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教案精品课程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5
土木施工网络计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编制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工程进度控制的重要性,并掌握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3. 帮助学生理解网络计划中关键路径、时间参数等核心概念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工程进度问题,找出关键路径,制定合理施工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计划软件进行工程进度管理和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务实的学习态度,注重团队合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学生对土木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的热情。
3. 引导学生关注工程实践,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网络计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和知识水平,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明确课程的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土木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基本概念:包括网络计划定义、类型及其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网络计划概述2. 网络计划图的绘制方法:介绍单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及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计划图的绘制3.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讲解网络计划中的时间参数,如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总时差等,以及关键路径的确定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4. 网络计划的优化与调整:分析网络计划中的时间优化、费用优化等方法,探讨如何进行进度计划的调整。
教材章节:第四章 网络计划的优化与调整5. 网络计划在工程进度控制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网络计划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进度监控和调整。
教材章节:第五章 网络计划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6. 网络计划软件的应用:介绍常用的网络计划软件,如Microsoft Project 等,指导学生进行软件操作和实际应用。
第11章土木工程施工一、学习重点(一)基本概念1、施工技术:是以各工种工程(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装饰工程等)施工的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施工方案为核心,结合具体施工对象的特点,选择员合理的施工方案,决定最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
2、施工组织:是以科学编制一个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为研究对象,编制出指导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空间和时间,着眼于各工种工程施工中关键工序的安排,使之有组织、有秩序地施工。
3、施工:就是以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为先导,以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为后盾,保证工程项目高质量发全、经济地完成。
4、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方法。
5、网络图是由箭线、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序、有向的网络。
(二)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土木工程施工一般包括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两大部分。
施工规范、规程作为全国土木工程施工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它分为国家、行业(或专业)、地方和企业四级。
1、基础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简称为土方工程,主要包括土(或石)的挖掘、填筑和运输等施工过程以及排水,降水和土壁支撑等准备和辅助过程。
(1)基坑(槽)的开挖①在基础或管沟土方施工中,防止塌方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放坡和坑壁支撑(支护)。
②基坑排水与降水。
在一般工程的基础施工中,多采用明沟集水井抽水、井点降水或二者相结合的办法排除地下水。
③基础土方的开挖方法分两类:人工挖方和机械挖方。
④土方回填与压实。
(2)路基工程与软土地基施工①路基工程路基是公路与铁路工程的基础,路基按填挖方式不同分为: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三种类型。
②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加固的方法有:塑料排水板、换填土、砂井、生石灰桩、粉喷桩、旋喷桩、挤实砂桩等加固施工方法。
(3)石方爆破的工序有:打孔放药、引爆、排渣。
(4)深基础工程施工①桩基础(按桩的受力情况,桩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类。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L264011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学分数: 4 课时数: 64合用专业: 土木工程应修基础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构造力学一、本课程旳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研究旳是土木工程, 包括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矿井建设等专业领域旳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旳一般规律。
课程教学旳目旳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旳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和决策措施。
二、本课程旳教学目旳1.协助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措施;2.使学生理解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内国内外旳新技术和发展动态;3.使学生理解各重要工种工程旳施工工艺, 掌握确定施工方案旳基本措施;4、使学生掌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旳组织设计旳措施, 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组织计划问题旳初步能力。
5.使学生具有处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计划问题旳初步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规定第一章土石方工程1.教学基本规定掌握土旳工程分类和土旳可松性、土旳透渗性、土旳含水率, 土方工程施工特点。
熟悉场地平整施工旳竖向规划设计和土方量旳计算, 土方调配与施工。
掌握基坑开挖旳降水方案, 轻型井点系统旳设计, 边坡稳定和支护构造(钢板桩、钻孔灌注桩挡墙、H型钢支柱木挡板墙, 地下持续墙,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旋喷桩挡墙), 围堰类型和其施工措施。
理解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 填土压实原理和规定, 路堤填筑和路堑挖筑。
掌握地下掘进工程旳开挖方案和施工措施, 爆破施工起爆技术与重要爆破措施, 爆破安全技术。
2.教学内容1)土旳工程分类和工程性质2)土方调配与施工3)基坑开挖旳降水方案4)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5)爆破施工技术第二章基础工程1.教学基本规定理解预制桩旳生产工艺过程, 预制桩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掌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常见质量缺陷和防止处理。
掌握地下持续墙旳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要点。
理解墩基础、沉井基础、管柱基础。
第1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施工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3. 施工安全与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 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的落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土木工程施工吗?它有哪些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 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讲解土木工程施工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介绍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方法,如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等。
(3)分析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1)讲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如施工图纸审查、材料检验、施工过程检验等。
(2)介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标准,如材料质量、施工质量、验收质量等。
3. 施工安全与环保意识(1)讲解施工安全的基本知识,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人员安全操作等。
(2)介绍环保措施,如施工现场环保、施工材料环保、施工过程环保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个实际工程案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和安全环保问题。
2. 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环保的论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安全环保意识,使学生掌握了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实际工程案例,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教案一、引言1.1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1.1.1确保施工效率:施工组织设计是规划和管理施工过程的关键,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1.1.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理的组织设计,有效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1.1.4提高安全性: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1.2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1.2.1合规性原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施工合法性。
1.2.2科学性原则: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提高施工效率。
1.2.3经济性原则:合理控制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2.4环保原则: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3教案目标与结构1.3.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3.2教学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方法及案例分析。
1.3.3教学结构:本教案分为十个章节,系统介绍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知识。
1.3.4教学评估:通过作业、测试和项目实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知识点讲解2.1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2.1.1定义: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的过程。
2.1.2目的: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实现工程的质量、成本和进度目标。
2.1.3内容: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进度计划、资源计划、施工平面图设计等。
2.1.4作用:指导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
2.2施工组织设计的流程2.2.1工程项目分析:了解工程项目的特点、需求和施工条件。
2.2.2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工程需求,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
2.2.3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施工的时间表,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2.2.4资源配置与优化: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2.3.1网络计划技术:使用网络图表示工程进度,优化施工过程。
2.3.2成本控制方法:应用成本控制理论,合理控制施工成本。
2.3.3质量管理方法:采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保证工程质量。
目 录第一部分 课后习题第一章 土方工程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第三章 砌体结构工程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第六章 结构安装工程第七章 升滑法施工第八章 防水工程第九章 装饰工程第十章 桥梁结构工程第十一章 道路工程第十二章 施工组织概论第十三章 流水施工原理第十四章 网络计划技术第十五章 施工组织总设计第十六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第一章 土方工程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第三章 砌体结构工程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第六章 结构安装工程第七章 升滑法施工第八章 防水工程第九章 装饰工程第十章 桥梁结构工程第十一章 道路工程第十二章 施工组织概论第十三章 流水施工原理第十四章 网络计划技术第十五章 施工组织总设计第十六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课后习题第一章 土方工程(一)思考题1.试述土方工程的特点。
进行土方规划时应考虑什么原则?答:(1)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面广量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等。
(2)土方规划的原则:①应力求挖填平衡、运距最短、费用最省;②便于改土造田、支援农业;③考虑土方的利用,以减少土方的重复挖填和运输。
2.试述土的可松性及其对土方规划的影响。
答:(1)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是指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其原来的体积的性质。
(2)土的可松性对土方规划的影响土的可松性对土方量的平衡调配,确定运土机具的数量及弃土坑的容积,以及计算填方所需的挖方体积等均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土具有可松性,一般填土会有多余,需相应地提高设计标高。
设为土的可松性引起设计标高的增加值,则设计标高调整后的总挖方体积应为:总填方体积:此时,填方区的标高也应与挖方区一样,提高,即:移项整理简化得(当V T=V W):故考虑土的可松性后,场地设计标高调整为:式中,V W、V T为按理论设计标高计算的总挖方、总填方体积;F W、F T为按理论设计标高计算的挖方区、填方区总面积;为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