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钙蛋白I对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检测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1
肌钙蛋白I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即时检测的意义卢德国【期刊名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06(18)3【摘要】@@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急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正确诊断及时救治对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在AMI的生化诊断方面,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是目前常用的指标,但是CK-MB并非心脏所特有,在正常人骨骼中也有少量存在.非心脏手术或骨骼肌损伤患者常有CK-MB增高,因而临床应用受到限制.1987年英国Cummins等首先报告用测定周围血中心肌钙蛋白(CTn)浓度来诊断AMI.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是心肌特异的调节蛋白,其肌钙蛋白I(cTnI)在AMI时释放入血是心肌损伤的最特异、最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在诊断急性心肌缺血方面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价值最突出[1].在血中出现时间早,并能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ing,POCT)、快速诊断和诊断窗口时间长等优点.近年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以色列心脏病学会已把肌钙蛋白的应用写入指南[2].本文就cTnI在这方面的价值综述如下.【总页数】3页(P79-81)【作者】卢德国【作者单位】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临沂,27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肌钙蛋白即时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 [J], 温乃平2.肌钙蛋白T检测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预后判断意义 [J], 吴立群;姜霞3.全血肌钙蛋白T即时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 [J], 卢德国4.血清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测定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J], 王奕忠;陈永丰;杨宏生5.一步法快速检测肌钙蛋白T及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J], 曹淑芳;黄翠瑶;石林波;刘书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肌钙蛋白I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目的研究一种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标记物,能够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检测和诊断。
方法收集400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标本,分别对所采血液进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的定量检测,研究其阳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阳性率:cTnI为93.4%,CK-MB为32.1%;敏感性:cTnI为100%,CK-MB为48.2%;特异性:cTnI 为93.4%,CK-MB为32.1%。
结论cTnI阳性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具有高度的预见性,cTnI的阴性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机率很小。
cTnI可作为心肌细胞受损时一种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液标记物。
cTnI可以早期预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微血栓的形成,cTnI也可以作为一种排除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标记物。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blood marker,it can earlier examine and diagnose a patient with AMI. Methods Gather 400 patients blood sample with AMI. To respectively take its blood into be measured the cTnI or CK-MB levels,studying its positive rate,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Results cTnI positive rate:93.4%,sensitivity:100%,specificity:93.4%;CK-MB positive rate:32.1%,sensitivity:48.2%,specificity:32.1%. Conclusion cTnI appeared to have a high predictive value that AMI occurred,its sensitivity is 100%. cTnI -negative value indicates very little risk of AMI occurrence;cTnI is the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blood marker as myocardial cell was injured. It can early foresee that the patient’s tiny thrombus is formed. It is the marker which excludes patient’s myocardial infarction.[Key Words] Troponin I(cTn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Creatine kinase(CK);Creatine kinase isomer-MB(CK-MB)肌钙蛋白由肌钙蛋白I、T、C三亚基构成,与原肌球蛋白一起通过调节钙离子对横纹肌动蛋白ATP酶的活性来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
心肌肌钙蛋白I的检测与临床意义海军青岛疗养院军以上干部疗养科何勤郭呈香20世纪80年代前,世界卫生组织(WHO ) 一直将心肌酶谱活性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科研人员发现,肌钙蛋白 (troponin,Tn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乳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标志。
心肌肌钙蛋白I(cTnI) 可检出微小心肌损害,成为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强的标志物之一,是公认的快速诊断AMI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 ),以及协助ACS危险分层和反映其预后的主要生化标志。
CTnI的物生学特性Tn是由TnI、TnT和TnC三个亚单位组成,其中TnI是抑制性亚单位,可抑制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组合,阻止肌肉收缩,TnT是与原肌球蛋白结合的亚单位;TnC是与钙离子结合的受体。
1.CTnI的心肌特异性和抗原性TnI有三种亚型:分子量分别为24kD的cTnI,20kD的快骨骼肌和慢骨骼肌肌钙蛋白I ( sTnI)。
CTcI与sTnI的氨基酸序列有40%的异源性,cTnI氨基端有31 个氨基酸是sTnI所不具有的;两者在人体中的含量相差也较大,cTnI为5.7±0. 6mg/g, sTnI 为8. 4±2. 7|ig /g,比值为680±7 5 ;cTnI 与sTnI 的交叉反应最早认为是2%,后来由于检测技术的发展,交叉反应已降至0.007%。
在出生9个月后,新生儿心肌中仅存cTnI,且无任何亚型。
在个体发生的全过程中,无论骨骼肌受到任何病理刺激,均不表达cTnI,,所以cTnI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
人cTnI有五个螺旋区域,呈伸展式构型。
抗体识别相应抗原表位不依赖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使nTnI氨基酸序列易被免疫系统识别,故cTnI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肌钙蛋白I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方法:检测40例正常对照组、7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肌钙蛋白I(cTnI)。
结果:正常对照组cTnI阴性率100%,CK-MB均在正常范围。
AMI组cTnI阳性率达100%,UAP组cTnI阳性率42.67%。
结论:cTnI检测诊断AMI简便、快速,特异性、敏感度高,对AMI 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快速有效地为临床医师提供AMI患者的诊断参考依据。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
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压榨性胸痛向左侧上肢放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
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
正确诊断和及时抢救濒死的心肌,改善预后,对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1]。
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通过对70例AMI、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检测肌钙蛋白I (cTnI),结合其他酶学指标,同时以4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作对照,观察其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正常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4~67岁,平均(41.6±3.8)岁,无心脏病史,心脏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的健康体检者。
AMI 组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36~71岁,平均(43.6±3.6)岁,均系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39~68岁,平均(42.9±3.7)岁,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缺血改变。
心肌肌钙蛋白I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摘要心肌肌钙蛋白I对心肌损伤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优于其他标志物如总CK、CK-MB、LDH、AST。
各国心脏病学会及中国检验学会建议将心肌肌钙蛋白作为确定性标志物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I 心肌梗死应用在最短的时间内确诊患者是否患有致命的AMI,使AMI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对于降低死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肌钙蛋白I的结构和功能组成肌钙蛋白的三个亚基分别是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及肌钙蛋白C。
肌钙蛋白T是原肌球蛋白结合亚基,主要调节肌钙蛋白复合体与细肌丝间的相互作用;肌钙蛋白I是肌原纤维AFP酶的抑制性亚单位;肌钙蛋白C是钙离子结合部位,主要调节钙离子依赖型的肌肉收缩。
肌钙蛋白T(TnT)及肌钙蛋白I(TnI)均具有心肌异构体及骨骼肌异构体两种形式。
TnI只有一种心肌异构体,而TnT至少有四种心肌异构体。
TnC无心肌特异性异构体。
cTnI非常特异地仅存在于心肌中,在肌肉及其他组织中没有发现cTnI。
心肌肌钙蛋白的释放特点在心肌内cTnI的含量大约为5mg/g湿重组织,cTnT含量约为10.8mg/g湿重组织。
心肌肌钙蛋白主要结合于心肌肌纤维中,少量以游离形式存在。
正常人血中几乎检测不到cTnI,心肌细胞损伤时,cTnI即开始释放,以游离和复合物形式进入血液循环,游离的cTnT、cTnI首先释放入血液中,随后由于蛋白逐渐降解使结合在肌纤维中的cTnI-cTnC,cTnI-cTnT-TnC释放形成峰值。
游离于血中的cTnI单体是非常不稳定的。
而cTnI-cTnC二聚体及cTnI-cTnC-cTnT三聚体稳定性强。
心肌梗死发生后释放在血液中的肌钙蛋白升高持续时间比肌红蛋白和CK-MB长,这个过程一般是7~10天。
心肌肌钙蛋白I的临床应用肌钙蛋白I是诊断心肌损伤的最佳指标:早期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主要限于肌红蛋白和CK-MB。
其中CK-MB曾一度被认为是诊断心肌损伤特别是心肌梗死的“金标准”[1],然而CK-MB不仅在血中存在的时间较短(1~4天),而且CK-MB也存在于骨骼肌及大脑中,当骨骼肌及大脑损伤,特别是骨骼肌剧烈运动后,CK-MB均显著升高。
血清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作者单位:124000 辽宁省盘锦市中医院通讯作者:魏玉红目的探讨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入院时、入院后3小时和6小时胸痛、怀疑心肌梗死的40例患者血中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的水平。
结果肌钙蛋白I检测的临床敏感度为88.4%,临床特异度为92.9%。
结论肌钙蛋白I可以作为早期诊断AMI的辅助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完全阻塞所致,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有利于迅速决策和治疗,并且能够改善胸痛患者的预后[1,2]。
对胸痛患者进行坏死标记物检测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一个里程碑[3~6]。
肌钙蛋白T水平在心肌梗死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其灵敏度在胸痛发作的头几个小时很弱。
如何早期诊断,对于AMI及时治疗及降低病死率、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拟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的水平,探讨测定CTnI在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以胸痛为首发症状、但排除明显外伤的患者40例。
男19例,女11例,年龄35~69岁,中位年龄48岁。
1.2 方法1.2.1 标本采集胸痛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3小时、6小时采血。
所有标本采血后分离血清并于1 h内完成测定。
1.2.2 测定方法采用罗氏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试剂、标准品及质控物均为仪器原装配套。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所有胸痛患者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者共26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
肌钙蛋白I检测的临床敏感度为88.4%,临床特异度为92.9%。
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
麦奇;白满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6)009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定cTn I和CK-MB,并且同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 I和CK-MB开始升高时间,高峰出现时间在溶栓再通者中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72 h后测定cTn I的特异性明显高于CK-MB(P<0.005).结论监测cTn I比CK-MB对AMI患者更有意义.
【总页数】2页(P1003-1004)
【作者】麦奇;白满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
江,52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心肌肌钙蛋白I联合心肌酶谱对早期诊断和监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 [J], 鲁广建;张国林;张群妹
2.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血清白细胞介素-6、心肌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贺旭东;孙明辉;王志超;郭鹏;李振国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临床意义 [J], 李馨;
谢朝欢;王小芳
4.心肌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意义探讨 [J], 颜宇波
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马立军;陈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