产量,D正确。
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ɑ表示该营养级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b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B.图中e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图中d所表示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D.f与ɑ的比值通常为0.1~0.2答案:A解析:图中的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正确;图中的e表示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B错误;d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和第二营养级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其中第二营养级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之比,再乘以100%,通常为10%~20%,而a表示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f与a的比值可能小于0.1,D错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其中能量的流动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从一个组织者或生物群落转移到另一个组织者或生物群落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转化和流动。
一、能量的来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它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的过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释放出氧气。
二、能量的转化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进行转化。
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能量转移关系的模型。
食物链由食物网组成,其中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位置。
食物链的基本结构是:植物(生产者)-消费者(一级消费者)-消费者(二级消费者)-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解者(腐解者)。
在食物链中,能量从一个级别转移到另一个级别。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成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一级消费者是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它们通过摄取植物来获取能量。
二级消费者是以一级消费者为食物的动物,它们通过摄取一级消费者来获取能量。
三级消费者是以二级消费者为食物的动物,它们通过摄取二级消费者来获取能量。
分解者是将死亡的生物体分解为无机物质的微生物,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释放能量。
三、能量的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以一定的方向流动。
能量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再从一级消费者流向二级消费者,最后流向三级消费者。
这种能量的流动被称为能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的底层是生产者,能量逐级递减,顶层是三级消费者,能量最少。
能量的流动还受到能量损失的影响。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转化过程中会有能量损失,主要体现在代谢损失、热量损失和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
这些能量损失导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逐级递减。
四、能量的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被生物用于生长、繁殖和维持生命活动。
能量的利用效率是指生物利用能量的比例。
第5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训练案一、(A层)基础知识巩固: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初来源于A.光合作用 B.高能化学键 C.绿色植物 D.太阳光能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各个营养级生物所同化能量的总和 B.各个营养级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总和C.生产者接受的全部太阳能 D.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4.处于生态系统最高营养级生物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A.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B.流向分解者C.未被利用D.被下一营养级摄入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A )6. 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耗量最少,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 A.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猪肉等家畜的肉类为主7.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解释,正确的是①起始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②以食物链(网)为传递渠道;③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④能量流动是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的;⑤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8. 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
设一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A. 106KjB. 大于0C.0D.大于0小于106Kj9. 倒置的生物种群数量金字塔适于描述A.放牧牛羊的草原 B.家鱼的池塘C.松毛虫成灾的松树 D.害虫泛滥的草地10. 右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B.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图中A具有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11.右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l+m2D.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25A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过消费者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B.能量伴随着物质而循环流动C.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便获得了被捕食者的全部能量13.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识记能量流动的概念2.理解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3.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4.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建立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观2.分析能量流动过程,归纳总结能量流动特点,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通过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关注生产生活的态度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2)能量去向①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
③被初级消费者摄食同化,流入第二营养级。
3.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通过摄食生产者获得。
(2)去向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随尸体、排泄物流向分解者。
③被次级消费者摄食同化,流入下一营养级。
4.能量流动过程图解(1)补充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甲:生产者;乙:初级消费者;丙:次级消费者;丁:呼吸作用;戊:分解者。
(2)据图总结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最终去向:①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特点(1)单向流动: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
(2)逐级递减:①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
②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2.能量传递效率(1)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10~20%,也就是说,在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能够流入下一营养级。
(2)计算公式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3.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以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第41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 念 落 实1.能量流动概念剖析2.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1)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 。
(2)消费者的能量来自 的能量。
3.能量去路分析(以初级消费者为例)(1)摄入量(a )= + ,其中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2)同化量(b )=+ 。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①定量不定时(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量的最终去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遗体残骸流向的能量(f)+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即下一营养级(i)。
②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遗体残骸流向分解者的能量(f)+下一营养级摄入量(i)+的能量(j)。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未被利用的能量(j)将保留到下一年,因此“未被利用”是指在有限的时间“还没来得及被利用的能量”。
(4)合并(2)(3)中等式,总结同化量(b)的去路可用下图表示,即同化量=消耗量+流向的能量+流向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4.能量流动效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
一般为。
◉方法规律能量流动过程中相关“最值”计算在食物链(网)中,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
◀诊断·加强▶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3)流经第三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三级消费者摄入体内的能量。
()(4)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无机环境输入到了生物群落。
()(5)某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由四个部分组成: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习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3、理解能量金字塔4、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学习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学习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具有单向性及逐级递减)及其形成原因基础梳理:一、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来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能量的来源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将_ 能转化为能,使太阳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2.能量的输入生产者所固定的的总量,就是这个生态系统所获得的能量。
能量的传递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是沿_ 渠道进行的。
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获得的能量,(1)一部分通过_____ 作用以_____ 形式散失了,一方面用于自身的、和等生命活动;(2)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被____ 摄入同化;(3)一部分则被分解利用。
(1)能量流动的源头是________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2)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 (4)能量转换形式是______ _______ ________.3、流动的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4、能量的转换: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三、能量流动的特点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⑴,⑵。
2.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四、能量的散失: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
(热能是不能重复利用的,所以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的含义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就越多。
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个营养级。
五、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
合作探究:一、能量流动的过程学生讨论:1.思考: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2.思考:一片农田中,在农作物的生长期内是否能将照射到这片农田上的所有光能全部储存?观察P9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思考:每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有哪几条去路?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观察P94图5-7,思考:为什么箭头由粗变细,方框的面积由大变小?2、将P95图5-8中所列数据归类整理并计算:3、观察P96能量金字塔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多少DCBA1、单向流动(1)单向流动是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
专题28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频考点解读】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热点题型】题型一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例1、如图A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
对图B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
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答案:D【提分秘籍】1.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路②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2.流动模型——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含义比较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形状特点 正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象征 含义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 一般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一般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升高逐级递减 每一阶 含义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特殊形状无极少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一般说来,能量传递的平均效率大约为10%~20%。
【高考警示】(1)生态系统中同化量和摄入量不同。
①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摄入量是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②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2)能量传递效率指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两个个体或两个种群之间。
(3)建立新型农业生态系统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但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举一反三】2.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 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100 kgC.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D.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答案:C题型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例2、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 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 ⑦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D. 疏松土壤可能加快⑤过程解析:据图可知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③过程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⑥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疏松土壤可增加土壤中O2的浓度,促进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学习目标⑴简述能量流动的概念含义⑵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⑶阐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⑷分析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⑸举例说明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课前导学一、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 ___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的来源: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来自于____。
2.能量的输入⑴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将_ 能转化为能,使太阳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⑵生产者所固定的的总量,就是这个生态系统所获得的能量。
3.能量流动的渠道: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4.各个营养级的能量去路一般有三条: 一部分通过该营养级生物的_____ 作用以_____ 形式散失了;一部分被______________摄入;一部分则被______________分解利用。
5. 能量的散失形式:最终以____________作用产生的____________形式散失。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1)能量流动的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
(2)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四、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研究能量流动规律是为了提高。
质疑探究1.说出能量流动过程图中的箭头有哪些含义?2. 初级消费者摄入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是否就是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3.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路有哪些?能量的最终去向是什么?4.能量流动为什么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中逐级递减的原因是什么?5.为什么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例题精讲1.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体内的能量总量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2.大象是植食型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1.(2020·吉林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二期末)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箭头未标出,已知图中各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是一致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3条或4条食物链B.若e为三级消费者,则c是生产者C.若a属于第二营养级,则b一定是生产者D.若e固定的能量最多,则e一定是生产者【答案】D【详解】A、根据题干中“图中各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是一致的”可推出,该食物网的起点一定不是d,a、b、c、e都可以作为生产者,无论是其中哪一个作为生产者,该食物网都共有3条食物链,A错误;B、若e为三级消费者,则b或c是生产者,即食物链为b→a→d→e或c→a→d→e,B错误;C、当b或c为生产者时,a都属于第二营养级,C错误;D、根据能量流动的逐级递减性,可知固定能量最多的一定是生产者,如e固定的能量最多,则e是生产者,D正确。
2.(2021·黑龙江牡丹江市·牡丹江一中高三期末)图甲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图乙是对紫仓鼠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植物的多样性不发生变化B.图甲中,若蛇大量被捕杀,短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上升C.图乙中,t1时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若在图乙t1时,该生态系统中紫仓鼠的数量是75只/hm2,则该生态系统中紫仓鼠的环境容纳量是75只/hm2【答案】B【详解】A、图甲中,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植物之间的竞争增强,竞争能力弱的植物可能会被淘汰,所以植物的多样性可能会发生变化,A错误;B、若蛇被大量捕杀,则猫头鹰会更多的从鼠和兔获取能量,其经过的营养级较少,中间消耗的能量减少,更多的被猫头鹰摄取,因此短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上升,B正确;C、图乙中,t1时种群数量为K/2,之后种群数量会继续增长,所以t1时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错误;D、若在图乙t1时,该生态系统中紫仓鼠的数量是75只/hm2,则该生态系统中紫仓鼠的环境容纳量约是75×2=150只/hm2,D错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关键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探讨这个概念,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能量流动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然后,这些有机物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传递。
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单向流动是指能量只能从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逐级递减是指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会有大量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导致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越来越少。
二、例题分析例题 1: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 10000 焦耳。
假设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 1000 焦耳,那么传递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多少?解题思路: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 10% 20%。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 1000 焦耳,按照最大传递效率 20%计算,传递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 1000 × 20% = 200 焦耳。
例题 2: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有以下食物链:植物→ 食草昆虫→ 食虫鸟→ 鹰。
如果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 100000 焦耳,食草昆虫同化的能量为 10000 焦耳,那么鹰最多能获得多少能量?解题思路:首先计算食草昆虫到食虫鸟的能量传递,最多为 10000 × 20% = 2000 焦耳;然后食虫鸟到鹰的能量传递,最多为 2000 × 20% = 400 焦耳。
所以鹰最多能获得 400 焦耳的能量。
三、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1、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100%2、某一营养级获得能量的计算:若已知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和能量传递效率,该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能量传递效率四、能量流动的意义1、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题组一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传递一定与生物的消化与吸收有关C.蜣螂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即获得了大象的同化量中的一部分能量D.生态系统的能量逐级递减与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热量有关【答案】D【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以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也可以包括生产者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能,A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与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有关,B错误;大象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应该属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C错误;输入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这与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热量有关,D正确。
2.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B.能量散失a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C.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a6÷a2×100%【答案】B【解析】图中的a7是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该能量并没有被第二营养级同化,仍然属于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因此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是a4+a7,A错误;a3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该能量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B正确,C 错误;从题图中可看出,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第一营养级固定的总能量),而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a6,因此能量传递效率是a6÷a1×100% ,D错误。
3.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同化的能量分别用B1、B2、B3表示。
下列对能量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①A2=B2②(B1-B2)>(A2-E2)③B1=C1+D1+B2④B1>(B2+B3)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C【解析】A2表示草食性动物的摄入量,B2为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二者不相等,①错误;B1-B2表示能量从植物流向草食性动物中除去同化量之外的能量,A2表示草食性动物的摄入量,E2为草食性动物的粪便中的能量,A2-E2为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只有其同化量的10%~20%,故(B1-B2)>(A2-E2),②正确;B1表示植物的同化量,B1>C1+D1+A2,③错误;B1表示植物的同化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只有其同化量的10%~20%,故B1>(B2+B3),④正确。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空间。
其中,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是生态系统维持和发展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通过一系列的传递和转化过程进行流动。
本文将探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及相关的概念和过程。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
一般来说,能量从太阳辐射进入生态系统,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和传递,最终返回到环境中。
这一过程被称为能量流动。
太阳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态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
太阳能以辐射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在生态系统中被吸收并用于生物体的生存和生长。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氧气,并将太阳能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被称为生物质,它们包含了被存储的能量。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通常发生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
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体之间的能量和物质的转移关系。
在食物链中,每个生物体都有一个特定的营养级别,即在食物链上的位置。
太阳能被植物吸收后,植物成为第一级消费者,它们被称为原生产者。
原生产者被其他生物如食草动物所吃掉,这些食草动物成为第二级消费者,继而被肉食动物所捕食,再转移到第三级或更高级的消费者。
通过这种方式,能量从一个生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生物体。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并非按比例传递。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转化会导致能量的损失。
换句话说,每次能量在食物链中传递时,会有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损失。
这就是为什么食物链逐渐减少消费者的数量。
在食物链的顶端,有一个称为食肉动物的级别,它们被称为顶级消费者。
顶级消费者通常需要更多的食物来获取足够的能量,因为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失。
这也是为什么食物链的长度通常是受限制的,食物链越长,能量损失越大。
除了食物链,能量还可以通过分解和降解过程在生态系统中传递。
分解是指有机物质被分解成无机物质的过程,如死物体和排泄物的分解。
分解过程由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完成,它们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并释放出潜在的能量。
课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时安排1课时学期总课次主备人王海荣审阅授课人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教学目标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分析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重难点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教法设计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分组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公共教学个性教学能量流动的过程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流动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散失途径:呼吸作用,包括各个营养级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5)能量散失的形式:以热能形式散失。
2.过程图解在各营养级中,能量的三个去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被分解者利用。
3.特点: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4.意义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有效的利用。
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判断下列有关能量流动叙述的正误。
(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2011·卷,2A)(√)(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3)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2010·新课标全国卷,5C)(×)(4)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2010·卷,11C)(√)(5)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摄入到体的能量(×)(6)某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临考视窗高考侧重于考查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有关计算。
以流程图、表格数据、示意图的形式命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4·一模)如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减去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B.D中所含的能量与C中所含的能量之比就是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C.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D.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少[自主解答] ________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A 错误;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是指D同化的能量与C同化的能量之比,B错误;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因为还有一部分能量流向了分解者,C正确;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也越多,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