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单元目标及作业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60 MB
- 文档页数:99
第一单元《负数》单元作业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负数的引入是数系的一次扩展,为今后学习实数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下了基础。
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使学生切实地学好。
单元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必要和方便。
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3.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1.习题设计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2.围绕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设计。
3.练习设计从易到难,层层递进。
课时作业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作业类型作业内容时间设计意图基础巩固一、填一填。
1. 像+4、23、5.8,这些数都是()数;像-2、-65、-0.91,这些数都是()数。
2. 2022年3月22日,某地的最高气温是零上4℃,记作()或( );最低气温是零下2℃,记作()。
3.若支出为负,则小明家这个月收入5800元,记作(),妈妈从工资中取出500元为小明买了一身新衣服,记作()。
二、选一选1、如果我们把海平面的高度设定为0cm,高于海平面的为正,那么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m,记作()m。
A.155 B.+155 C.—155 D.02、在-7、0、+6、-12、+3.12、0.09、-1100、-0.5中,负数有()个。
A.3B.4C.5D.63、青少年的标准身高是170㎝,琪琪的身高是165㎝,记作-5㎝,小强的身高是178㎝,记作()㎝。
A.+178B.-178C.+8D.-810分钟第1题巩固学生对正、负数形式上的认识。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数学六下人教版二、百分数(二)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 折扣P82 成数P93 税率P104 利率P115 解决问题P12——P146 ★生活与百分数P15二、单元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单元知识主要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的特殊应用。
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本单元学习重点是理解掌握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的含义。
难点是能运用百分数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具体含义。
能够解答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扣、成数、税率、利率问题。
发展数学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途径,活跃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折扣基础性作业填空:八折=()% 九五折=()%40% =()折 75% = ()折买一件T恤衫,原价80元,如果打八折出售是多少元?有一种型号的手机,原价1000元,现价900元,打几折出售?老师在商店里花了56元钱买了一条牛仔裤,因为那儿的牛仔裤正在打七折销售。
这条牛仔裤原价多少元?一本书现价6.4元,比原价便宜1.6元。
这本书是打几折出售的?发展性作业“国庆”商场促销,一套西服打八五折出售是1020元,这套西服原价多少元?一台液晶电视6000元,若打七五折出售,可降价多少元?一批电冰箱,原来每台售价2000元,现促销打九折出售,有一顾客购买时,要求再打九折,如果能够成交,售价是多少元?有一种款式的MP3,原价280元,现在打三折出售。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正确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作业优化设计:
8、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李和小王的分数比为5:4,如果小李再少得25分,小王再多得25分,那么小李和小王的分数比变为5:7,小李和小王原来各得多少分?
作业布置与完成:
1. 当堂独立完成第1~3题。
2. 第4~7题为课后作业,第8题为选做。
作业反馈:
1. 课堂作业教师当堂收阅,分等级评定,适时反馈。
2. 课后作业采取不同方式:组内交流、同桌交叉,找出问题,共同探讨再集体订正或教师收阅,分等级评定,针对共性问题启发、引导,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
第一单元备课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示,向西用什么数表示?)
2.独立画图,画完在小组中展示讲解。
三、交流完善,点拨深入
1.展示不同学生画法,比较大家的画法有什么不同?(单位长度不同)
2. 小结:在一条直线上表示行走的距离和方向,需要先确定起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再用正、负数表示相应点。
3.小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4.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5.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
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四、基础训练,延展提升
1. 做一做。
练习一第4题。
2.某次数学测试,老师以80分作为标准,将六名同学的成绩记为:+4、+10、-5、0、+7、-4,这六名同学的实际平均成绩是多少?独立画图,小组交流。
【初步认识数轴上的负数,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
说一说自己的画法以及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再次明确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
【通过汇报画法,初步对数轴有所认识。
】
观察数轴,发现数轴的特点。
【再次明确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
独立完成,班内评议。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板
书
设
计
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
教学
反思。
Recycle Mike’s happy days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是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的总复习单元,单元的话题是“Mike’s happy days”。
本单元通过Mike参观农场的七天之旅以及参加毕业典礼晚会的语境把已经学过的语言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通过不同类型的任务,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语言形式,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共八个教学内容,分四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包括Day1和Day2两个部分, Day1呈现了Mike来到农场并参观农场的场景,通过Mike在农场看到水果、动物等场景复习已学过的名词及其与冠词的搭配。
Day2呈现了两个场景。
一个是Mike在农场里认识了新朋友Bill和他的妈妈Mrs Booth, 另一个是Bill打算和妈妈购物。
通过这两个场景复习描述人物外貌的词汇、句子以及与购物相关的词句。
第二课时包括Day3和Day4两个部分,Day3部分通过人们在农场生活的场景,复习巩固学过的动词短语以及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的结构。
Day4部分,呈现了两个场景。
一个是描述Mike一天的农场生活,另一个是Bill和Mike玩卡片游戏。
通过这两个情景复习巩固一般过去时和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第四课时包括Day5和Day 6两个部分,Day5通过Mike介绍自己周一上课的情况,复习一般现在时和科目名称。
Day 6通过描述Bill从小时候到现在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复习一般过去式、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的用法。
第五课时包括Day7, Day8 , Read the chant和Story time三个内容,Day7通过Mike收到学校的毕业典礼晚会邀请函作为语境,引出一般将来时。
Day8通过毕业晚会、歌谣、临别赠言三个场景,复习所学餐具、食物、文具等词汇以及元音、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所学的词汇、句子和四种时态。
本单元是总复习单元,是由一个整体语境构成。
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建构整体框架,基于整体情景建构文字意义,再进入各部分教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习作心愿[教学目标]1.写一写自己的心愿。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写出真情实感。
4.习作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教学重难点]1.结合本单元所学的表达方法生动细致地描绘自己的心愿。
2.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史铁生童年的心愿是在那个星期天,母亲能实践诺言带自己出去玩;中年朱自清的心愿是希望时间能慢慢走,让自己能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有更大的建树;李大钊的心愿是铁肩担道义,人间换新颜;老班长的心愿是省下每一粒粮食,让年轻的红军战士活着走出草地……一路走来,我们认识了许多或平凡或伟大的人,他们有着或大义或细微的心愿,你们的心愿又是什么呢?今天在我们的习作课上,大家敞开心扉谈一谈吧!二、创设情景,说心愿心愿是心底里产生的、希望将来有一天能达成或实现的想法和愿望,是自己心里美好的愿景。
根据习作提示,从“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这三个方面来谈心愿吧。
1.把自己的心愿写出来,选择一至两个你最想说的心愿和小组成员交流。
2.推选一两个讲得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让大家明确如何将自己的心愿表达清楚。
三、习作指导1.审题要“大题小做”。
“大题”指题旨范围较宽广,开放性较强。
“心愿”就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它可以很伟大很崇高,可以是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读书,也可以是为人类谋幸福,但这样的“心愿”往往会流于形式,很难写出真情实感。
对于这类文题,我们不妨在立意时寻找一个较小的切入口,或就一个点、一个方面的内容来深入地表现主旨。
2.立意学会虚实转化。
“心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相对来说比较“虚”,这时我们就需要转化为“实”的东西来写。
不空谈大道理,将立意落实到某个具体的人物、景物、事件上来写,这样才能使内容厚实,立意集中。
3.写法指导:(1)让标题“传情”。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一个醒目的话题自然是一篇作文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话题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不宜把话题直接做标题,而要通过作文内容或中心体现。
第三单元比例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够运用比例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能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原理,并能把简单的图形进行放大与缩小。
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正、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课时计划:本单元计划18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2~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重点:比例的意义。
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作业优化设计:1、下面哪些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3)21:31和6:4 (4)0.6:0.2和43:412、用右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3、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4、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4、5、12、和15 (1)22、3、4、和5(3)1.6、6.4、2和5 (4)21、31、61和415、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6、解方程27÷x=15÷954x ÷5=2411(x+2)=4×8 1.5x ÷2.5=67、圆柱是由( )个底和( )个侧面( )部分组成的。
它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 ),侧面是一个( )。
圆柱的侧面沿( )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宽等于圆柱的( )。
8、n 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作业布置与完成:1. 当堂独立完成第1~5题。
2. 第6、7题为课后作业,第8题为选做。
作业反馈:1.课堂作业教师当堂收阅,分等级评定,适时反馈。
2.课后作业采取不同方式:组内交流、同桌交叉,找出问题,共同探讨再集体订正或教师收阅,分等级评定,针对共性问题启发、引导,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6、探访古代文明―、教学目标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三、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谈话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
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都发现了古代遗迹,这些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文明。
2•板书课题:探访古代文明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早期文明发祥地(—)看图发现规律。
1•观察p44”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
2•说说: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发现: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我发现……(二)阅读,做一个考古学家。
1•阅读p45图文材料。
2•想象与思考: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和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
)早期开始了定居生活。
他们的房屋是如何建造的,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3•考古发现:收集更多的资料,从住、食、用等方面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
(三)查找资料,比一比。
1•收集资料:为了更好的了解早期文明,同学们还查找到不同的资料。
2•比一比:你还有哪些发现?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第二课时(一)、课前引入播放课件:远古时期青铜器,陶罐,万里长城,金字塔,空中花园,奉姬陵等图片。
无数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些光辉璀璨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单元负数【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
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3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材第2页例1)。
《欣赏爱之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聆听《爱之梦》乐曲,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作业内容1. 聆听作业:学生需在家中完整聆听一遍李斯特的《爱之梦》乐曲,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聆听过程中的有趣发现。
2. 文字描述:在聆听的基础上,学生需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中的情感表达、音乐风格以及音乐中的主要元素。
3. 创意表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形式(如绘画、舞蹈、诗歌等)来表达自己对《爱之梦》的理解和感受,并与同学分享。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按时完成,提交时间请在下一节课前。
2. 提交作业时,请附上相关图片或音频资料,以便教师批改和反馈。
3. 作业应真实有效,如有抄袭或作弊现象,将给予相应处罚。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描述的准确性和创意表达的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并在课堂中进行反馈和交流。
3. 对于优秀的作业,教师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积极寻求帮助和改进。
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通过作业反馈,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更好地沟通和交流,促进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总之,本次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聆听、描述、创意表达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爱之梦》这首乐曲,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同时,通过作业反馈和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爱之梦》的音乐主题,通过演奏和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教学目标及教材优化(学生作业系统设计)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难点:圆柱与圆锥、比例第一单元负数学生认识与单元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负数的认识、比较大小等内容。
负数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难点: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课时计划:本单元计划4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
2、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 认识负数。
难点:1、理争负数的含义。
2、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
作业优化设计: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 2.5 0 -5.2 +412、填空。
①.青海湖高于海平面3193m ,记作( )m ,死海低于海平面392m ,记作( )m 。
②.如果把存入2000元记作+2000,那么支出500元记作( )。
③.如果-2表示比70小2的数,那么0表示的数是( ),—9表示的数是( ),+6表示的数是( )。
④.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 ) ℃ 。
⑤.0即不是( )也不是( )。
3、+18.4读作( ),253-读作( )。
4、下表为粮库进出玉米数量的记录,说出每天记录数字的意义。
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进库量/吨 +18 -9 -7.5 +12 -5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星期四( ) 星期五( )5、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①、-1 2 -3 4 ( ) ( )②、-11 -7 -3 1 ( ) ( )6、某仓库有货物50箱,其中四天记录的数字如下(运进为正,运出为负),请你说明各天记录的意义,哪一天运出的箱数最多,并求出这四天共运进仓库多少箱,最后仓库内共有多少箱货物?天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箱数/箱 +48 -40 +50 -30作业布置与完成:1. 当堂独立完成第1~2题。
2. 第4~5题为课后作业,第6题为选做。
54+31-作业反馈:1.课堂作业教师当堂收阅,分等级评定,适时反馈。
2.课后作业采取不同方式:组内交流、同桌交叉,找出问题,共同探讨再集体订正或教师收阅,分等级评定,针对共性问题启发、引导,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比较大小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则2、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能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
3、使学生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负数大小的比较难点:负数大小的比较作业优化设计: 1、说出点A 、B 、C 、D 、E 表示的数。
2、在数轴上表示一列各数。
-4 1 -2 2.5 -0.5 1.5 25 3、判断题:①.没有最小的负数,也没有最大的正数。
( )②.0大于所有正数,小于所有负数。
( )③.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④.0.125不是正数。
( )⑤.小明妈妈的存折上,“支出或存入”一栏中,显示“2800”表示存入2800元,显示“-2500”表示支出2500元。
( )⑥. -8>+4( )⑦.0可以看成正数,也可以年成是负数()⑧. 4 = -4()⑨.一条直线就是一条数轴()⑩.所有正数都大于负数。
()4、填空题:①.在数轴上,所有的()数都在0的左边,所有的()数都在0 的右边,即所有的正数都比所有的负数()②.()和()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5、比较各组数的大小。
6、下面是六(1)班6名女同学的身高。
以她们的平均身高为标准,把平均身高记为0cm,超过的身高记为正,不足的身高记为负,用正负数表示她们的身高。
①、160cm ②、152cm ③、143cm ④、150cm ⑤、162cm ⑥、157cm作业布置与完成:1. 当堂独立完成第1~3题。
2. 第4、5题为课后作业,第6题为选做。
作业反馈:1.课堂作业教师当堂收阅,分等级评定,适时反馈。
2.课后作业采取不同方式:组内交流、同桌交叉,找出问题,共同探讨再集体订正或教师收阅,分等级评定,针对共性问题启发、引导,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学生认识与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圆柱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
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
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这观察,设计和掉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在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1、圆柱体积,表面积计算2、圆锥体积计算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课时计划:本单元计划12课时。
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0~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掌握圆柱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圆柱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建立空间观念,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作业优化设计:1、给下面的圆柱各部分填上相应的名称。
()2、下面各图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圆柱?3、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4、圆柱有()个面,上、下两个面叫()面,它们面积()。
侧面是一个()面。
5、圆柱的侧面沿()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当圆柱的()和()相等时,侧面沿()展开是一个()。
6、按照教材附1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圆柱,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
7、下面()号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形。
8、用一张长18.84cm,宽12.56cm的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形,这个圆柱形的底面半径可能是()。
作业布置与完成:1. 当堂独立完成第1~3题。
2. 第4~6题为课后作业,第7、8题为选做。
作业反馈:1.课堂作业教师当堂收阅,分等级评定,适时反馈。
2.课后作业采取不同方式:组内交流、同桌交叉,找出问题,共同探讨再集体订正或教师收阅,分等级评定,针对共性问题启发、引导,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难点:重点:表面积的计算难点:侧面积的含义与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作业优化设计:1、只列式不计算①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②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3、填一填①.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接头处不计),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②.有一个圆柱形罐头盒,高是1分米,底面周长6.28分米,盒的侧面商标纸的面积最大是()平方分米,这个盒至少要用()平方分米的铁皮。
4、选一选①、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以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圆柱的高等于它的底面()。
A .半径 B.直径 C.周长 D.面积②、压路机滚筒滚动一周能压多少路面是求滚筒的()A、表面积 B 、侧面积C、体积5、对的打√,错的打×。
①、两个圆柱的表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②、圆柱体的高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2倍。
()③、圆柱的底面直径是3厘米,高9.42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6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m,高0.7m.(2)底面半径是3.2dm,高5dm。
7、计算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图中单位:cm)8、一个圆柱的表面积是216㎡,侧面积是102㎡底面积是多少㎡?9、学校大厅有4根圆柱形柱子,每根柱子的底面周长是25.12分米,高是5米。
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油漆费0.5元,那么漆这4根柱子需要油漆费多少元?作业布置与完成:1. 当堂独立完成第1~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