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鲁迅作品分类
1. 小说类呀,像《狂人日记》,那可是把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就好比我们走在一条黑黢黢的路上,突然有人点亮了一盏灯,让我们看清了周围的真面目,吓人不吓人?
2. 散文类呢,比如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多有趣啊,把童年的那些美好回忆都写出来了,这就好像我们翻出小时候的相册,满满都是温暖的回忆呀,能不吸引人吗?
3. 杂文类也是鲁迅的一绝,像《华盖集》里的那些文章,言辞犀利,简直就是一支支射向敌人的利箭!这就如同一位勇敢的战士,毫不畏惧地冲向战场,多牛啊!
4. 诗歌类也有哦,《自嘲》不就是嘛,那里面的情感深沉又复杂,这不就是像我们在心情低落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而鲁迅却能用诗句完美诠释!
5. 翻译作品类也不能忘呀,鲁迅翻译了好多国外的优秀作品呢。
这就好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不一样的风景,多棒呀!
6. 学术著作类,比如说《中国小说史略》,研究得那个透彻呀,就如同一位资深的学者在给我们传授知识,能不涨见识吗?
7. 古籍校勘类呢,这可是需要极大耐心和细心的工作。
就好像修复一件珍贵的文物一样,小心翼翼地让它恢复原本的光彩,多了不起呀!
我觉得鲁迅的作品真是丰富多彩,每一类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去研读和欣赏。
鲁迅的作品分类
鲁迅的作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其中,《呐喊》收录了鲁迅在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小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14篇小说;《彷徨》则收录了鲁迅在1924年至1925年间所写的小说,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等11篇小说;《故事新编》则是一部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小说集,包括《补天》、《奔月》、《铸剑》等15篇小说。
2. 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等。
其中,《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的10篇散文,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野草》则收录了鲁迅的散文诗和散文,包括《题辞》、《死火重温》等。
. 诗歌集:《呐喊》、《彷徨》等。
其中,《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小说集,但其中也包含了一些诗歌,如《死火重温》、《影的告别》等。
4.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
其中,《热风》收录了鲁迅在1925年所写的杂文,包括《文学和出汗》、《论辩的魂灵》等;《华盖集》则收录了鲁迅在1926年至1927年间所写的杂文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读书》等。
5. 翻译作品:鲁迅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如《唐·吉诃德》、《静静的顿河》等。
以上是鲁迅的作品分类,不同分类之间有时会有重叠和交叉,具体划分可能因不同的版本和分类标准而有所不同。
鲁迅作品分类与选读主编刘艳编审何玉明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校本课程编写组目录1、鲁迅作品分类 (03)2、鲁迅作品选读[01] 一件小事 (05)[02] 故乡…………………………………………………………07.[03] 祝福…………………………………………………………15.[04] 狗的驳诘……………………………………………………27.[05] 失掉的好地狱 (28)[06] 藤野先生 (30)[07] 孔乙己 (35)[08] 幸福的家庭 (39)[09] 自题小像 (45)[10] 鲁迅的名句名言 (46)鲁迅作品分类小说集:《呐喊》(共14篇)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彷徨》(共11篇)包括《在酒楼上》《肥皂》《示众》《高老夫子》《长明灯》《伤逝》《幸福的家庭》《离婚》《兄弟》《祝福》《孤独者》《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共8篇)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功》《起死》散文诗及散文集: 《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
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杂文集: 《而已集》《二心集》《坟》《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附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三闲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其他作品:古籍序跋集文序跋集《汉文学史纲要》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
《朝花夕拾》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20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写作背景《朝花夕拾》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3、作品主题《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
作品主要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表达了对反动派、守旧势力的抨击和嘲讽,是一部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满载着他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时弊的理性批判。
4、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具体生动地显示了当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5、作品分类童年、青年经历意趣类这类文章通过描述作者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在夹叙夹议中,表达了对往日时光的眷恋或反感,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童年、青年鲁迅的可贵篇章。
(1)《五猖会》①内容介绍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②人物父亲:严肃、对孩子严厉教育的封建人物。
③主题思想:表现了家长与儿童在心灵上的隔膜,控诉和批评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①内容介绍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②主题思想对封建主义的旧式教育的嘲讽,文字从容不迫,洋溢着儿童的天真。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分类
鲁迅的作品分类有:小说集、散文集、文学论著、散文诗集、论文集、杂文集。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1、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皆收于《呐喊》中)。
2、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篇散文)(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其中,《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已被纳入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
3、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4、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年级上6课)等作品。
5、论文集:《门外文谈》。
6、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朝花夕拾十篇散文分类表
【实用版】
目录
I.引言
A.背景介绍
B.目的和意义
C.概述
II.
正文
引言
《朝花夕拾》是现代作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集。
它以作者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勾勒出一幅幅真实动人的社会生活图景,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不满。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十篇散文的主题和艺术特点,揭示其中的文学价值和对当代读者的启示。
正文
一、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由众多著名作家评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作品以作者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勾勒出一幅幅真实动人的社会生活图景,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不满。
作品主题深刻,艺术特点鲜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十篇散文的内容及主题分析
1.《狗猫鼠》: 作者通过对猫和鼠的描写,揭示了社会上弱肉强食的现象,批判了那些欺凌弱小、残忍暴虐的人。
第1页共1页。
鲁迅作品年代顺序1. 1898年《百日纪念文集》2. 1900年《豆蔻年华》(未完成)3. 1902年《小说月报》栏目《今日朱庆余日记》4. 1903年《小说月报》栏目《无名小说》5. 1904年约稿《山海经》6. 1904年《新青年》杂志发表《阿Q正传》7. 1904年《新青年》系列文章《故事会》8. 1905年《散欢》(已写到五十回)9. 1906年《散欢》续篇《顾及危难》10. 1906年《新青年》系列小说《朱自清聊斋志异》11. 1906年《新青年》系列《凡尔登家族》12. 1909年《新青年》发表《彷徨》13. 1909年《天涯》发表《青年白痴》14. 1909年《光明日报》栏目《间奏曲》15. 1910年发表岳飞两篇诗文16. 1911年《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17. 1911年《圆明园漫笔》18. 1911年《散欢》小说《狄云系列》19. 1912年《当代》发表《苦行僧》20. 1913年《当代》发表《日记》21. 1913年《当代》发表《京本通俗小说》22. 1913年《新青年》发表《心智·安龙》23. 1913年《新青年》发表《短片》24. 1915年发表文章《文言文祸乱论》25. 1917年6月《新青年》发表《祝福》26. 1917年7月《新青年》发表《慈母》27. 1917年7月《新青年》发表《南柯一梦》28. 1917年12月《新青年》发表《毛泽东·天演论》29. 1918年4月《新青年》发表《老魔灯》30. 1918年8月《新青年》发表《短评集》31. 1919年3月至5月《新青年》发表《铁蝴蝶》32. 1919年7月《新青年》发表《彷徨系列》33. 1919年8月《新青年》发表《金钱》34. 1920年3月《新青年》发表《新闻记者》35. 1921年继续《散欢》(未完成)36. 1921年《新青年》发表《买椟还珠》37. 1922年11月《联合日报》发表《邮件系列》38. 1926年10月《上海新晚报》发表《江山》39. 1928年《创造》发表《在月亮和阿·Q·之间》40. 1929年《偶然》发表《山中》41. 1931年11月《上海传讯》发表《国计》42. 1931年7月《传记》发表《鲁迅回忆录》43. 1932年《六壬地址》发表《故居住棹》44. 1933年11月《文学四月》发表《瞿宁事件》45. 1934年4月来着日本发表《风萧萧》46. 1934年11月《明治》发表《我们时晚》47. 1936年《古典文学研究》发表《奇牲诗》48. 1936年2月《世界文学》发表《起事》49. 1936年7月《新文字》发表《今昔》50. 1937年《社会主義论报》发表《告别》51. 1937年9月《种子》发表《老斗牛士》。
周树人简介篇一:鲁迅的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
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他1881年9月25日出生,出身于富人家(文章《故乡》中说明“家境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鲁迅作品分类
小说集:
《呐喊》(共14篇)
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 正传》《兔和猫》《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
《彷徨》(共11篇)
包括《在酒楼上》《肥皂》《示众》《高老夫子》《长明灯》《伤逝》
《幸福的家庭》《离婚》《兄弟》《祝福》《孤独者》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共8篇)
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功》《起死》
散文诗及散文集:
《野草》(散文诗集)
《朝花夕拾》(散文集)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
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杂文集:
《而已集》《二心集》《坟》《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附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热风》《三闲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
其他作品:
古籍序跋集文序跋集
《汉文学史纲要》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
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一九三八年编入《鲁迅全集》时改用此名。
《中国小说史略》本书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
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