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量空调系统新风量分配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变风量系统最小新风量控制方法的讨论(摘自《暖通空调》99年第三期)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宋宏光两种常用新风控制方法风机跟踪控制法及CO2浓度控制法是当前常用的新风控制方法,前者是传统的方法,后者是较新的方法。
但后者并不能完全补偿前者的不足。
风机跟踪控制法该法的控制原理是:送风机送出风量-回风机吸入风量=新风量=常量。
这样,在VAV系统运行期间不论送风量如何变化,回风量跟踪调节回风量并保持与出风量之差不变即维持新风量不变。
实际运行状况并非如此。
风机跟踪控制法所取的控制讯号分别来自总送风管及总回风管上的动态测定点,经过运算变换成风量去调节风机维持新风量不变。
动压是风速的函数,送风干管速度GBJ49-87规定为6--14M/s,回风管速度更低,现取6m/s。
当管道断面一定时断面内速度变化即表示风量的变化。
现将风量变化、速度及动压的关系列于表1。
表1中+5%和-5%是指风量变化的控制幅度,对应的动压变化分别为(9.6-10.6=)-1.0Pa 和(9.6-8.5=)+1.1Pa。
为保证新风量不变,风机跟踪控制不管系统风量如何变化,总送风管风量与总回风管风量之差即新风量保持不变,现假定为1500m3表2中回风量的大小是为了保持新风量不变的要求而提出的,即送风量减少到50%时。
回风量应为(5000-1500=)3500m3/h,实际运行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正负5%以内一般认为可以接受。
回风管中的回风量是由动压控制的,为了保持回风量在3500(1+5%)以内,动压控制精度在(4.10-3.72=)0.39Pa;同样,保持回风量在3500(1-5%)以内,动压精度应在(3.72-3.36=)0.36Pa,这对动压检测控制是很难办到的,因为为个动压是由差压变送器测量风道中全压与静压之差来确定的。
目前,较好的差压变送精度为0.5级即全量程的0.5%。
按着上述要求选用量程最小的差压变送器,量程为0-245Pa。
其变送允许误差为0.5%×245Pa>>0.36Pa。
变风量(V A V)系统空调调试工法1 前言变风量(V A V)空调系统是一种通过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内温湿度的空调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60年代起源于美国,自80年代开始在欧美、日本等国得到迅速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变风量空调系统巨大的节能优势。
而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正在逐步提高,对室内的空气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筑物空调系统正在快速的普及和发展。
与此同时,建筑物的能耗也越来起大。
然而全球气候变暖,因此,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必须利用现代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大力开发节能型空调系统。
应对于新型空调系统,采用新型的检测调试方法。
为了不影响工程交工验收和数据的准确性,总结了个别工程的经验,为我公司的变风量(VAV)系统的检测调试提供依据。
特编制本工法。
2 工法特点变风量空调系统由空调机组和末端装置(V A V BOX)组成,末端装置(V A V BOX)箱安装于吊顶内,与末端风口采用带强度的保温软管进行连接。
一般VA V BOX均带2-5个风口,风量的调节全部在吊顶内完成,因此检测时,需要其它专业施工到位,方能编制检测调试方案以及平衡调整。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如:办公大楼,多区域控制的建筑物以及公用回风通道建筑物。
3.1 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由于变风量可以减少送风机和供冷、暖的能量(因为可利用灯光及人员等热量),故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可以采用变风量系统。
若建筑物的玻璃窗面积比例小,外墙传热系数小,室外气候对室内影响较小,则不适合采用变风量系统。
因为部分气候时的负荷能量较小。
例如办公大楼,一旦建筑物内有人员聚集和灯光关闭开启,负荷就接近尖峰;人员离开和灯光关闭负荷就变小,因此负荷变化较大。
再如图书馆或公式建筑,具有较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有较大负荷变化的时间长。
3.2 多区域控制的建筑物多区瑾控制的建筑物适合采用变风量系统,因此变风量系统在设备安装上比较灵活,因此用于多区域时,比一般传统的系统更为经济节能。
简析变风量(VAV)空调系统及设计指南简析变风量(VAV)空调系统及设计指南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是根据室内负荷的变化或室内温度设定值的改变,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送风量,使室内温度达到设定要求的全空气空调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一般由变风量末端装置、集中空气处理机组、送回风管路及其控制系统组成。
变风量系统示意图:适用条件,主要特点:一般意义上,国内市场主要应用超高层高档办公楼,部分跨国公司对办公场所空调系统的硬性要求之一。
房间温度能够单独控制的全空气系统。
风量自动变化(应对负荷变化),系统风量分配自动平衡。
空调房间没有冷水系统,同时也没有冷凝水产生的相关问题。
对于负荷变化较大,同时使用系数较低的场所,节能效果尤为显著。
空气品质好,温控准确快速,舒适性提高。
运行节能(比CAV或FCU系统节能20-30%)。
维修成本低,便于装修重新分隔。
需要的机电安装高度较多,方案及扩初阶段需要和建筑协调确定。
造价较高,需要较高的安装调试水平,系统的控制调试较为复杂。
负荷计算,系统选型:1.收集建筑资料,确定空调分区,划分空调系统:2.冷负荷计算:计算各房间的逐时/最大冷负荷、送风量、新风量;计算AHU的逐时/最大冷负荷、送风量、新风量。
3.供热方式的确定及热负荷计算:周边区的辅助供热系统(远程供热、独立供热);再热式变风量系统的供热(就地供热);单风道系统的供热(冷热风);分别计算热负荷。
4.VAV BOX平面布置及类型:考虑温控要求,确定BOX数量;根据空调分区,确定BOX为单冷还是冷暖型;考虑气流组织、房间的噪音要求确定送回风口位置、换气次数等,确定BOX是否带风机。
末端设备选型:VAV BOX本体主要部件:VAV BOX的分类:与压力有关型BOX:通过房间温度与设定温度差值控制风阀开度:工作原理:弊端:当阀位不变时,BOX风量随入口静压变化而变化。
通过房间温度与设定温度差值控制风阀风量:风速(压差)传感器-8×2个小孔。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新风系统在建筑空调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新风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角度出发,探讨新风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变风量空调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种能够根据室内和室外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送风风量和风速的空调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送风机的转速和运行时间来实现空调系统中的新风和回风的调节。
这种系统具有能耗低、运行稳定等优点,因而在商业建筑、办公楼、酒店等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
变风量空调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风问题。
新风质量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新风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室内空气的清新度和人员的健康。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由于系统运行时新风量和风速会随着室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系统设计不合理或者运行不当,就会导致新风质量不佳。
特别是在高污染物浓度和高温高湿环境下,新风问题会更加突出。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新风问题还表现在新风分配不均匀上。
由于变风量空调系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送风风量和风速,而新风口的布置并不完全符合空间的实际需要,导致了新风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这就使得部分区域的新风量不足,从而影响了室内空气品质。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还存在着新风处理不当的问题。
新风处理不当主要表现在新风装置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上。
在设计环节,新风处理设备的选择、配置和布局是否合理,以及在运行管理中,人员是否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新风处理设备,都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新风处理效果。
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新风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1. 系统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新风问题。
在设计阶段,应该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合理配置新风处理设备和新风口,确保新风量的充分供应和均匀分配。
2. 加强新风过滤处理。
通过安装高效滤网和UV灯等设备,可以有效净化新风,排除有害气体和微生物,从而提高新风质量。
3. 合理设置新风口和回风口。
变风量系统中新风量的计算和控制方法作者:于建伟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1期摘要:本文简短介绍了变风量系统中新风量的计算方法及分配存在的问题,并简短叙述了常用的新风量控制策略,并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变风量系统、新风量、控制策略中图分类号:TD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随着人们对建筑物室内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对室内空气品质(IAQ)也开始关注。
现代建筑物室内装修和家具涂料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室内人员产生CO2、异味等污染物,这些都需要向室内送入足够的新风,以稀释这些污染物。
同时,为保证人体健康,对新风量也有硬性要求。
因此,保证室内新风量供给是空调系统设计时应该重视的问题。
近些年,变风量(Variable Air Volume, VAV)空调系统因其具有分区温度控制、运行能耗低及结合二次装修方便的特点在高档写字楼中应用越来越多。
在变风量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该系统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新风量不能按需求分配,即使总新风量充足,个别区域也存在新风量不足的问题。
变风量系统中新风量的问题变风量空调系统因其独有的特点在高档写字楼中应用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一条能否评为高档写字楼的硬件标准。
在VAV空调系统中,各空调区域的朝向、照明、人员等都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各区域冷(热)负荷和新风量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对同一空调机组(Air Handle Unit, AHU)服务的各区域而言,送风的新风比是相同的。
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有的区域新风量过多,而有的区域新风量有明显不足的现象。
同时,VAV系统中各空调区域送风量的分配随各区域负荷的变化而等比例变化,这就导致负荷波动较大时,新风量随送风量的波动而变化,致使新风量不能按需分配。
解决最不利区域新风量不足的最佳方法是设置独立的新风系统,这种方法实质上是把变风量系统与新风系统分开设置,使新风量的分配完全不受房间负荷的影响,而只与各房间内的设计人数及稀释污染物有关。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现代化办公环境中,人们长时间待在密闭空间内,呼吸的是同一批空气,这时就需要引入新鲜空气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是新风系统的作用。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种根据室内外环境及人员数量变化来调整风量的空调系统,而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新风问题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新风系统的设计要合理。
新风系统需要根据室内外环境的差异来调整新风量,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在设计新风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室内外的空气质量指标,如PM2.5、CO2等,以及室内外的温湿度差异,来确定新风量的大小。
新风系统的布局也需要合理,新风口的位置要选择在室内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区域,如厕所、厨房等,以保证新风口能够有效地引入新鲜空气。
新风系统的调节要及时。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新风量的调节需要根据室内外环境的变化来动态调整。
现在的新风系统具有智能化的功能,能够根据室内外环境及人员数量的变化来自动调节新风量。
在人员较多、室内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新风量可以适当增加,来增加室内空气的流通,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而在人员较少、室内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新风量可以适当减少,以节约能源。
新风系统的过滤要有效。
新风系统需要对引入的新鲜空气进行过滤,以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在新风系统中,通常会设置过滤器,通过机械过滤、静电吸附等方式来过滤空气。
过滤器的选择要根据空气质量的要求来确定,例如需不需要过滤PM2.5,需要过滤到几级过滤器等。
过滤器的清洁与更换也是保证新风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需要定期清洗或更换过滤器,以保证过滤效果。
新风系统的运维要得当。
新风系统的运维包括设备的检查、维护与管理等,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运维工作中,需要定期检查新风系统的工作状态,包括检查风机、新风口、过滤器等的工作情况,如有故障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还需要对新风系统的管理进行规范,如建立制度,制定运维计划,加强人员培训等,以确保新风系统的有效运行。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新风问题是指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由于制冷、制热负荷和室外空气湿度变化,导致新风量控制不稳定或不能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的问题。
它是变风量空调系统运行中常见的一个难题,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室内环境和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多困扰。
一、新风量控制不稳定。
变风量空调系统通过与室内空气质量传感器和室外温湿度传感器的联动控制来实现新风量的调节和控制。
实际运行中由于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的精度限制以及系统控制策略不合理等原因,新风量的控制存在偏差,无法保持稳定的状态。
这样既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无法保持良好,又会造成供回风机运行不稳定,增加系统的能耗。
二、新风量不能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保持室内空气质量的舒适,但是由于变风量空调系统是根据室外空气质量和室内热负荷情况来调节新风量的,因此当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或室内热负荷较大时,系统无法及时增加新风量,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感。
三、局部回风污染问题。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回风是通过天花板或地板进入系统的,当新风量不足时,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局部区域的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居住者的健康。
四、运行成本增加。
由于新风量的控制不稳定或无法满足要求,系统不得不通过增大循环风量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从而增加了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一、优化系统设计。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应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和室外空气质量情况合理确定新风量的控制策略,采用高精度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以提高新风量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二、增加新风处理设备。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可以增加新风处理设备,如新风预冷器、新风加热器、新风湿度调节器等,以提高新风量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
三、加强新风与回风的分流控制。
通过引入分流调节器等装置,可以实现新风和回风的分流控制,使新风和回风之间的混合度达到最优,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果和空气质量。
LOGO VAV系统中的新风量确定及控制VAV系统变风量系统中新风量的重要性在暖通空调系统中, 足够的新风量对于提高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IAQ),保证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和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意义。
对于定风量(CAV)空调系统来说, 由于新风量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 因此一旦按要求设定好了新风, 则在系统运行的整个期间, 新风都会满足要求。
与之相比, 变风量系统则不同, 其送风量在运行过程中随着负荷的减小而不断减少, 如果不进行控制, 则新风量也将随送风量成比例减少, 在负荷很低的情况下, 就有可能造成变风量空调系统内某些分区新风量不足,室内空气品质恶化。
反之, 当送风量在运行过程中随着负荷的增大而增加, 如果不进行控制, 新风量也将随送风量成比例增加, 造成变风量空调系统能耗的增加。
因此,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是影响变风量空调系统运行性能VAV系统运行原理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变风量箱调节送入房间的风量和新回风混合比, 并相应调节空调机组(AHU)的风量或新回风混合比来控制某一空调区域温度的一种空调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可以根据空调载荷的变化及室内要求参数的改变, 自动调节空调送风量(达到最小送风量时调节送风温度), 以满足室内人员的舒适要求或者其它的工艺要求。
同时根据实际送风量自动调节送风机的转速, 最大限度的减少风机动力、节约能量。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常用的新风量控制方法风机跟踪控制法旁通风机法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法压差检测法风机跟踪控制法旁通风机法这种方法在原有的新风管道的旁边平行引入一条旁通风道, 其中的旁通风机在系统需要新风的任何时刻, 都处于运行状态, 确保在任何时刻提供所需的最小新风量(如图3所示)。
旁通管道的尺寸设计应使得旁通风量易于测量机构(AFSI)精确测量。
所以这种方法与前一种方法比较大大的提高了控制精度。
但是, 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不足, 如: 需要铺设额外的管道, 结构复杂, 对已有的系统不易于改造等。
新风量计算新风量计算方式一按房间可容纳人数计算:(适用于有分割的,多个小房间)Qm=N ×qmN—人数;(单位面积内的人数可以根据单位面积容积率计算,即人数=面积×0.8)Qm—新风量,单位:m3/h;qm—每人所需要的新风量(一般每人按30 ~50m3/人计算)。
新风量计算方式二按新风占总送风的百分比计算:Q新风量=Q总送量×10 ~30%(适用于面积比较大的区域)新风量取总送风量的10%至30%注:总送风量就是承载空调区域冷(热)负荷的多台空调器的送风量之和。
排风量计算排风量计算方式一按房间换气次数计算:(适用于有分割的,多个小房间)Q排风量=N×VN—房间换气次数V—房间体积排风量计算方式二(适用于面积比较大的区域)按排风量取新风量的80~90%计算Q排风量= Q新风量×80~90%案例1.某KTV娱乐场所,房间吊顶高2.8m,有50个房间,每个房间的面积为28m2。
计算总新、排风量,并选择相应的新、排风机。
计算如下:Q新=20×50×50m3/h=50000m3/hQ排=28×2.8×50×15m3/h=58800m3/h新风机用5台BFP-10D排风机用6台10000m3/h的风机。
2.某商场总空调面积为10000m2,单位负荷为150w/m2。
计算总新、排风量,并选择相应的新、排风机。
用第二种计算方法1.要先计算出整个商场的空调冷负荷,选定变风量空调机组;2.由选定的变风量空调机组计算出总送风量;3.根据总送风量计算新风量;4.按排风和新风的百分比计算排风量。
定风量及变风量计算公式在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中,定风量和变风量是两种常见的空调系统运行方式。
定风量是指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风量是固定不变的,而变风量则是指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室内环境的变化来调整风量。
在实际的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运行方式,以保证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舒适度。
定风量计算公式。
在空调系统设计中,需要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和使用情况来确定空调系统的风量。
定风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 V × n × 60。
其中,Q为空调系统的风量,单位为m³/h;V为室内空间的体积,单位为m³;n为空气的换气次数,通常为10-15次/小时。
在实际的空调系统设计中,需要根据室内空间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空调系统的风量,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舒适度。
变风量计算公式。
在变风量的空调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室内环境的变化,根据室内环境的变化来调整空调系统的风量。
变风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 V × n × 60 × f。
其中,Q为空调系统的风量,单位为m³/h;V为室内空间的体积,单位为m³;n为空气的换气次数,通常为10-15次/小时;f为调整系数,根据室内环境的变化来确定。
在实际的空调系统设计中,需要根据室内环境的变化来确定空调系统的风量调整系数,以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
定风量与变风量的比较。
定风量和变风量是两种常见的空调系统运行方式,它们各有优劣。
定风量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风量是固定不变的,适用于室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场所,如办公室、会议室等。
而变风量则是根据室内环境的变化来调整风量,适用于室内环境变化较大的场所,如商场、餐厅等。
在实际的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运行方式。
定风量适用于室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场所,能够保证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舒适度;而变风量适用于室内环境变化较大的场所,能够根据室内环境的变化来调整空调系统的风量,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
空调控制系统的新风量控制方法对于新风的控制原则是在能够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最小新风量的控制方法。
1、设定最小新风阀位设定最小新风阀位可近似认为是固定新风比的控制方法,是沿用定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控制方法。
根据不同季节和室内外焓值变化情况,对新风阀设定一个最小阀位,以此来提供合理的新风量。
然而,V A V空调系统在保持最小新风阀位恒定的情况下,随着变风量系统送风量的下降,新风入口到混合段的压差减小,新风量也会相应下降。
如果引起送风量下降的负荷减少不是因为人员数量变化,且室内要求新风量不变,这种情况会造成新风不足。
所以,这种设定最小新风阀位的新风控制方式,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变风量系统对新风的要求。
2、根据送风量变化调节新风阀开度这种控制方法相当于固定新风量的控制方法,是针对上面提到的固定阀位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
这种方式在V A V空调系统的送风量发生变化时对新风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使送入室内的新风量不随送风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这种方法在理论上十分简单,但在实际中也不一定能够保证新风量恒定。
其一,是当V A V空调系统的送风量变化时,新风入口到混合段的压差也发生变化,这种压差与风阀开度的关系不是一个线性关系;其二,风阀从结构上讲也不适合于频繁动作。
但是,根据送风量变化调节新风阀开度可以改善新风的供给质量。
3、风机跟踪法控制新风量风机跟踪法也称为送风机、回风机风量测量控制法。
这种方法同时测量送风机和回风机风量,送、回风的差值即为新风量,这一差值经过运算转换,用得出的风量差去控制回风机,保持这个风量差即新风量不变。
送风机送出风量-回风机吸入风量=新风量=常量为保证新风量不变,风机跟踪控制不管系统风量如何变化,总送风管风量与总回风管风量之差即新风量保持不变,要保持新风量不变必须精确测量送回风管的动压,但是,反映风速动压是全压和静压的差值,由于动压值相对较小,而全压和静压误差相对较大,所以其差值的误差就更大了。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变风量空调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因为相比传统的恒风量空调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能够根据室内环境的实际需求进行智能调节,提高空气质量,节约能源。
变风量空调系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新风问题。
新风是指从室外引进的新鲜空气,通过合理的调节和处理,能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新。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新风本应该通过排风系统进入室内,与室内空气进行混合,以提供清新的室内环境。
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新风数量不足。
变风量空调系统通过风机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调节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新风数量的合理配置。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设计和安装的不合理,往往会导致新风数量不足。
这样就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浊,影响人体健康。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考虑增加新风口的数量,提高新风的引入量,或者改进风机的控制方式,使其能够更加智能地调节新风量。
新风温度不稳定。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新风往往通过室外机经过换热器进行预处理,然后再进入室内进行空气混合。
但是由于室外温度的变化较大,换热器的效果无法保持稳定。
这就会导致新风的温度不稳定,不仅影响了室内的舒适度,还会增加能源的消耗。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优化换热器的设计和选择,以确保其换热效果稳定,同时可以考虑引入先进的温控技术,使新风的温度可以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智能调节。
新风质量不达标。
室外空气中存在着各种污染物,如PM2.5、有害气体等,如果这些污染物不能得到有效过滤和处理,就会直接进入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新风问题主要是由于过滤和处理设备的不完善造成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引入先进的过滤和处理技术,如活性炭过滤器、紫外线杀菌器等,提高新风的过滤和净化效果,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主要包括新风数量不足、新风温度不稳定、新风质量不达标和新风与室内空气的混合不均匀。
变风量空调系统新风量的分配研究摘要:本文从vav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指出保证vav空调系统中室内新风量的三个控制环节——新风总量、新风分配量、新风均匀性,着重分析单风机变风量系统的新风分配量问题,并对目前的几种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风量系统(vav)新风分配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室内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空气调节系统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已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现代建筑物室内装修和家具涂料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室内人员产生co2、异味等污染物,这些都需要向室内引入足够的新风,以稀释室内污染物。
因此,保证室内新风量是空调系统设计时应该重视的问题。
因此在对变风量空调系统(vav)进行设计时,也必须特别注意新风量设计和新风量分配方式问题。
以下就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探讨。
1、保证室内新风量的控制环节
1.1 保证室内新风量,首先,设计时要选取合适的正确的新风量标准。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以及技术措施等设计规范,一般公共建筑的新风量取30m3/h·人。
1.2 保证室内新风量需要控制3个环节:
a. 新风总量——控制整个系统的新风量,满足该空调系统所有
服务区域的人员标准新风量之和;
b. 新风分配量——控制送入系统各个末端服务区域的新风量,满足区域内人员的标准新风量;
c. 新风均匀性——控制送给服务区域内所有人员新风,满足人员需求新风量,避免区域内一部分人得到多于标准的新风量,而另一部分人得到少于标准的新风量。
控制新风均匀性,则要求处理好风口布置,气流组织问题,复杂空间尚需对流场进行模拟分析。
2、vav系统中新风量问题
对于单风机定风量全空气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将系统新风总量和新风分配量,根据要求设定并调试好,也就控制了第一环节(新风总量)和第二环节(新风分配量)。
而对于变风量全空气系统,本文着重讨论变风量系统中新风控制第二环节:新风分配量。
新风分配量与室内负荷变化有关,以下分析设备、灯光和人员负荷变化和建筑负荷变化对新风分配量的影响。
2.1 设备、灯光和人员负荷变化对新风分配量的影响
2.2建筑本身负荷改变给新风量分配造成的影响。
举例说明,某工程内区面积是1000m2,外区面积也是1000m2,内走道210 m2,芯筒面积为420 m2,人员数量为8 m2/p。
内区和外区采取相同的单风机风量变化系统,系统需要的总新风量是7806 m3 /h,系统的送风量接近三万立方米每小时。
建筑负荷发生的一个变化是:建筑负荷发生的年度变化给新风分配造成的影响。
因为外区的送风参数始终一致,送风量一定会因
为外区的负荷改变而改变,但是内区的送风量却不会因为温度环境的改变而遭受影响。
这样产生的后果就是内区新风分配同外区新风分配的比例不同,如果外区增大送风量,则内区新风分配量缩减导致不足,但是外区的分配量又会过多。
为了防止出现这个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系统送风总量是70%的时候,两个区域新风分配比例能够满足各自要求,而若送风量超过70%时,外区供风量加大,送风量不足70%时,外区供风量降低。
如果送风量不到45%的时候,新风量会严重偏低,甚至不足标准新风量的一半。
如果内区所占数量增加,那么会产生更为严重的问题,当送风量加大的时候,新风分配量满足70%的需要,系统送风量是45%的时候,新风量会达到总需求量的1.5倍。
因此若限制送风量,将其调幅控制在60%-100%之间,则内区新风量会控制于71%-118%之间,而外区的新风量会保持在84%-132%之间。
3 解决新风分配量问题的几种办法
3.1 方法一,大空间办公划分采用隔断,不采用隔墙。
由于采用隔断,新风量分配不均的区域,因吊顶下空气相通,共享新风。
新风分配量问题降为新风均匀性问题,可通过对气流组织的改善,风口布置的调整来解决。
3.2 方法二,内外区分设空调机组(ahu)。
空调机组分别设置之后,内区与外区便基本不会出现新风量依赖系统新风总量调节的问题。
这个办法很好地解决了内区同外区新风量不能均衡分配的问题,但是却没有解决外区本身的新风量分配欠均衡问题。
3.3 方法四,增加系统新风需求量,即增加新风标准。
增加新风标准,通过适当提高系统新风比和冬季转换风量以保证系统内任何时刻所有人员均享有至少满足卫生标准的新风量来实现。
一般,增加新风量必然增加能耗,增加机组装机容量和盘管处理能力,增加初投资,因此,新风标准增加的数值须经过详细计算确定。
4 结论
4.1 保证室内的新风量需要控制3个环节:新风总量、新风分配量和新风均匀性。
4.2新风量不够均衡的问题主要出现于过渡季节,过渡季节新风量增加,所有方向的新风量都会比最小新风量更高,因此比较不容易加以解决。
而此时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室外环境中的新风,则既可以增加房间内新风量,同时可以降低冷冻机启动时间达到节能效果。
另外,增加新风竖井虽然会带来出租面积的增加,但是租金与原来所耗费的运行费用互相抵消,新风量所产生的舒适程度却非常显著,因此可以在建设设计时设法添加新风竖井,达到在过过渡季节合理利用新风的效果,在不增加新风耗能基础上,满足每个朝向房间的新风量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海波.办公建筑变风量系统设计中的热舒适问题[j].暖通空调,2005,35(09).
[2] 曾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j].暖通空调,2010(06).
[3] 周义德.运用室内空气清新度确定封闭式车间空调系统最
小新风量[j].暖通空调,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