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现实主义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67.00 KB
- 文档页数:16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本文将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关的例子来说明其含义。
1.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人类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分析。
它追求对社会问题和人物性格的客观、准确的表达,关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和他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例子:荷马米勒的小说《贫民窟》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困苦生活,提出了对社会改革的呼声。
2. 社会派小说•社会派小说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强调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它试图通过对社会阶级、家庭、劳动条件等方面的详细描写,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建议。
例子: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以孤儿为主人公,通过描述他的艰苦生活和社会不公,揭示了当时伦敦的社会弊端。
3.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延伸,强调对人性、环境以及遗传与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科学观察和描写。
它认为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和生理因素的制约,人的命运受到社会和生物力量的支配。
例子:爱米尔·左拉的小说《地狱》描写了一个青年在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和自身气质的作用下,堕落为罪犯的过程。
4. 写实主义•写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特有的一种写作手法,注重描写和再现社会现实,力求真实性和客观性。
它以真实的细节和具体场景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面貌。
例子:福楼拜的小说《简爱》描写了一个普通女子的生活经历,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现实条件和女性地位。
5. 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思想倾向,强调个体的独立、自由和发展。
它关注个体的价值、权利和选择,并主张通过个人努力和奋斗来实现个体的幸福和成功。
例子: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通过一个男子对少女的迷恋和垂涎,展示了个人欲望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西方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强调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反对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想象。
下面是西方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
1. 起源:现实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当时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开始反对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想象,转而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
最早的现实主义作家包括巴尔扎克、福楼拜和莫泊桑等。
2. 早期发展: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现实主义在法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如《人间喜剧》、《羊脂球》和《悲惨世界》等。
此外,现实主义画家也开始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库尔贝和米勒等。
3. 英国现实主义:19世纪80年代,现实主义开始在英国流行,出现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双城记》等。
此外,现实主义画家也开始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惠斯勒和波特等。
4. 德国现实主义:19世纪末,现实主义开始在德国流行,出现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此外,现实主义画家也开始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门采尔和施特劳斯等。
5. 20世纪现实主义:20世纪初,现实主义开始逐渐式微,但仍然存在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和艺术家,如海明威、福克纳和毕加索等。
总的来说,西方现实主义在其起源国法国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发展,同时也在英国、德国等国家得到了一定的影响。
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对现实主义理念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1. 现实主义文学•定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文学流派,强调描绘社会现实、人类生活和人性的矛盾。
•示例:荷尔德林的《皮皮杖》是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个贵族地主通过粗暴手段压迫农民的故事。
2. 现实主义小说•定义:现实主义小说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细致描写现实生活的细节来呈现社会问题和人性矛盾。
•示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通过描写军事、政治及家庭生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3. 社会写实主义•定义:社会写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强调通过描写社会问题来反映社会现实。
•示例: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是社会写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孤儿的命运和英国社会的不公平,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
4. 自然主义文学•定义: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进一步发展,更强调对人类行为的分析和对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影响的描写。
•示例:米尔扎缪·拉谢德的《人类罪恶论》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通过对一个年轻人堕落的描写,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
5. 特写手法•定义:特写手法是现实主义文学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场景或物品的特性。
•示例: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使用了大量的特写手法,通过对角色情感和内心世界进行细节描写,增强了读者对故事的共鸣。
6. 现实主义的终结•定义:随着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现实主义逐渐失去了其主导地位。
现实主义的终结指的是其在文学发展中的衰落。
•示例:弗朗兹·卡夫卡的《变形记》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终结之作,通过描写主人公突变为昆虫的奇幻情境,挑战了现实主义对真实世界的描绘。
以上列举的名词和示例只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几个重要代表,这些文学名词和作品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核心思想。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其成为当时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流派。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和客观的描写,注重社会现实和人性的表现,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一种抗衡和补充。
本文将简要介绍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真实描写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的描写,追求客观的表现方式,力图在作品中展现出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人性的真实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作家通常会选择普通人的生活和体验作为创作对象,力求以客观的眼光去观察和描绘。
2. 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作品中常常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和不公正现象。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社会问题,揭露社会的丑恶和不公,希望唤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意识。
3. 人性关怀现实主义文学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关怀和探讨,作品中常常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来揭示人性的本质和价值观念,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
4. 对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断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写作方式进行批判和颠覆,试图摆脱浪漫主义文学的夸张和虚构,追求更接近现实生活的表现方式和写作风格。
现实主义作家通常选择平实的语言和描写方式,力求使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现实生活。
5. 对艺术的追求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艺术的追求和表现,作品中常常展现出对艺术的自觉和追求高品质的审美追求。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在作品中追求真实和客观的表现方式的保持对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和追求,力求给读者带来更高层次的文学享受。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真实描写、社会批判、人性关怀、对传统的批判和对艺术的追求等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作家通过其作品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观察和批判,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关怀,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为当时的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活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对当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思想启示。
简述现实主义的概念与范畴
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概念和文艺流派,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
它强调描绘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和平凡事物,以真实和客观的方式呈现世界。
现实主义的范畴涵盖了文学、戏剧、绘画、电影等多个艺术领域。
在文学领域,现实主义的作品以真实的情节、生动的细节和详实的描写为特点。
它们通常关注社会问题、人性的弱点和道德困境,并借此展示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类的苦难。
现实主义作品追求真实,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并试图通过揭示社会和人性问题来改善和改革社会。
在绘画领域,现实主义追求真实的再现和细致的描绘,拒绝任何浪漫主义的艺术处理。
它们将现实中的日常生活场景、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生活状况等具体而细致的细节作为表现对象,力求以最真实的形象表现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电影领域,现实主义电影追求真实的场景和情节,以实地取景、自然光线、非专业演员等手法来创造真实感。
现实主义电影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描绘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的真实状态,以呈现出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人类经历的深度和复杂性。
总的来说,现实主义的范畴包括了诸多艺术领域,如文学、戏剧、绘画和电影等,它们共同以真实、客观的方式描绘现实生活,并通过对社会问题、人性困境的揭
示来改善社会和人类的境况。
外国文学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1、思想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2、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2)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3)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4)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二、《拉辛与莎士比亚》是司汤达一部重要的文艺论著、批判现实主义。
三、《红与黑》书名的含义:“红”红色的军装象征着资产阶级革命;“黑”教士的黑袍,即教会及复辟时期的反动统治。
四、《红与黑》的突出成就也表现在塑造了于连这个形象。
五、《红与黑》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的小说,表现在三个方面:1、作者揭露了复辟王朝时期的腐败、黑暗以及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2、《红与黑》描绘了复辟王朝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3、《红与黑》对现实抨击最尖锐的描写,贵族政权企图依靠外国势力干预政局的揭露。
六、《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最完美的绘写之一”,小说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典型。
七、《人间喜剧》巴尔扎克“一个完整的社会”指第一部分是《风俗研究》、第二部分是《哲理研究》、第三部分是《分析研究》八、《人间喜剧》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史”九、《人间喜剧》的思想特征1、《人间喜剧》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2、《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3、《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惨剧,这些惨剧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人间喜剧》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也描写到底层人物。
十、《高老头》主要人物有:高里奥、拉斯蒂涅、伏脱冷、和德·鲍赛昂子爵夫人十二、《高老头》思想内容:1、《高老头》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2、《高老头》还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政治野心家的成长过程,揭露了统治阶层得卑鄙丑陋,抨击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从而揭示了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3、《高老头》还反映了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的深刻了解,显示了复辟时期贵族被资产阶级取代的历史过程十三、福楼拜代表作品:1856年4月的《包法利夫人》、新型的史诗小说《萨朗波》、《情感教育》、《圣安东的诱惑》、短篇小说集《三故事》十四、《包法利夫人》的艺术特征:1、在典型的塑造上,福楼拜更注重精神气质的描绘,而不是性格特点的刻画;2、遣词造句上,文字精美;3、小说结构上有新的创造十五、《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成名作;《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最喜爱的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艰难时世》是狄更斯唯一一部正面反映了劳资矛盾的作品十六、狄更斯的创作时期:第一时期是1841年以前,从1837到1841年,狄更斯接连发表了《匹克威克外传》、《奥利佛·退斯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5部长篇小说;第二时期从1824到1858年,这一时期时间跨度最大,作品也最多,共创作了《马丁·朱述尔维特》、《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六部长篇小说;第三时期从1858年到作者逝世,这一时期共创作了《双城记》、《远大前程》、《我们共同的朋友》、《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4部长篇小说十七、狄更斯小说的创作特征:狄更斯小说的思想内容是丰富而复杂的;但有三个基本侧面,首先,是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其次,是对伦理道德的提倡与弘扬;第三,是对人性的广泛而深入的探索,而贯穿这三个方面的则是作者的人到主义思想。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历史背景1848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年份。
法国的二月革命、特别是六月革命,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直接对抗中显示出自觉的阶级意识;1847年、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的新高潮,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就在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伟大的纲领性著作《共产党宣言》。
在西欧革命浪潮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思想的影响下,东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更大的高潮。
在波兰,1830年、1846年和1848年相继爆发了反对奥地利和沙皇俄国的起义。
在捷克,1848年掀起了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斗争。
在匈牙利,1848年的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并发展成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
在奥地利和土耳其统治下的罗马尼亚几个公国,也都开展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
这些革命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19世纪40至50年代,北欧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造船、航海、伐木和农业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也先后参加了政权。
在欧洲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北欧各国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与此同时,挪威的民族独立运动也逐渐高涨。
挪威从14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直是丹麦的附庸国,1814年宣布独立,但不久又被迫与瑞典结成“联盟”。
挪威人民长期受异族统治和压迫,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起来斗争,到1905年终于获得独立。
在俄国,从50年代开始,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革命民主主义者逐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成为解放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成为思想界和进步文学的领导力量。
俄国在1853年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
50年代末期,农民运动又高涨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速了。
舆论界几乎都在抗议农奴制的专制残酷,谴责它所造成的经济落后状况。
沙皇慑于革命形势,不得不于1861年宣布进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
这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改革,这是俄国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前进的第一步。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知识点总结19世纪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客观地描写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下面是一些关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知识点总结。
1. 现实主义的起源: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关。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通过文学揭示社会现实,批判社会不公和道德堕落现象。
2. 托尔斯泰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深入探索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世俗社会的道德困境。
3. 工业化对文学的影响:19世纪的工业化进程对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化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现实主义作家通过描绘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展示了工业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 艺术与政治: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义。
现实主义作家通过揭示社会问题,试图唤起读者对社会不公和人道主义价值的关注。
5. 社会观察与个人经历:现实主义作家注重对社会的观察和描写,他们通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为素材创作作品。
通过真实的描述,现实主义作家试图展现社会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6. 历史与社会背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背景中的历史和社会变革对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通过描绘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来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本质。
总之,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作家们在文学创作中试图揭示社会的真实面貌,并探索人性的复杂性。
这些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绪论1、思想特征: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把研究分析社会为重要使命,把广阔真实地反映社会时代生活风俗作为创作的最高理想,通过文学再现社会历史的重大变化。
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的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控诉社会的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并且提倡社会改良。
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对于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和异化;发掘探讨人性的弊病。
2、艺术特征:追求艺术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描写生活;竭力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客观真实精确,自我退隐。
重视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描写,刻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创造出一大批不朽的典型形象。
现实主义的两种类型:内倾性作家侧重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性;外倾性作家侧重于描写外部社会形态。
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
长篇小说走向成熟与繁荣。
法国1、特点:最早自觉地产生,具有理论的指导。
与后期浪漫主义共同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其思想内容突出描写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冲突,也反映一层层人民在多重压迫之下的艰难生存状况。
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反抗社会的小资产阶级英雄形象。
代表:梅里美《嘉尔曼》小仲马《茶花女》2、巴黎公社文学:巴黎公社革命的产物,包括公社诞生前后约二十年间公社战士所创作的诗歌、散文戏剧、杂文等,诗歌成就最高。
基本主题:揭露反动派镇压革命的罪恶、总结公社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号召人民起来为公社理想而斗争,表现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斗争生活和革命的思想情感。
这是一种新颖的现实主义文学,是无产阶级文学。
为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代表:欧仁·鲍狄埃《国际歌》、路易丝·米雪尔。
3、重要作家(1)司汤达:批判现实主义奠基人A美学思想:《拉辛与莎士比亚》文学应当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表现现实生活;伟大的作家都应当是他们时代的浪漫主义者,表现自己时代的真实以感动同时代的人;莎士比亚的创作不仅描写了当时生活的朴素与真实,还展示了人类激情中最细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