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名作】无妨人自纵心游——昆明西山游记(钟树梁)
- 格式:doc
- 大小:18.73 KB
- 文档页数:8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写景开头的名家散文篇一:中国现代名家写景美文436篇中国现代名家写景美文436篇中国现代名家写景美文436篇田丰赫中国现代名家写景美文436篇(已作链接,点题阅文)四季之春《总有那一片蛙声》古清生《重庆值得留恋》郭沫若《终南山幽趣记》周沙尘《赞成都百花园》钟树梁《又是花灯满街》阿单《游子心衷》古清生《一朵小花》古清生《谒司马迁祠》李镜《野旷天低树》杨闻宇《喜重拜英灵意气舒——杭州西湖游记》钟树梁《西部系列:黄河源的狼》刘元举《无妨人自纵心游——昆明西山游记》钟树梁《松堂游记》朱自清《石湖》郑振铎《上梁山——鲁西南行简》峻青《园子里的春天》《天涯》吴伯箫《潭柘寺戒坛寺》朱自清《太平湖之春》吴象《苏州拾梦记》柯灵《山阴五日记游》《三访雁荡山》竹子《蓉城花会》曾克《去到南方的山岗上》古清生《秋荔亭记》俞平伯《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纪游》周沙尘《南岳纪游》洪周肖琦《南游杂感》老舍《牡丹园记》严阵《锦江春色来天地》钟树梁《记游桃花坪》丁玲《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叶圣陶《黄河梦》海飞《还乡》雷达《花重锦宫城——成都花会随笔》钟树梁《花溪一日间》陈伯吹《花城》秦牧《湖畔夜饮》丰子恺《桂林山水》方纪《桂湖与杨升庵祠》钟树梁《故园春》柯灵《故都之旅》孔另境《古刹──姑苏游痕之一》王统照《高原名城——大理》周沙尘《访修缮后的布达拉宫》李佳俊《峨眉天下秀》黄炎培《钓台的春昼》郁达夫《大明湖之春》老舍《春雨》楚笛《春游颐和园》沈从文《春游》成仿吾《春日游杭记》林语堂《春风吹临的湖畔》古清生《窗》钱钟书《成都武侯祠》钟树梁《成都的春天》刘大杰《长城春色无限好》王含英《不肯去观音院》丰子恺《北京的春天》古清生《北平的春天》周作人《北大河》刘半农《白马湖》朱自清《巴莱崖壁画》凌渡《鞍山印象》高洪波《爱晚亭》谢冰莹《“竹影斋”主人自白》周沙尘《祭黄帝陵》林祖涵《西湖即景》于敏《雷峰塔下》庐隐《高原名城——大理》周沙尘《游南三联岛》周立波《“竹影斋”主人自白》周沙尘《南京印象》朱自清《昆明的雨》汪曾祺《西昌月》高缨《草堂之春》钟树梁《春日游杭记》林语堂《绿》朱自清《梦游》佚名《湖畔夜饮》丰子恺《海上的日出》巴金《白水祭》朱自清篇二:名家散文欣赏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
钟树梁散文创作研究万平咏涛轼华(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都610106)摘要:钟树梁先生散文创作数量繁多,成果丰硕。
其散文创作,讴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为城市的新气象而欢欣鼓舞,灌注了对新生活的热爱,对新事物的关注,使其理性的思辨带着生命的体温,做到了主观真挚与客观真实的较好统一。
作者将其丰富的古典文学知识融于散文之中,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吟诗填词,信手拈来,适得其体,尤其是散文集中那些发自肺腑的抒情散文、悼念文章,读来感人至深。
关键词:钟树梁;散文;研究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42(2009)01—49—04收稿日期:2008-10-10作者简介:万平(1954—),男,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钟树梁先生在成都大学执教多年,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尤其在杜诗研究方面,多有研究成果问世,故学界多以钟树梁先生为诗人兼学者,对其散文却留意不多。
其实,钟树梁先生散文创作数量繁多,亦有丰硕的成果,只是并未完全整理出版(其全部创作成果成都大学《名师传承项目》组正在整理编目之中),仅有一本《草堂之春》(钟树梁散文集)于1991年由成都出版社出版。
该散文集收集了钟先生建国以来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四十年间的七十篇散文。
篇目虽然不多,但散文集由四川大学的张志烈、西南民族大学的祁和晖两位教授和当时成都出版社的编辑濮禾章先生代为整理编排,可谓独具慧眼,足以代表钟树梁先生散文创作的成就。
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钟先生在散文集的《自序》中,开宗明义说到自己的写作宗旨:“我素来服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写作主张,故所写作品往往是直接、间接地对社会现实有所反映并期其于世有益……都是我内心之所欲言,有感而发,情难自已,颂其所当颂而斥其所当斥。
”散文集中,讴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为城市的新气象而欢欣鼓舞。
当他看到百花园里姹紫嫣红开遍,是因为园艺工人的巧夺天工和先进科技的运用时,作者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别出心裁地提出,因为人们前进的步伐日益加快而“人不同”,也感叹自然界的“花也不相似”:花更娇、更美,更奇丽多姿,因为花会中的百花园,“正是新社会里园艺工人的奇思壮采的表现,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结晶。
旅游昆明西山风景区的游记昆明西山风景区是云南省昆明市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一处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探寻古老的文化遗迹、品尝地道的云南美食等等。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旅游昆明西山风景区的经历和感受。
一、前往昆明西山风景区1. 交通方式昆明西山风景区位于昆明市区以西,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
前往该景区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1)公交车:乘坐地铁2号线至龙泉驿站下车,转乘公交车51路或24路至“翠湖北门”站下车即可。
(2)出租车:从市中心到昆明西山风景区约需30分钟左右,费用大约在50元左右。
(3)自驾车:从市中心驾车前往,沿着环城高速公路一直向西行驶即可到达。
2.门票价格昆明西山风景区门票价格为130元/人,含玉带谷、龙门洞、东寺、西寺、龙泉寺、白塔等景点。
如需游览玉华洞,则需要额外购买门票,价格为40元/人。
二、昆明西山风景区的景点介绍1. 玉带谷玉带谷是昆明西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该景区内最为著名的地方。
这里有清澈见底的小溪流淌,两旁是高耸入云的峰峦和茂密的树林,非常适合徒步漫步。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如瀑布、小桥流水、奇石怪石等。
2. 龙门洞龙门洞是昆明西山风景区内又一处著名景点,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之一。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说,据说唐朝时期曾经有一个名叫杨志的人在此修道成仙。
游客可以在此探寻历史文化遗迹,并欣赏到壮观的自然风光。
3. 东寺和西寺东寺和西寺都是昆明西山风景区内的古老建筑,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址。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历史文化的魅力。
4. 龙泉寺龙泉寺是昆明西山风景区内最为著名的寺庙之一,也是云南省内最大的佛教寺院之一。
这里有着雄伟壮观的建筑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佛教文化和传统艺术之美。
5. 白塔白塔是昆明西山风景区内最为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该景区内最高处。
写游昆明西山公园的游记作文
西山公园位于昆明市区北部,西临滇池,东靠翠湖,是一处融山水园林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西山公园分为四大景区,主要景点有:三清阁、观音洞、灵官殿、大佛寺、望海亭等。
一进西山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刻着“西山秀岭”四个大字。
牌坊两旁有两个石狮子,石狮子怒视前方,好像在守卫着西山。
走进大门,便来到了三清阁景区。
三清阁景区是西山公园的主景区,也是西山公园的标志性景点。
三清阁景区因供奉“玉清元始天尊”而得名,是为纪念太上老君而建。
从三清阁景区出来就到了观音洞景区。
观音洞景区因供奉着“观音洞”而得名。
从观音洞出来,经过一个石拱桥就来到了大佛寺景区。
大佛寺是昆明西山公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它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清乾隆、嘉庆、道光
年间先后进行了增建和修缮。
大佛殿是大佛寺的主体建筑,采用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前堂后寝”的布局形式。
—— 1 —1 —。
西山公园游记作文关于西山公园游记作文(通用41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西山公园游记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山公园游记作文篇110月的东城,秋高气爽。
我们到了西山公园。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红柱黑瓦的门楼,红柱上是一副镏金对联,再看便是两只威武的石狮蹲在门口,像两个忠实的卫士时刻守护着公园。
走进公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绿中带黄的草坪和像宝葫芦一样的人工池。
池里的水清澈见底,倒映的假山千姿百态:有的像猫头鹰,在洞口等候着田鼠;有的像活泼可爱的小白兔,似在草丛中蹦来跳去;有的像一条栩栩如生的小白龙,好像马上就要飞出来;有的像一只小猴,似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吃着鲜嫩的桃子……我们踏着青石,绕过草坪,来到了一个造型别致的大湖边。
这是一个人工湖,湖面上漾着鱼鳞般的微波,在阳光下闪耀着点点金光,好像金子铺在水面上。
一只只游船仿佛一片片叶子漂荡在水面上,为这耀眼的湖光水色,做了美丽的衬托。
湖里有许多鱼,有的成群结队地在一起,好像一支队伍,阵容严整地朝着一个方向游;有的独自在游,好像和成群结队的鱼闹别扭似的;有的躲在石头底下,好像在说“别看我,别看我,我好害羞”;有的小鱼还浮出水面,嘴巴一开一合地,好像在说:“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西山公园游玩,以后常来玩啊!再见!”一会儿就游远,钻进水底不见了。
观赏了人工湖,我们踏着石头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香雪亭举目眺望。
向东望,只见一片茂密的树林,树叶好像被染过似的,全是绿的。
我记得读过的书上写秋叶是金黄色的,还有香山红叶,看来在10月还看不到红叶。
往北望,一幢幢高大的楼房,一排排崭新的厂房,鳞次栉比,一条条马路纵横交错。
朝西看,一排排红瓦白墙的别墅,后面是一片松树林,下面还有一个湖。
啊!别墅、松林和湖,组成了一幅多么美丽而又和谐的画卷。
昆明西山游记作文600字范文西山是个美丽的地方,就像是人间仙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昆明西山的游记的,仅供参考。
昆明西山游记作文篇一今天,我来到了昆明的西山,也许是刚下过雨,只见西山的千山万壑都被云雾笼罩着,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山,无所谓树,只见朦胧一片,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像穿了轻纱一般。
西山比较高,因此我们要坐缆车上山,只见缆车垂直向上,下面是宽阔的滇池,缆绳距河面高十多米,好似电影中的惊险镜头,妈妈十分害怕,担心马力不够,突然掉下去,不一会儿,缆车到了半山腰停下了,我们准备向龙门攀登,只见道路十分狭窄陡峭,弯弯曲曲的,似乎要直达云端,好不容易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往下眺望,只见滇池一望无际,滇池里的船小如蚂蚁,往上看,仿佛踩在了云上,站在了仙界。
接着我们又去了民族村,那是由26个民族在一起建造的房子,组成的村子,里面体现了26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的特点,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智慧。
里面还有个个民族的歌舞,杂技表演。
这里面还有骑着大象照相,只见驯兽员一声令下,大象就走过来,把那人用鼻子卷了起来,放在了被上,只见那人不断地挥手,不断地欢呼,可高兴了,妈妈见我十分喜欢,就叫我去试试,只见驯兽员一声令下,“灰褐色“的大象向我走了过来,用鼻子把我卷了起来,放在了背上,是又高兴又害怕,怕大象把我丢下去,就在这时妈妈拿出了照相机,“咔嚓“一声,照相机记下了这精彩的一幕。
接着我又去玩了溜滑轮,只见一个个人像空中超人,从河这面飞到对岸,又从那面飞到了这面,十分有趣,于是我跃跃欲,斗着胆子上去玩,老爸不停地给我打气,刚上去的时候我十分害怕,可飞回来的时候,我一点也不害怕,还做出了空中飞人的动作,可酷了,还不断的向爸爸挥手。
就这样我又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昆明西山游记作文篇二国庆“黄金周,”我和我的四个同学约好一起去西山游玩。
听说在西山上有我国名人,徐志摩的墓。
爬到西山顶上,还可以看到东山上的古塔。
中国现代名家笔下的四季美景四季之春《总有那一片蛙声》古清生《重床值得留恋》郭沫若《终南山幽趣记》周沙尘《赞成都百花园》钟树梁《又是花灯满街》阿单《游子心衷》古清生《一朵小花》古清生《谒司马迁祠》李镜《野旷天低树》杨闻宇《喜重拜英灵意气舒——杭州西湖游记》钟树梁《西部系列:黄河源的狼》刘元举《无妨人自纵心游——昆明西山游记》钟树梁《松堂游记》朱自清《石湖》郑振铎《上梁山——鲁西南行简》峻青《园子里的春天》《天涯》吴伯箫《潭柘寺戒坛寺》朱自清《太平湖之春》吴象《苏州拾梦记》柯灵《山阴五日记游》《三访雁荡山》竹子《蓉城花会》曾克《去到南方的山岗上》古清生《秋荔亭记》俞平伯《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纪游》周沙尘《南岳纪游》洪周肖琦《南游杂感》老舍《牡丹园记》严阵《锦江春色来天地》钟树梁《记游桃花坪》丁玲《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叶圣陶《黄河梦》海飞《还乡》雷达《花重锦宫城——成都花会随笔》钟树梁《花溪一日间》陈伯吹《花城》秦牧《湖畔夜饮》丰子恺《桂林山水》方纪《桂湖与杨升庵祠》钟树梁《故园春》柯灵《故都之旅》孔另境《古刹──姑苏游痕之一》王统照《高原名城——大理》周沙尘《访修缮后的布达拉宫》李佳俊《峨眉天下秀》黄炎培《钓台的春昼》郁达夫《大明湖之春》老舍《春雨》楚笛《春游颐和园》沈从文《春游》成仿吾《春日游杭记》林语堂《春风吹临的湖畔》古清生《窗》钱钟书《成都武侯祠》钟树梁《成都的春天》刘大杰《长城春色无限好》王含英《不肯去观音院》丰子恺《北京的春天》古清生《北平的春天》周作人《北大河》刘半农《白马湖》朱自清《巴莱崖壁画》凌渡《鞍山印象》高洪波《爱晚亭》谢冰莹《“竹影斋”主人自白》周沙尘《祭黄帝陵》林祖涵《西湖即景》于敏《雷峰塔下》庐隐《高原名城——大理》周沙尘《游南三联岛》周立波《“竹影斋”主人自白》周沙尘《南京印象》朱自清《昆明的雨》汪曾祺《西昌月》高缨《草堂之春》钟树梁《春日游杭记》林语堂《绿》朱自清《梦游》佚名《湖畔夜饮》丰子恺《海上的日出》巴金《白水祭》朱自清《长白山下》峻青《贵池傩》余秋雨《黄山松》丰子恺四季之夏《云冈》郑振铎《游武汉龟蛇二山》黎少岑《游牧民族的摇篮》翦伯赞《游孟姜女庙》韩少华《游林国,谒林森墓》钟树梁《幽静的峡谷——樱桃沟》周沙尘《映日荷花别样红——新都桂湖游记》钟树梁《银杏》郭沫若《依然虹影卧南炀》王文忠《野花凄迷》匡燮《窑洞,留下几多梦》赵熙《扬子江恋歌》白帆《喧然名都会》钟树梁《香溪》菡子《香港》徐志摩《闲话香港》高洪波《西望嘉峪关》古清生《西部系列:柴达木--你如何打发寂寞?》刘元举《西部系列:柴达木的骆驼》刘元举《武汉的夏天》池莉《我在新疆看见了飞碟》池莉《天子山一日》峻青《天池浩渺明镜浮空》周沙尘《思念的城市》刘钫《蜀中胜景在嘉州——乐山乌尤寺大佛寺游记》钟树梁《沈阳一日》高洪波《桐庐行》柯灵《驮马》施蛰存《听雨听风入雁山》周瘦鹃《天池探胜》季景《天池》刘白羽《泰山风光》吴组缃《雨中之城》韩浩月《扇子崖》李广田《汕头与潮州》杜重远《山湖草原》李若冰《山海胜境北戴河》周沙尘《三湘七泽散记》周沙尘《囚绿记》陆蠡《青蓉略记》老舍《青龙桥站》冰心《青海塔尔寺记游》杜书瀛《青海湖纪游》赵淮青《青海湖,鱼鸟的乐园》周沙尘《青岛海景》蹇先艾《奇峰绿树绕古寺——中岳嵩山风光》顺淇《葡萄沟写意》石英《南京》朱自清《内蒙风光》老舍《内蒙访古》翦伯赞《变形木与洋菊花》陈染《妙峰山下的玫瑰谷》周沙尘《蒙自杂记》朱自清《煤烟》叶灵凤《漫游小五台》侯金镜《漫游日记两则》舒新城《落日》林遐《落马》高洪波《庐山游记》丰子恺《庐山面目》丰子恺《六榕寺里一花塔》钟树梁《留在阳光里的辙印》王兰玲《流放者的土地》余秋雨《力与美的交响》叶廷芳《昆明雨》高洪波《昆明的雨》汪曾祺《昆仑山的太阳》刘白羽《快阁的紫藤花》徐蔚南《巨像》聂绀弩《镜泊湖》臧克家《镜泊湖,火山的杰作》周沙尘《黄山小记》菡子《黄海游踪》苏雪林《皇家园林热河行宫》周沙尘《沪溪·浦市·箱子岩》沈从文《红河谷的仙人脚迹》阿里《横断山脉纪行》关山《鹤兮归来》峻青《荷塘月色》朱自清《荷花淀》孙犁《海南杂忆》茅盾《哈尔滨》靳以《桂林的山》丰子恺《观莲拙政园》周瘦鹃《故都消夏闲记》张向天《姑苏小记》毕克官《公园》萧红《高原雪》高洪波《飞翔在高原》高洪波《访鉴真故居》王西彦《鼎湖山游记》曹思彬《大漠古城》赵丽宏《大理漫记》冶秋《搭错车》古清生《翠微赏柏》周沙尘《翠满九寨沟》周沙尘《翠湖心影》汪曾祺《城隍庙礼赞》搂适夷《车窗外》蹇先艾《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徐志摩《长白山一日》沉浮《长白镜湖记》陈洪山《长安道上》孙伏园《沧海日出》峻青《汴洛之游》孙席珍《边疆风貌》碧野《边防线上——两帧老照片谈趣》高洪波《北海漫写》高长虹《北戴河海滨的幻想》徐志摩《芭蕉花》郭沫若《爱莲新说》周沙尘《啊,塞罕坝》峻青《妙峰山琐记》序顾颉刚《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园林城中一个小庭园》何为《乌篷船》周作人《济南道中(选录)》周作人《依旧沈园》张雨生《杜鹃枝上杜鹃啼》周瘦鹃《秦淮河之游》鲍思洛《从“桨声灯影”说起》余斌《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雨中登泰山》李健吾《城隍庙礼赞》搂适夷《夏天的旅行》艾芜《永远的黄河》古清生《紫竹院观钓》古清生《峨眉天下秀》黄炎培《快阁的紫藤花》徐蔚南《香炉峰上鸟瞰》徐蔚南《故都消夏闲记》张向天《皇家园林热河行宫》周沙尘《烟花三月下扬州》周沙尘《边疆风貌》碧野《雾瀑观虹》李芷和《横断山脉纪行》关山《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冯牧《大理漫记》冶秋《大漠古城》赵丽宏《鼎湖山游记》曹思彬《夜游珠江》关振东《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冯君莉《葡萄沟写意》石英《留在阳光里的辙印》王兰玲《姑苏两日游》于敏《观莲拙政园》周瘦鹃《山海胜境北戴河》周沙尘《昆明的雨》汪曾祺《桂林的山》丰子恺《掷钵庵消夏记》苏雪林《鞍山印象》高洪波《山湖草原》李若冰《阳关道上》张行《漫游小五台》侯金镜《啊,塞罕坝》峻青《青云谱》峻青《雪山景物记》张孟良《雾里峨眉山》吴祖光《沪溪·浦市·箱子岩》沈从文《黄海游踪》苏雪林《荷花淀》孙犁《岳麓山和桔子洲头》李霁野《新疆半月记》老舍《废园外》巴金《独秀峰》谢冰莹《天山景物记》碧野《珠穆朗玛峰的夏日奇景》王小白《北平的四季》郁达夫《北戴河海滨的幻想》徐志摩《半篇莫干山游记》丰子恺《白马湖》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西湖的六月十八夜》俞平伯《荷塘月色》朱自清《扬州的夏日》朱自清《外东消夏录》朱自清《庐山游记》潘岳《回音壁》古清生《西京胜迹》张恨水《寂寞天柱山》余秋雨四季之秋《在赣江上》冯至《伊犁河谷》刘白羽《巷》柯灵《乡情绵绵游名园》周沙尘《西望翠微》焦菊隐《苏州漫步》陆文夫《神游中南海》周沙尘《外滩公园之夜》万迪鹤《陕北八月天》史小溪《山水之间散记》周沙尘《山水》李广田《沙坪的美酒》丰子恺《塞外野店》峻青《秋在雾社》伍稼青《秋游圆明园遗址》周沙尘《秋游十三陵水库》周沙尘《秋天没有出远门》离离《清华园之菊》孙福熙《钱塘潮》乐维华《钱江看潮记》丰子恺《千年庭院》余秋雨《祁连雪》刘白羽《鸥盟》高洪波《难忘的索溪峪》峻青《南行杂记》朱自清《六城颂》靳以《流浪京都》古清生《林带之歌》周沙尘《历史的后院》翦伯赞《雷峰塔下》庐隐《眷恋鸟岛》邢秀玲《交河风景》杨羽仪《家》丰子恺《黄山秋行》黄秋耘《黄河之水天上来》刘白羽《海湾花园——厦门》周沙尘《故都的秋》郁达夫《姑苏两日游》于敏《民族千年凝聚力——香港杂忆之四》钟树梁《香港的吃和“食街”——香港杂忆之三》钟树梁《九龙公园——香港杂忆之二》钟树梁《港九的地铁——香港杂忆之一》钟树梁《佛国初旅》孔另境《废园外》巴金《飞雪岩》郭沫若《罗布林卡花争妍》袁光厚《访沈园》郭沫若《访八大山人的故居》屠岸《敦煌秋日》刘白羽《敦煌漫记》杨可扬《滇行短记》老舍《滇西北踏金》刘鸿渝《登蓬莱阁》峻青《初访古隆中》周沙尘《朝“武当”》藏克家《长江源头行》杨凤栖《北平之恋》谢冰莹《北固亭——江南随得笔》袁鹰《北平西山的红叶》熊佛西《包头札记》周沙尘《半日的游程》郁达夫《白门秋柳》黄裳《秋收散板》彭学明《山中生明月》王前锋《水乡怀旧》周作人《中秋的月亮》周作人《雨的随想》汪国真《焦山望月》丁谛《秋魂》刘增山《西湖梦》余秋雨《秋日行吟》郭枫《快意在秋天》曹正文《千山笔记》马力《秋雨》张爱玲《秋韵》宗璞《西湖秋意》赵丽宏《天目山中笔记》徐志摩《半日的游程》郁达夫《碧云寺的秋色》钟敬文《报秋》宗璞《闸》柯灵《济南的秋天》老舍《桃园杂记》李广田《再游北戴河》陈衡哲《我向往祖国的大西部》冯其庸《访八大山人的故居》屠岸《寻秋记》伍稼青《山水之间散记》周沙尘《登古长城记》峻青《敦煌漫记》杨可扬《陶然亭》张恨水《香山红叶》杨朔《云冈漫记》谢庆荣于振华《初识小莲庄》汪宏钰《访沈园》郭沫若《在绍兴》佚名《游鉴湖》许钦文《再到青龙桥去》佚名《敦煌秋日》刘白羽《在半片绿叶上旅行》周沙尘《滇行短记》老舍《黄河之水天上来》刘白羽《在草原上》端木蕻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难忘的索溪峪》峻青《在玄武湖畔》李金发《禹迹寺》周作人《山中避雨》丰子恺《故都的秋》郁达夫《长江寻梦》布老虎《长白山下》峻青《流浪京都》古清生《秋的公园》茅盾四季之冬《忆上海》靳以《寻找疏勒河》庐野《雪域之魂》肖平《雪夜长安街》海翔《新旧上海》萧乾《松江半日游》郑伯奇《上景山》许地山《赏菊狮子林》周瘦鹃《山水》李广田《热带植物的大家庭》周沙尘《秦淮暮雨途中》倪贻德《漂泊京都》古清生《龙门印象》萧殷《离别西海固》张承志《崂山绛雪》叶楠《枯水孟达峡》张承志《旧京速写》贺昌群《江上杂记(三)》黄裳《江上杂记(一)》黄裳《江南落雪》古清生《济南选胜》马公愚《纪元旦》林语堂《回乡》古清生《海上的日出》巴金《海》吴伯箫《桂林的受难》巴金《孤岛大年夜》朱雯《峨眉山下》郭沫若《钓鱼台》陈学昭《淀山湖之游》峻青《丹黄朱翠话香山》周沙尘《处处红云岛》周沙尘《长安寺》萧红《长安街上》古清生《边山雪》李志君《北平》郑振铎《北国的雪》古清生《二闸与公主坟专号》引言焦菊隐《灯》巴金《石板路》周作人《鸭窠围的夜》沈从文《峨眉山下》郭沫若《一碧万顷三门峡》张毕来《雪》鲁彦《忆北平的旧岁》张向天《丹黄朱翠话香山》周沙尘《处处红云岛》周沙尘《离别西海固》张承志《阳关雪》余秋雨《鹤兮归来》峻青《淀山湖之游》峻青《揭穿了一个历史的秘密》翦伯赞《祁连雪》刘白羽《江南的冬景》郁达夫《泰山石刻序》老舍《新疆风土杂记》茅盾《上海大年夜》茅盾。
昆明西山游记来昆明读大学已经快一年了,我还没有真正游玩过昆明或云南的某处风景名胜。
因为对西山早有耳闻,于是趁着“五一”三天假期,我与几个同学兴致勃勃的来到昆明的四A级风景名胜区西山游玩,想领略闻名遐迩的秀美西山带给人们的震撼,更想站在西山龙门,饱览五百里滇池的壮美风光,让自己与大自然有一个亲密的接触。
西山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的美誉。
从昆明城东南眺望西山,仿佛是看到了一位倾国倾城的佳人酣卧在滇池两岸,1睡意正浓,睡姿妩媚,所以西山又有一个美丽的别名——睡美人。
不过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所以在西山我没有看到睡美人。
关于“睡美人”还有一段既动听又感人的爱情传说呢,可恨我只是略有耳闻,无法详述。
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到了这时候,西山就被包围在充满乡土风趣的三月春光里,到处吹锣打鼓,山歌小调,不是一般热闹啊。
那日到达西山时,太阳已经快要升至头顶了,毒辣辣的阳光像鞭子一样抽打在皮肤上,却没有抽出汗来,倒在皮肤上留下了“鞭印”。
西山的陡峻果然被我领略到了!光是仰头向上望去,就足以让我这个大平原上长大的孩子惊叹不已。
于是我带着一份敬畏之心小心翼翼的攀爬在人工凿就的石阶上,只觉得那石阶像是要通向九天似的,虽然蜿蜒曲折,却一路向上。
将近半山腰时,累得忍不住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又不免对眼前所见加以一番感叹。
举目遥望那西山景区终端的龙门,只见龙门就坐落在悬崖峭壁之上,上接云天,下临深滇,周围皆是佳木葱翠,百草丰茂。
隐约可见的几角翘檐,一围铁栏,也同样隐约可以听见的游客们的赞美之叹。
赞叹之声拨动了这根年轻的争强好胜的心弦,催促我迫不及待的想到达那里。
低头俯瞰西山脚下辽阔的滇池,更是一番壮美景象。
那滇池的淼淼碧波与湛蓝无暇的天空相交于远处的地平线,仿佛能在地平线处看到轻纱似的朦胧水雾,似有似无的向这边弥漫开来。
也许那里也笼罩着一段令人心驰神往的古老传说吧。
滇池岸边灰黄的土地上耸立着无数幢高楼大厦,行人与汽车密密麻麻的穿梭在楼与楼的空隙中,看不真切。
游西山公园作文(精选35篇)游西山公园作文(精选35篇)游西山公园作文篇1那天,我游览了位于绵阳西郊的西山公园。
我跨进高大宏伟古色古香的“西蜀胜景”牌楼,一股浓浓的香气朴鼻而来,醇香沁入心脾。
哦!我立即意识到,这正是八月桂花香的时节。
我快步穿过长廊,走进桂花园,桂花园里已聚集了很多赏桂的游客。
天高气爽、秋风习习,园里盛开了多种多样、颜色不同的桂花。
银桂,白白的;金桂,金灿灿的……桂花的花球一丛丛、一簇簇挤满了花枝。
接着,我游览了玉女湖、蜀八仙殿、子云亭、蒋琬墓等景点。
碧波荡漾的玉女湖心,汉白玉玉女雕塑亭亭玉立,荡舟游客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湖边清澈的玉女泉水从崖缝中潺潺流出,叮咚作响。
崖上那栩栩如生的摩崖造像形态各异,他们有的像在静观潺潺流出的玉女泉水;有的又像在侧耳倾听泉水叮咚;有的合掌闭目对众多游人念着“阿弥陀佛”……掩映在苍松翠柏林中的蒋琬墓,坟墓高大墓台高筑,墓碑上雕刻着“蜀蒋恭侯墓”的楷书大字。
为了纪念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还在蒋琬墓旁修建了“蒋恭侯祠”,恭侯祠前有高大的蒋琬塑像,祠内陈列了蒋琬的生平、功绩。
殿宇高大雄伟的蜀八仙殿,相传是蜀中八仙之一尔朱仙的修行圣地。
为纪念西汉文学家杨雄而修建的子云亭是西山公园里最高的古建筑。
子云亭因唐朝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之佳句而名扬天下。
西山公园里的博物馆,近万件的馆藏文物更是令人惊叹。
出土文物,东汉说唱俑笑容可掬,上身赤裸,下穿大管裤,以手拍肚,真是令人捧腹大笑。
栩栩如生的陶猪、陶马……令人目不暇接。
馆里还收藏了历代的青铜器、青瓷、青花瓷;尤以铜马、铜佛像、摇钱树等绵阳汉文化遗存最为珍贵。
公园里还有美丽的园林景点三十余处,处处都美不胜收,游人如织。
西山公园真是融文物古迹,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游西山公园作文篇2我的家乡东阳有一个美丽的西山公园,那儿景色很美。
我刚走进大门就看到了可爱的鸽子在飞来飞去,小鸽子穿着雪白的衣裳,在我们东阳市区西面,有一个群山环绕的公园,那就是风景优美的西山公园。
昆明名胜古迹对联集锦昆明名胜古迹对联德同化宇昆明世博园泽润生民龙吐氤氲气昆明世博园泉飞霹雳声高等艺术袁嘉谟题云南昆明龙泉书院美化自然明月松间照昆明世博园清泉石上流题花赋竹昆明世博园镂月裁云乾坤浮一镜浠水闻一多纪念馆,在湖北浠水城中日月跳双丸听鸟说甚昆明:龙门问花笑谁秋水清无底昆明:华亭寺,在昆明市西山之腹奇石浪纹斜唯楚有才昆明:于右任题翠湖海心亭於斯为盛世博结友谊昆明世博园天涯共赏石苍山韵风月昆明世博园奇石吐云烟水声琴韵古昆明世博园山色画图新草堂留后世昆明:圆通寺,位于圆通山南侧,始建于唐诗圣著千秋一径飞红雨朱德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 / 昆明世博千林散绿荫寒潭千载洁昆明:龙门,在昆明市西南西山罗汉崖峭壁玉泉一堆香有客过草宇昆明:薛尔望祠,薛为明代秀才煮茶生松风鹤老难知寿昆明世博园松高不计年云气千峰出昆明:云亭题黑龙宫烟霞一径通花学红绸舞昆明:马肇成集句题太华寺山门径开锦里春酌泉名心淡郭沫若题杜甫草堂花径 / 昆明世博园步桥云霭低会当凌绝顶闽宜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献联一览众山小洞外云舒霞卷昆明世博园海中日往月来积翠一岫冷昆明:李昔题慈云洞石刻蹲湖二坊高洞外云舒霞栖昆明:翠湖海心亭海中日月往来江山如有待昆明:龙门花鸟更无私沙鸥狎人去往昆明世博园云海荡我心胸匠心能独运昆明:张自明题揽胜阁,在大观公园内著手便成春白日寒林孤管静青霄野卉寺门低天畔青山隔雨看昆明:许宏勋题昙华寺,在昆明市东金马山昆明世博园百里滇池来眼底湖舫影筛秋半月一宵风月动心湖园花锦簇岭南春侠累/秋水粉莲(出句)//摘昆明大观楼昆明世博园碧道一径晴烟阔黄土探奇秀岩壑翠涌千峰宿雨收文明稽古兴唐虞昆颐和园:乾隆题涵虚堂明世博园碧霞宝光添瑞彩徽派建筑扬四海凌云紫气罩祥和水口园林传千载闽宜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献联昆明世博园城市别开仙佛界金碧古传妙香国楼台妙在水云间楼台恰在彩云乡昆明翠湖昆明:李霆锐题涌月亭,在大观公园内此地经过春未老金殿凤凰鸣晓日伊人宛在水之涯玉阶鹦鹉醉春风成都:谭光祜题杜甫草堂水槛昆明:金殿。
昆明西山滇池游记优秀作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昆明西山滇池游记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昆明西山滇池游记优秀作文篇1传说古时有一青年女子因丈夫被酋长抓到边远地方充当奴隶,她日日思念,夜夜悲啼,泪水集成滇池,最后仰面倒下化为西山,当时有凤凰前来哀吊,人们误当碧鸡,故有碧鸡山之称。
自古以来称西山苍崖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为滇中第一佳境。
西山是一个丛林覆密的森林公园,除山石嶙峋的罗汉崖外,其余均为茂密的林木所盖,古刹众多,富丽堂皇,庭院内外,古木参天。
寺院建筑庄严,金碧掩映,钟声梵语,庄严肃穆。
山上曲径林深,翠竹满目,景色迷人。
名胜古迹分布在层林叠翠的山涧,主要有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聂耳墓等。
规模宏伟的华亭寺,是昆明最大的寺庙;太华寺为元朝一代禅师玄鉴创建,为云南最古老的庙宇;三清阁原为元代梁王的避暑行宫,明代时扩建为海崖寺,后才为道观。
沿着三清阁往上攀登,当地有开凿于公元1781年的龙门石窟,因雄居峭壁、位置险峻,为西山最壮观之景,从龙门下望,滇池美景一览无遗,来到西山不游龙门将是一大遗憾。
现在已建有缆车从滇池民族村扶摇直上直抵龙门,缆车票每张30元左右。
滇池又称昆明湖,亦为云南省的第一大湖,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滇池四周的山脉均属昆仑山系。
滇池有盘龙江、南盘江、宝象河、海源等二十多条河流入。
出水口在海口,流入螳螂川、普渡河后又汇入金沙江。
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
这个形式弦月的淡水湖,海拔1886米,湖面北长39公里,东西宽为13.5公里,平均宽约8公里;湖岸线长199.5公里;湖面积3183.7公里;湖水最大深度8米,平均深度为5米;蓄水量约 15.7亿立方米。
滇池东西有金马、碧鸡二山夹峙,站在山顶眺望滇池四周,只见烟波瀚渺美景迷人,使人如入山水画中。
游桂平西山作文900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游桂平西山作文900字游桂平西山作文900字(精选23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名家写景散文摘抄篇一:名家写景散文摘抄】篇二:名家写景散文摘抄】范文一:读名家名段,写夏天美景一读名家名段写夏天⑩涨坤五选编六家写作文时常常兽有景物描写,可是不少同学在面对哏前酌美景时却不知从何下笔,只是干巴巴地写出凡句。
美极了真是六美了等不痛不痒酌话来,日不能真切地描绘出9 〔眼前之景,也不能给读老留下深刻酌印象。
鄂么应如何来写好景物嚯?瑕们选择了一些有特色酌描写夏天美景酌段落,略作分析,供同学们欣赏、借鉴。
声读悄悄地,悄悄地,他像一个活泼泼的爱爬竿子的绿孩子,伸着小腿儿到处爬。
爬啊,爬啊,给树,添上树叶。
爬啊,爬啊,给葡萄架,披上绿纱。
爬啊,爬啊,给墙,绕上绿藤。
爬啊,爬啊,给小山坡,穿上绿衣……他啊,给大地带来了那么明亮的阳光,么充足的雨水!还那()媳臻蔼寞太阳照,水淋,山林,翠了!田野,绿了!庄稼啊,雨更更唰唰唰,一个劲儿往上长,正在酝酿着一个喜人的好收成人们都爱这么夸奖他:一个绿孩子真勤劳!我们看他这不见,摸他不着,可是我们确实知道他来了!——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说他的名字,就叫夏弟弟。
.那个在洒满绿荫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给他取个名,圣野《夏弟弟》学以致用:夏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夏天成了一个淘气的绿孩子。
正因为他爬来爬去,才让大地全部被绿色所覆盖。
这样的想象是多么有创意啊!夏天真热,夏天真热,热得人没处藏,热得你没法躲。
真想变条小鱼,游人清清的小河。
真想变只蟋蟀,钻进深深的草垛。
哪怕变只知了,在树影里唱歌一一也赛过在屋里,做这讨厌的功课!这时,传来一声吆喝:“冰棍儿,败火!” 高洪波《卖冰棍的老奶奶》小学版2 1年第6 O 1裤()精彩早读课擘效J :首诗里,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描写夏天的景物,}这)而是通过诗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从侧面表现出夏天的特点。
这样的写法是不是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夏天的气息呢?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
太阳才一露脸,天地间便弥漫开无形的热气,而当太阳如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直滚到人的头顶上时,天地间就仿佛变得火光闪闪了河边的芦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抵抗这种热浪的袭击,而昏昏欲睡地低下了头。
美丽的西山作文800字美丽的西山西山是昆明的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
那里风景非常优美,素有“滇中第一佳境”的美称。
关于西山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一位公主跑出王宫结识了一个小伙子并相爱了。
国王很生气就害死了小伙子。
公主痛哭不止,泪水化作了滇池,公主也化作了西山,所以西山也叫作“睡美人山”。
春天,漫山遍野的花开放了,从远处看,西山就像花的海洋。
西山上的绿树更是多得数不清,站在山顶上往下看,山上的树一大片都在随风摇摆,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就像小娃娃正在对着我们笑。
西山的夜晚宁静极了,夜空中繁星闪烁,每一颗小星星似乎都在调皮地向我们眨眼睛。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早晨,小鸟那欢快的叫声打破了森林的宁静,站在森林里,可以呼吸到我们平常呼吸不到的那种非常清新的空气,让你感到清爽无比。
中午,站在山腰上俯望滇池,滇池真像一面硕大的银镜,衬托着这美丽无比的明珠——西山,她把美丽而雄伟的西山倒映在她的湖面,湖面中的“西山”比岸上的西山更加迷人。
有时候偶尔有几只白鸥掠过湖面,让明镜似的湖面顿时漾起一道道波纹。
一条盘山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细长腰带系在西山“姑娘”的半山腰。
山上有许多家农家乐餐馆,那里的青菜香甜可口,因为那些青菜是刚刚采来的又嫩又新鲜的山野菜,很有营养,有利于人们的健康。
秋天到了,有的树木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梨和杏;还有的树木变成了火红色,秋风吹来,枝条摇摆,树林就像跳起舞来。
栎树和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山上的黄叶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林间飞舞。
冬天,西山并不下雪,只是滇池湖面结冰了,结冰的湖面如同一颗珍珠,把西山衬托得更加美丽。
所以,这时很少有人去爬西山了,只有一些老爷爷和老奶奶去锻炼身体。
小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西山一年四季景人,是昆明璀璨无比的明珠。
【游记】昆明游记作文500字昆明石林游记我最近去了昆明旅游,特别去了一个很有名的景点——石林。
这里的景色真的很漂亮,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一早就出发了,乘坐飞机来到了昆明。
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昆明的好气候,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我们入住了一家很漂亮的酒店,饭店的菜也很好吃,令人满意。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石林了。
石林位于昆明市郊区,距离市区有一段距离,但是非常值得一去。
石林是一个巨大的石灰岩地貌景观,石头竖立起来,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石柱和石峰,看起来就像是一片森林一样,所以被称为石林。
我们进入石林景区后,就被眼前的景色所惊艳到了。
这里的石头形状各异,有的像蘑菇,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真是五花八门。
其中最有名的景点是“牛角石”,它是石林的代表作之一,形状象牛角一样,非常壮观。
我们还拍照留念,真是美不胜收。
在石林里面,我们还参观了一些特色的展览馆,了解了石林的形成原因和历史文化。
石林是在一亿多年前形成的,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这里还有一些关于彝族风情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展览,让我对这片土地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参观完石林后,我们去了附近的一个彝族村寨。
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都非常特别。
在村寨里,我们品尝了彝族的传统美食,还欣赏了他们的歌舞表演,真是非常有意思。
我还买了一些彝族手工艺品作为纪念品,非常漂亮。
昆明的石林之行真是难忘,让我对中国的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觉得中国真的是一个非常美丽和多样化的国家,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希望将来还能有机会去更多的地方旅游,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
昆明西山观楹联如果说滇池是昆明的一颗明珠,西山就是昆明的一块宝玉。
它坐落在滇池边上,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连绵40多公里,海拨2350米,自古被誉为“滇中第一佳景”。
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
远眺西山群峰,既像一尊庞大睡佛,又似一个仰卧滇池畔的妙龄少女。
所以西山又被称为“卧佛山”、“睡美人”。
西山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寺庙、古迹上都刻有楹联、诗词等碑文,道教文化和人文景观十分浓郁。
游览西山,起点为碧鸡秋色牌坊,途中要经过升庵祠、南洋机工纪念碑等景点,升庵祠是一座三院三殿的中式庭院,背靠西山,面临滇池,是明万历年间人们为纪念杨升庵,将其旧居“碧峣精舍”改建而成。
门联为:自东汉以来,二千年变幻沧桑,重开古刹;位西山之麓,五百里苍茫云水,一荡尘襟。
祠中有许多古今名人撰题的对联,如剑川赵藩撰:当年抗张桂廷争,一念不欺名教,扶持忠孝重;此地合杨毛祠祀,九京可作大招,迎送主宾欢。
袁嘉谷撰:经籍之光,古书浑浑灏灏尔;湖山在抱,佳气郁郁葱葱然。
罗平窦兰泉撰:为父必有子,为子必有父,君孝臣乃忠,莫怪号眺日下;蜀人久寓滇,滇人久寓蜀,公谪我避乱,同是沦落天涯。
由云龙题两联:俎豆千秋,溯前辈流风未远;湖山一桁,比新都乡景如何。
瞻拜仰遗徽,我曾过西川故里;馨香留古郡,人曾传南诏奇文。
华亭寺为游览西山的第一站,寺院殿宇宏壮,庭院宽敞,布局严谨,是昆明最大的寺院。
这里有两项特色,一是庭院种植了四季花木,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楼、撞钟楼、雨花台、放生池等古建筑,二是大雄宝殿两侧有五百罗汉塑像。
横匾为欧阳中石题,门联为:绕寺千章,松苍竹翠;出门一笑,海阔天空。
第一重殿是天王宝殿,上悬“靖国云栖禅寺”匾,这是华亭寺的正名。
殿门有两副对联,红底的是1981年杨云谷书虚云上人旧句:尘世不相关,几阅桑田几沧海;胸中何所有,半是青松半白云。
黑底的是明代杨慎应寺僧德林请求所撰,王伯纯补书: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
【写景名作】无妨人自纵心游——昆明西山游记(钟树梁)[模版]第一篇:【写景名作】无妨人自纵心游——昆明西山游记(钟树梁)[模版]【写景名作】无妨人自纵心游——昆明西山游记(钟树梁)无妨人自纵心游——昆明西山游记钟树梁昆明的西山,西山上的华亭寺、龙门,常常闯入我的梦里。
重游这个南疆胜地已经两年多了,而我还没有片纸只字的记叙与称道,好象负了一笔债似的。
现在更感到西山之游的亲切有味,应当写一点东西了。
汽车正在婉蜒曲折的西山山路上缓缓地行进,车窗大开,我们一行五六十人都感到秋高气爽,爽气扑人。
鼻孔里吸入了大千世界吹来的清风,而背上摔掉了“四人帮”强加上的“包袱”。
如鱼赴渊,如鸟出罗,如鸿雁高翔于寥廓。
而西山的风景也真美。
王羲之《兰亭集序》上有名的一句话,“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把它移赠昆明西山,很是贴切。
崇山峻岭不用说,林木也很茂,最为出色的是修竹持多。
青青竹林,漫山遍岭,一丛丛,一片片,风过处瑟瑟有声,还时时渗入了“五百里滇池”的波光帆影。
峰回路转,华亭寺的山门突现在眼前。
山门前相当宽广,门外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门神,硕大而狰狞。
他俩巨目怒睁,巨臂长伸,似乎正在捉拿妖魔。
我在别处还没有看到过望得如此既大且好的山门神。
说也奇怪,游人都只觉其可喜而不觉其可怖,大概因为知道他俩是狰狞干貌而不是狰狞于心。
进山门是四大天王殿,四位天王比别处庙宇里的也更高大,气象庄严。
华亭寺修建在西山的华亭山上,始建于元朝,早在宋代曾经是大理国鄯阐侯高性的别墅。
建造的工程很大,开山凿石,修起了几重宏伟的殿阁;抟泥塑象,也极为精工。
一座庙宇,简直是一个大花园,有四时不谢之花,大殿下有大菩提树两株,浓荫满地。
前次来游,在十年浩劫之中,所见到的却是一种凌乱现象,尘垢堆积,草木伤残,佛像不免失色,桂花倒还有香。
这次重来,整洁清爽,“大放光明”,禅房花木,曲径通幽,不愧为一座名山宝刹了。
寺僧延客,循着通幽的曲径来到内客厅里,大家都啧啧赞赏起来。
【写景名作】无妨人自纵心游——昆明西山游记(钟树梁)无妨人自纵心游——昆明西山游记钟树梁昆明的西山,西山上的华亭寺、龙门,常常闯入我的梦里。
重游这个南疆胜地已经两年多了,而我还没有片纸只字的记叙与称道,好象负了一笔债似的。
现在更感到西山之游的亲切有味,应当写一点东西了。
汽车正在婉蜒曲折的西山山路上缓缓地行进,车窗大开,我们一行五六十人都感到秋高气爽,爽气扑人。
鼻孔里吸入了大千世界吹来的清风,而背上摔掉了“四人帮”强加上的“包袱”。
如鱼赴渊,如鸟出罗,如鸿雁高翔于寥廓。
而西山的风景也真美。
王羲之《兰亭集序》上有名的一句话,“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把它移赠昆明西山,很是贴切。
崇山峻岭不用说,林木也很茂,最为出色的是修竹持多。
青青竹林,漫山遍岭,一丛丛,一片片,风过处瑟瑟有声,还时时渗入了“五百里滇池”的波光帆影。
峰回路转,华亭寺的山门突现在眼前。
山门前相当宽广,门外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门神,硕大而狰狞。
他俩巨目怒睁,巨臂长伸,似乎正在捉拿妖魔。
我在别处还没有看到过望得如此既大且好的山门神。
说也奇怪,游人都只觉其可喜而不觉其可怖,大概因为知道他俩是狰狞干貌而不是狰狞于心。
进山门是四大天王殿,四位天王比别处庙宇里的也更高大,气象庄严。
华亭寺修建在西山的华亭山上,始建于元朝,早在宋代曾经是大理国鄯阐侯高性的别墅。
建造的工程很大,开山凿石,修起了几重宏伟的殿阁;抟泥塑象,也极为精工。
一座庙宇,简直是一个大花园,有四时不谢之花,大殿下有大菩提树两株,浓荫满地。
前次来游,在十年浩劫之中,所见到的却是一种凌乱现象,尘垢堆积,草木伤残,佛像不免失色,桂花倒还有香。
这次重来,整洁清爽,“大放光明”,禅房花木,曲径通幽,不愧为一座名山宝刹了。
寺僧延客,循着通幽的曲径来到内客厅里,大家都啧啧赞赏起来。
中国式的回廊曲院,中国式的长方形客厅,窗明案净,古色斑斑。
没有沙发,有的是紫檀和红豆术做的各种桌椅。
只见各色各样的花盆长着秋兰、秋海棠、吊钟海棠、荷包海棠和许多叫不出名字来的奇花异草,还有不少盆景陪衬着。
是在办盆花展览吗?不,近两三年来天天都是如此。
昆明是春城也叫花城,名不虚传。
大家正在观赏盆景和花卉,有同志发现客厅那头粉壁上,悬挂着郭沫若同志写的行书巨幅七言律诗。
是“文化革命”前郭老来到这里所题的诗。
这诗是:山有美人云里卧,地开明镜月中陈。
稻田处处翻金浪,民椎家家碾玉尘。
岁首茶花开满苑,秋来又上海棠盆。
诗写得很好(“椎”疑为“碓”,恐系笔误)。
第四句是指滇池(也叫滇海);第三句是这么一回事:西山在滇池西岸,由华亭山、太平山直到罗汉山,联绵一片,从滇海那面望过来,西山好象一个在滇海上睡着的美人,头发垂在海中,当地人喜欢叫它“睡美人”。
我前次来游,曾经按着别人指点的角度,远立而望西山,果真很象。
现在郭老已经去世,不能再来;“四人帮”早被粉碎,形势日益转好,我们在愉悦之中也有些怅惆。
有同志给我出了题,要我步郭老的原韵写一首游西山诗。
我想了一想,在本子上先写下了第一联:不似春光胜似春,西山景物看常新。
后来写成订正如下:不似春光胜似春,西山景物看常新。
美人横卧仙鬟禅,古寺宏开佛像陈。
异代南国留隽语,三年中国扫昏尘。
天容海色清如许,深浅秋花满玉盆。
这“异代南国留隽语”一句,说的是华亭寺天王殿内的一副对联。
天王殿正中的弥勒佛,面对着门外的山水,开口大笑,塑造得很生动。
佛龛上有一副对联是:“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地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这是清代乾隆年间昆明人钱澧所写。
钱澧字东注,号南园,进土出身,曾任监察御史,弹劾过陕甘总督毕沉。
骨头很硬,又敢于坚决反对乾隆皇帝的宠臣权奸和冲,还是著名的书法家。
南国字学颜真卿,这副对联就是他亲自撰书的。
思想很放得开(下联的头两句也有所本),意思也深刻:青山如此之高,绿水如此之长,难道只有弥勒佛才能开口大笑?——我们也应该开口大笑啊!走慢点就不会受困,脚踏实地就不会跌跤,能如此,人们自无妨纵心而游啊!佛寺中的对联能不讲佛理,不谈因果,真是很少见;把普通人与佛相提并论,更是胆大非常;不仅有指导游山的现实作用,而且可以说存在着为国计民生进一言的普遍、长久意义;音调也和谐,风味更隽永,的确是一副佳联。
不过,这对联的乐观精神固然可贵,但在那不合理的社会里,许多人又哪能纵心而游?!连他钱南园在内,屡遭夺职、贬滴,最后被和碑酸毒而死。
一般都乐于称道昆明大观楼孙髯翁那副长联,游人都忙于抄写,远近皆知。
那副长联当然很精采,但这副短联也自佳妙,却因挂在佛龛上面,不易为人注意,便冷落了将近两百年。
我们继续纵心而游,游了太华寺,登了一碧万顷楼,滇池景色,看得更多。
汽车直到三清阁下。
抬头一望,上方还有重重叠叠的山峦,山险,有窄窄的石梯可登。
昆明同志告诉我们说,“此去龙门要攀登九层,每层相距十丈。
”我想,这可以说是攀登九重天了!山上多古木,时已暮秋,脚下还有不凋的青草,路旁有些灌木丛长着毛茸茸的小叶,还有些怪可爱的小花朵。
三清阁的老道士正忙着为游客安排茶盏。
大家在三清阁凭跳一会,准备攀登。
昆明同志又说,“年老体弱的同志就不必爬山了吧。
”我们此次的参观队伍中有几位老红军,早已年老,可不服老;本来体弱,要充强者,他们一声不响地就向山上爬。
其中有一位尤其突出,身体看起来很差,背微驼,总是面带笑容,不慌不忙地攀登。
“当年征战急”,而今攀登稳,登上一层又一层。
有时坐下来揩一把汗,抽一支烟,又曲着背继续前进。
我心想,他是在华亭寺读过那副对联有所悟吗?也可能。
但更可能的是几十年在革命队伍中养成的奋斗不止、前进不已的精神的自然表现吧。
龙门,高踞在众山之巅,是前清道光年间一位吴道士和云南石工所开凿,前后历七十多年才凿成。
据说因为它可以赛过禹凿的龙门而得名。
自三清阁历慈云寺、云华洞,一线为连,盘旋曲折,蹑足踏云梯,屈身走隧道,上迫压顶的危崖,下临不测的深渊(当然有栏于保护);特别是走最后一段路,更要鼓足勇气才能上达“天庭”,到达“达天阁”。
达夭阁即龙门,又名魁星阁,相传有一个悲壮的故事:一个青年,因恋人离开了他而决意把自己的身心全献给龙门阵开凿工程,年复一年,大工将竣,只剩下站在石龛中的魁里手中的一支石笔还未雕琢好。
这青年倡一不慎,把笔尖碰断了,功败垂成,既愧且恨,他转身面向滇池,耸身一跃。
像十一片秋叶飘落于万丈之下的碧波中,碧波滚滚,成了他的葬身之所。
事属传说,但这种顽强的精神是可以感人的。
龙门附近,多有刻石,其中有一块大刻石,文字较多。
同游者指着这块刻石主人的姓名问我这是什么人。
我说,这是清朝咸丰年间一个恒赫一时的大人物。
他是昆明人,道光时进士,少年科甲,很是得意,官运亨通,四十左右便高踞两江总督的显位,并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军有“功”,加太子少保。
不料太平天国军节节胜利,进逼常州,他正在常州,便仓皇弃城而逃,竟叫他的随从开枪射击阻塞道途的常州士民,死者甚多。
他托言借外兵,逃到上海,后被逮捕到京师,论罪应斩。
但营救他的同僚很多,迁延数载,在同治二年冬才被处决。
前几年我去曲阜孔庙参观,瞥见此人在山东学政任内致祭孔子时所立的碑。
说什么“僻处滇南,夙殷景行;采风山主,欣遂瞻依。
”可笑他这种“瞻依”至圣先师的“欣”意,也丝毫化除不了他屠戮江南人民的狠心。
这也是封建社会里达官巧宦的一例,不足为奇。
不过,不管你树碑孔庙,欲附骥尾而声名益显也好;刻石西山,欲立龙门而身价更高也好,终归是要看你对国家、民族、人民的态度如何?做了些什么事?令名不可以徼幸得;高官厚禄不足以欺人;而名山胜景也未必依附得上!朋友们讨论开了游山的好处,有的说可以赏心悦目,却病延年。
邀游山水能满足人们美的享受,而且你看今天这几位老同志也努力攀登上来,常常如此,定会少患病而多添寿。
有的说可以增益文思。
《文心雕龙·神思》不是说过“登山则情满干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吗?有的说可以加强爱国精神。
祖国的名山大川多么壮美,登山临水,对祖国之爱会油然而生。
还有人说,江山胜景可以开阔人的胸怀,净化人的灵魂。
即如此时此景:罗汉山悬崖峭壁,林树蓊郁,险峻而清幽;滇池一望无际,烟波浩渺,渔舟点点出没干其中;仰观天无片云,即使有了尘滓,雨过还是天青;俯身下望,那山水相连的山麓或沙洲上,渔民、农民、石工都依稀可见,正在各尽其力。
朝朝暮暮,青山绿水依然,弄月光风常在。
如果你身临此境,而又能够多加领略,那么,在你的胸怀间’灵魂里,如果还存在着某些狭隘的观点,鄙陋的思想,无谓的闲愁闸恨,甚至一些污浊的东西,你能不爽然自失,哑然自笑吗?大家正谈得起劲,只见红霞半天,鳞波尽赤,是夕阳时候了。
那龙门石坊上新涂了红彩的“龙门”二字映得更红。
晚风杂着松杉香气送我们缓缓下山来。
汽车经过聂耳墓地,因为时间不早,没有停车,很歉然。
我上次是二人步行游山,是瞻仰了聂耳之墓的。
聂耳是我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共产党员,1935年7月17日不幸溺于日本海滨,死时才24岁。
他的骨灰运回,葬在昆明西山。
赛前有郭沫若同志手书墓碑:“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
青山不老,聂耳永在人心。
别了,聂耳同志!您的革命乐曲一直索绕在我的耳际;我们还将去到石林,一听阿诗玛的歌声。
西山之游,已经两年,但记忆犹新,感受愈切。
现在正当我们深入贯彻党中央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进行调整改革,继续肃清“左”的思想影响的时候,我更想念西山,想到西山华亭寺的那一副对联。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当缓则缓,当下必下,立足于不败之地,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纵心而游,游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洪波之中。
我们的信心是十足的,无妨人自纵心游!西山,今天的“睡美人”当更丰姿绰约,华亭寺里的春花当更茁壮、香艳,龙门最高处的石坊当更高瞻远瞩。
愿他日重来,天风海月,同叙离情,同歌新曲。
1981年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