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概论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11
高速铁道概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高速铁路的定义是指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多少的铁路?A. 100公里/小时B. 200公里/小时C. 300公里/小时D. 400公里/小时答案:B2. 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位于哪个国家?A. 日本B. 法国C. 德国D. 中国答案:A3. 高速铁路的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什么?A. 增加空气污染B. 减少土地利用效率C. 破坏生态平衡D. 促进城市发展答案:D4. 高速铁路相比于航空运输的最大优势是什么?A. 运输成本更低B. 旅行时间更短C. 安全性更高D. 舒适度更高答案:B5. 高速铁路的列车通常采用何种动力方式?A. 蒸汽动力B. 电力C. 柴油D. 核动力答案:B二、填空题1. 高速铁路的轨道通常采用_________技术,以确保列车的平稳运行。
答案:无缝钢轨2. 高速铁路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地形、地质、_________和经济等。
答案:气候3. 高速铁路列车的制动系统需要具备_________特性,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停车。
答案:可靠性4. 为了减少噪音和振动,高速铁路通常采用_________设计。
答案:低噪音5. 高速铁路的信号系统需要实现_________,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答案:实时监控三、简答题1. 简述高速铁路相比于传统铁路的优势。
答:高速铁路相比于传统铁路具有速度快、舒适度高、安全性强、环境影响小等优势。
高速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快,能够大幅度缩短旅行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同时,高速铁路列车内部设施舒适,运行平稳,为旅客提供了更为舒适的旅行体验。
此外,高速铁路采用先进的制动和信号系统,确保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高速铁路的建设还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空气污染和土地占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2. 描述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
答: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地质、气候、生态以及城市规划等。
绪论答案一、填空题1.200 km/h2.100~120 km/h、中速、200~400 km/h3.东海道新干线4.秦沈客运专线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6.东非铁路、南美两洋铁路、中蒙铁路二、综合题1.优势体现:①列车运行速度快;②采用高密度、公交化开行方式,具有非常大的运输能力;③安全性好;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营,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④舒适性好;⑤全天候运行;⑥环境污染小;⑦能源消耗低。
2.“四纵”客运专线为:①北京—上海客运专线。
(京沪全线长1318 km,设计速度为350 km/h)②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
(京港全线长2440 km,设计速度为350km/h)③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
(京哈全线长约1612 km,设计速度为350km/h)④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
(全线路全长约1660 km)“四横”客运专线为:①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
(徐兰客运全线长约1400 km,运营时速为250~350km/h)②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客运专线。
(沪昆全线长2 252 km,设计速度为350 km/h)③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
(青太全线长约770 km,设计速度为250 km/h)。
④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
(沪汉蓉全线长1985 km,设计速度160~350 km/h)3.①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理念不谋而和,洲际高铁作为连接中外的桥梁,将为“一带一路”的实现提供新的保障;②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
铁路在打通渠道,实现资源、人才、市场互动交流上有很大的优势,且可带动各行业、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项目一答案一、填空题1.超高2.产生(或消失)3.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4.轨头、轨腰5.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二、综合题1.超高主要是按照各次列车的平均速度设置的,但通过同一曲线路段的列车速度是不一定相等的。
(完整版)⾼速铁路概论习题及答案⼀、单选题1、世界上第⼀条⾼速铁路是………………………………………………………(C )A TGV东南线B TGV⼤西洋线C 东海道新⼲线D ⼭阳新⼲线2、我国第⼀条准⾼速铁路在哪两个城市间改建…………………………………(A )A ⼴州和深圳B ⼴州和珠海C 武汉和长沙D 北京和上海3、迄今为⽌铁路上速度最⾼运营时速为…………………………………(B )A 200km/hB 300 km/hC 350 km/hD 400 km/h4、我国普通铁路的⼀般⼲线,竖曲线半径为………………………………(C )A 8000⽶B 9000⽶C 10000⽶D 12000⽶5、⾼速铁路线路所⽤的钢轨类型为………………………………………………(A )A 60千克/⽶B 50千克/⽶C 43千克/⽶D 55千克/⽶6、在当今世界上时速为多少时称为准⾼速( B )A 100 –200 km/hB 120-160 km/hC 200-400 km/hD 160-400 km/h7、我国第⼀台交-直-交流电传动电⼒机车是…………………………………( D )A 6Y1型B 韶⼭3型8、下列制动⽅式中属于⾮粘着制动的是……………………………………( D )A 盘形制动B 油压制动C 电阻制动D 磁轨制动9、利⽤了轨道电缆构成的双向信息传输通道的⾃动列车速度控制系统是………( A )A LZB B A TC C TVMD ICE10、采⽤了吸流变压器的的供电⽅式是…………………………………………( C )A 直接供电⽅式B AT供电⽅式C BT供电⽅式D CC供电⽅式11、从发展趋势看,什么将成为⾼速客车体主导材料( A )A 铝合⾦B 铜板C 铝板D 以上都可12、⼈们认为在能源消耗、噪声等⽅⾯哪种⽅式更优越( B )A 内燃列车B 磁悬浮C ⽓悬浮D 电⼒列车13、⼀般认为中程磁悬浮运输速度为(B )A 200公⾥/⼩时B 300公⾥/⼩时C 300公⾥以上/⼩时D 400公⾥/⼩时14、下列⾼速铁路中采⽤部分修建新线,部分旧线改造,旅客列车专⽤的铁路模式是( B )A ⽇本新⼲线模式B 法国TGV模式15、⽬前世界各国最⾼运⾏速度在200km/h以上的⾼速列车,除了( A )⾼速列车以外,其余均采⽤电⼒牵引。
一、绪论+高速铁路线路高速铁路的定义:最高行驶速度在200km/h以上、旅行速度超过150km/h的铁路系统。
高速列车:以最高速度200km/h以上运行的列车。
它不但包括轮轨式列车,还应包括磁悬浮列车等。
高速铁路运营特征:概括为高速度、高舒适性、高安全性、节能环保和高密度。
要求高速线路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一定的耐久性。
高速铁路的平纵断面设计的标准要以提高线路的平顺性为主。
高速铁路线路平面标准:包括超高(欠超高,过超高)、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线路纵断面标准:包括最大坡度值和竖曲线等。
外轨超高:为了平衡离心力,使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等,旅客不因离心加速度而感到不适,将外轨抬高一定程度。
轨距加宽:为防止轮对被轨道楔住或挤翻钢轨,对于小半径曲线的轨距要适当加宽,以使机车车辆能顺利通过曲线,减少轮轨间的磨耗。
欠超高产生离心加速度从而影响旅客舒适度;欠超高、过超高都会使钢轨承受列车的偏压而内外轨磨耗不均。
限制欠超高、过超高以保证高速铁路线路所要求的高平顺性和高舒适度。
保证高速列车的旅客乘坐舒适度,因此取过超高允许值与欠超高允许值一致。
高、低速列车共线允许时欠、过超高之和的允许值[hq+hg]。
最小曲线半径与运输组织模式、速度目标值、旅客乘坐舒适度和列车运行平稳度等有关。
最大曲线半径标准关系到线路的铺设、养护、维修能否达到要求的精度。
缓和曲线: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而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长度由车辆脱轨加速度、未被平衡横向离心加速度时变率和车体倾斜角速度确定,即主要是由超高时变率和欠超高时变率两项因素确定缓和曲线的长度。
线路的最大坡度:应根据地形条件、动车组功率、运输组织模式、设计线的输送能力、牵引质量、工程数量和运营质量等,经过牵引计算验算并经技术经济比选分析后确定。
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允许的最大值,主要由保证运行列车不断钩这一安全条件确定,常规铁路相邻坡段的坡度差主要受货物列车制约。
高速铁路概论总结高速铁路概论总结的重新呈现引言:高速铁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交通网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环保的交通方式,高速铁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旨在重新呈现高速铁路概论的总结,通过对其基本概念、技术原理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高速铁路是一种基于轨道运输的快速交通工具,它采用了先进的列车设计和运行管理方法。
它以其高速、高效的特点,成为人们旅行、通勤的首选方式。
高速铁路通常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高速运行,具有较高的平均运行速度和最高速度;强制气密结构,通过减小空气阻力提高运行效率;轨道独立,不受道路交通等因素影响;封闭系统,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技术原理高速铁路的快速和高效运行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原理。
其中,动力系统是关键部分之一。
高速铁路通常采用电力牵引方式,以电动机提供动力。
通过使用电力,高速铁路可以实现高速、低能耗的运行。
此外,列车的气动性能也是高速铁路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
优化列车的气动特性可以减小阻力,提高运行效率。
此外,高速铁路还利用信号和通信技术来实现列车调度和运行控制,确保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三部分:发展趋势高速铁路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高速铁路将继续发展和完善。
首先,高速铁路技术将进一步提升,运行速度将更快,运营效率将更高。
其次,高速铁路网络将进一步扩展,连接更多的城市和地区。
不仅仅是在国内,高速铁路的国际合作也将加强,实现国际间的高速铁路交通互联互通。
此外,高速铁路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的相关技术和政策。
总结与回顾:通过重新呈现高速铁路概论的总结,我深入探讨了其基本概念、技术原理以及发展趋势。
高速铁路以其高效、快捷的特点在现代交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技术的不断进步将进一步推动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完善,在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快、更便捷的高速铁路网络与系统的建设。
1.高速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列车运行控制子系统、车站联锁子系统和调度集中子系统组成,还包括一些附属子系统,如诊断与服务子系统、微机监测子系统、灾害信息处理子系统、通信网络子系统、培训子系统等。
2.简述中国CTCS列控系统发展规划:发展我国CTCS的总体原则是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路情,制定我国统一的A TP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实行跨专业合作;坚持技术先进、系统成熟、经济合理、等级配置的原则;坚持通信信号一体化的方向,新线建设优先发展基于无线的A TP;坚持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并重,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分步实施,有序发展;坚持机车信号主体化与发展ATP相结合。
3.中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发展概况: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目前运营和正在建设中的包括既有提速线路200~250km/h的CTCS2级列控系统、客运专线200~250km/h的CTCS2级列控系统、客运专线300~350km/h的CTCS3级列控系统、京津300~350km/h的ETCS1级和CTCS2级结合的列控系统。
4.计算机联锁系统功能和基本结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功能有:车站信号基本联锁控制功能;排列列车调车进路、引导、引导总锁、单操单锁、封闭道岔、单溜、连溜等功能;满足车站、编组场、枢纽等各种铁路信号作业要求;各种场间、站间联系与结合;信号相关设备诊断功能;与CTC、TDCS、列控等系统交互信息功能。
基本结构:双机热备结构;三取二结构;二乘二取二结构。
5.高速铁路调度集中的功能:①行车调度:在CTC综合显示盘和调度员显示终端上显示在线列车实时状态,自动向车站下达进路控制命令,按时刻表组织列车运行。
②客运调度:管理客运信息,向车站、车长传递调度命令,为旅客服务。
③机车车辆调度:处理机车辆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统计车辆行驶里程,检查车辆维修计划,车辆整备工作等。
④维修调度:掌握线路及固定设备管理、维修、保养等工作,协调行车与维修施工关系,发生事故及灾害时实施抢险救灾工作。
一、绪论+高速铁路线路高速铁路的定义:最高行驶速度在200km/h以上、旅行速度超过150km/h的铁路系统。
高速列车:以最高速度200km/h以上运行的列车。
它不但包括轮轨式列车,还应包括磁悬浮列车等。
高速铁路运营特征:概括为高速度、高舒适性、高安全性、节能环保和高密度。
要求高速线路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一定的耐久性。
高速铁路的平纵断面设计的标准要以提高线路的平顺性为主。
高速铁路线路平面标准:包括超高(欠超高,过超高)、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线路纵断面标准:包括最大坡度值和竖曲线等。
外轨超高:为了平衡离心力,使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等,旅客不因离心加速度而感到不适,将外轨抬高一定程度。
轨距加宽:为防止轮对被轨道楔住或挤翻钢轨,对于小半径曲线的轨距要适当加宽,以使机车车辆能顺利通过曲线,减少轮轨间的磨耗。
欠超高产生离心加速度从而影响旅客舒适度;欠超高、过超高都会使钢轨承受列车的偏压而内外轨磨耗不均。
限制欠超高、过超高以保证高速铁路线路所要求的高平顺性和高舒适度。
保证高速列车的旅客乘坐舒适度,因此取过超高允许值与欠超高允许值一致。
高、低速列车共线允许时欠、过超高之和的允许值[hq+hg]。
最小曲线半径与运输组织模式、速度目标值、旅客乘坐舒适度和列车运行平稳度等有关。
最大曲线半径标准关系到线路的铺设、养护、维修能否达到要求的精度。
缓和曲线: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而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长度由车辆脱轨加速度、未被平衡横向离心加速度时变率和车体倾斜角速度确定,即主要是由超高时变率和欠超高时变率两项因素确定缓和曲线的长度。
线路的最大坡度:应根据地形条件、动车组功率、运输组织模式、设计线的输送能力、牵引质量、工程数量和运营质量等,经过牵引计算验算并经技术经济比选分析后确定。
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允许的最大值,主要由保证运行列车不断钩这一安全条件确定,常规铁路相邻坡段的坡度差主要受货物列车制约。
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大于1‰时,应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连接。
高速铁路的基本组成:由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等部分组成。
高速铁路(分为有砟和无砟轨道)钢轨的作用:钢轨是轨道的主要结构之一,用于支承并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直接承受来自车轮和其他方面的力并传递给轨枕,同时为车轮的滚动提供阻力最小的表面。
钢轨的要求:(1)高稳定的轨道结构;(2)平顺的运行表面;(3)良好的轨道弹性;(4)可靠的轨道部件;(5)便利的养护与维修。
道床:是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散粒体道床(碎石道床)不仅要承受轨枕传递的各种力的作用,保持轨道结构的稳定性,而且要便于进行养护。
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的线路设备,是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路基:是轨道的基础,也叫线路下部结构,承受轨道和机辆荷载。
高速铁路路基的特点:1、高速铁路路基的多层结构系统;2、严格控制路基变形;3、保证路基刚度的均匀性;4、在列车运行及自然条件下的稳定性。
高速铁路路基的结构:1、路基本体--直接铺设轨道结构并承受列车荷载的部分,有路堤、路堑等形式。
由路基顶面、路肩、基床、边坡、基底几部分构成。
由基床表层、基床底层、路堤下部和地基组成。
2、路基防护和加固建筑--坡面防护、冲刷防护;挡土墙、抗滑桩等。
3、路基排水设施路基面形状及宽度: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砟轨道路基两侧的路肩宽度,双线不应小于1.4m,单线不应小于1.5m。
路基面在无砟轨道正线曲线地段一般不加宽。
桥隧建筑物:是铁路跨越河流、山谷或穿过山岭及其他障碍的建筑物,是铁路线路的组成部分。
高速铁路桥梁的类型:高架桥、跨谷桥;跨河桥高速铁路桥梁的特点:1、桥梁所占比例大、高架长桥多2、以中小跨度为主3、刚度大、整体性好4、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5、重视改善结构耐久性,便于检查维修6、强调结构与环境的协调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影响因素:1)机车车辆方面:行车速度,车头和车尾形状,列车横断面,列车长度,列车外表面形状和粗糙度,车辆的密封性等。
(2)隧道方面:隧道净空断面面积,双线单洞还是单线双洞,隧道壁面的粗糙度,洞口及辅助结构物形式,竖井、斜井和横洞,道床类型等。
(3)其他方面,列车在隧道中的交会等。
习题1、简要概述高速铁路线路应具有那些特点?答: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一定的耐久性。
2、高速铁路线路平/纵断面有那些重要的技术参数?答:线路平面主要技术参数:最大超高;欠(过)超高;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线型和长度;缓和曲线间的夹直线与圆曲线最小长度;线间距;线路纵断面:最大坡度;竖曲线半径;最小坡段长度3、如何确定曲线地段的欠超高、过超高的允许值?答:最大超高h=11.8V2平/R主要取决于列车在曲线上停车时的高平顺性,安全/稳定和旅客乘坐的舒适度。
h与V平关系密切,超高度的设置是否合适,很大的取决于平均速度选择是否恰当,以及高平顺性和旅客舒适度。
4、确定路基顶面宽度时需要考虑那些因素?答:路基的宽度主要取决于线路间距,轨枕的长度,轨枕端部至道床肩部的距离,以及道床边坡坡度和路肩宽度。
路基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0的横向排水坡,有砟道路两侧的路肩宽度双线不小于1.4m,单线不小于1.5m。
5、高速铁路曲线半径应考虑哪些要素?答:行车速度,地形条件,机车牵引种类,钢轨磨耗。
最重要的是速度。
6、设置高速铁路缓和曲线长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课本:1.外轨超高递增坡度不致使内轮轮缘脱轨;2.外轮升高速度不致影响旅客的舒适;3.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的增长率不致影响旅客的舒适PPt:缓和曲线长度由车辆脱轨加速度,未被平衡横向离心加速度时变率和车体的倾斜角速度确定,即主要是由超高时变率和欠超高时变率两项因素确定缓和曲线长度。
7、与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有何特点?答:无砟轨道具有结构连续,平顺性和稳定性较好,后期维护工作小,维护费用低。
舒适性较好;使用寿命长;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列车高速运行没有道渣飞溅。
整体综合效益好等优点,但是弹性较有砟轨道差,初期投资建设费用高。
8、简述高速铁路桥梁的特点答:(1)桥梁所占比例大,高驾长桥多;(2)以中小跨度为主;(3)刚度大,整体性好;(4)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限制纵向力作用下结构产生的位移,避免桥上无缝线路钢轨的受力出现过大的附加应力;(5)桥梁上部结构全采用混凝土材料强调结构与环境协调;(6)重视改善结构耐久性,便于检查维修。
9、建设高速铁路隧道主要考虑什么问题?1.净空有效面积;2.安全空间;3,,救援通道;4.工程技术作业空间;5.运营通讯;6..照明设备;7.防灾救援; 主要是列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二、高速铁路车站高速铁路车站的特点1.高速铁路车站的业务(功能)特点(1)车站作业单一,只办客运业务,不办货运业务。
(2)在运行途中高速车站不办理行包、邮政托运业务,列车停站时间短。
2. 高速铁路车站的设计特点(1)突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设计思想;(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方便旅客”的宗旨,提倡旅客流程立体化、进出站自由化和多样化的设计。
(2)做好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
3. 高速铁路车站的作业组织特点(1)客运组织特点(2)行车组织特点。
高速铁路车站的类型按技术作业性质分,高速铁路车站可分为越行站、中间站、始发终到站及通过站(枢纽站)。
1.越行站越行站是为办理高等级本线高速旅客列车越行跨线的低等级高速旅客列车而设置的车站。
2.中间站是位于高速铁路线上主要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
3.始发终到站始发(终到)站主要位于高速铁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及有大量客流出发和到达的大城市。
4. 通过站(枢纽站)新建的通过兼始发、终到站办理以下作业。
高速铁路车站的分布1. 分布的依据高速铁路车站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城市的分布、高速铁路沿线人口密度、客运市场需求、站间距、运输组织模式等因素。
2. 我国客专车站分布的基本原则应最大限度满足沿线各城市的旅客出行需求和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满足高速客运专线的运输需要;不仅要便于高速客运专线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而且要增强客运专线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的竞争力;在满足运输需求的基础上应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高速客运专线车站设置应充分合理利用既有车站,尽可能做到投入最少、效益最高并避免以后的废弃工程;应充分考虑便于客运专线与既有路网的连接,同时在与既有枢纽衔接的高速车站与既有车站有明确的作业分工;应考虑国家的政治需要和国防需求。
高速铁路车站的设计原则1. 功能性(1)注重流线组织,缩小换乘距离;(2)为旅客提供舒适的站内空间;(3)为旅客提供良好的站内服务。
2、系统性(1)与城市规划相协调(2)客站各组成部分形成统一整体(3)铁路客运站专业系统应事先整体最优3、先进性(1)前瞻性的规模、布局与标准(2)完善的公共安全技术(3)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4、文化性(1)体现地域特征及人文特征(2)体现时代特征(3)体现交通建筑特征5、经济型(1)合理把握客站规模及标准(2)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3)兼顾建设投入与维护成本高速铁路车站技术设备各站的技术设备主要包括:线路设备、客运服务设备、信号设备等。
1、线路设备站内正线;到发线;辅助线路(安全线,渡线,联络线,走行线,其他线路)2、客运服务设备1)旅客站房(售票、候车设施)2)旅客站台3)雨棚4)进出站通道5)车站安全监控设备高速铁路枢纽以高速铁路车站为中心,在场站外部有动车检修基地、动车检修所、动车运用所、综合维修段(工区)及连接这些段所区的联络线、迂回线等相衔接,在车站内部实现了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城际铁路,地铁、公交、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间的立体换乘,这类综合体称之为高速铁路枢纽。
高速铁路枢纽内的设备1、高速铁路车站2、动车检修设备(1)动车检修基地(动车段)(2)动车检修所(3)动车运用所高速列车检修基地承担高速动车组除厂修以外的全部修程,规模大、占地多,又称高速动车段。
动车检修所设在有较多始发(终到)高速列车的枢纽站。
动车运用所,设在有少量始发(终到)高速列车的重要车站,如京沪高速线的蚌埠站,只作高速动车组存车之用。
3、综合检修设备综合检测中心;综合维修段;维修工区;大型养路机械段4、其他设备联络线;迂回线高速线引入既有客站的方式按其引入线的平、纵断面不同,有平面引入、高架引入、地下引入三种方式;按其引入客运站类别不同,有引入既有站(合设方案)和引入新建站(分设方案)的两种方式;现按其引入枢纽内的走向和既有线的关系不同分为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叙述。
1.并行引入方式2.并线引入方式3.分线引入方式习题:1、高速铁路车站在业务上又什么特点?为什么?答:特点:不办理货运业务,只办理客运业务,且不办理行包、邮政托运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