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03第三章材料的凝固
- 格式:ppt
- 大小:9.77 MB
- 文档页数:124
作业01 力学性能 参考答案一、下列情况分别是因为哪一个力学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1. 紧固螺栓使用后发生塑性变形。
( 屈服强度 )2. 齿轮正常负荷条件下工作中发生断裂。
( 疲劳强度 )3. 汽车紧急刹车时,发动机曲轴发生断裂。
( 冲击韧度 )4. 不锈钢圆板冲压加工成圆柱杯的过程中发生裂纹。
( 塑性 )5. 齿轮工作在寿命期内发生严重磨损。
( 硬度 )二、下列现象与哪一个力学性能有关?1. 铜比低碳钢容易被锯割。
( 硬度 )2. 锯条易被折断,而铁丝不易折断。
( 塑性 )p151-4 甲、乙、丙、丁四种材料的硬度分别为45HRC 、90HRB 、800HV 、240HBS ,试比较这四种材料硬度的高低。
答: 45HRC →HV : 90HRB →HB : 183901307300HRB 1307300HB ≈-=-=所以,800HV >45HRC >240HBS >90HRB作业02a 金属结构与结晶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 )1. 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 × )2. 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二、选择题( b )1. 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a. 越高b. 越低c. 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b )2. 为细化晶粒,可采用:a. 快速浇注b. 加变质剂c. 以砂型代金属型(c )3. 晶体中的位错属于:a. 体缺陷b. 面缺陷c. 线缺陷d. 点缺陷三、填空题1. 晶体与非晶体结构上的最根本的区别是,晶体内原子排列是:(有规则、周期性的)。
2. γ-Fe的一个晶胞原子数=(4 )。
3. α-Fe、Al、Cu、Ni、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体心立方:(α-Fe、V );面心立方:(Al、Cu、Ni );密排六方:(Mg、Zn )4. 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点、线、面)三种缺陷,引起晶格(畸变)。
5. 结晶过程是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它们是:(形核)和(晶核长大)。
第一章材料的性能一、是非题(1)一切材料的硬度越高,其强度也越高。
()(2)静载荷是指大小不可变的载荷,反之则一定不是静载荷。
()(3)所有的金属材料均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4)HRC 测量方便,能直接从刻度盘上读数。
()(5)生产中常用于测量退火钢、铸铁及有色金属的硬度方法为布氏硬度法。
( )(6)材料的强度高,其塑性不一定差。
()(7)材料抵抗小能量多次冲击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强度。
()(8)只要零件的工作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材料不会发生塑性变形,更不会断裂。
( )(9)蠕变强度是材料的高温性能指标。
( )(10)断裂韧性是反应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性能指标。
()二、选择题(1) 机械零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多数处于()。
A .弹性变形状态B .塑性变形状态C.刚性状态D.弹塑性状态(2) 下列四种硬度的表示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A . 600~650 HBSB . 12~15 HRCC.:170~230 HBS D . 80~90 HRC(3) 工程上希望材料的屈服比高些,目的在于()。
A .方便设计B.便于施工C.提高使用中的安全系数 D .提高材料的有效利用率(4)ak 值小的金属材料表现为 ()。
A .塑性差B .强度差C.疲劳强度差D.韧性差(5) 下面 ()不是洛氏硬度法的优点。
A .测量迅速简便B .压痕小c.适应于成品零件的检测D.硬度范围的上限比布氏、维氏硬度高(6) 国家标准规定,对于钢铁材料进行疲劳强度试验时,取应力循环次数为()所对应的应力作为疲劳强度。
A.106B.10 7C.108D.109(7) 涂层刀具表面硬度宜采用 ()法进行测量。
A .布氏硬度 (HBS)B.布氏硬度 (HBW)C.维氏硬度D.洛氏硬度三、填空题(1) 材料常用的塑性指标有和,其中用___来表示塑性更接近材料的真实变形。
(2)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3)工程上的屈服比指的是(4)表征材料抵抗冲击性能的指标是(5) 测量HBS 值时所采用的压头是和和的能力称为强度。
第三章材料的凝固与相图讲授重点:固溶体、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及性能特点;固溶强化及其实际应用;二元合金相图的基本概念。
本章难点:过冷度的概念;相、相图。
§3-1金属的结晶一、结晶的概念物质由液态冷却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如果凝固的固态物质是原子(或分子)作有规则排列的晶体,则这种凝固又称为结晶。
1.结晶与凝固的区别——前者的产物是晶体,后者可以是非晶体。
2.结晶条件——结晶温度 T <理论结晶温度 To(克服界面能)。
过冷度:ΔT = To–Tn (Tn:实际结晶温度)金属在无限缓慢冷却条件下(即平衡条件下)所测得的结晶温度T0称为理论结晶温度。
但在实际生产中,金属由液态结晶为固态时冷却速度都是相当快的,金属总是要在理论结晶温度T0以下的某一温度Tn才开始进行结晶,温度Tn 称为实际结晶温度。
实际结晶Tn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T0的现象称为过冷现象。
而T0与Tn之差ΔT称为过冷度,即ΔT=T0-Tn。
过冷度并不是一个恒定值,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越大,实际结晶的温度T1就越低,即过冷度ΔT就越大。
实际金属总是在过冷情况下进行结晶的,所以过冷是金属结晶的一个必要条件。
3、过冷度与冷却曲线——冷速越快,过冷度越大。
4.过冷度对形核、长大的影响(见下图)二、金属结晶的过程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是在冷却曲线上的水平线段内发生的。
实验证明,金属结晶时,首先从液体金属中自发地形成一批结晶核心,形成自发晶核,与此同时,某些外来的难熔质点了可充当晶核,形成非自发晶核;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形成的晶核不断长大,并继续产生新的晶核,直到液体金属全部消失,晶体彼此接触为止。
所以结晶过程,就是不断地形核和晶核不断长大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结晶时由每一晶核长成的晶体就是一个晶粒。
晶核在长大过程中,起初是不受约束的,能够自由生长,当互相接触后,便不能再自由生长,最后即形成由许多向位不同的晶粒组成的多晶体。
1. 形核 —— 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习题及答案第1章材料的性能一、选择题1.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 B) A.σ B.σs C.σbD.σ-12.表示金属材料弹性极限的符号是( A) A.σe B.σs C.σbD.σ-13.在测量薄片工件的硬度时,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的表示符号是( B)A.HBB.HRCC.HVD.HS4.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A ) A.强度 B.硬度 C.塑性 D.弹性二、填空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在载荷作用下其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
2.金属塑性的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两种。
3.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
4.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测试法)、(洛氏硬度测试法)和维氏硬度测试法。
5.疲劳强度是表示材料经(无数次应力循环)作用而(不发生断裂时)的最大应力值。
三、是非题1.用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压头为钢球,用符号HBS表示。
是2.用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用符号HBW表示。
是3.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可以理解为金属材料的失效抗力。
四、改正题1. 疲劳强度是表示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
将冲击载荷改成交变载荷2. 渗碳件经淬火处理后用HB硬度计测量表层硬度。
将HB改成HR3. 受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件,考虑机械性能的指标主要是疲劳强度。
将疲劳强度改成冲击韧性4. 衡量材料的塑性的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冲击韧性。
将冲击韧性改成断面收缩率5. 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将载荷改成冲击载荷五、简答题1.说明下列机械性能指标符合所表示的意思:σs、σ0.2、HRC、σ-1、σb、δ5、HBS。
σs: 屈服强度σ0.2:条件屈服强度HRC:洛氏硬度(压头为金刚石圆锥)σ-1: 疲劳极限σb: 抗拉强度σ5:l0=5d0时的伸长率(l0=5.65s01/2)HBS:布氏硬度(压头为钢球)第2章材料的结构一、选择题1. 每个体心立方晶胞中包含有(B)个原子 A.1 B.2 C.3 D.42. 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包含有(C)个原子 A.1 B.2 C.3 D.43. 属于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C) A.α-Fe,铜B.α-Fe,钒 C.γ-Fe,铜 D.γ-Fe,钒4. 属于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B) A.α-Fe,铝B.α-Fe,铬 C.γ-Fe,铝 D.γ-Fe,铬5. 在晶体缺陷中,属于点缺陷的有(A) A. 间隙原子 B.位错 C.晶界 D.缩孔6. 在立方晶系中,指数相同的晶面和晶向(B)A.相互平行B.相互垂直C.相互重叠D.毫无关联7. 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C)A.(100)B.(110)C.(111)D.(122)二、是非题1. 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