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创新教学规划一、单元整体解读1.1 单元主题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自然”为主题,通过展现大自然的美妙和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1.2 教学目标- 提升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能力。
- 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1.3 课文内容本单元包含3篇文章,分别是《燕子》、《荷花》、《荷叶母亲》。
二、创新教学规划2.1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然景观,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对自然景观的看法,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提高他们对自然的感知能力。
2.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课文朗读与解析: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课时1. 写作指导:教授学生如何描绘自然景观,提供写作技巧。
2. 实践写作:让学生进行现场写作,描述他们观察到的自然景观。
3.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第三课时1. 课文深入学习:针对课文中的自然现象进行讲解和讨论。
2. 小组探究:让学生分组探究自然现象的成因和特点。
3. 总结与反思: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3 教学评价-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 写作质量:评估学生在实践写作中的表现。
- 小组讨论效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 自然景观图片和视频- 课文朗读音频- 写作纸张和文具四、教学安全风险预防- 在户外观察活动中,确保学生遵守安全规则,避免接触危险物品。
-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防止意外伤害。
以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创新教学规划的详细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这次习作,让我们来向别人介绍自己。
可以说说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总之,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要说真话,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
写完以后再加个题目,如《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小书迷》。
还可以把习作读给了解你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认真改一改。
学情分析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打下了一定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认识了1800来个常用汉字,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和写话能力。
小学阶段,中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低年级是让学生学习写话,中年级便过渡到指导学生习作。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习作,“习作”对于他们来说是个较陌生的领域。
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中年级学生更是这样。
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一般说来, 学习动机越高,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越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让我们的学生爱上习作,学会习作。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向别人介绍自己。
2、能够通过具体的事例自己的性格或爱好。
3、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培养学生乐说、能说、敢说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通过具体的事例自己的性格或爱好。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1、谈话激趣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好!师:听到同学们这么亲切和热情的问候,老师的心里特别高兴。
我姓石,大家可以叫我李老师,今年45岁了。
因为眼睛近视了,所以我总是要戴着一副眼镜。
我特别喜欢交朋友,小朋友们愿意和老师成为朋友吗?师:谁愿意第一个成为老师的朋友。
(二)、引出写作要求并指导自我介绍师:刚才那么多朋友多向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年龄。
(板书:姓名、年龄)师:细心的小朋友就会发现刚才老师在向大家介绍“因为眼睛近视了,所以我总是要戴着一副眼镜。
11、赶海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
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欣赏,视觉诱趣1、师:同学们,你们看!课件播放一组海景图(配合抒情的轻音乐),生欣赏。
2、师:你们看到了()的大海?3、你们去过海边吗?来到蔚蓝的大海边,你的心情怎样?二、揭题质疑,初读感知师:是啊,蓝蓝的大海真美,真令人向往!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关于海的文章。
题目叫做《赶海》(板书课题)来,齐读课题。
刚才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去过海边,那么,你们在海边都玩些什么呀?(是的,当大海退潮时,小朋友们拎着水桶到海边捡贝壳,捉螃蟹等,这就是赶海。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赶海多好玩啊,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赶海!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或难读的字,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师:刚才同学们读书那么认真,相信这些生字词一定难不倒大家,谁愿意来试一试?出示生字词:长须俘虏螃蟹一支歌舅舅努努嘴儿东逃西窜束手就擒似的兴奋夹住(1)我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第一行。
我们要注意“俘虏”的“虏”声母是L。
(2)谁来读第二行?你的儿化音读的又快又准。
舅舅第二个音应该读轻声,读的也非常好,我们再把这两个词读两遍。
(3)同学们要注意窜是平舌音,束是翘舌音。
这两个字不要搞反了,第三行谁来读?(4)你们看最后一行黄色的字有什么特点吗?它们都有两个读音,在这里应该怎么读呢?自己先读一读。
谁来读?那另外一个音该怎么组词呢?(随机出示。
)3、(同学读的时候你要仔细听,认真看,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开火车读。
4、小火车开得多稳当啊!现在老师把生词上面的拼音去掉了,还能读好么?5、检查句子师:这些词语带入句中你还能读好吗?(出示第一句)(1)“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是语文三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包括语文知识和阅读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本次教学设计将围绕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展开复习课程。
1.2 课程目标•复习第四单元课文内容,包括词语理解、故事情节分析等。
•复习第五单元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1.复习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包括词语解释、情节梳理等。
2.复习第五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如阅读文章、写作内容等。
3.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的实际运用。
2.2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共同整理复习笔记。
2.阅读活动:让学生朗读课文,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3.互动问答:通过问题与回答的形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4.创新思维激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教学步骤3.1 第一阶段:复习第四单元内容1.分析第四单元的课文《XXX》,让学生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让学生解释生词,梳理故事情节。
3.2 第二阶段:复习第五单元内容1.引入第五单元的课文《XXX》,让学生朗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3 第三阶段:课堂互动1.教师组织互动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4.1 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互动,听取学生表达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书面表达对复习内容的理解。
4.2 反思与优化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课后作业及延伸1.完成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材简析:
这一单元教材,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同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为精读课文,《绝招》为略读课文。
《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体会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
5、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可用15课时
《和时间赛跑》 2课时
《检阅》 2课时
《争吵》 2课时
《绝招》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4课时
考试及试卷分析 4课时。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花钟》这篇课文是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原因,最后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奇妙做法。
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课文思路清晰,语言精美。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花钟:林奈(Linnaeus,Carolus)是著名的植物学家,瑞典人。
他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开花都有一定的时间,它们受约于生物钟,植物的生物钟可以控制花的开放,香味和花蜜的产生,树根液汁的分泌,树叶的休眠等的生物化学活性。
花序按序开放也许是为了吸引不同时间活动的传粉者,如白天开花的植物吸引蜜蜂、蝴蝶和小鸟;夜间开花的植物吸引飞蛾和蝙蝠。
人们把林奈这个发现称为“花钟”。
花钟分二种形式:一种是以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而将其组成一个报道时间的时钟;另一种是将花卉组成钟盘,报道时间,又称园艺钟。
日内瓦花钟日内瓦花钟,位于日内瓦市英国花园的西部边缘,制作于1955年,是该市的标志。
它直径5米,曾经是世界最大的花钟,直到2005年伊朗德黑兰出现直径15米的花钟。
通常情况下,大约6500株鲜花和灌木用作花钟的装饰,不同季节会有变化。
日内瓦花钟是一种既能供人欣赏又能体现时钟功能的设施,它的机械结构设置在地下,地面上的钟面是由鲜嫩翠绿的芳草覆盖,代表12小时的阿拉伯数字则由浓密火红的花簇组成;有时候,钟面开满了艳丽的花朵,它的阿拉伯数字却换成了平整的绿茵。
它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色彩,但总保持着鲜艳和芳香。
当组成钟面的鲜花盛开期过了后,人们就改种另一种鲜花,使钟面形成新的图案。
钟的时针与分针和普通钟表一样,无论是在阳光下还是在风雨里,一直不停地在钟面上自行准确移动。
游客们在观赏花钟的新颖设计时,还情不自禁地要对一对自己的手表。
【其他资料】关于花的古诗词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5* 小 虾一、连一连.qi án g āng xi ān x ì f ù缸 隙 腹 钳 掀二、选字填空。
( )端 ( )来一( )画 一( )手套拼( ) ( )物馆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小虾 一( )缸( )的小虾 ( )的搏斗( )地摆动 ( )的角落四、按要求写句子。
1。
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
(用带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如果这时碰到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情,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追逐—( ) 激烈—()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虾生气时是什么样子的?把有关句子画上“~~~~~”。
4.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qián——钳gāng——缸xiān ——掀 xì-—隙fù——腹二、末未幅副搏博三、只口有趣激烈轻轻安静四、1。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
为此,本次单元作业设计立足于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作业设计目标1. 巩固和拓展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作业设计内容1. 词语积累:每个单元结束后,要求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词语,包括生词、成语、俗语等,并进行造句练习。
2. 阅读理解:选取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写作训练:结合单元习作要求,设计不同类型的写作题目,如看图写话、故事续写、应用文写作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 语文实践活动:根据单元内容,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诗词朗诵、课本剧表演、成语接龙等,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5. 个性化作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富有创意的个性化作业,如手抄报、读书笔记、思维导图等。
四、作业设计原则1. 层次性:作业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
2. 趣味性:作业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践性:注重作业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文素养。
4. 创新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作业评价与反馈1. 作业评价: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
2. 反馈机制:教师要将作业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2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会写30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及一首古诗(日积月累)。
2.默读课文,把握关键句的不同位置,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
3.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体会并积累课文中生动、准确的语句,能借鉴课文的表达,仿写句子。
4.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二、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把握关键句的不同位置,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
2.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三、设计说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联动是统编教材的特色之一。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观察与发现”,语文要素之一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关键词都是“观察”。
事实上,“观察”在统编教材中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三上第五单元要求学生试着“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本单元进一步提出“细致观察”,才会有“新的发现”;到了四上第三单元,鼓励学生“进行连续观察”。
从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到连续观察,环环相扣,体现了教材编排螺旋上升的特点。
本单元另一项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小学中段一共有三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和“关键语句”有关,如下表所示。
从以往的教学看,主要会碰到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概括?如何找到关键语句?如何借助关键语句进行概括?第一个问题很好解释第二个问题如何找到关键语句?在三上第六单元已经有所涉及,本单元进一步对这个能力进行强化。
最难的是如何借助关键语句来概括?这是一个现实难题,也是这个单元教师们要重点突破的。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尝试以观察与发现的人文主题来统摄打通,从“悉心概括、潜心观察、慧心记录”三大板块入手,力求单元整组模块推进,加强联系,形成合力,实现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融合与落实。
ji ào15《小虾》基础积累大巩固一、我会读,我会连。
掀 缸 逐 博 较 腹二、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重点段落品析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1。
这句话是写小虾()的样子,可以看出小虾()的特点。
2.用“”画出描写小虾动作的词语。
3。
写出类似的词语:zh úf ùb óg āngxi ān例:(细长)的脚思维创新大拓展四、选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仔细观察,说说它们有趣在哪。
并用生动的句子写出其主要特点.参考答案一、xiān gāng zhú bó jiào fù掀缸逐博较腹二、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三、1.生气坏脾气2。
蹦去舞动一张一张3. 安静的角落长长的胡须明亮的眼睛四、黑贝非常喜欢吃骨头。
趁它不注意,我把手里的骨头抛给它,它看到骨头抛过去了,就慌忙跳起来,但是用力过大不但没有接到骨头还重重地摔了一跤.不过它会马上灰溜溜地站起来,也不顾大家笑话它,迅速地捡起骨头飞一般地跑了,逗得我们都哈哈大笑。
它给我们大家带来了很大的乐趣.绝招3 不懂就要问教学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背、圈”.2。
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习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勤奋好学的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