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分析1非线性方程数值解法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61
数值分析第七章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在数值分析中,非线性方程和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线性方程是指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而非线性方程则指变量之间的关
系是非线性的。
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是通过迭代的方式逼近方程的解。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可以分为两类:一元非线性方程和多元非线性方程组。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两类方程的数值解法进行介绍。
对于一元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最常用的方法是二分法、牛顿法和
割线法。
二分法是一种直观易懂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迭代将方程的解所
在的区间逐渐缩小,最终找到方程的解。
二分法的缺点是收敛速度较慢。
牛顿法是一种迭代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选择适当的初始值,构造出
一个切线方程,然后将切线方程与x轴的交点作为新的近似解,并不断迭代,直到满足精度要求。
牛顿法的优点是收敛速度较快,但其缺点是初始
值的选择对结果影响很大,容易陷入局部极值。
割线法是对牛顿法的改进,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选择两个初始值,构造
出一条割线,然后将割线与x轴的交点作为新的近似解,并不断迭代,直
到满足精度要求。
割线法的收敛速度介于二分法和牛顿法之间。
对于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牛顿法和拟牛顿法。
牛顿法的思想同样是通过构造切线方程来进行迭代,但在多元方程组中,切线方程变为雅可比矩阵。
牛顿法的优点是收敛速度快,但同样受初
始值的选择影响较大。
拟牛顿法是对牛顿法的改进,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逼近Hessian矩阵来进行迭代,从而避免了计算雅可比矩阵的繁琐过程。
拟牛顿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较好,但算法复杂度相对较高。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非线性方程求根一、实验目的:1.掌握求解非线性方程的常用方法;2.了解非线性方程求根问题的数值解法;3.熟悉使用数值分析软件进行非线性方程求根的实现。
二、实验原理:非线性方程指的是形如f(x)=0的方程,其中f(x)是一个非线性函数。
非线性方程求根的常用方法包括二分法、割线法和牛顿法等。
其中,二分法是通过不断缩小区间范围来逼近方程的解;割线法是通过使用割线来逼近方程的解;牛顿法则是通过使用切线来逼近方程的解。
对于给定的非线性方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根。
三、实验内容:1.编写求解非线性方程的函数,包括二分法、割线法和牛顿法;2.使用编写的函数求解给定的非线性方程,比较各个方法的收敛速度和精确程度;3.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根。
四、实验步骤:1.针对给定的非线性方程,编写二分法的函数实现:(1)首先确定方程的解存在的区间;(2)根据方程的解存在的区间,使用二分法逐步缩小区间范围;(3)根据设定的精度要求,不断循环迭代,直至满足要求或达到迭代次数限制;2.针对给定的非线性方程,编写割线法的函数实现:(1)首先需要确定方程的解存在的初始点;(2)根据方程的解存在的初始点,根据割线的定义进行迭代;(3)设定迭代的精度要求和限制次数,结束迭代;3.针对给定的非线性方程,编写牛顿法的函数实现:(1)首先需要确定方程的解存在的初始点;(2)根据方程的解存在的初始点,根据牛顿法的定义进行迭代;(3)设定迭代的精度要求和限制次数,结束迭代;4.根据给定的非线性方程,分别使用二分法、割线法和牛顿法进行求解,并比较各个方法的收敛速度和精确程度;5.分析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
五、实验结果:4.通过比较,发现割线法和牛顿法的收敛速度较快,精确程度较高,因此选择割线法进行求解。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求解非线性方程的常用方法,并使用数值分析软件实现了二分法、割线法和牛顿法。
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
,
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是通过数值方法解决非线性方程组问题的一种解法。
非线性方程组不像普通的线性方程组,它们往往没有普遍的解析解,一般只有数值解。
因此,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非常重要。
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的基本思想是,将非线性方程组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并采用一种迭代算法求解这些子问题。
最常见的数值方法有牛顿法、拟牛顿法和共轭梯度法等。
牛顿法是利用曲线上的点的二次近似,将非线性方程分解为两个子问题,转换为求解一个简单的一元方程的问题来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
拟牛顿法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来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共轭梯度法利用解的搜索方向,进行有效的搜索,通过解的最优性条件收敛到解。
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值解法,它能很好地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不仅能有效求解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还能求出较精确的数值解。
此外,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运算速度快,可以对模型进行实时定位和跟踪,非常适合模拟复杂的动态系统。
总之,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是一种求解复杂非线性方程组的有效解法,它的准确性高,运算速度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中的多种工程与科学计算问题。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是研究自然界中许多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其解析解往往难以获得。
因此,数值解法成为解决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一、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种常见数值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将求解区域离散化为有限个网格点,并利用中心差分公式来近似替代微分运算。
对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可以采用迭代的方法进行求解。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求解区域离散化为有限个网格点,确定网格的步长。
2. 利用中心差分公式将偏微分方程离散化为差分方程。
3. 将差分方程转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组,采用迭代方法求解。
二、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种重要数值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将求解区域划分为无重叠的小单元,通过在每个单元内构造适当的试探函数和加权函数,将问题转化为求解代数方程组。
对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可以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进行求解。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求解区域进行网格剖分,确定单元的形状和大小。
2. 构造试探函数和加权函数,并利用加权残差法将偏微分方程离散化为代数方程组。
3. 对于非线性方程组,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求解。
三、有限体积法有限体积法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种常用数值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将求解区域划分为有限个体积单元,通过对单元内偏微分方程进行积分,将方程转化为守恒形式。
对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可以采用显式或隐式方法进行求解。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求解区域进行网格剖分,确定体积单元的大小和形状。
2. 对体积单元内的偏微分方程进行积分,建立守恒形式的方程。
3. 将方程离散化为代数方程组,采用显式或隐式方法进行时间步进求解。
四、谱方法谱方法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种高效数值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采用特定的基函数展开待求解的函数,通过选取合适的基函数,可以有效地提高求解效率。
对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可以采用谱方法进行求解。
姓名 班级 学号第三章 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一、学习体会本章主要介绍了非线性方程组的方程根的解法,求方程根的步骤,由于非线性方程组只有少数类型能解出根的解析表达式,只能用数值方法求出它的近似值。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有作图法等,求根的方法有二分法、迭代法、牛顿法、割线法等。
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各种方法的特点与使用范围,针对不同场合下的非线性方程组,选择合适的方法有利于我们快速准确的得到所要求的结果。
二、知识梳理非线性方程的迭代解法1、对分法对分法的算法步骤如下:对k=0,1……,M 执行(1)计算k 2a kk x b +=; (2)()k f x ε<或者2k k b a ε-<则停止计算。
取s=k x ,否则转(3); (3)若f(k a )f (k x )〈0,令k+1k+1k k a =b =a x ,,;若f(k a )f (k x )〉0则有k+1k+1k k a =b =b x ,,; (4)若k=M ,则输出M 次迭代不成功的信息;否则继续。
2、简单迭代法及其收敛性定理1:设函数()[,]x C a b ϕ∈,在(a,b)内可导,且满足两个条件:(1)当[,]x a b ∈时, ()[,]x a b ϕ∈;(2)当(,)x a b ∈时, |'()|1x L ϕ≤<, 其中L 为一常数。
则有如下结论:(1)方程=()x x ϕ在区间[,]a b 上有唯一的根s ;(2)对任取0[,]x a b ∈,简单迭代法1=()k k x x ϕ+产生的序列{}[,]k x a b ⊂且收敛于s ;(3)成立误差估计式101|-|||1|-|||1kk k k k L s x x x L L s x x x L-≤--≤-- 定理2 设=()s s ϕ,'()x ϕ在包含s 的某个开区间内连续。
如果|'()|<1s ϕ,则存在0δ>,当0[,]x s s δδ∈-+时,由简单迭代法1=()k k x x ϕ+产生的序列{}[,]k x s s δδ⊂-+且收敛于s 。
非线性方程的解法实验1.算法设计与比较问题提出: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很多,基本的思想是线性化。
不同的方法效果如何,要靠计算的实践来分析、比较。
实验内容:考虑算法(1)牛顿法(2)拟牛顿法分别编写它们的matlab程序。
实验要求:(1)用上述方法,分别计算两个例子。
在达到精度相同的前提下,比较迭代次数、浮点运算次数和CPU时间等。
1.1程序清单为使用flops统计浮点运算次数,使用MATLAB5.3版本%f1.m原函数f1function y=f(x)y(1)=12*x(1)-x(2)^2-4*x(3)-7;y(2)=x(1)^2+10*x(2)-x(3)-8;y(3)=x(2)^3+10*x(3)-8;end%ff1.m原函数f1的雅克比矩阵function y=ff(x)y(1,:)=[12,-2*x(2),-4];y(2,:)=[2*x(1),10,-1];y(3,:)=[0,3*x(2)^2,10];end%f1.m原函数f2function y=f2(x)y(1)=3*x(1)-cos(x(2)*x(3)) -1/2;y(2)=x(1)^2-81*(x(2)+0.1)^2+sin(x(3))+1.06;y(3)=exp(-x(1)*x(2))+20*x(3)+1/3*(10*pi-3);end%ff2.m原函数f2的雅克比矩阵function y=ff2(x)y(1,:)=[3,x(3)*sin(x(2)*x(3)),x(2)*sin(x(2)*x(3))];y(2,:)=[2*x(1),-2*81*(x(2)+0.1),cos(x(3))];y(3,:)=[-x(2)*exp(-x(1)*x(2)),-x(1)*exp(-x(1)*x(2)),20]; end%牛顿法(以第一个方程组为例)clear;x0=[0,0,0]';n=10;tol=1e-6;x(:,1)=x0;i=1;u=[1,1,1]';tic;while (norm(u)>tol*norm(x(:,i))&(i<n))A=ff1(x(:,i));b=f1(x(:,i))';u=-A\b;x(:,i+1)=x(:,i)+u;i=i+1;end;x(:,i)iter=i-1t=toc%拟牛顿法(以第一个方程组为例)clear;x0=[0,0,0]';n=10;tol=1e-6;x(:,1)=x0;i=1;p=[1,1,1]';A=ff1(x(:,1));tic;while (norm(p)>tol*norm(x(:,i))&(i<n))x(:,i+1)=x(:,i)-A\f1(x(:,i))';p=x(:,i+1)-x(:,i);q=f1(x(:,i+1))'-f1(x(:,i))';A=A+(q-A*p)*p'/norm(p,2)^2;i=i+1;end;iter=i-1t=tocx(:,i)1.2运行结果1.2.1第一个方程组精确解为*T =(0.886020214719037, 0.796444775323146, 0.749479574122230)x 取最大迭代次数n=5000,相对误差限Tol=1e-6 (1)取()(0)1,1,1x T=牛顿迭代法迭代3次收敛,浮点运算次数为440,每次迭代平均浮点运算次数为147,CPU 耗时t =0(s)拟牛顿法迭代4次收敛,浮点运算次数为1048,每次迭代平均浮点运算次数为262,CPU 耗时t =0(s)(2)取()(0)000x T =,, 牛顿迭代法迭代4次收敛,浮点运算次数为510,每次迭代平均浮点运算次数为128,CPU 耗时t =1.600e-002(s)拟牛顿法迭代6次收敛,浮点运算次数为1493,每次迭代平均浮点运算次数为248,CPU 耗时t =1.50e-002(s)(3)取()(0)50,5050x T=,牛顿迭代法迭代15次收敛,浮点运算次数为2118,每次迭代平均浮点运算次数为141,CPU 耗时t =1.600e-002(s)拟牛顿法迭代338次收敛,浮点运算次数为88454,每次迭代平均浮点运算次数为262,CPU 耗时t =3.100e-002(s)1.2.2第二个方程组精确解为*T =(0.886020214719037, 0.796444775323146, 0.749479574122230)x 取最大迭代次数n=5000,相对误差限Tol=1e-6(1)取()(0)000x T=,, 牛顿迭代法迭代5次收敛,浮点运算次数为776,每次迭代平均浮点运算次数为155.2,CPU 耗时t =0(s)拟牛顿法迭代6次收敛,浮点运算次数为1635,每次迭代平均浮点运算次数为273,CPU 耗时t =0(s)(2)取()(0)888x T=,, 牛顿迭代法迭代9次收敛,浮点运算次数为1519,每次迭代平均浮点运算次数为169,CPU 耗时t =0(s)拟牛顿法迭代21次收敛,浮点运算次数为5924,每次迭代平均浮点运算次数为282,CPU 耗时t =1.600e-002(s)(3)对于离精确解更远的初值(如()(0)101010x T=,,),在计算中会出现奇异或接近奇异的矩阵,计算结果误差很大或计算根本无法进行下去。
数值分析中的非线性方程求解与优化数值分析是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利用数值方法,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从而获得结果的近似解。
非线性方程求解与优化是数值分析的两个重要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非线性方程求解在数学中,非线性方程通常指的是未知量和其函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方程。
与线性方程不同,非线性方程的解往往无法用简单的代数方法求解,而需要借助数值方法来逼近求解。
1.试位法试位法是一种基本的非线性方程数值解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在方程的根附近选择一个合适的初始值,并通过不断迭代逼近根的位置。
试位法的一种简单实现是二分法,即利用函数值的符号变化性来确定一个区间,并通过区间的二分来逼近根的位置。
2.牛顿迭代法牛顿迭代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线性方程数值解法,它利用函数的局部线性逼近来不断迭代求解。
具体来说,牛顿迭代法首先通过选择一个初始值,然后通过函数的切线近似代替原函数,从而得到一个简单的线性方程,求解线性方程得到下一个近似解,不断迭代直到满足精度要求。
3.弦截法弦截法是一种解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方法,它与牛顿迭代法类似,但是不需要计算函数的导数。
具体来说,弦截法通过选择两个初始值,并通过这两个点所确定的直线与横轴的交点来逼近根的位置,然后再利用新的两个点来更新直线和根的位置,不断迭代直到满足精度要求。
二、非线性方程优化非线性方程优化是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求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极值的问题。
该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广泛存在,例如在经济学、工程学、管理学等领域都需要进行优化求解。
1.最优化理论最优化理论是研究优化问题的一门学科,其中非线性规划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非线性规划是在一组非线性约束条件下求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极值的问题,其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minimize f(x)subject to g(x) ≤ 0h(x) = 0其中,f(x)是目标函数,g(x)和h(x)分别表示不等式约束和等式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