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鲁科版化学选修3:第2章 第1节 共价键模型 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97.0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一节共价键模型第一课时共价键【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共价键的形成和实质,了解共价键的特征。
2.使学生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利用电负性判断共价键的极性。
【重点、难点】共价键的形成、实质,对δ键与π键的认识。
【教学方法】启发,讲解,观察,练习【教师具备】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二章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构成。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或分子间相互作用)理论是物质构成的基本理论。
【回顾】回忆化学必修课程中有关化学键的知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化学键的定义及基本分类(2)离子键、共价键的定义(3)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定义【过渡】为什么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分子?共价键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又具备怎样的特征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一节共价键模型【板书】第一节共价键模型一、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指导阅读】课本P31——P32回答以下问题:(1)氢原子间距离与能量的关系:(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板书】氢分子形成过程示意图【板书】1.本质: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说明:电性作用包括吸引和排斥,当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时即形成了稳定的共价【练习】以HCl、H2、Cl2为例描述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分析成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及参与成键的价电子)【提问】共价键的形成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是不是所有的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都能形成共价键?He与Cl之间能形成共价键吗,为什么?【板书】2.共价键的形成条件:①通常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的化学键;②成键原子一般有未成对电子,用来相互配对成键(自旋反向);③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重叠使体系能量降低。
【小结】(1)多数共价化合物中只含非金属元素,但AlCl3、FeCl3 等共价化合物中含有金属元素。
(2)NH4Cl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它是离子化合物。
【提出问题】为什么Cl2是双原子分子,而H2O则是1个O原子与2个H原子形成分子?【师】给出饱和性概念。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知能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D.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2.(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键能愈小,表示化学键越牢固,难以断裂B.两原子核越近,键长愈短,化学键愈牢固,性质越稳定C.破坏化学键时,消耗能量,而形成新的化学键时,则释放能量D.键能、键长只能定性地分析化学键的特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键,而不能形成离子键B.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C.烯烃比烷烃的化学性质活泼是由于烷烃中的σ键比烯烃中的σ键稳定D.乙醇分子中不存在π键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H2S和Na2O2B.H2O2和CaF2C.NH3和N2D.HNO3和NaCl5.能说明BF3分子中的4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A.3个B-F键的键能相同B.3个B-F键的键长相同C.3个B-F键的键角均为120°D.3个B-F键均为σ键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能越大,分子越牢固B.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长越长,分子越牢固C.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角越大,分子越牢固D.在同一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分子轨道重叠程度一样多,只是重叠的方向不同7.下列共价键的键长按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A.N—Cl N—Br N—FB.H—Cl H—S H—PC.Se—H S—H O—HD.C—H N—H O—H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双键、叁键中都有π键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C.因每个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是一定的,故配对原子个数也一定D.所有原子轨道在空间都有自己的方向性9.(2012·石家庄高二检测)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夹角接近90°,其原因是( )A.共价键的饱和性B.S原子的电子排布C.共价键的方向性D.S原子中p轨道的形状10.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离子键B.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C.已知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则乙炔中存在2个σ键(C—H)和3个π键(C≡C)D.乙烷分子中只存在σ键,不存在π键二、非选择题11.在HCl分子中,由氢原子的一个轨道与氯原子的一个轨道形成一个_____键;在Cl2分子中两个氯原子以轨道形成一个键。
第1节共价键模型
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本质、特征和分类。
2.了解σ键和π键的区别,会判断共价键的极性。
(重点)
3.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并能应用其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
1.概念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2.本质
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
3.形成元素
通常是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
4.表示方法
(1)用一条短线表示由一对共用电子所形成的共价键,如H—H、H—Cl;
(2)“”表示原子间共用两对电子所形成的共价键(共价双键);
(3)“≡”表示原子间共用三对电子所形成的共价键(共价叁键)。
(1)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化学键是共价键。
(√)
(2)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不能形成共价键。
(×)
(3)共价键是一种电性吸引。
(×)
(4)CO 2分子结构式为O =C =O 。
(√)
教材整理2 共价键的分类
1.分类⎩⎪⎨⎪⎧σ键: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
π键: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按两原子核间的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可将共价键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从电负性角度分析H —F 键和H —Cl 键的极性大小。
【提示】 电负性F >Cl 。
分别与H 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更偏向F 原子,故极性H —F >H —Cl 。
教材整理3 共价键的特征
1.共价键的饱和性
每个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这称为共价键的饱和性。
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
2.共价键的方向性
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得越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
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着分子的空间构型。
(1)共价键都具有饱和性。
(√)
(2)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
(3)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
(4)氨分子中,N N∶N H=1∶3,体现了共价键饱和性。
(√)
[合作·探究]
[探究背景]
各物质的分子式,氢气:H2氮气:N2氨气:NH3
[探究问题]
1.只含σ键的分子________;
既含σ键,又含π键的分子________。
【提示】H2、NH3N2
2.试解释NH3分子中N原子为1个,氢原子只能为3个的原因。
【提示】两原子电子式分别为:和,N原子最外层有3个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