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 格式:pdf
- 大小:941.90 KB
- 文档页数:14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本文将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关的例子来说明其含义。
1.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人类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分析。
它追求对社会问题和人物性格的客观、准确的表达,关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和他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例子:荷马米勒的小说《贫民窟》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困苦生活,提出了对社会改革的呼声。
2. 社会派小说•社会派小说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强调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它试图通过对社会阶级、家庭、劳动条件等方面的详细描写,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建议。
例子: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以孤儿为主人公,通过描述他的艰苦生活和社会不公,揭示了当时伦敦的社会弊端。
3.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延伸,强调对人性、环境以及遗传与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科学观察和描写。
它认为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和生理因素的制约,人的命运受到社会和生物力量的支配。
例子:爱米尔·左拉的小说《地狱》描写了一个青年在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和自身气质的作用下,堕落为罪犯的过程。
4. 写实主义•写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特有的一种写作手法,注重描写和再现社会现实,力求真实性和客观性。
它以真实的细节和具体场景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面貌。
例子:福楼拜的小说《简爱》描写了一个普通女子的生活经历,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现实条件和女性地位。
5. 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思想倾向,强调个体的独立、自由和发展。
它关注个体的价值、权利和选择,并主张通过个人努力和奋斗来实现个体的幸福和成功。
例子: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通过一个男子对少女的迷恋和垂涎,展示了个人欲望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条件:现实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
1.社会基础:19世纪初,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新秩序下,金钱主宰一切的冷酷现实,使欧洲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现实由不安到失望,不满情绪日益加深,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2.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中后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学说都很丰富。
哲学有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孔德的实证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自然科学成就则有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学说和进化论。
这些成就从整体上启发人们用比较客观的眼光观察并研究世界,探求表现现实的新方法,极大的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艺术特征:1.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2.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3.人道主义精神4.现实主义以叙述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欧美各国现实主义特点: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三四十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批判性和揭露性。
批判锋芒由强到弱,与浪漫主义共同发展。
英国:产生于30年代,到四五十年代达到繁荣,70年代后逐渐衰落。
主要表现了劳资矛盾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浓厚。
俄国: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五六十年代不断发展,70到80年代达到鼎盛阶段,20世纪初逐渐衰落。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锋芒直指沙皇专制统治下的封建农奴制,具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和民主倾向。
(普希金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塑造俄国第一个多余人形象)美国:真正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这和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晚有关。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往往从民主主义理想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罪恶,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具有较强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开了美国文学史上心理分析的先河)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龚古尔兄弟是其倡导者。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1. 现实主义文学•定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文学流派,强调描绘社会现实、人类生活和人性的矛盾。
•示例:荷尔德林的《皮皮杖》是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个贵族地主通过粗暴手段压迫农民的故事。
2. 现实主义小说•定义:现实主义小说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细致描写现实生活的细节来呈现社会问题和人性矛盾。
•示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通过描写军事、政治及家庭生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3. 社会写实主义•定义:社会写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强调通过描写社会问题来反映社会现实。
•示例: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是社会写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孤儿的命运和英国社会的不公平,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
4. 自然主义文学•定义: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进一步发展,更强调对人类行为的分析和对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影响的描写。
•示例:米尔扎缪·拉谢德的《人类罪恶论》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通过对一个年轻人堕落的描写,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
5. 特写手法•定义:特写手法是现实主义文学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场景或物品的特性。
•示例: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使用了大量的特写手法,通过对角色情感和内心世界进行细节描写,增强了读者对故事的共鸣。
6. 现实主义的终结•定义:随着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现实主义逐渐失去了其主导地位。
现实主义的终结指的是其在文学发展中的衰落。
•示例:弗朗兹·卡夫卡的《变形记》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终结之作,通过描写主人公突变为昆虫的奇幻情境,挑战了现实主义对真实世界的描绘。
以上列举的名词和示例只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几个重要代表,这些文学名词和作品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核心思想。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点: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强调题材的当代性;以历史家的责任感书写时代篇章;强调细节的真实性;强烈的批判性与暴露性政治批判: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阶级的批判;经济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批判;道德批判:财富的增长与道德的沦丧。
批判现实主义的阶级基础:中小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想基础:人道主义对博爱的刻意强调-人文主义到人道主义的演变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与作家的历史感典型人物对历史的强调历史的变动性与人物性格形成的过程人道主义对人物塑造的影响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基本特征:客观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全方位真实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批判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深刻揭露和批判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丑恶。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
典型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普希金(1799、6、6-1837、2、10)1、俄罗斯民族诗人、俄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国文学之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俄国“第一位偷到缪斯女神金腰带的诗人”2、普希金的创作:一、诗歌:抒情诗1、政治抒情诗。
(反对专制暴政,歌颂自由):《自由颂》、《童话》、《致恰达耶夫》、《致普柳斯科娃》、《短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2、爱情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给她》、《心愿》、《致梦神》、《致凯恩》3、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奇萨拉伊的泪泉》、《茨冈》(阿乐哥珍妃儿)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之作。
二、戏剧:1、《鲍利斯•戈都诺夫》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
人物:鲍利斯•戈都诺夫:大贵族,以非法手段登上皇位。
季米特里:皇子,被戈都诺夫所害。
葛里戈里:僧侣。
假冒皇子,推翻戈都诺夫。
三、小说:1、短篇小说:《别尔金小说集》、《驿站长》威林:俄国第一个“小人物”形象。
《风雪》、《射击》、《棺材匠》、《村姑小姐》、《黑桃皇后》伯爵夫人、李占未塔(伯爵夫人养女)葛尔曼(下级军官,因赌博而发疯)2、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反映普加乔夫起义。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一、时代背景19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
人们对传统宗教和道德观念的怀疑也在逐渐加深。
这些社会变革在文学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二、客观写实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生活的客观而准确的描绘,力求反映真实的社会现实。
作家们以现实世界为创作对象,通过对社会人物、事件和环境的描述,展现出社会的真实面貌。
他们力求将作品中的人物与社会结构相结合,展现出人类生活的真实状态。
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映。
作家们通过作品的叙述、情节和人物的塑造,揭示出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
他们以笔触揭示出社会的丑恶、不公和黑暗面,批判社会的腐朽和不公,力求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四、人物的普遍性和裙体形象现实主义文学塑造的人物具有普遍性和裙体性。
作家们努力刻画出真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力求揭示出人类内心的普遍共鸣和共同命运。
这些人物形象通常是社会中普通的人们,他们的性格、言行和命运都能代表一定社会裙体的特征。
五、反对浪漫主义和理想化倾向现实主义文学反对浪漫主义和理想化倾向,强调对生活的客观观察和真实描写。
与浪漫主义文学相比,现实主义文学更加注重对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平凡和复杂的表现,以此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六、语言格调的平实和朴素现实主义文学的语言风格通常以平实和朴素为主,力求展现出真实的社会语言和日常用语。
作家们避免夸张和华丽的修辞,力图用朴实的语言描绘出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中,以上基本特征贯穿始终,表现出作家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反思。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促使人们对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产生深刻的思考。
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也延续至今,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与19世纪社会的巨大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其成为当时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流派。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和客观的描写,注重社会现实和人性的表现,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一种抗衡和补充。
本文将简要介绍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真实描写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的描写,追求客观的表现方式,力图在作品中展现出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人性的真实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作家通常会选择普通人的生活和体验作为创作对象,力求以客观的眼光去观察和描绘。
2. 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作品中常常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和不公正现象。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社会问题,揭露社会的丑恶和不公,希望唤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意识。
3. 人性关怀现实主义文学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关怀和探讨,作品中常常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来揭示人性的本质和价值观念,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
4. 对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断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写作方式进行批判和颠覆,试图摆脱浪漫主义文学的夸张和虚构,追求更接近现实生活的表现方式和写作风格。
现实主义作家通常选择平实的语言和描写方式,力求使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现实生活。
5. 对艺术的追求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艺术的追求和表现,作品中常常展现出对艺术的自觉和追求高品质的审美追求。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在作品中追求真实和客观的表现方式的保持对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和追求,力求给读者带来更高层次的文学享受。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真实描写、社会批判、人性关怀、对传统的批判和对艺术的追求等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作家通过其作品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观察和批判,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关怀,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为当时的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活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对当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思想启示。
外国文学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1、思想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2、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2)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3)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4)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二、《拉辛与莎士比亚》是司汤达一部重要的文艺论著、批判现实主义。
三、《红与黑》书名的含义:“红”红色的军装象征着资产阶级革命;“黑”教士的黑袍,即教会及复辟时期的反动统治。
四、《红与黑》的突出成就也表现在塑造了于连这个形象。
五、《红与黑》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的小说,表现在三个方面:1、作者揭露了复辟王朝时期的腐败、黑暗以及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2、《红与黑》描绘了复辟王朝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3、《红与黑》对现实抨击最尖锐的描写,贵族政权企图依靠外国势力干预政局的揭露。
六、《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最完美的绘写之一”,小说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典型。
七、《人间喜剧》巴尔扎克“一个完整的社会”指第一部分是《风俗研究》、第二部分是《哲理研究》、第三部分是《分析研究》八、《人间喜剧》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史”九、《人间喜剧》的思想特征1、《人间喜剧》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2、《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3、《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惨剧,这些惨剧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人间喜剧》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也描写到底层人物。
十、《高老头》主要人物有:高里奥、拉斯蒂涅、伏脱冷、和德·鲍赛昂子爵夫人十二、《高老头》思想内容:1、《高老头》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2、《高老头》还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政治野心家的成长过程,揭露了统治阶层得卑鄙丑陋,抨击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从而揭示了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3、《高老头》还反映了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的深刻了解,显示了复辟时期贵族被资产阶级取代的历史过程十三、福楼拜代表作品:1856年4月的《包法利夫人》、新型的史诗小说《萨朗波》、《情感教育》、《圣安东的诱惑》、短篇小说集《三故事》十四、《包法利夫人》的艺术特征:1、在典型的塑造上,福楼拜更注重精神气质的描绘,而不是性格特点的刻画;2、遣词造句上,文字精美;3、小说结构上有新的创造十五、《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成名作;《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最喜爱的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艰难时世》是狄更斯唯一一部正面反映了劳资矛盾的作品十六、狄更斯的创作时期:第一时期是1841年以前,从1837到1841年,狄更斯接连发表了《匹克威克外传》、《奥利佛·退斯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5部长篇小说;第二时期从1824到1858年,这一时期时间跨度最大,作品也最多,共创作了《马丁·朱述尔维特》、《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六部长篇小说;第三时期从1858年到作者逝世,这一时期共创作了《双城记》、《远大前程》、《我们共同的朋友》、《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4部长篇小说十七、狄更斯小说的创作特征:狄更斯小说的思想内容是丰富而复杂的;但有三个基本侧面,首先,是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其次,是对伦理道德的提倡与弘扬;第三,是对人性的广泛而深入的探索,而贯穿这三个方面的则是作者的人到主义思想。
第七章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批判地再现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解剖性的暴露、撕毁所有一切的假面具,故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高尔基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色现实主义文学的在各国的发展一、背景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
(工业化的影响)特定的社会心理因素是促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中介环节之一。
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同19世纪上半期欧洲的哲学和科学有密切的关系。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除了外部因素外,还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和内部原因,有其历史承传。
二、思想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三、艺术特征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四、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一)法国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1、司汤达(1783-1842)2、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3、梅里美(1807-1870)一位极具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以中短篇小说赢得文学史上的地位。
代表作:《高龙巴》、《嘉尔曼》(《卡门》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文学人物画廊中极为鲜明突出的叛逆者形象)。
《嘉尔曼》唐·何塞:骑兵—下士—中士—盗匪嘉尔曼:波希米亚姑娘、走私犯、丈夫独眼龙迦奇亚嘉尔曼的外貌描写:“一个女人登上河梯,过来坐在我的身边。
她的头上插着一大簇茉莉花,展开的花瓣在夜间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她衣着简朴,甚至显得寒酸,浑身黑色,与大多数夜游女工无异。
名媛淑女一般早上才穿黑色晨服,晚就穿法国晚礼服了。
出水女郎来到我身边,让蒙头纱巾滑落在香肩上,正当‘满天星斗落幽光’,我朦胧看见她小巧玲珑,年轻娇嫩,体态健美,还有一双大眼睛。
”嘉尔曼人物形象:社会的叛逆者,以“恶”的方式来反抗社会,狡诈,欺骗,厚颜无耻。
独立不羁,不愿忍受社会的任何束缚,热爱自由和忠于自己的性格特征。
4、福楼拜(1821-1880)19世纪中期法国的重要作家,他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自然主义和20世纪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艺术主张:追求真实性、追求客观态度、追求艺术美。
代表作:《包法利夫人》—《爱玛》(1856)《情感教育》(1869)《包法利夫人》——外省风俗“这位杜布克夫人虽然长得丑陋,瘦得像干柴棍,脸上的疙瘩多得像春天的树芽,却不乏象她求婚的人。
”“夏尔的谈话就像人行道一样平板,内容平庸,就像衣着寻常的行人,引不起任何情绪、笑意或幻想。
”“未来就像是一条黑洞洞的走道,尽头是一扇紧紧关闭的门。
”“她认为爱情应当突然到来,像暴风雨从天而降,夹带着雷电,把生活兜底翻起,把意志如同树叶一般刮走,把整个的心都投入深渊。
”“可怜的小女人,她准是在渴望爱情,像案板上的鱼在渴望水一样!”爱玛悲剧的根源:著名作家苏童就曾评价《包法利夫人》是一部包含人性弱点的百科全书, 认为它几乎不带评判色彩地描述了一个女人在追求爱情和物质享乐时的可爱与可气、激情与痴狂以及任性与堕落。
拜伦说过, 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 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全部。
爱玛悲剧命运的根源就在于她作为一个女性, 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 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 追求完美、理想而又浪漫的爱情, 成了束缚她一生的镣铐。
5、小仲马(1824—1895)小仲马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当公务员时与一女裁缝所生的私生子。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小说所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这种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且受到普遍的欢迎。
6、都德(1840-1897)19世纪后期一位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月曜日的故事》(《最后一课》《柏林之围》)7、巴黎公社文学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巴黎公社文学,是一种新颖的现实主义文学。
它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无产者为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激情。
代表性作家有:鲍狄埃《国际歌》、米雪尔、瓦莱斯、克莱芒(二)英国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较多地表现了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
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的色彩较强。
1、狄更斯(1812-1870)《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马丁·朱述尔维特》《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2、萨克雷(1811-1863)著名的讽刺小说家。
代表作:《名利场》——没有主人公的小说重点塑造了女冒险家蓓基·夏泼的形象。
萨克雷写小说力求客观,不以他本人的喜爱或愿望而对人物、对事实有所遮饰和歪曲。
人情的好恶,他面面俱到,不遮掩善良人物的缺点,也不遗漏狡猾、鄙俗人的一节可取。
全部故事里没有一个英雄人物,所以《名利场》的副题是《没有主人公的小说》,就是现代所谓“非英雄”的小说。
《名利场》的女性形象:聪明邪恶的蓓基:聪明乖巧,八面玲珑。
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她认为有用的人,她都会竭力逢迎,百般讨好。
同时也是一个有主见和独立性、能干的女人。
然而,在世人的眼中,她是邪恶的。
美丽痴情的爱米丽亚:漂亮、温柔、善良的贤淑女性。
驯良和顺、安分守己,极富同情心,崇拜并忠实于丈夫,从来没有自己的意愿或心计,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她是一个集完美的淑女、模范妻子和母亲于一体的理想化身。
3、勃朗特三姐妹夏绿蒂·勃朗特(1816-1855):《教师》、《简爱》、《维莱特》艾米丽·勃朗特(1818-1848):《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1820-1849):《艾格尼斯·格雷》《简爱》----一部自传主题: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形象:简代表着19世纪正处于萌芽状态的欧美女性运动,表达了来自女性、尤其是出身贫寒的平民女性内心的强烈愿望,即:要求和男子平等;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以及自由表现自己的爱憎。
简·爱的平等宣言:“你以为我会留下来,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机器人?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受得了别人把我仅有的一小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仅有的一滴活命水从我的杯子里泼掉吗?你认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眼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的那样!”《呼啸山庄》主题意蕴:真爱与世俗的交锋人性的丧失与回归叙述视角:故事内叙述者多层次叙述的策略。
第一叙述层:洛克伍德第二叙述层:女管家艾伦·迪恩5个次要叙事者凯瑟琳的爱情表白:“我这么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自己更像我自己。
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而林顿的和我们就截然不同了,就像月光跟闪电,冰霜跟火焰。
”“要是希思克利夫跟我结了婚,那我们还不是要去讨饭吗?而要是我嫁给林顿,我就可以帮助希思克利夫站起来,安排他摆脱我哥哥的逼迫和欺压。
”“我对林顿的爱,就像林中的树叶。
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木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使叶子发生变化。
而我对希思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它虽然给你的欢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
4、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代表作《玛丽·巴顿》(1848)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它从侧面反映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5、宪章派诗歌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高涨时期出现的一种群众性的文艺现象。
琼斯《未来之歌》林顿《人民集会》梅西《红色共和国党人抒情诗》(三)、德国1、海涅(1797-1865):德国早期现实主义作家2、毕希纳(1813-1837):《丹东之死》3、韦尔特(1822-1856):《刚十八岁》、《铸炮者》、《我愿做一名总监》(四)、北欧1、安徒生(1805-1875):《卖火柴的小女孩》、《看门人的儿子》、《丑小鸭》(写出了社会中贫富的对立和穷苦人的悲惨遭遇,又以美丽的幻想表达善良而美好的愿望)《皇帝的新装》、《园丁的主人》(辛辣讽刺了统治者的无知与骄横)2、勃兰兑斯(1842-1877):《十九世纪文学主流》3、易卜生(1828-1906):《玩偶之家》4、比昂松(1832-1910):《破产》《挑战的手套》《玩偶之家》第一幕:娜拉幸福迎接圣诞节,林丹太太请求娜拉帮忙找工作,克洛克斯泰因伪造签字即将被开除,前来求娜拉帮助恢复银行职位,否则就告娜拉伪造签字。
第二幕:海尔茂辞退克洛克斯泰,阮克大夫向娜拉表达爱意,克洛克斯泰寄信给海尔茂告知娜拉伪造签字。
第三幕:林丹太太是克洛克斯泰的前女友,她让克将信要回来;海尔茂发现信件责骂娜拉,这时又收到克寄来的第二封信以及借据,海尔茂转悲为喜,而娜拉则毅然离家出走。
娜拉的觉醒:“我是说,我从父亲手里转移到了你的手里。
跟你在一块儿,事情都归你安排。
你爱什么我也爱什么,或者假装爱什么——我不知道是真还是假——也许有时候真有时候假。
现在我回头想一想,这些年我在这儿简直像个要饭的叫花子,要一口,吃一口。
托伐,我靠着给你耍把戏过日子。
可是你喜欢我这么做。
你和我父亲把我害苦了。
我现在这么没出息都要怪你们。
”“你一向待我很好。
可是咱们的家只是一个玩儿的地方,从来不谈正经事。
在这儿我是你的“玩偶老婆”,正像我在家里是我父亲的“玩偶女儿”。
我孩子又是我的泥娃娃。
你逗着我玩儿,我觉得有意思,正像我逗孩子们,孩子们也觉得有意思。
托伐,这就是咱们的夫妻生活。
”“这些话现在我都不信了。
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托伐,我知道大多数人赞成你的话,并且书本里也是这么说的。
可是从今以后我不能一味相信大多数人说的话,也不能相信书本里说的话。
什么事情我都要用自己脑子想一想,把事情的道理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