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段行车作业组织
- 格式:ppt
- 大小:249.00 KB
- 文档页数:45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108学时,6.5学分,考试课。
(二)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识别列车运行图;掌握车站行车作业标准;熟悉接发列车作业及折返作业;编制调车作业计划及调车作业。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列车运行组织方式、行车组织原则;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与调度的基本方法;基本具有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的能力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达到车站值班员、行车调度员、站务员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忠于职责的工作作风,树立安全意识,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打好基础。
根据以上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了本课程所需要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要求。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悉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所涉及到的车站、车辆、信号等知识;2、熟悉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原理、过程;3、掌握车站行车值班员、行车调度员调的行车组织工作。
(二)能力目标1、具备各行车工作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2、强化行车计划编制、行车调度、行车安全保障等技能;3、能在上级部门的指挥下正确操作车站相关行车设备,这是学生学习完本课程之后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技能,对未来职业生涯有很大帮助,在学习中我们采取多种实训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这方面能力;4、能根据已知资料编制列车运行图,并能够进行分析;列车运行图运营工作的综合计划,也是行车组织的核心知识。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会读图识图,并要求学生根据已知资料绘制列车运行图,不仅要会用电脑生成列车运行图,而且需要掌握手工绘制列车运行图技术;5、能排列进路,办理接发车作业;6、能进行简单的列车调度指挥工作;7、能够进行各项施工计划的组织;能现场人工办理进路。
(三)素质目标1、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知礼守信;2、团队精神、协调工作,与他人合作;3、认真细致,精益求精;4、安全意识。
车站行车作业组织1. 简介车站作为铁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车辆始发、接收和列车的运行调度等重要任务。
车站行车作业组织是车站保证运输安全、确保列车准点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行车作业组织的原则、组织架构、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 行车作业组织原则2.1 安全第一原则车站行车作业组织的首要原则是安全第一。
在进行行车作业组织时,车站必须始终以确保列车和乘客的安全为首要任务,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禁违章操作。
2.2 协调一致原则车站行车作业组织要保持与其他车站、车辆段等相关单位的协调一致。
在组织列车进出站、换乘、停站、折返等作业时,需要与相关单位进行及时沟通、协调,确保运输计划的顺利进行。
2.3 实时信息原则车站行车作业组织需要根据实时的运输需求和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通过终端设备、调度指挥系统等手段,及时获取、传递列车运行信息,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并及时协调车站内外各个环节。
3. 行车作业组织组织架构车站行车作业组织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行车调度员、列车运行组和相关配合部门。
3.1 行车调度员行车调度员是车站行车作业组织的核心人员,负责协调和安排列车的开行、停站、调整、折返等作业。
行车调度员需要具备熟练的运输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决策。
3.2 列车运行组列车运行组由车站的运转人员组成,包括列车长、列车员等。
列车运行组负责具体的列车运行工作,如列车接收、开行、停站、换乘、折返等。
他们需要熟悉各种车辆的特点和操作规程,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有序。
3.3 相关配合部门车站行车作业组织还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配合,包括信号工、机械工、电务工、清洁工等。
他们负责车站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各项工作的协助,确保车站行车作业组织的顺利进行。
4. 行车作业组织工作流程车站行车作业组织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运输计划制定、运行图安排、运输设备准备、运输任务落实和运输信息反馈等环节。
4.1 运输计划制定运输计划制定是车站行车作业组织的起点。
地铁车辆段场安全行车组织与施工管理发布时间:2021-06-04T10:49:26.49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王樊[导读] 摘要:伴随地铁在城市居民日常工作和出行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提倡对地铁的安全运行提出更高的要求。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伴随地铁在城市居民日常工作和出行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提倡对地铁的安全运行提出更高的要求。
车辆段场被分析为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列车组织和施工管理在车辆段场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主要从车场的日常行车工作和施工组织入手,介绍车场的行车安全和施工管理措施,并为车场内地铁的安全运行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场;安全行车组织;施工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车辆段场的安全重点,然后详细介绍了车辆段场的安全管理策略,最后总结了地铁车辆段场的施工管理和安全行车组织。
一、车辆段场管理与行车组织的简介车辆段场在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帮助正线行调任故障列车,施工列车和故障车辆的发送和接收操作。
也应担任段场内测试执行和调车工作。
总体而言,地铁车段场的建设和运营主要负责调车,试运行,紧急运行以及各种施工运营的注销和登记。
为了保护地铁的信号系统,车辆段场的高度较低,操作和施工的类型很多,工作内容复杂,因此每个地铁站的施工和运营风险系数都很大,因此我们将分析和调查对段场的运营和建设进行概述是确保地铁正常运行的关键。
二、车辆段场行车组织和施工管理简述车辆段场在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正线行调合作,负责各种运营列车,故障列车,施工作业列车和救援列车的进出站。
还对现场调车,试车,施工管理工作和组织现场施工负有独立的责任。
通常,地铁站的运营和建设主要负责以下任务:首先,组织段场接触轨/网的停电和输电作业。
其次,按照作业时间表组织接收和调度作业的段场作业车辆。
第三,组织段场分流器;第四,组织段场测试执行;第五,组织接收和运输故障列车和救援列车的作业。
浅谈车辆段内的作业组织一、车辆段现状1、车辆段概述车辆段是铁路行车系统的重要单位之一,主要负责列车车辆(不包含机头)的运营、整备、检修等工作。
车辆段同时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城市轻轨)中对车辆进行运营管理、停放及维修、保养的场所。
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主要担负着一条或几条线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停放、检查、维修、清洁等任务。
通常分为货车车辆段和客车车辆段、动车段(动车运用所),分别负责货车车辆、客车车辆、动车组的综合运用、车体整备、车体整体检修。
(1)车辆段的主体车辆段主要分为3大部分:停车库、检修库、办公生活设施等停车库:○1用于收车后停车作业和停放备用车辆○2可进行简单维修保养作业○3可进行车辆编组、清扫、整备○4日常管理工作○5含检车线、停车线、洗车线、列检线等线路检修库:○1专门用于车辆检修作业、配有检修设备○2包括列检库、月检库、定修库、架修库、大修库○3含列检线、出入库线试车线、镟轮线、检修线等线路办公生活设施:○1主要包括信号楼○2管理人员和司乘人员工作、休息的场所(2)车辆段的设计原则及位置设计原则:收发车顺畅停车检修分区合理用地布置紧凑设计位置:一般采用贯通式或尽端式贯通式设置在线路中央地带,两端均可收发车,能力较大尽端式设置在线路一端,能力较小(3)车辆段的工作范围与内容日常维护:收车后对车辆按养护规定进行日常检查保养对车辆内外部清洗打扫列检:对各主要部件进行外观检查对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及时进行重点修理月检:对车辆外观和主要部件技术状态进行检查对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进行全面修理定修:预防性的对各大部件技术状态进行仔细的检查对车上仪器和仪表进行校验对发现的故障进行针对性修理架修:检查和修理大部件对车辆各部件进行解题和全面检查、修理、实验、校验大修:全面恢复性修理对车辆全面解体、检查、修理、整形、实验、校验、调试、油漆(4)车辆段检修设备运输设备:轨道平地两用电动牵引车、移车台、轨道车、转轨设备升降设备:架车机、落轮升降台清洗设备:洗车机、转向架冲洗机、各种高压冲洗机、超声波洗涤剂修理加工设备:不落轮镟床、绝对压装机、整流子下刻焊接机、轨道打磨机检测设备:超声波轮对探伤仪、轮缘轮距测量仪、车门驱动空气压力测量装置试验设备:列车静调试验台转向架试验台等各种试验台2.南京现有车辆段及其它城市的车辆段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主要承担轨道交通车辆的停放、检查、维修和清洁整备的工作。
浅谈地铁车辆段场安全行车组织与施工管理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地铁成为各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
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地铁的运行速度更快,行车间隔短,方便舒适,且无堵车风险,也因此成为公众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
在地铁运营管理工作中,行车调度指挥水平与地铁行车安全有直接联系,只有保证地铁行车调度工作高效开展,才能为地铁的正常运转与公众的出行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不过由于地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缺乏管理经验,因此结合我国各个城市的特点,不断提高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水平便成为新时期地铁运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关键词:地铁车辆段场;安全行车组织;施工管理引言在地铁运营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行车线路故障、车辆故障、地铁供电故障、信号系统故障等。
自然风险是由于地铁交通设施在自然条件下出现的故障,致使地铁不能正常行驶,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人为风险指在地铁交通中发生故障或事故引起人身伤害、财产损害的风险因素。
由于城市地铁交通的特殊性与乘客的安全意识淡薄,这些安全隐患很容易引起各种交通事故。
自然灾害风险是指因线路故障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地铁设施设备故障、信号设备故障、信号控制系统故障等。
人为事故危险是由于地铁运营中的人为操作失误致使地铁运营出现意外、地铁设施受到损害等,从而造成人身伤害的危险因素。
1地铁场段行车安全现状地铁场段的行车作业可以分为电客车作业与工程车作业两方面,主要包括接发列车、调车、转线、洗车、试车线调试等。
长期以来,相对于正线的稳定运行,国内地铁场段行车安全形势反倒不容乐观,屡有安全事故发生,比如调试列车冲出试车线造成司机受伤及设备损坏,挤岔、脱轨、冒进信号、“放炮”等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这些事件在现今自媒体发达的情况下,往往也会进一步发酵导致产生更大的影响。
究其原因,这与场段内行车设备缺少技防手段不无关系。
国内各城市的工程车基本未安装行车安全监控系统,行车安全基本靠司机自行把控;而电客车场段内一般以限制人工驾驶模式(RM模式)或者非限制人工驾驶模式(NRM模式)运行,只在超速方面提供防护,与正线运行ATP提供多种防护不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