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森林资源调查信息表格
- 格式:xls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12
表1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信息登记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查单位:柳州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队;种质编号:鹿寨1010目的树种:中文名:福建柏,柏科,福建柏属,俗名:拉丁名:Fokienia hodginsii照片编号:IMG_1021生活型:●常绿针叶乔木○落叶针叶乔木○常绿阔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散生竹类○丛生竹类○藤本○其它主要用途:●用材树种○经济树种○生态防护树种○观赏树种○其它树种种质类型:○野生群体●野生个体○地方品种○选育品种○遗传材料○其他○引进树种(品种)来源:引进树种、品种要填写详细的来源地种质归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Ⅰ级●Ⅱ级)○广西重点保护植物○主要造林树种○有开发利用潜力树种●我国特有树种○其他树种(此项可多选)调查地点:鹿寨县(市、区)拉沟乡、镇木龙村林场小地名(或基地、森林公园、植物园、树木园等):五家屯六王沟地理坐标:经度110.05987°;纬度24.65516°土壤类型:黄壤地形:地貌:中山;海拔:1100 m;坡向:东南坡;坡位:脊部;坡度级:陡坡调查地种群面积: 1.0公顷;种群数量(株):○1-10 ●11-50 ○51-100 ○101-1000 ○>1000 人为活动:○频繁●不频繁;动物活动情况:主要动物种类啮齿类、鸟类数量较多目的树种分布方式:○集中分布○片状分布○散生●零星分布物候期:结实年龄:20年;花期:4月;种子(果实)成熟期:10月;采种期:10月。
优良性状:○速生○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虫○耐寒○耐旱○耐盐碱○其他:耐瘠薄主要特性指标:1)用材树种:平均树龄40年;平均树高14.5 m,最高18.2 m,年均生长量0.4m;平均胸径:20.5cm,最大胸径:30.8cm,年均生长量0.5cm;平均单株材积 0.25m3,年均生长量0.006m3。
2)经济树种:目的产物:干八角,单株年均产量20.1kg,单株最高产量28.2kg,公顷年均产量9045kg。
表1 林分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月日注:⑴本表适用于马尾松、国外松、杉木、桉树、杨树、针阔混和其它7个主要树种(组)分龄组的21个调查类型⑵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⑶灾后调查情况由现地调查得出,或根据现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实施方案。
⑷“34.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指因受灾郁闭度下降至0.2以下而损失的面积。
只有等于调查地块面积或0两种结果。
⑸“35.可燃物增加比例”按照受灾后调查地块可燃物相比常年增加的比例确定。
⑹“36.现发生的病虫种类”填写主要的病虫种类名,填写1-2种⑺面积单位为亩,蓄积单位为立方米,均保留1位小数。
⑻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正面)标准地林木记录表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月日表2 竹林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注:⑴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⑵灾后调查情况由现地调查得出,或根据现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实施方案。
⑶“31.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填写因受灾株数密度达不到竹林标准而损失的竹林面积。
只有等于调查地块面积或0两种结果。
⑷“32.可燃物增加比例”按照受灾后调查地块可燃物相比常年增加的比例确定。
⑸“33.现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填写主要的病虫种类名,填写1-2种⑹面积单位为亩,保留1位小数;株数单位为株。
⑺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竹林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月日注:⑴受损类型按相应级别画“正”字计数⑵竹种按“1-毛竹、2-其它竹”代码填写⑶标准地如混有林木,则在备注栏填写其总株数及受损株数情况附:标准地位置图表3 经济林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注:(1)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城市林业森林资源调查城市林业森林资源调查,分为山地森林资源调查和城区森林资源调查。
山地森林资源调查已有一套完整的调查方法和要求,这里只提出城区森林资源调查的—些基本方法,供开展城区森林资源调查时参考。
一、城市林业森林资源调查要求1.城区森林资源调查的广度城区森林资源调查的广度包括调查的范围和调查的对象。
(1)城区森林资源调查的范围:城区森林资源调查应把划入城市市区行政区域内全部土地都作为城区森林资源的调查范围。
(2)城区森林资源调查的对象:城区森林资源调查的对象,主要指在森林资源调查范围内的水平绿化上的森林资源和垂直绿化上的森林资源。
2.城市森林资源调查的深度城市森林资源调查需要查清城区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和城区森林景观资源,具体调查项目如下:(1)森林各类型面积的调查:乔木树种、灌木树种和草本植物面积的调查;(2)森林总生物量和单位面积年生物量的调查;(3)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和功能的调查:噪音、空气负离子浓度、二氧化硫、氮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飘尘、温度、湿度、森林保土保水能力、森林群落多样性、植物多度、森林物种多样性、森林病虫害、森林受污染程度、森林贮碳和制氧能力和森林减噪能力、降尘能力等方面的调查;(4)新造林地面积和森林采伐面积以及蓄积的调查;(5)动物调查、空气细菌含量调查;(6)古树的调查;(7)社会需求的调查;(8)城区森林景观调查。
二、城市林业森林资源外业调查前的准备工作①外业调查工作细则,调查方案。
②外业调查用表。
③外业调查工具。
外业调查工具除常规调查和专业调查的工具外,还需准备噪声测定仪,空气负离子测定仪,空气各种气体浓度测定仪,空气温湿度测定仪,飘尘收集器,空气细菌采集器等。
三、城市林业森林资源外业调查方法及内容城区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分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分层抽样调查、两阶或多阶抽样调查、“3s”调查等多种调查方法。
下面仅提出最基本的调查方法和要求。
(一)城区森林资源调查的类型1.地类划分标准:城区林地按功能一般分为6种绿地类型:(1)公共绿地:指市、区级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儿童公园、纪念性园林等,以及沿道路、沿江、沿湖、沿城墙绿地和城市交叉路口的小游园等。
样地号:
调查日期:年月日天气情况:
表1 林分基本情况
样地信息
01 小地名02 样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样地实际株数:株04 密度/(株/公顷):
05 起源:天然林()人工林()06 经纬度:N E
07 海拔/m:08 坡向:
09 坡度/°:10 坡位:
11 林龄/年:12 郁闭度:
13 植被类型:针()阔()14 土地权属:
15 林木权属:16 优势树种:
17平均胸径:18 平均高:
19 林层结构:20 活立木蓄积:
人为活动
15 人为活动:有( ) 无( )
16 具体活动描述(时间和活动强度等):
样地号:
表2 乔木层每木检尺表(面积m×m)
表3 林下植被生物量表
3.1 草本面积/m2:1×1 草本盖度(%):
3.2 灌木面积/m2:灌木盖度(%):
3.4 凋落物面积/m2:
凋落物盖度(%):
凋落物覆盖:无( );零星分布( );常见( );与草本混生( );其他( )
表4.1 土壤表观情况
1 岩石裸露度/%:
2 土壤母岩:
3 土壤种类:
4 土壤颜色:
4 土层厚度/cm:
5 腐殖质厚度/cm:
6 侵蚀情况:强( ) 中( ) 弱( ) 无( )
表4.2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容重( );土壤含水率:体积含水率( );质量含水率( );土壤孔隙度:
表4.3 土壤容重的测定
环刀体积/cm3:100。
国有林场数据库统计调查表表1:基本情况填表时间:2015年3月26日填表人:汪晶1、年度2014年度林场编码:2、隶属关系:县所在省:湖北省所在市:神农架林区所在县:神农架林区3、林场名称:神农架林区松柏林场4、隶属单位:县5、建场时间:19786、林场类型公益型7、是否属于贫困林场:是8、所在县是否为国家级贫困县:是9、总经营面积(万亩): 2.3908 其中核发林权证面积(万亩): 2.3893 10、林场总人口:72 户数:24 11.事业编制人数:20 12、职工人数:20(1)在职职工人数20 其中中专(高中)学历人员人数: 5 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数:15 其中在岗职工人数:20 其中女职工人数:10(2)离退休人员数:13、林场经度:109056/—1110/06 林场纬度:31015/—31059 14、林场最高海拔(米):2200 15、林场分场个数16、工区或防护站个数:17、距离县城公里数: 118、代管乡镇(个)村(个):农口人数人口19、医院数:医护人员:20、学校数:教职人员数:21、派出所数:公安干警数:22、法人代表:郭永兵23、联系电话:0719-******* 24、传真:25、邮编:442400 26、通讯地址:神农架林区松柏镇连峰街39号27、网址:28、电子邮箱注:1、统计年度:数据统计年度,起止时间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2、隶属关系:包括省属、县属等。
林场类型:指经省政府审批的生态公益型或商品经营型,未划分经营类型的不填写。
4、所在县是否为国家级贫困县:林场在地理上的所在县是否为国家级贫困县。
5、林场总人口数:指在国有林场常去内居住的林场职工及家属的总人口。
林场户数(户):指在国有林场场区内居住的职工家庭户数。
职工人数:指全体在编职工总数,包含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
在职职工人数:“在职职工”指在林场工作,并由林场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不包括外方及港、澳、台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六个月以上)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林场支付工资的人员,也包括已离开林场但仍保留劳动关系的离岗职工。
赣州市森林调查常用数表引言本文旨在介绍赣州市森林调查常用数表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赣州市森林调查对于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森林调查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决策者和管理者所需的数据支持。
森林调查常用数表是对森林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统计的工具,能够直观地展示森林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本文将介绍赣州市森林调查常用数表的编制原则和使用方法,以及其中包含的重要指标和数据类型。
通过了解和使用这些常用数表,森林资源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
通过赣州市森林调查常用数表,我们能够了解赣州市森林的面积、组成结构、树种分布、森林功能等关键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森林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开发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森林调查还能够检测森林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保护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是赣州市森林调查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广大森林保护爱好者和研究人员的研究指南。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赣州市森林调查常用数表,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赣州市的森林资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结论赣州市森林调查常用数表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的重要工具。
通过了解和使用这些常用数表,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赣州市的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描述___涵盖的地理范围,以及调查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本文档列举了赣州市森林调查中常用的数表,包括每表的名称、用途和数据指标。
同时还介绍了数表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下面是赣州市森林调查常用的数表及其相关信息:数表1: 样地基本信息表用途:记录每个样地的基本信息数据指标:样地编号、面积、坐标、海拔等数表2: 树种调查表用途:记录各树种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数据指标:树种名称、数量、胸径等数表3: 树木蓄积量表用途:记录各树种的蓄积量数据指标:树种名称、胸径分级、树高、蓄积量等数表4: 森林病虫害调查表用途:记录森林病虫害的情况数据指标:病虫害名称、发生程度、防治措施等数表5: 森林火灾调查表用途:记录森林火灾的情况数据指标:火灾地点、起火原因、火势等数表应准确填写相关信息,避免遗漏或错误;填写数表时,要按照规定格式和顺序进行;注意保密信息的处理,确保数据安全;如果有不清楚的内容,及时查阅相关调查手册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附表1 林木(乔木)资源调查表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经纬度:起点N S 终点N S 海拔: ~m 坡位:坡向:坡度:群落类型及组成:调查人:调查日期:样方(线)编号:表格编号:调查方式:全查□样线(带)调查□样线(带)长m 宽m 样方调查□样方面积m×m—1—注:(1)数量:株数;(2)分布方式:集中分布、片状分布、散生、零星分布;(3)受威胁因素:过度利用、生境破坏、病虫害等及潜在威胁。
附表2 林木(灌木及木质藤本)资源调查表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经纬度:起点N S 终点N S 海拔: ~m 坡位:坡向:坡度:群落类型及组成:调查人:调查日期:样方(线)编号:表格编号:调查方式:全查□样线(带)调查□样线(带)长m 宽m 样方调查□样方面积m×m—2—注:(1)高度:用两位小数表示;(2)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用两位小数表示;(3)分布方式:集中分布、片状分布、散生、零星分布;(4)受威胁因素:过度利用、生境破坏、病虫害等。
附表3 栽培经济林木(果树)物种资源调查测算表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经纬度:N S 海拔:m 生境:地貌:坡向:坡位:坡度:土壤因子:土壤类型:土壤厚度:腐殖质厚度:调查方式:全查□:株样线(带)调查□:m 样方调查□:m×m 样方(线)号:物种名称:属:科:调查人:调查日期:表格编号:—3—注:(1)资源来源:育成品种、地方农家品种、国外引进品种、野生或野生驯化;(2)资源综合评价:对种质资源最主要的保护与利用价值进行评价。
附表4 林木物种资源访谈调查表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日期:访谈单位:被访谈人姓名: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水平:年龄:调查人:访谈地点:访谈时间:表格编号:—4—注:(1)分布面积:写出分布大概面积;(2)用途:材用、药用、观赏等;(3)利用方式:民间、企业等;(4)年采伐量:根据资料直接填写年采伐吨数;(5)流失现状:流失途径、流向国家及用途;(6)保护管理现状:采取的保护管理措施。
林绿地调查表编号:61所属区:闵行地块名称:树种种植数量(株)来源1、地块名称:自行起名,如××路(河)林带、××路绿地。
2、建成时间:精确到年。
3、面积:地块面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种植数量:优先按照竣工图,没有数据现场勘查后根据面积估算。
5、来源包括:本市,外省市(具体到省)只有行道树,没有绿带经纬度2:121°22'53.1" ,31°10'1.5"经纬度3:121°22'47.7" ,31°11'16.4"经纬度4:121°22'47.5" ,31°11'16.4"树种种植数量(株)来源1、地块名称:自行起名,如××路(河)林带、××路绿地。
2、建成时间:精确到年。
3、面积:地块面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种植数量:优先按照竣工图,没有数据现场勘查后根据面积估算。
5、来源包括:本市,外省市(具体到省)只有行道树,没有绿带树种种植数量(株)来源榉树10 江苏苏铁 2 江苏1、地块名称:自行起名,如××路(河)林带、××路绿地。
2、建成时间:精确到年。
3、面积:地块面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种植数量:优先按照竣工图,没有数据现场勘查后根据面积估算。
5、来源包括:本市,外省市(具体到省)√。
林权调查表—1林权调查表填写方法(1 )宗地代码、定着物代码:根据附录A《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第8 节的编码要求填写。
( 2)不动产单元号:根据附录 A 《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第8 节的编码要求填写。
( 3 )森林或林木所有权人:填写权利人的姓名或名称,权利人为自然人的,填写身份证明上的姓名;权利人为法人、其他组织的,填写身份证明上的法定名称。
( 4 )森林或林木使用权人:填写权利人的姓名或名称,权利人为自然人的,填写身份证明上的姓名;权利人为法人、其他组织的,填写身份证明上的法定名称。
( 5 )证件种类和证件号:写权利人身份证件的种类。
境内自然人一般为《居民身份证》,无《居民身份证》的,可以为《户口簿》、《军官证》等。
法人或其他组织一般为《组织机构代码证》,无《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可以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
港澳同胞的为《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同胞回乡证》、《居民身份证》;台湾同胞的为《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其他有效旅行证件,在台湾地区居住的有效身份证件或经确认的身份证件;外籍人的身份证件为《护照》和中国政府主管机关签发的居留证件。
证件号是填写身份证件上的编号。
( 6)代理人姓名、证件类型和证件编号:姓名填写代理人名称、身份证号码和联系电话。
无代理的不填。
证件类型填写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
证件编号填写代理人的公民身份证号码、军官证号码、护照—2号码等。
(7)权利人类型:填写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其他。
无法归类为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填写其他。
(8)坐落:填写调查的森林、林木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
(9)造林年度:填写有关文件确定的造林年度。
(10 )小地名:填写地形图上的标有地名,应以地形图为准,地形图上没有记载或者记载有误的,用当地群众普遍认可的地名。
(11 )林班、小班: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所区划的林班和小班数据填写。
湖南省森林资源调查常用数表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省林业厅资源林政处一九九九年六月一、说明1、基本情况本手册收集了湖南省主要用材树种:杉木、“三杉”、马尾松、国外松、杨树、阔叶树立木材积表、立木形高表、经济材材种出材率表。
其中杉木、马尾松、阔叶树立木形高表和立木材积表是根据原林业部颁发的立木材积表(LY208-77)提供的立木材积公式(山本式)和相应的参数值编制的,“三杉”立木形高表、立木材积表是我省1991年编制的,国外松、杨树立木形高表、立木材积表和杉木、马尾松、杨树经济材材种出材率表是我省1995年以来陆续编制的。
这些数表可供林业调查、材积表检验、编制一元立木材积表和森林经营使用。
杉木、马尾松经济材材种出材率表和国外松、杨树材积表及经济材材种山材率表的编制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林业部《林业专业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的要求,根据我省各树种的地域分布划分编表单元(杉木、马尾松分山区和丘陵区,国外松和杨树按引种分布区,其中:国外松主要是低山丘陵区,杨树主要是洞庭湖区)分别收集样本,采用现代建模技术,用数式法求解参数,分别建立各树种的材积模型和经济材材种出材率模型进行编表。
通过拟合检验和实测标准地资料检验,系统偏差均在原部颁标准以内,编表精度较高。
“三杉”、国外松和阔叶树经济材材种出材率表暂缺。
2、各树种立木材积模型、形高模型和经济材材种出材率模型(1)立木材积模型①杉木、马尾松、阔叶树和杨树立木材积模型采用山本式:V=a×D b×H c(a、b、c为参数,见下表)。
②国外松采用可变参数材积式:V=C o×D(C1+c2×(D+10H))×H(C3+C4×(D+2.5H))参数值:C o=0.000086791543、C1=1.6638000575、C2=0.0094299757、C3=0.9693404868、 C4=-O.029*******③洞庭湖区“三杉”采用多项式:V=C0+C1×D2×H-C2×D3×H-C3×D2-C4×D2×H×Lg(D)参数值:C0=O.00579049505、C1=0.00006600324、C2=O.OO000046921 C3=0.000183033917、C4=0.000003192879(2)形高模型各树种的形高模型用相应的材积模型导出,即:FH=12732.39545V/D2(3)材种出材率模型每一树种材种出材率模型由四个方程组成:削度方程、全树干材积方式。
林草资源与生态状况统计表表1各类土地面积按权属统计表表2森林面积按权属统计表表3各类林木蓄积按权属统计表表4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按权属和林种统计表表5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表6乔木林各林种面积蓄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表7天然林资源面积蓄积按权属统计表表8天然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按权属和林种统计表表9天然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表10天然乔木林各林种面积蓄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表11人工林资源面积蓄积按权属统计表表12人工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按权属和林种统计表表13人工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统计单位:单位:百公顷、百立方米表14人工乔木林各林种面积蓄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表15竹林面积株数按权属和林种统计表表16经济林面积按权属和类型统计表表17疏林地各林种面积蓄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表18灌木林地各林种面积按权属和类型统计表表19森林面积动态表(1)表20各类林木蓄积动态表(1)表24乔木林质量因子按起源动态表(1)表25天然林资源动态表(1)表26天然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动态表(1)表27天然乔木林各林种面积蓄积动态表(1)表28人工林资源动态表(1)表32乔木林各龄组年均生长量消耗量按起源和林种统计表统计单位:单位:百立方米、%表34各类生物量按权属统计表木(竹)生物量+四旁树生物量,不含枯死木。
2.森林生物量=乔木林生物量+竹林生物量+特灌林生物量。
3.竹林生物量含毛竹林分、杂竹林分生物量,不含散生毛竹生物量;散生木(竹)生物量含散生木和非林分毛竹生物量。
木(竹)碳储量+四旁树碳储量,不含枯死木。
2.森林碳储量=乔木林碳储量+竹林碳储量+特灌林碳储量。
3.竹林碳储量含毛竹林分、杂竹林分碳储量,不含散生毛竹碳储量;散生木(竹)碳储量含散生木和非林分毛竹碳储量。
表36总体特征数计算表表38各草地类型面积统计表表39草原资源草产量统计表表41草原资源碳储量统计表各类湿地生物量统计表表43各类湿地碳储量统计表表48石漠化状况及程度面积统计表。
森林督查数据库属性结构表附件表2-1 遥感判读区划图斑数据库结构注:1.顺序号,为遥感判读区划图斑数据库顺序编号,计算机自动生成。
2.判读图斑编号:以县级单位为单位,按顺序依次编码。
3.行政区划:包括省、县(市、区)、乡(镇)、村,填写代码和中文名称。
4.林业区划:包括林业局、林场、林班,填写代码和中文名称。
5.横坐标、纵坐标:填写图斑质心所在CGCS2000大地坐标高斯投影6度或3度带的公里横、纵坐标值,单位为米。
6.判读面积:填写遥感判读变化图斑的GIS求算的投影面积,单位hm2,保留四位小数。
7.判读地类:填写遥感影像判读地类,按乔木林地(代码0301)、竹林地(代码0302)、红树林(代码0303)、灌木林(代码0305)、其他林地(代码0307)及非林地(代码9999)等5类用代码填写。
8.判读变化原因:按建设项目占用林地(10)、林木采伐(20)、开垦(30)、灾害等引起地类或林相变化(40),以及可识别的因造林更新引起的地类或林相变化(50)和其他(60)用代码填写。
9.判读图斑不得跨行政区划、林业区划界线。
10.行政区划、林业区划等因子直接从林地变更调查前期数据库中提取。
附件表2-2 森林督查数据库属性结构表注:1.编号为1-12项属性字段为遥感判读因子,直接从遥感判读区划数据库中提取,作为森林督查线索,不做任何改动。
2.核实细斑号:当一个判读图斑涉及2个或者2个以上项目(伐区)时,调查人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该图斑进行区划,填写核实细斑号。
否则,不填写核实细斑号。
核实细斑号格式为:判读图斑编号-序号,序号从1开始,顺序编写。
如判读图斑编号为n,该图斑涉及3个项目(伐区),则核实细斑号为n-1,n-2,n-3,填写3张卡片,以此类推。
3.林地管理单位:林地管理权属为所属县的,填写县级林草主管单位名称,如****县林草局。
县级行政区域内,林地管理权属为同级或上级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填写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名称,如****自然保护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