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高三一轮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58
课时作业3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某某省为例一、选择题(2019年某某省某某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玉门隶属某某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玉门风能资源丰富,有“陆上三峡”之称,1997年玉门建成了某某省首个示X型风电场,经过20年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投产风电场20个。
据此并结合图完成1-3题。
1.2003年4月始,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
玉门市驻地搬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石油资源面临枯竭B.新城区风能资源丰富C.新城区靠近铁路干线D.新城区位于绿洲边缘解析:从材料看玉门石油资源枯竭,原有的资源优势降低,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A对;风能资源丰富不是建设城市的条件,B错;靠近铁路干线和位于绿洲边缘不是主要原因,C、D错。
故选A。
答案:A2.风电产业成为玉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希望,然而已建成的风电机组运行率不足70%。
玉门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B.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C.本地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D.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解析: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可以利于其他形式发电进行调节,不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A错;本地经济落后,人烟稀少,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电力市场小,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C对;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B、D错。
故选C。
答案:C3.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其作用是 ( )①可实现“风”“光”互补②可增强风电储能③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④可解决“弃风”现象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解析: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小,光照好,可实现“风”“光”互补,①对;光伏发电不能增强风电储能,②错;同时建设两种发电,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③对;“弃风”现象主要是市场问题,建设光伏发电不能解决“弃风”现象,④错,故选B。
第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点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评价1. 能源概述(1)概念:能源资源是指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物质,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中优先发展的行业。
(2)能源分类①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 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条件3.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煤炭运输量大;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降水量相对较少;人口增加,生活用水、工农业耗水量日益增加。
命题角度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经典例题](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________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为保障电网的________,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________。
2. 图像信息获取瓜州地理位置、年大风日数和图例等信息。
3. 推理分析4. 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人教必修三)”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小试牛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归纳]1. 针对性归纳: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分析方法(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第30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纲呈现]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1.综合思维:综合分析能源、矿产的开发区位、可持续发展措施及方向。
2.地理实践力: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当地能源、矿产的开发条件、存在问题及整治措施。
[思维导图]1.能源消费结构与分类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2007年)(1)结构:我国能源消费以A煤炭为主;世界能源消费以B石油为主。
(2)分类①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a.类型: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b.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1)优势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②市场广阔。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2)限制条件①水资源短缺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②生态环境脆弱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地表起伏较大,加上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大规模的矿产开发会加剧水土流失。
3.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上图中的①大同、②平朔、③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拓展延伸变输煤为输电的不利影响:一是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二是加重本地区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思维建模区域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矿产资源(能源)开发条件评价评价角度内容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资源条件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开采条件采等方面评价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市场条件近等方面评价交通运输条件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2)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4.不同种类新能源影响开发的自然因素5.新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