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82.28 KB
- 文档页数:2
考研专业课系列辅导之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强化讲义全国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编光华职业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目录第一部分强化阶段的“一个目标两项任务” (3)第二部分强化课程主讲内容 (4)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4)第二章相平衡热力学 (8)第三章相平衡状态图 (10)第四章化学平衡热力学 (17)第五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20)第六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21)第七章界面层的热力学及动力学 (28)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29)第九章电化学系统的热力学及动力学 (31)第十章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 (36)第十一章物理化学实验 (38)第三部分历年真题解析 (39)3.1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10年真题解析 (39)3.2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09年真题解析 (39)3.3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08年真题解析 (41)3.4兄弟院校试题练习 (41)第四部分结束语 (83)第一部分强化阶段的“一个目标两项任务”专业课强化阶段学习时间是9月初至11月初,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学员要达到“一目标”完成“两任务”。
“一个目标”是指做专业课真题自我模拟成绩达到最少120分。
得到这个分数,说明学员已经全面掌握了目标学校的考研基础知识点。
“两项任务”是指掌握教材知识点,研究真题并总结思路。
具体如下:强化阶段任务一:在认真学习完考研专业课公用知识点的基础上,扩展并掌握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考研知识点,完成强化、巩固过程,并逐步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图,形成学员自有的知识体系,具体步骤如下(1)通识教材针对指定教材,毫无遗漏的将教材的章节知识点、例题及习题,仔细完整的进行一遍自学,并对把握不准的知识点做好标记;(2)阅读讲义在听课前,先自学一遍强化班讲义,在自学过程中,将讲义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标记在教材中。
如果同学还没有完成前面两步,我建议你暂时不要听课,先完成以上两个步骤,然后再听课,这样效果甚佳。
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一.是非题1.如某溶质的稀溶液随溶质浓度的加大其表面张力变小,则在平衡态下该溶质在界面层中的浓度一定大于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
2.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的()r m H T ∆ 一定大于该反应的()r m U T ∆。
3.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总蒸气压与组分B 的摩尔分数x B 成直线关系。
4.定温定压下,纯物质A 的化学势就是该条件下的摩尔吉布斯函数G m,A 5.A 和B 形成的固熔体由A(s)和B(s)两相构成。
6.水在玻璃毛细管中时正常沸点高于100℃。
7.对于封闭体系,在定压下没有非体积功时,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热力学能。
8.物质B 有从化学势大的一相转移到化学势小的一相的趋势9.对于由A 和B 两组分组成的均相系统,定温定压下再向该系统加入少量A 或B 时,A 的偏摩尔体积V A 增加时,B 的偏摩尔体积V B 就减少。
10.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值与反离子的化合价数成反比,即反离子的化合价数越高,其聚沉值越小。
11.在液相进行的A 和B 间的非催化反应。
其反应速度不受惰性溶剂存在与否的影响。
12.光化学反应的光量子效率总是在0—1之间二.选择题1.浓度为0.005mol ⋅kg -1的蔗糖水溶液和0.01mol ⋅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二者沸点:A 0.005mol ⋅kg-1蔗糖水溶液和0.01mol ⋅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沸点大致相同B 0.01mol ⋅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沸点高于0.005mol ⋅kg -1蔗糖水溶液C无法比较2.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A 如果系统的∆S sy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C 仅从系统的∆S sys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3.真实液态混合物:A活度因子f 的取值在0—1之间B 活度因子f 的取值有时大于1C 活度因子f 的大小符合:b B 趋近于0时,f B 的取值趋近于14在定压下,NaCl 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 =3,f '=1B C =3,f '=2C C =4,f '=2DC =4,f '=35若一种液体在某固体表面能铺展,则下列几种描述正确的是:A S <0,θ>90°BS >0,θ>90°CS >0,θ<90°6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A 大分子溶胶B胶体电解质C溶胶7对于NaSO 4,其离子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因子,质量摩尔浓度间的关系为:A a b bγ±±=B134a b bγ±±=C1427a b b γ±±=D以上A,B,C 给出的关系都不对三.推导题(10分)A 和B 两种吸附质在同一均匀固体表面上竞争(同种吸附中心)吸附,每个吸附分子吸附在一个吸附中心上,如果符合兰缪尔(langmuir)假设,试推导证明:达到吸附平衡时,A 的表面覆盖度A θ与A,B 在气相平衡分压p A 和p B 之间的关系为:A θ=(A b p A )/(1+A b p A +B b p B )(其中A b 和B b 分别为A,B 在该表面的吸附平衡常数)四.作图题(共15分)在固相金属A,B 与它们生成的化合物间完全不互溶,用热分析法测得A 和B 双组分系统的步冷曲线的转折温度及停歇温度数据如下:Bw 转折温度/℃停歇温度/℃Bw 转折温度/℃停歇温度/℃0-6300.205504100.374604100.47-4100.504194100.58-4390.704002950.93-2951.00-321(1)由以上数据绘制A-B 系统熔点-组成图(2)已知A 和B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21.8g ⋅mol -1和112.4g ⋅mol -1,由相图求A 和B 形成化合物的最简分子式(3)对相图中各相区排号,在下表中列出相图中所有液-固两相区的固相成分:相区(号)固相成分(4)当B w 为0.25的A-B 双组分系统由700℃逐步降低时,液相l (A+B)中B 的含量怎样变化(在一定温度区间或温度点的B w 的大小及变化)五计算题(要求详细计算过程)1.(10分)以知某物质B 在液体和固体状态的饱和蒸汽压p (l)及p (s)与温度的关系式分别为:lnp Pa =-K T /2013+22.405lnp Pa =-K T /3133+27.650(1)计算下述过程的∆G :B(s,1mol,300kPa,200k)→B(l ,1mol,300kPa,200k)(2)判断在200k,300kPa 下,物质在液态能否稳定存在?2.(6分)已知在定压下某液相反应A 11k k -−−→←−−B,k 1和标准平衡常数K与反应温度T 有下列关系:11ln()k s-=-K T /2000+6.0,2000ln 5.0K T K=-则,该正向反应为______________级反应,其标准摩尔焓变和逆向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8分)某溶液中的反应A+B →X+Y,反应开始时,A 和B 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进行1h 时A 的转换率为75%,求,当反应分别符合下列假设时,进行到2h 的时候反应物A 剩余多少(以起始量的百分数表示)未反应(液体总体积随反应的变化可忽略)?A)对A 为1级,对B 为0级B)对A 和B 均为1级C)对A 和B 均为0级D)对A 为0级,对B 为1级E)对A 为0级,对B 为2级F)对A 为2级,对B 为0级4.(14分)已知以下数据(I)298.15k 的热力学数据物质f m H ∆ /(kg ⋅mol -1)mS /(kg ⋅mol -1)HgO(s)73.22O 2(g)205.1H 2O(g)-285.8570.08Hg(l)77.4H 2(g)130.7(ii)电池的Pt|H 2(p )|NaOH(aq)|HgO(s)|Hg(l)的E =0.9265V (1)写出阴、阳两极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该电池反应的r mG ∆(3)计算HgO(s)的分解反应HgO=Hg(l)+(1/2)O 2(g)的r m G ∆(298.15K)(4)计算HgO(s)在25℃的分解压5.(12分)某分子B,其运动形式只有三个可及的能级ε1,ε2,ε3,其基态能级是非简并的。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0 科目名称: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具体复习大纲如下:一、气体和溶液1、理想气体的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2、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分压的概念,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3、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差别.4、液体的蒸发及饱和蒸汽压.5、稀溶液的依数性.二、热化学1、系统、环境、相、热、功、热力学能和焓等概念.2、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Δr H mӨ).4、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mӨ)、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Δc H mӨ).5、Hess定律及有关计算.三、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复合反应等概念.2、反应速率方程、速率系数、反应级数的确定.3、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阿伦尼乌斯方程.4、用碰撞理论和活化络合物理论说明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四、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1、化学平衡、标准平衡常数、平衡组成的计算、多重平衡规则.2、反应商判据、Le Chaterlier原理.3、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及相关计算.4、熵的概念、吉布斯函数的概念,物质的标准摩尔熵S mӨ、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函数、反应的Δr S mӨ和Δr G mӨ的简单计算,Δr G mӨ与Δr H mӨ和Δr S mӨ的关系、Δr G mӨ与KӨ的关系.5、介绍反应的Δr G m,用Δr G m和Δr G mӨ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五、酸碱平衡1、酸碱质子理论、水的解离平衡、水的离子积常数、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2、强酸、强碱溶液有关离子浓度和pH的计算.3、一元(多元)弱酸(碱)的解离平衡、解离常数和平衡组成的计算.4、一元弱酸强碱盐和一元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平衡、水解常数和平衡组成的计算.5、多元弱酸强碱盐的分步水解及其平衡组成的计算、酸式盐溶液pH的近似计算.6、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缓冲溶液pH的计算.7、酸碱电子理论、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和稳定常数、配体过量时配位平衡组成的计算、酸碱反应与配合反应共存时溶液平衡组成的计算.六、沉淀-溶解平衡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标准溶度积常数、标准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和有关计算.2、溶度积规则、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3、pH对难溶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及有关计算、沉淀的配位溶解及其简单计算.4、分步沉淀和两种沉淀间的转化及有关计算.七、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原电池的基本概念、电池电动势的概念.3、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Nernst方程式及其相关计算、电极电势的应用.4、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八、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氢原子光谱、Bohr原子结构理论、电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化和能级、原子轨道、概率密度、概率、电子云.2、四个量子数的名称、符号、取值和意义.3、s、p、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4、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图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写出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5、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结构特征.6、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的变化规律.九、分子结构1、化学键的分类、共价键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2、杂化轨道理论的概念和类型、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简单分子和离子的几何构型.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要点、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4、分子轨道的概念、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能级图、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分布、推测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离子)的磁性和稳定性(键级).5、键级、键能、键长、键角等概念.十、晶体结构1、晶体的类型、特征和组成晶体的微粒间的作用力.2、金属晶体的三种密堆积结构及其特征、金属键的形成和特征.3、三种典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晶格能的概念、离子电荷和半径对晶格能的影响、晶格能对离子化合物熔点、硬度的影响、晶格能的热化学计算方法.4、离子极化及其对键型、晶格类型、溶解度、熔点、颜色的影响.5、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的偶极矩和变形性及其变化规律、分子间力的产生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6、氢键形成的条件、特点及对物质某些性质的影响.7、过渡性晶体结构(如:层状晶体).十一、配合物结构1、配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配合物的几何构型与中心离子杂化轨道的关系、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的概念、中心离子价电子排布与配离子稳定性和磁性的关系.2、配合物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八面体场中d电子的分布、高自旋和低自旋配合物、推测配合物的稳定性和磁性、配合物的颜色与d-d跃迁的关系.十二、s区元素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单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重要氢化物、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的生成和基本性质.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的变化规律、重要盐类的溶解性和稳定性.4、锂和铍的特殊性、对角线规则.十三、p区元素(一)1、硼族元素的通性、缺电子原子和缺电子化合物的概念、乙硼烷的结构和重要性质、硼酸的晶体结构和性质、硼砂的结构和性质、硼的卤化物的结构和水解.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3、碳族元素的通性、碳单质的结构、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盐的重要性质、用离子极化理论说明碳酸盐的热稳定性.4、硅单质、硅的氢化物、硅的氧化物、硅酸及其盐的重要性质.5、硅的卤化物的结构和水解.6、锡和铅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及其变化规律、Sn(Ⅱ)的还原性、Pb(Ⅳ)的氧化性、锡和铅硫化物的颜色、生成和溶解性.十四、p区元素(二)1、氮族元素的通性、氮分子的结构和特殊稳定性、铵盐的性质、氮的氧化物的结构、硝酸的结构和性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性质.2、磷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卤化物的结构和性质.3、磷酸及其盐的性质、亚磷酸、次磷酸、焦磷酸、聚磷酸、聚偏磷酸的结构和性质.4、砷、锑、铋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及其变化规律.5、砷、锑、铋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变化规律和重要反应.6、砷、锑、铋硫化物的颜色、生成和溶解性及砷、锑的硫代酸盐.7、氧族元素的通性、氧单质的结构和性质、过氧化氢的结构和性质及其重要反应.8、硫单质的结构和性质、硫化氢的性质、金属硫化物的溶解性、多硫化物的性质、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结构、亚硫酸及其盐的性质、硫酸及其盐的性质、硫代硫酸盐的结构和性质、过二硫酸盐的结构和性质、焦硫酸盐和连二亚硫酸盐的性质.十五、p区元素(三)1、卤素的通性、卤素单质的制备和性质、卤化氢的制备及其性质(还原性、酸性、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溴和碘的含氧酸的基本性质.2、稀有气体的重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稀有气体化合物及其几何构型.3、p区元素的氢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4、p区元素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递变规律、p区元素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递变规律.十六、d区元素(一)1、过渡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和通性.2、钛单质的性质和用途.3、铬单质的性质、Cr(Ⅲ)和Cr(Ⅵ)化合物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及其相互转化,杂多酸盐磷钼酸铵.4、Mn(Ⅱ)、Mn(Ⅳ)、Mn(Ⅵ)、Mn(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5、Fe(Ⅱ)、Co(Ⅱ)、Ni(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6、Fe(Ⅲ)、Co(Ⅲ)、Ni(Ⅲ)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7、铁、钴、镍的重要配合物.十七、d区元素(二)1、铜族元素的通性.2、铜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重要铜盐的性质.3、Cu(Ⅰ)和Cu(Ⅱ)相互转化、铜的重要配合物、水溶液中Cu2+的重要反应.4、银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银的重要配合物、水溶液中Ag+的重要反应.5、锌族元素的通性、氢氧化锌的性质、水溶液中Zn2+的重要反应、锌的重要配合物.6、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7、汞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Hg(Ⅰ)和Hg(Ⅱ)间的相互转化、水溶液中Hg2+和Hg22+的重要反应.十八、无机化学实验1.实验基本操作:加热、洗涤、过滤等无机化学实验操作。
2024年哈工大物理化学试题2024年哈工大物理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在下列原子中,哪个具有最大的第一电离能?请给出原因。
A. 碳(C) B. 氧(O) C. 氖(Ne) D. 硅(Si)2、下列分子中,哪个具有最高的沸点?请解释原因。
A. 二氧化碳(CO2) B. 甲烷(CH4) C. 氨气(NH3) D. 氟化氢(HF)3、在下列物质中,哪种具有最高的折射率?请解释原因。
A. 酒精(C2H5OH) B. 苯(C6H6) C. 甲醇(CH3OH) D. 苯乙烯(C8H8)二、填空题4、请简述下列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将等量的硫酸铜晶体加入到两个不同的试管中,一个试管中出现_________色晶体,另一个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色晶体。
41、请简述下列反应的机理: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以_________。
411、请简述下列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零级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___________。
三、计算题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下列反应发生:A + B → C + D,在t = 5秒时,A的浓度为0.5mol/L,而B的浓度为1.5mol/L。
求在t = 10秒时,C和D的浓度分别是多少?71、在一定温度下,将100mL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催化剂层,发生如下反应:N2 + 3H2 → 2NH3。
经过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容器中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0%,求原来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氮气的体积分数。
711、在一个电解池中,电极由铜和石墨组成,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当电流为2A时,在1分钟内,电极上沉积的铜的重量为多少克?四、实验题10、请设计一个实验,测定并记录在25℃时,1mol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请写出实验步骤、所需仪器、测定数据以及最终计算公式。
101、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
请写出实验步骤、所需仪器、测定数据以及最终结果的表示方法。
“物理化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物理化学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总学时/学分:80 / 3+2 (其中含实验或实践学时:48 )开课学期:每学年第一和第二学期适用对象:化工类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内容简介:物理化学也称为理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物理化学是用数学和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化学中最具有普遍性的一般规律。
本课程介绍研究化学变化和相变化的平衡规律和化学反应的速率规律的宏观层次理论方法,从微观到宏观层次的研究方法和多相系统的研究方法等。
包括热力学三大定律和基本方程、统计热力学、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表面现象和胶体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物理化学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理论基础课,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等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后继化学专业课程的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框架,掌握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统计热力学中的普遍规律和实验方法;在强化基础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任务】本课程共分十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统计热力学初步、溶液理论、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胶体化学。
本课程重点在于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在阐述基本原理时应着重讲清整个问题的思路、介绍问题的提出背景和形成理论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到有关知识的同时能学到探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层次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着眼于前沿涉及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 1 物理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史§ 2 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 必要的数学知识§ 4 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基本要求】1.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探讨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确立学好物理化学的信心。
适用专业/年级1.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二2. 应用化学(理、工科)/二3.生物工程类/二4.环境工程类/二5.高分子材料/二6.制药工程/二7.化工外贸/三总学时/实验学时216/48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提要学时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面向专业编号1 燃烧热的测定学习氧弹量热计的使用方会用其测定固体样品的燃烧热。
了解微机自动操作控制系统4 必做验证 21.2.3.45.6.72 丙三醇的粘度与温度关系的测量了解液体的黏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学习用旋转黏度计测量液体黏度的原理及方法4 选做验证 11.2.3.45.6.73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了解真空系统的构造和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学习用动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方法应用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计算纯液体在实验温度下的平均摩尔汽化焓4 必做验证 11.2.3.45.6.74 凝固点降低测定非挥溶质的摩尔质量学习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实验方法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及调解技术4 必做验证 11.2.3.45.6.75 二组分气一液衡相图的测定学习用蒸馏法测定二组统的沸点一组成图的技术学会用阿贝折光仪测定二组分液态混合物的组成4 必做综合 11.2.3.45.6.76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学函数[变]的测定学习测定不同温度下固体样品分解压力的方法.通过实验测定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4 必做综合 11.2.3.45.6.77 一级反应动力学一过氧化氢催化分解速率系数的测定了解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特征。
测定指定温度下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的速率系数及表观活化能4 必做综合 11.2.3.45.6.78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系数及活化学习用实验来建立反应动力学方程及测定反应活化能的方法。
‘掌握用计算机4 必做综合 11.2.3.45.6.7能的测定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操作方法9 原电池电动势及其温度系数的测定掌握对峙法测定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的原理和电位差计的使用方,了解电动势法测定溶液PH值的原理,并测定溶液的PH值。
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数学分析2001——2005,2009(2005有答案)高等代数2000——2005、2007(2005有答案)物理系数学物理方法2000——2005量子力学2000,2002——2005热力学与统计物理2000,2002——2005电动力学2000,2002——2005普通物理2000——2005光学(几何光学与波动光学)2000晶体管原理2000半导体材料2004——2005半导体器件2004——2005半导体物理2001——2002,2004——2005神经科学基础2004——2005生物统计学2004——2005生物物理学2004——2005工程光学2005微电子技术2003——2005离散数学及应用2000——2001(2000有答案)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2002——2005模拟电子技术2001——2005工程力学系材料力学1999——2001,2003——2005,2010(2010为回忆版)理论力学1995,1999——2001,2003——2005理论力学(土)2000土力学1999——2005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1999——2005杆系结构静力学1998,2000弹性力学(不含板壳)1999——2004流体力学1999——2005流体力学(土)2004——2005流体力学基础2002——2005岩石力学1999——2000钢筋混凝土结构1999——2000工程流体力学2001,2004——2005水力学1999——2000,2002,2004——2005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2001——2005(2001——2005有答案)机械原理1999——2000,2003——2005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2003——2005控制工程基础2001,2003——2005微机原理及应用(8086)1999——2000微机原理及应用(机)2004——2005微机接口与通讯及程序设计1999——2000模拟电子技术2001——2005离散数学及应用2000——2001(2000有答案)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2002——2005过程控制(含计算机控制)2000杆系结构静力学1998,2000微电子技术2003——2005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2晶体管原理2000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5管理基础知识1999——2001,2003——2005(2003——2005有答案)计算机组成原理(软)2005管理学基础2004——2005(2004——2005有答案)管理学2010(回忆版)材料力学1999——2001,2003——2005,2010(2010为回忆版)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1999——200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基础2003——2005,2010(2010为回忆版)机械设计2001——2005(2001——2005有答案)模拟电子技术2001——2005微电子技术2003——2005物理化学200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1991——1993,2000,2002——2005(2002——2004有答案)胶凝材料学2001——2005硅酸盐物理化学2001——2002,2005杆系结构静力学1998,2000金属学2000金属热处理原理2000金属材料学2000钢筋混凝土结构1999——2000晶体管原理2000土木水利学院材料力学(土)2000,2003——2005材料力学1999——2001,2003——2005,2010(2010为回忆版)土力学1999——2005结构力学2000——2001,2003——2005水力学1999——2000,2002,2004——2005杆系结构静力学1998,2000理论力学(土)2000弹性力学(不含板壳)1999——2004流体力学1999——2005流体力学(土)2004——2005流体力学基础2002——2005岩石力学1999——2000钢筋混凝土结构1999——2000工程流体力学2001,2004——2005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5工程经济学2004——2005无机化学2003——2005传热学2002,2004——2005工程力学2004——2005工程项目管理2004——2005建筑材料2005工程热力学2001——2002,2004——2005热工基础(含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2003化工学院无机化学2003——2005物理化学200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1991——1993,2000,2002——2005(2002——2004有答案)有机化学及实验2001,2003——2005高分子化学及物理2002——2005化工原理及化工原理实验2001——2005材料力学1999——2001,2003——2005,2010(2010为回忆版)工程流体力学2001,2004——2005硅酸盐物理化学2001——2002,2005热力学基础2005天然药物化学2005药剂学2005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1999——2005船舶工程学院船舶动力装置2002——2005船舶设计原理2001——2005水声学原理2002——2005船舶静力学2001——2005杆系结构静力学1998,2000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模拟电子技术2001——2005信号与系统(含随机信号20%)1999——2005 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1999——2005工程光学2005通信原理2004——2005离散数学及应用2000——2001(2000有答案)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2002——2005离散数学与计算机组成原理2005离散数学与数据库原理2004——2005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2004——2005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体系结构2004——2005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字逻辑2000计算机组成原理(软)2005编译方法1999——2000操作系统1999——2001高等代数2000——2005过程控制(含计算机控制)2000微电子技术2003——2005微机接口与通讯及程序设计1999——2000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5晶体管原理2000能源与动力学院汽车理论2000——2005机械原理1999——2000,2003——2005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1999——2005化工原理及化工原理实验2001——2005普通物理2000高等代数2000——2005离散数学及应用2000——2001(2000有答案)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2002——2005运筹学基础及应用2004——2005计算机信息管理1999——2001,2004——2005 微电子技术2003——2005杆系结构静力学1998,2000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5晶体管原理200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0(回忆版)管理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1999——2001,2004——2005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2004——2005离散数学及应用2000——2001(2000有答案)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2002——2005公共经济学基础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过程控制(含计算机控制)2000微电子技术2003——2005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2政治学原理2004——2005行政管理学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经济学基础2001——2005(2001——2005有答案)运筹学基础及应用2004——2005公共管理学2005社会保障学2004——2005管理学2010(回忆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0(回忆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基础2001——2005(2001——2005有答案)管理基础知识1999——2001,2003——2005(2003——2005有答案)管理学基础2004——2005(2004——2005有答案)管理学2010(回忆版)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2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1999——2000,2004——2005思想政治教育学2004——2005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4——2005马克思主义哲学2001——2002西方哲学史2005哲学概论2004——2005科学技术史(含命题作文)2004——2005科学史、技术史、命题作文2001——2003政治学原理2004——2005行政管理学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传播学2004——2005新闻传播实务2004——2005民法学2004——2005法理学与商法总论2004——2005政治学2004——2005中外教育史2004——2005教育学2005中国近现代史2004——2005世界近现代史2004——2005电气工程及应用电子技术系电路理论2002——2005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1999——2005过程控制(含计算机控制)2000微电子技术2003——2005系统工程概论1999——2005晶体管原理2000外国语学院二外德语2002,2004二外俄语2002——2004二外法语2004——2005二外日语2002——2004专业基础英语2003英汉翻译2003,2005英汉翻译与写作2004英语水平测试2004——2005二外英语2002——2005日语水平测试2004——2005翻译与写作(日)2004——2005专业基础日语2002——2003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日语)专业综合能力测试2002——2003体育教学部运动生物力学2005人体测量与评价2004——2005生物学基础2005体质学2004——2005建筑艺术学院建筑设计(8小时)2000,2004——2005建筑设计原理1999——2000,2003建筑设计理论综合2004——2005城市建设史2002——2003中国与外国建筑史2000建筑构造与建筑结构1999——2000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2004——2005城市规划原理2003城市设计2002规划设计(8小时)2004-2005素描(8小时)2005泥塑(8小时)2005色彩(4小时)2005软件学院离散数学及应用2000——2001(2000有答案)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2002——2005离散数学与计算机组成原理2005离散数学与数据库原理2004——2005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2004——2005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体系结构2004——2005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字逻辑2000计算机组成原理(软)2005编译方法1999——2000操作系统1999——2001环境与生命学院物理化学200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1991——1993,2000,2002——2005(2002——2004有答案)化工原理及化工原理实验2001——2005硅酸盐物理化学2001——2002,2005基因工程原理2004——2005微生物学2004——2005细胞生物学2005环境化学2004——2005环境工程原理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分子遗传学2004——2005环境微生物2002经济系经济学基础2001——2005(2001——2005有答案)公共经济学基础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高科技研究院数学分析2001——2005,2009(2005有答案)高等代数2000——2005数学物理方法2000——2005量子力学2000,2002——2005热力学与统计物理2000,2002——2005电动力学2000,2002——2005物理化学200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1991——1993,2000,2002——2005(2002——2004有答案)硅酸盐物理化学2001——2002,2005微电子技术2003——2005。
大 连 理 工 大 学二○○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试题一、判断题( )1.绝热过程Q ﹦0,故必是定熵过程。
( )2.某系统从初态Ⅰ经过一个不可逆过程到终态Ⅱ,此过程环境的熵变一定大于该系统由态Ⅰ→态Ⅱ经历可逆过程时环境的熵变。
( )3.H 2(g)和O 2(g)在绝热钢瓶中反应生成水,反应系统的∆H ﹦0, ∆U ﹦0,∆ p ﹦0。
( )4.理想液体混合物与其蒸气达成气、液两相平衡时,气相总压力p 与液相组成x B呈线性关系。
( )5.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0r m H ∆>,则该反应的K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6.任何化学反应的半衰期都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有关。
( )7.对同一反应,活化能一定,则反应的起始温度愈低,反应的速率系数对温度的变化愈敏感。
( )8.用能斯特公式算得电池的电动势为正值,表示该电池反应在定温定压下可正向进行。
( )9.可逆过程中,系统的熵不变;不可逆过程中,熵值增大。
( )10.一定量纯气体定温变压时,其转动配分函数不变化。
( )11.胶束溶液是高度分散的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
( )12.垂直插入水中一支干净的玻璃毛细管,当在管中水上升至平衡液面处加热时,水柱会上升。
( )13.真实液态混合物中组分B 的活度因子值:0<f B <1( )14.一级反应肯定是单分子反应。
( )15.BET 吸附定温式可用于物理吸附。
二、选择题( )1.298.15 K ,已知气相反应2CO (g)﹢O 2(g)→2CO 2(g)的r m G ∆﹦-514.2。
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84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是非题、选择填空、一般填空、计算填空题)占40-50%,主观题型(计算、推导与证明、简答或论述题)占40-50%,实验题约占 10%。
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化学热力学
1、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热力学能、焓、熵、亥姆霍兹函数、吉布斯函数、标
准生成焓、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标准熵、热容、相变焓、蒸汽压。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过程自发、平衡和实现非自发过程的亥姆赫兹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
2、相平衡的热力学原理
偏摩尔量、化学势,克拉佩龙方程和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
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
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活度和活度因子、逸度和逸度因子。
稀溶液依数性。
相律,单组分系统典型相图,二组分系统典型相图,杠杆规则。
3、化学平衡热力学原理
一般化学平衡,同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和耦合反应的化学平衡。
二、化学动力学
1、简单级数反应
一级、二级和零级反应速率方程,通过实验建立反应速率方程的方法。
2、典型复合反应
反应机理。
稳态近似法、平衡近似法和反应速率控制步骤,表观反应的级数和活化能。
阿仑尼乌斯方程。
链反应。
气-固相催化反应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和Rideal-Elsy机理。
3、光化学反应、溶液中的反应
4、元反应的速率理论(简单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
三、统计热力学初步
玻尔兹曼分布、粒子配分函数。
配分函数与宏观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四、界面与胶体
表面张力、表面能。
附加压力,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汽压,润湿。
溶液的表面吸附。
物
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兰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多种胶体系统的性质、稳定和破坏机制、
规律。
五、电化学
1、热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