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论文:一种新型口腔修复纳米树脂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10
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引言纳米技术的发展已经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口腔医学也不例外。
纳米材料的应用为口腔医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可以为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其在口腔健康领域中的潜在影响和前景。
口腔医学中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在口腔疾病的预防方面,纳米材料可以被用于口腔卫生用品的生产,如牙膏、牙刷、口腔漱口水等,以提高其抗菌和抗炎效果。
在口腔疾病的诊断方面,纳米材料可以被用于制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口腔疾病检测试剂,如口腔癌的早期诊断。
在口腔疾病的治疗方面,纳米材料可以被用于制备口腔给药系统,如口腔黏膜贴片、口腔喷雾剂等,以提高药物的渗透性和靶向性。
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具体应用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具体应用有多种,以下将分别从预防、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口腔疾病的预防1. 纳米银材料在口腔卫生用品中的应用纳米银具有优异的抗菌和抗炎性能,可以被用于口腔卫生用品的生产,如牙膏、牙刷、口腔漱口水等。
研究表明,添加纳米银材料的牙膏可以显著减少口腔菌斑和龋齿的发生,提高口腔卫生水平。
二、口腔疾病的诊断1. 纳米金材料在口腔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纳米金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可以被用于制备口腔癌早期诊断的检测试剂。
研究表明,纳米金材料可以与口腔癌相关生物标志物特异性结合,形成明亮的光学信号,实现口腔癌的早期诊断。
三、口腔疾病的治疗1. 纳米载体材料在口腔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纳米载体材料可以被用于制备口腔给药系统,如口腔黏膜贴片、口腔喷雾剂等。
研究表明,纳米载体材料可以提高药物的渗透性和靶向性,实现口腔疾病的局部治疗。
2. 纳米生物材料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应用纳米生物材料可以被用于促进口腔组织再生,如牙本质再生、牙龈再生等。
研究表明,纳米生物材料可以促进口腔组织的细胞增殖和分化,加速口腔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新型牙科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牙科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其中,牙科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机械性能以及美观的外观,在牙科修复、填充及美容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新型牙科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以期为牙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新型牙科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一)材料选择新型牙科树脂基复合材料主要由树脂基体、填充物及添加剂三部分组成。
树脂基体通常选用聚合物,如聚酯、聚酰胺等;填充物包括陶瓷颗粒、玻璃纤维等;添加剂如染料、固化剂等。
(二)制备工艺制备过程主要包括混合、搅拌、成型及固化等步骤。
首先,将选定的树脂基体、填充物及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充分的搅拌,以保证各组分均匀分布。
然后,将混合物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最后进行固化处理。
三、新型牙科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一)机械性能新型牙科树脂基复合材料应具备较好的机械性能,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硬度及耐磨性等。
研究表明,通过调整填充物种类和比例,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
例如,采用纳米级陶瓷颗粒作为填充物,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加入适量的玻璃纤维,则可以增强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二)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是评价牙科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新型牙科树脂基复合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即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无毒性、无致敏性等。
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树脂基体的配方和制备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例如,采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聚合物作为树脂基体,并加入适量的抗菌剂,可以降低材料对人体的潜在风险。
(三)美观性牙科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美观性对于满足患者需求至关重要。
新型牙科树脂基复合材料应具备较好的色泽、透明度及光泽度等。
研究表明,通过调整添加剂的种类和比例,可以改善材料的美观性。
例如,采用适当的染料和光固化技术,可以使材料具有更自然的色泽和更好的光泽度。
《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篇一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牙科材料学的研究已经逐渐向高精度、高强度、生物相容性好的方向发展。
纳米技术的引入为牙科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其中,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的牙科修复材料,其性能优异,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针对该类复合树脂的制备过程及性能进行详细的研究与探讨。
二、制备过程(一)原料准备在制备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时,主要原料包括环氧树脂、纳米粒子、催化剂、增塑剂等。
其中,纳米粒子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二)制备步骤1. 将环氧树脂与增塑剂混合,搅拌均匀;2. 将纳米粒子加入到混合物中,通过高速搅拌使其均匀分散;3. 加入催化剂,继续搅拌直至混合物呈现均匀的胶状;4. 将胶状混合物倒入模具中,进行固化处理;5. 固化完成后,脱模得到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
三、性能研究(一)力学性能通过对制备的复合树脂进行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冲击强度的测试,我们发现该类复合树脂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其中,纳米粒子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树脂的强度和韧性。
(二)耐磨性能通过磨损试验对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能够有效抵抗牙科使用过程中的磨损。
(三)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是牙科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
通过对该类复合树脂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和动物实验,发现该类复合树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对牙周组织产生明显的刺激和毒性反应。
(四)其他性能此外,该类复合树脂还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良好的操作性能以及适宜的固化时间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该类复合树脂在牙科修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结论本文通过对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的制备过程及性能进行详细的研究,发现该类复合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其他优良的性能特点。
牙齿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评价牙齿修复材料在现代牙科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牙齿修复、修复材料和替代牙齿等领域。
然而,对于这些材料的生物活性评价至关重要,以确保其在口腔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牙齿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评价方法。
一、生物活性评价的重要性生物活性评价是对牙齿修复材料在口腔环境中与周围组织相互作用的评估。
这对于确保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通过评价牙齿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对牙齿、牙龈和周围组织的影响,减少潜在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二、常见的生物活性评价方法1. 细胞毒性评价细胞毒性评价是评估牙齿修复材料对口腔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
常用的方法包括MTT(甲基硫菌酮)试验和细胞凋亡检测。
这些评价方法可以测量修复材料对细胞毒性的影响程度,从而评估其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
2. 细菌附着和生物膜形成评价牙齿修复材料在口腔中与细菌相互作用。
评估修复材料的抗菌性能是了解其在口腔环境中的耐久性和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
细菌附着和生物膜形成评价方法,如AFM(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和生物膜性能分析,可以检测修复材料对细菌附着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3. 离子释放评价牙齿修复材料中的离子释放对口腔环境和周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
评估修复材料的离子释放性能可以了解其对口腔酸碱平衡和牙齿再矿化的影响。
常用的方法包括离子浸出测定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4. 组织相容性评价组织相容性评价是评估牙齿修复材料对牙齿周围组织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模型进行评价。
动物实验可以模拟修复材料在实际口腔环境中的效应,而体外模型可以提供快速和经济的评价手段。
三、结论牙齿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评价对于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细胞毒性评价、细菌附着和生物膜形成评价、离子释放评价和组织相容性评价的综合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
这将有助于选择适用于不同牙齿修复需求的材料,并提高修复效果和患者的口腔健康。
纳米技术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新进展纳米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科技领域,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口腔疾病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传统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而纳米技术的出现为口腔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探讨纳米技术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新进展。
一、纳米材料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纳米材料是指其尺寸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在口腔修复中,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备修复材料,如纳米复合树脂、纳米植骨材料等。
这些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能够提高修复材料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促进口腔组织的再生与修复。
二、纳米药物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纳米药物是指药物通过纳米技术制备而成的药物系统,具有高效的靶向性和药物释放性能。
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纳米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感染、口腔溃疡等疾病。
通过纳米技术的应用,药物可以更准确地释放到病灶部位,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药物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三、纳米传感技术在口腔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纳米传感技术是指利用纳米材料对生物分子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
口腔疾病的早期检测对于治疗的成功非常重要。
纳米传感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口腔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实现对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四、纳米递送系统在口腔药物递送中的应用纳米递送系统是指利用纳米技术将药物包裹在纳米载体中,通过控制释放速率和靶向性,提高药物的传输效率和治疗效果。
在口腔药物递送中,纳米递送系统可以用于增加药物在口腔组织中的停留时间,促进药物的吸收和渗透,提高治疗效果。
五、纳米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口腔种植是一种常见的修复方法,用于替代缺失的牙齿。
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增强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的结合,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促进种植体的成骨过程。
总结:纳米技术在口腔疾病治疗中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应用纳米材料、纳米药物、纳米传感技术、纳米递送系统以及纳米材料在口腔种植中,可以提高口腔疾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口腔医学中基于纳米技术的口腔修复材料研究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更是迅速发展。
基于纳米技术的口腔修复材料有望成为口腔医学的创新性技术。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这方面的研究。
一、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一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技术,将物质缩小到纳米级别,也就是一个纳米米级别内的操作和控制。
二、基于纳米技术的口腔修复材料1. 硅氧烷纳米复合材料硅氧烷纳米材料是由无机颗粒和有机聚合物复合而成,能够强化树脂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例如增加抗压强度和降低水溶性。
它还能够对抗口腔中可能产生的干扰因素,例如酸、细菌和离子溶液。
2. 纳米珍珠贝壳复合材料纳米珍珠贝壳复合材料是由珍珠贝壳颗粒和有机聚合物复合而成,可以用作玻璃离子装填剂来防治牙龈出血和龋齿等口腔疾病。
与硅氧烷复合材料相比,它的生物相容性更好,能够显著提高修复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3. 纳米钙离子处理材料纳米钙离子处理材料在口腔修复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制作牙齿填充物,人造牙齿和接受根管治疗的牙齿。
它能够通过释放钙离子来提高牙齿的生物活性,促进细胞再生和牙本质生成。
三、纳米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基于纳米技术的口腔修复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已经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在生产和加工方面,纳米技术的应用不仅增加了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还提高了材料的耐用性和长期效应。
同时,它的灵活性和系统性也能够满足各种口腔修复材料的需求。
除此之外,基于纳米技术的口腔修复材料在临床治疗中还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它的用途不仅局限于牙齿修复,还可用于口腔黏附材料的研究和阻止口腔在牙齿表面的酸蚀。
总之,基于纳米技术的口腔修复材料将能够为口腔医学开启全新的篇章。
纳米技术的应用将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它的应用前景无疑是非常广阔的。
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用于口腔医学中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一、纳米材料在口腔诊断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口腔诊断中的成像技术,如口腔X线成像、CT 扫描和MRI等。
纳米材料可以作为对比剂,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口腔癌症的早期诊断,通过检测口腔中的癌细胞标志物,提高癌症的检测率和准确性。
二、纳米材料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口腔治疗中的药物传递系统。
纳米材料可以包裹药物,使药物更容易进入口腔组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口腔修复材料的制备,如牙齿填充材料、牙齿表面涂层材料等。
纳米材料可以提高修复材料的强度、耐磨性和美观度。
三、纳米材料在口腔预防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口腔预防中的口腔清洁产品的制备。
纳米材料可以制备出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菌斑等功能的口腔清洁产品,如牙膏、漱口水等。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口腔种植材料的制备,
如人工牙齿、种植体等。
纳米材料可以提高种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促进种植材料与口腔组织的结合。
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提高口腔医学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水平,为口腔健康保驾护航。
但是,纳米材料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以确保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安全可靠。
《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篇一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牙科材料不断进步,纳米技术与环氧基复合树脂的结合在牙科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纳米粒子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为环氧基复合树脂的增强提供了可能。
本文将重点探讨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准备本研究所用材料主要包括环氧基复合树脂、纳米粒子以及其他添加剂。
所有材料均需符合牙科使用标准,无毒无害。
2. 制备工艺(1)将环氧基复合树脂与适量的溶剂混合,搅拌均匀;(2)加入纳米粒子,通过超声分散法使纳米粒子在树脂中均匀分布;(3)加入其他添加剂,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4)将混合物进行真空脱泡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气泡;(5)将处理后的混合物倒入模具中,进行固化处理。
3. 性能测试对制备好的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进行以下性能测试:(1)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冲击强度等;(2)耐磨性能:通过磨损试验机进行测试;(3)生物相容性: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动物实验等方法评估;(4)其他性能:如硬度、韧性、耐腐蚀性等。
三、结果与讨论1. 制备结果通过上述制备工艺,成功制备出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
在显微镜下观察,纳米粒子在树脂中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
2. 性能分析(1)力学性能:本研究所制备的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冲击强度,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纳米粒子的加入有效提高了树脂的力学性能。
(2)耐磨性能:经过磨损试验机测试,本研究所制备的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能够有效抵抗牙齿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
(3)生物相容性: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动物实验评估,本研究所制备的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害,可安全用于人体。
(4)其他性能:本研究所制备的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还具有较高的硬度、韧性和耐腐蚀性,能够满足牙科修复材料的要求。
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导语: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其纳米尺度的特性使其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介绍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包括口腔修复、牙齿美白、口腔疾病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口腔修复1.1 纳米材料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是口腔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研究人员通过将纳米材料与牙齿修复材料相结合,可以改善修复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增强修复体与牙齿组织的结合力,提高修复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例如,研究人员使用纳米硅氧烷材料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提高修复体的强度和耐磨性,同时减少牙齿组织的磨损。
1.2 纳米材料在牙齿种植中的应用牙齿种植是一种常见的口腔修复方法,纳米材料在牙齿种植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研究人员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组织相似性的人工牙齿种植材料,可以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和稳定性。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改善种植体与周围组织的结合力,减少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和感染风险。
二、牙齿美白2.1 纳米材料在牙齿美白中的应用牙齿美白是人们追求美观的一种方式,纳米材料在牙齿美白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人员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的光敏性和催化性能的纳米材料,可以在光照作用下,释放出氧自由基,分解色素分子,达到牙齿美白的效果。
与传统的牙齿美白方法相比,纳米材料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长久的持续性。
三、口腔疾病治疗3.1 纳米材料在口腔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口腔感染是口腔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纳米材料在口腔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为口腔医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抗菌活性的纳米材料,可以有效杀灭口腔感染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感染的扩散和复发。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改善口腔组织的愈合和修复,促进患者口腔疾病的康复。
结语: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是当前口腔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篇一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牙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的牙科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能,在牙体修复、牙周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研究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特点,为进一步推动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制备方法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的制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选用适当的纳米粒子(如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等)和环氧基树脂作为主要原料,同时准备必要的添加剂(如固化剂、增韧剂等)。
2. 混合与分散:将纳米粒子与环氧基树脂进行混合,并通过高速搅拌和超声波分散,使纳米粒子在环氧基树脂中均匀分布。
3. 固化:加入固化剂,使环氧基树脂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复合树脂。
4. 后处理:对制备好的复合树脂进行热处理、抛光等后处理,以提高其性能。
三、性能研究本文对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力学性能:通过硬度测试、弯曲强度测试等方法,研究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树脂的硬度、强度等力学性能。
2. 耐磨性能:通过磨损试验,研究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
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能够满足牙科修复材料的要求。
3. 生物相容性: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动物实验等方法,研究复合树脂的生物相容性。
结果表明,该复合树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害,可安全用于牙科治疗。
4. 操作性能:研究复合树脂的加工性能、粘接性能等操作性能。
结果表明,该复合树脂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易于加工、粘接,适用于牙科临床应用。
四、结论本文研究了牙科用纳米粒子/环氧基复合树脂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特点。
通过实验数据表明,纳米粒子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口腔医学论文:一种新型口腔修复纳米树脂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摘要]目的:通过黏膜刺激实验和溶血试验初步评价poss(polyhedraloligomericsilsesquioxane)复合树脂的生物安全性。
方法:溶血试验:将Poss复合树脂加工成直径5mm,重量为5克的圆片3个分别装入3个装有10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作为实验组,以生理盐水和蒸馏水分别作为阴、阳性对照组。
将0.2mL稀释新鲜抗凝人血加入所有试管中,在离心机上离心5min,分别吸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仪在545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度,计算Poss复合树脂的溶血率。
黏膜刺激实验:按照国家关于口腔材料生物学试验方法,选择健康家兔10只,将实验材料(Poss复合树脂)和阴性对照材料(医用牙胶)缝合于一侧颊黏膜上,另一侧为空白对照。
2周后进行肉眼观察评价和组织学评价。
结果:溶血试验:poss复合树脂溶血率为0.41%,低于5%,根据ISO/TR7405-1997(E),poss复合树脂不会引起溶血。
黏膜刺激试验:Poss复合树脂材料及阴性对照组均未出现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临床及病理反应等级属于无刺激。
结论:poss复合树脂与稀释抗凝人血不会发生溶血且对试验动物颊黏膜无不良刺激反应。
[关键词]poss复合树脂生物安全性溶血试验口腔黏膜刺激实验光固化复合树脂是口腔科目前常用的充填材料和修复材料之一,牙科光固化复合树脂具有色泽美观,强度高,临床操作方便,粘结固位效果好等优点,在牙科修复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1,2]。
近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与哈尔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共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叫Poss复合树脂,是将poss以2%比例加入到传统光固化复合树脂中合成的。
Poss复合树脂经初步验证具有很好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在抗压伸、弯曲、剪切力方面比以往的纳米材料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鉴于其以上良好的性能,期望Poss复合树脂能应用于口腔临床。
与人体组织相接触的材料,要求对人体应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致癌性和致畸变等作用。
复合树脂是一种与人体组织长期接触的材料,对黏膜无刺激性,溶血率低于5%,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poss复合树脂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应用于临床之前,需进行生物学评价,根据不同的临床应用,选择不同的生物安全性评价[3]。
而溶血试验和口腔黏膜刺激实验是评价口腔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必须实验。
1材料与方法1.1溶血试验1.1.1材料1.1.1.1实验材料Poss复合树脂(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供);新鲜稀释抗凝人血。
1.1.1.2实验仪器分光光度仪UV265;超声波清洗器;恒温浴箱;台式离心机;移液管10mL;移液舱200μL;分析天平。
1.1.3实验试剂整个分析过程中,使用分析纯试剂及蒸馏水;生理盐水:0.9%NaCl;新鲜抗凝人全血:每10mL新鲜人全血中加人1mL20%(20g/L)草酸钾生理盐水液,于使用前配制,贮存于(4±2)℃下。
1.1.2方法1.1.2.1试件准备将Poss复合树脂加工成直径5mm,重量为5g的圆片3个,经生理盐水超声清洗10min,烘干备用。
1.1.2.2血的制备抽取健康人血10mL。
在10mL的新鲜抗凝全血中加入约10mL的生理盐水。
调整生理盐水的用量,使稀释后的抗凝血0.2mL在10mL蒸馏水中于545nm处的吸光度值为0.8±0.3。
将稀释抗凝血贮存于(4±2)℃中。
1.1.2.3实验步骤将实验试件放入试管中,试管中加入10mL生理盐水,取两个试管做对照组,阴性对照组:10mL生理盐水。
阳性对照组:10mL蒸馏水。
将所有试管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保持30min,在每个试管中加入稀释人血0.2mL缓慢混合,再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保持60min。
所有试管经离心(4500r/min,5min)后,分别吸取各试管上清夜移入UV265型分光光度仪测量杯于545nm处测定其光吸收度,记录每组3只试管的均值。
根据YY-T0279-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4],按下列公式计算血百分率:Z溶血血百分率%=(O·Dt试件一O·Dne阴性对照)/(O·Dpc阳性对照一O·Dne阴性照)×100%。
1.2黏膜刺激实验1.2.1材料1.2.1.1实验材料Poss复合树脂(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供);口腔用牙胶(上海齿科材料厂生产)1.2.1.2实验动物健康家兔10只(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编号(1-10),雌雄均可但雌性应无孕,体重2~3kg,双侧颊黏膜无病变。
1.2.1.3实验药品及辅助材料2.5%戊巴比妥钠,0.2%新洁尔灭,10%福尔马林,5-0医用无损伤缝合针线。
以上均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提供。
1.2.2方法1.2.2.1试件制备将poss复合树脂填入直径为5mm厚度为1mm模具内,光固化灯光照40~60s,固化后获得实验组试件10个,将加热后的牙胶充填入模具固化后获得阴性对照组试件10个。
在各试件上用高速手机打两个距离为1mm,直径为0.8~1.0mm的小圆孔,将制备好的20个试件进行打磨抛光,蒸馏水超声冲洗10min,烘干,消毒,备用。
1.2.2.2试件缝合用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注射将家兔麻醉,固定于实验台上,0.2%新洁尔灭消毒家兔口腔内外。
用5-0的缝合线将制备好的试件固定于家兔的颊黏膜,穿过黏膜全层及皮肤。
试件与黏膜密贴但无压力。
一侧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另一侧为空白对照组。
1.2.2.3临床观察术后每天观察家兔的饮食及活动情况。
2周后将动物处死,观察与试件直接接触的黏膜情况,是否有充血、糜烂、溃疡等异常改变。
根据表1临床表现反映分级进行评定,如3只以上有重度反应就认为该材料有黏膜刺激性。
1.2.2.4组织学观察2周后将家兔处死(空气栓塞),取与试件接触的黏膜全层,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
根据组织学观察结果,按照表2、3的病理反应评分标准对实验材料组织反应进行评定。
2结果2.1溶血试验溶血程度用百分率表示,按公式:z溶血百分率%=(O.Dt试件一O.Dne阴性对/(O.Dpc阳性对照一O.Dne阴性对照)×100%。
结果见表4。
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样品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
样品组和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值小于0.01,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样品的溶血率为0.41%,小于5%。
离心后试管中红细胞下沉,上清液无红色,吸取少量含红细胞的下层液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未发现红细胞破象,参照IS0/TR7405一1997(E)规定,溶血试验合格,可以认为Poss复合树脂不引起急性溶血。
2.2黏膜刺激实验2.2.1临床观察通过术后两周的观察发现,家兔饮食情况良好,活动正常,全身无不良反应。
2周后将家兔处死,发现阴性对照组试件脱落一片,其余均固位良好。
取下所有试件,观察与试件接触部位黏膜,其中1只家兔实验组侧出现轻度红斑,2只家兔阴性对照侧出现轻度红斑,已排除线头反应。
其余黏膜均无充血、糜烂、溃疡、红斑等异常表现。
2.2.2组织学观察1只家兔实验侧以及2只对照侧黏膜出现异常组织改变,黏膜上皮出现轻度糜烂,结缔组织中有少量炎细胞浸润,血管充血,据评分等级均属轻度炎症。
其余黏膜上皮均连续完整,无糜烂,无溃疡;无血管充血,结缔组织中无炎细胞浸润,基底膜完整,细胞排列整齐无水肿变性。
对黏膜无刺激。
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3讨论光固化复合树脂是口腔科目前常用的充填材料和修复材料之一,由于外形美观且在临床上操作方便,在口腔领域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4]。
Poss复合树脂是将poss加入到光固化复合树脂中合成的一种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Poss复合树脂良好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都基于poss本身的笼状结构赋予它的优势,与树脂之间结合的更加紧密[5]。
Poss复合树脂做为一种新材料在应用于临床之前,需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
故本实验选用两种临床常用的实验方法:溶血试验和黏膜刺激实验,对其进行生物安全性初步评价[6~8]。
溶血试验是通过材料与血液直接接触可检测材料的可溶性或释放性成分的溶血性能及材料表面的溶血性能[9]。
该试验是评价材料体外急性溶血活性、鉴定血液相容性的最基本方法之一,能敏感的反映试样对红细胞的影响。
材料和血液接触时,其溶血成分的存在可导致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释放,从而使游离血浆血红蛋白增加,产生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溶血试验标准中提到溶血程度小于5%时不会发生溶血;同时,阳性对照组吸收值应在0.8±0.3范围内,阴性对照组光吸收值小于0.03,否则试验不可进行。
本实验稀释抗凝人血选自健康成人,离心4500r/min,比标准(750r/min)加大了离心力,上清液更加橙明,所以结果就更加精确,更有说服力。
本实验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光吸收值为0.0063,阳性对照组光吸收值为0.672,符合溶血试验标准,通过SPSS13.0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样品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样品组和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所以本实验可行。
Poss复合树脂光吸收值为0.0090,溶血率为0.41%,小于5%,且每组试验的3个试样之间的溶血率的偏差远小于标准中的20%,说明Poss复合树脂与稀释抗凝人血不会发生溶血,符合生物材料的溶血实验要求。
口腔黏膜刺激试验是评价与口腔黏膜短期或长期接触的材料对黏膜产生的刺激作用。
该实验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列为评价口腔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必需实验。
实验根据IS07405-1997"牙科学-用于牙科的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临床前评价-牙科材料实验方法"国际标准[10],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进行,以口腔黏膜刺激试验作为二级试验或应用前试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黏膜刺激试验标准中提到的实验动物是金仓鼠,应用金仓鼠两侧颊囊缝合试件。
但由于考虑到其携带病源微生物容易引起感染,因此本实验选择家兔作为实验动物[11]。
本实验未设阳性对照而是在家兔一侧颊黏膜分别缝合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贯通皮肤,另一侧为空白对照,这样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在同一只家兔,避免了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且实验前后均未使用抗生素,避免了药物对家兔机体的干扰,所以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信。
根据口腔黏膜临床表现分级标准,本实验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临床观察对黏膜均无刺激性。
根据口腔组织反应显微镜评分标准和表3病理反应分级得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与家兔正常黏膜基本一致。
poss复合树脂不会发生急性溶血反应且对口腔黏膜无刺激性,初步评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