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四肢肌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21
动物解剖学、组织学及胚胎学第一单元概述第一节细胞动物体最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间质对细胞起支持、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由一些起源形同、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组织,动物体有4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由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执行特殊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由若干个功能器官联系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特定的生理功能,则构成系统。
一、细胞的构造一般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构成。
细胞是有机代谢与执行的基本单位具有生物合成能力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以细胞分裂、增殖、分化与凋亡来实现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1)细胞膜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多糖。
(2)细胞质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化,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所以被称为细胞内的“能量工厂”。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可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前者只要功能是合成和运输蛋白质,后者是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高尔基复合体位于细胞核的附近,主要功能与细胞的分泌、溶酶体的形成及糖类的合成有关。
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与细胞内物质的氧化及过氧化氢(H2O2)的形成有关中心体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3)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场所染色体马64条,驴62条雌性动物体的性染色体为XX,雄性动物的则为XY,家禽的染色体雌性为ZW,雄性为ZZ。
第三节解剖学的常用方位术语矢状面:通过动物体正中轴将动物体分成左右两等份的面,称正中矢面横断面:与动物体的长轴或某一器官的长轴垂直的切面额面(水平面):额面是与地面平行且与矢状面的横断面垂直的切面。
第二单元骨骼第一节基本概念(1)骨膜外层为纤维层,富有胶原纤维束和血管、神经,并穿入骨质内,可固定骨膜。
内层疏松,为成骨层,含有大量细胞和少量纤维。
幼龄成骨层很发达,细胞非常活跃,直接参与骨的成长;到成年期成骨层逐渐萎缩,细胞转为静止状态,但它终生保持分化能力。
(一)上肢肌三角肌 冈上、下肌,大、小圆肌,肩胛下肌 前群: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均为屈肌 后群:肱三头肌,为伸肌 前群: 浅层6块,深层3块 后群:浅层6块,深层5块外侧群:大鱼际肌中间群 内侧群:小鱼际肌1.肩肌2.臂肌3.前臂肌4.手肌三角肌:肌肉注射的部位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点: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作用:使肩关节外展2.臂肌(1)前群肱二头肌位置:臂前部浅层,呈长梭形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上方,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止点:止于桡骨粗隆作用:主要为屈肘关节,并协助屈肩关节关节屈曲和内收。
肱肌:起自肱骨下半部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
屈肘关节。
(2)后群肱三头肌位置:臂后长头—肩胛骨关节盂下方起点外侧头—肱骨背面内侧头—肱骨背面止点:尺骨鹰嘴作用:伸肘关节3、前臂肌(1)前群肱桡肌、旋前圆肌、浅层6块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拇长屈肌深层3块指深屈肌旋前方肌(2)后群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浅层6块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旋后肌深层5块拇长、短展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4、手肌(1)外侧群:位于拇指侧,又称大鱼际作用:屈拇指和使拇指外展、内收、对掌。
(2)内侧群:位于小指侧,又称小鱼际作用:屈小指和使小指外展。
(3)中间群:位于掌心和掌骨之间作用: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和使手指内收、外展。
5.腋窝和肘窝(二)下肢肌前群:髂腰肌 后群:臀大、中、小肌和梨状肌 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 内侧群:5块后 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前 群: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 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后 群:小腿三头肌足背肌 足底肌1.髋肌2.大腿肌3.小腿肌4.足1.髋肌(1)前群腰大肌: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止于股骨小转子。
髂肌:起自髂窝,止于股骨小转子。
作用: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四肢肌—系统解剖(图文)中医之声公众号(一)上肢肌上肢肌按部位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1.肩肌肩肌配布在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止于肱骨。
能运动肩关节,并能增强肩关节的稳固性。
(1)三角肌(deltoid):呈三角形,起自锁骨外侧份、肩峰和肩胛冈,肌束从前、后和外侧三面包围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收缩时,主要使肩关节外展。
前部肌束收缩可使肩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可使肩关节伸和旋外。
三角肌是肌内注射的常用部位。
(2)冈上肌(superaspinatus):起自冈上窝,经肩关节囊上方,止于肱骨大结节。
收缩时外展肩关节。
(4)小圆肌(teres minor):位于冈下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止于大结节。
收缩时外旋肩关节。
(5)大圆肌(teres major):位于小圆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下角,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的小结节嵴。
收缩时内旋肩关节。
(6)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起自肩胛下窝,止于肱骨小结节。
收缩时内收、内旋肩关节。
上述诸肌在经过肩关节上方、前方和后方时,有部分肌腱纤维编入关节囊壁,对加固肩关节起重要作用。
2.臂肌臂肌覆盖肱骨,分前群的屈肌和后群的伸肌。
(1)前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位于臂前面浅层,呈梭形,起端有长、短两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降;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合并成一个肌腹下行,止于桡骨粗隆。
主要是屈肘关节、肩关节。
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肱二头肌能使其旋后。
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在肱二头肌的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内侧中部。
其作用为屈肩关节。
肱肌(brachialis)位于肱二头肌下半的深面,起自肱骨体下半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
其作用为屈肘关节。
(2)后群:为头肱三肌(trceps brachii)该肌有三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和内侧头均起自肱骨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