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影-切片定理的转台成像算法
- 格式:pdf
- 大小:642.78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投影特征的快速图像稳定算法
黄金权;王程;王润生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年(卷),期】2006(028)001
【摘要】本文针对摄像机的载体既有抖动又有正常扫描运动的图像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算法.该算法首先把二维图像数据投影为一维数据,并在投影数据上估计图像序列的偏移量;然后通过卡尔曼滤波从图像序列的偏移量序列中消除抖动带来的影响,从而保持正常的扫描运动;最后依据滤波后的偏移矢量对图像进行运动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与块匹配算法相当的稳像准确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总页数】4页(P82-85)
【作者】黄金权;王程;王润生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1
【相关文献】
1.基于投影特征的快速图像匹配算法 [J], 于晓东;陈幼平;李安定;谢经明;彭向前
2.基于特征空间投影的SAR图像快速分割算法 [J], 杨保香
3.基于欧拉弹性能变分图像恢复模型的快速对偶投影算法 [J], 宋金涛; 于晗; 潘振宽
4.基于快速投影LANDWEBER法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研究 [J], 董向元;陈琪;李惊涛;蔡斌;阎润生;王海刚;刘石
5.基于积分投影的图像快速配准算法研究 [J], 赖睿;刘上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投影变换法求实形原理
投影变换法求实形原理主要是通过将三维物体转换为二维平面图形来实现。
具体来说,它是通过投影变换矩阵将场景世界中的3D物体转换为2D平面图形的过程。
转换后的二维平面图形相对于原来的三维物体降了一维。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投影变换主要有两种形式:透射变换和仿射变换。
透射变换是将图像投影到一个新的视平面,可以看作是将三维物体通过某种方式投影到二维平面上。
而仿射变换则是一种特殊的透射变换,变换后图像的形状仍然维持原状。
在投影变换过程中,需要计算投影变换矩阵和投影变换参数,然后将这些参数映射到物体上,最终得到降维后的二维平面图形。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各种算法和工具来实现。
另外,在计算机图形学中,还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装置来实现投影变换。
例如,可以使用类似于德国画家丢勒绘画时使用的装置,通过固定线和物体表面的点,记录线穿过木框的位置,并在画纸关闭时标记到画纸上,不断变动线末端物体上的点,最终可以得到准确的物体画像。
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投影变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绘制出真实立体感的图形。
总的来说,投影变换法求实形原理是一种将三维物体转换为二维平面图形的方法,它涉及到一系列的数学和几何学原理。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的建模、渲染和可视化中。
CT系统的参数标定及成像杨宏;马正泰;巨雯雯【摘要】针对CT系统的参数标定和成像问题,本文通过几何分析、图形重建算法实现了CT系统的参数标定和未知介质相关信息的确定,并利用参数标定的精度和稳定性确定更优的CT标定模板。
我们首先分析了数据的关系,求得探测器单元之间的距离。
然后建立合理的直角坐标系,利用椭圆的几何知识标定CT系统的参数。
为了对未知图形进行重建,我们选择了滤波反投影算法(FBP)和代数重建算法(ART)。
得到未知介质的相关信息以及10个点的吸收率。
我们利用标定模板的原图形和重建图形,计算某两点间距离的相对误差和CT值的标准误差,从而分析标定模板的精度和稳定性。
为了对其进行改进,在Caphan体模的基础上,确定了一个新的标定模板。
经验证,新模板参数标定的精度和稳定性都有所提高。
【期刊名称】《应用数学进展》【年(卷),期】2018(007)007【总页数】15页(P903-917)【关键词】CT系统;参数标定;图像重建;滤波反投影算法;代数重建算法【作者】杨宏;马正泰;巨雯雯【作者单位】[1]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1.1.问题的提出CT(Computed Tomography)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利用样品对射线能量的吸收特性获取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
本题中,我们考虑一种典型的二维CT:1)平行入射的X射线垂直于探测器平面,每个探测器单元看成一个接收点且等距排列。
2)X射线的发射器和探测器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整个系统绕某固定的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180次。
3)对每一个X射线方向,在具有512个等距单元的探测器上测量经位置固定不动的二维待检测介质吸收衰减后的射线能量,并经过增益等处理后得到180组接收信息。
CT系统安装时往往存在误差,为了保证成像质量,因此需要对安装好的CT系统进行参数标定,即借助于已知结构的样品(称为模板)标定CT系统的参数,并据此对未知结构的样品进行成像。
一种基于光场成像的数字对焦算法梁欣;陈平;刘宾;戚俊成【期刊名称】《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年(卷),期】2015(035)005【摘要】光场成像在频率域中利用傅里叶切片定理实现数字对焦,得到一组数字对焦数据.针对在景深相同的条件下光场成像与传统成像相比分辨率明显降低这一缺陷,本文采用基于稳健的正则化超分辨率算法将低分辨率图像每一点的像素值分别对应到高分辨率网格中,然后进行插值对所得图像进行重建,实现低分辨率向高分辨率的转换.与其他几种传统超分辨率算法相比,该算法的优势在于取得了更高的识别精度.通过MATLAB平台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的迭代反投影超分辨率算法相比其峰值信噪比有很大的改善,从而验证了本文模型与数值算法的有效性.【总页数】5页(P434-438)【作者】梁欣;陈平;刘宾;戚俊成【作者单位】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51;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51;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51;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相关文献】1.光场成像数字对焦清晰度评价函数的分析与改进 [J], 梁欣2.一种基于光场的数字重建影像快速生成算法 [J], 刘鹏;高军;雷勋祖;周凌宏3.基于二代小波算法的数字全息显微成像自动对焦方法 [J], 陈朋;李杰;徐泽楠;王海霞;张怡龙4.基于非成像数字光场理论设计的一种节能型壁挂式植物生长灯 [J], 赵亮;岑松原5.数字对焦光场成像清晰度评价方法研究 [J], 周宇;袁艳;胡煌华;张修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频率超声衍射CT图像重建的研究樊敏;方杰;刘红【摘要】根据傅里叶衍射投影定理,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得到的投影数据的傅里叶变换对应着复平面上不同半径的圆弧.文中对多频率衍射层析成像原理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多频率超声CT模型,并对多频率超声CT进行实验研究.重建步骤如下:首先,根据标准的体模算出重建数据点的值;然后运用网格插值法将非笛卡分布的重建数据点插值到笛卡网格内;最后用二维的傅里叶逆变换完成图像的重建.多频率超声衍射CT的成像速度要快于单频率CT的成像速度.【期刊名称】《计算机技术与发展》【年(卷),期】2010(020)005【总页数】4页(P227-229,233)【关键词】傅里叶衍射投影定理;计算机层析成像;多波段超声CT【作者】樊敏;方杰;刘红【作者单位】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皖西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安徽,六安,237012;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410 引言近年来,多频率超声CT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美国加州大学Jeo等人研制的HUTT[1~5]系统对羊的肾脏做CT切片图像,HUTT的换能器在不同时刻发射不同频率超声波,并用超声衰减层析成像算法重建图像。
低频超声波能够很好地反映肾脏切片的概貌,而高频的更能反应其细节信息,将不同波段的CT切片图像融合,可以获得分辨率比MRI图像更高的切片图像。
Jeo利用的是多频率超声衰减层析成像技术,没有涉及衍射层析成像技术。
超声衍射层析成像术(简称超声衍射CT)是一门交叉学科技术,将传统的计算机层析成像术、声学、计算方法和计算机视觉等结合在一起。
早期的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术沿用X射线CT的射线理论,也就是说假设超声波在物体内部也是以直线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