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架设作业安全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176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资料登高架设作业汕尾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编印目录第一章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1)第一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 (1)第二节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3)第三节登高架设作业基础知识 (4)第四节登高架设作业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的使用 (6)第二章脚手架安全知识 (8)第一节脚手架基础知识 (8)第二节常用脚手架安全知识 (11)第三节工具式脚手架安全知识 (12)第四节其他脚手架安全知识 (13)第五节常用模板支架安全知识 (15)第六节临边、洞口防护架安全知识 (16)第七节脚手架拆除安全知识 (17)第八节脚手架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8)第三章跨越架安全知识 (19)第一节跨越架基础知识 (19)第二节带电跨越架构造与搭设、拆除技术 (21)第三节跨越架封网 (21)第四节跨越架搭设、拆除安全防护知识 (22)第四章登高架设作业的安全管理 (22)第一节安全管理概述 (22)第二节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4)第三节脚手架、跨越架安全检查与验收 (25)第四节脚手架、跨越架安全管理 (25)第五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7)第五章施工现场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 (28)第一节事故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 (28)第二节事故现场急救知识 (28)第六章登高架设作业安全实际操作训练 (29)训练项目一:脚手架施工前的准备要求 (29)训练项目二: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现场搭设及拆除训练 (30)训练项目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部件的判废 (31)训练项目四:竹竿跨越架搭设与拆除 (31)训练项目五:小钢管跨越架搭设 (31)训练项目六:跨越架搭设与拆除 (32)训练项目七:跨越架搭设安全要求 (32)第一章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第一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1.特种作业的概念: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2.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教案基础知识部分一、高处作业分级(一)基本定义与作业人员条件1、高处作业的概念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分级种类一级:(2~5米)二级:(5~15米)三级:(15~30米)特级:大于3 0M 3、高度与坠落半径2—5米R为2米;5—15米R为3米;15—30米,R为4米;3 0米以上R为5米4、标记5、登高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二)登高作业事故的成因1、事故种类由屋顶坠落、脚手架倒塌、结构倒塌、人员由地上的洞口坠落、由梯子上坠落、人员由没有护栏的楼面边缘坠落等2、坠落的平均高度为14.26米。
最低的坠落高度是1.5米。
3、事故成因人——的不安全因素是最直接的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直接的原因环境——不良对人和机器产生负面影响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间接的但却重要的原因二、力学基本知识(一)力1、力的概念、力的定义、2、力的三要素3、力矩、实例说明力矩概念、力矩公式(二)力的合成和分解1、力的合成、合成的概念、共点力的合成用平等四边形法则求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力2、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概念、用平形四边形法则求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三)自由落体运动从专业的角度:防止物品、包括人员从高空坠落。
特别是“四口”、“五临边”四口:指施工中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基坑的周边、框架结构当中的楼层的周边、屋面周边、未安栏板的阳台边、未安栏杆的楼梯平台边登高架设实作部分一、脚手架工程的重要性脚手架工程是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建筑施工部门赖以建造房屋、工厂的一项重要的临时施工措施,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的重点,对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起重要作用。
因此对脚手架的搭设技术、材质要求、搭设形式和拆除等要求高。
为此,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设计,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工程质量。
安全培训教材登高作业登高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高空作业行为,涉及到人员的安全问题,因此在进行登高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
本文将介绍登高作业的安全培训教材,包括登高前的准备工作、登高作业的注意事项以及应急预案等内容。
一、登高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登高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1. 环境检查:在进行登高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检查登高设备的状况,如井门、扶梯、绳索等是否完好可用;检查登高场地的平稳程度,如楼梯、台阶是否稳固;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物品或者障碍物等。
2. 工具准备:根据具体的登高作业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和设备。
比如,如果需要使用绳索进行登高,必须确保绳索的质量和可靠性;如果需要使用工作台或者脚手架,必须确保其稳固可靠。
3. 人员培训:在进行登高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
确保他们了解登高作业的注意事项、操作规程以及应急预案等。
二、登高作业的注意事项登高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行为,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注意事项,以确保人员的安全:1. 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在进行登高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相关标准的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装备。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保护作业人员遭受高空坠落等风险。
2. 注意天气状况:在登高作业之前,必须关注天气状况。
如果有风力过大、下雨等恶劣天气,应暂停登高作业,等待天气改善。
3. 遵守操作规程:在进行登高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比如,在使用绳索登高时,必须正确使用绳结,并保持绳索的张力适当;在使用脚手架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搭建和拆除。
4. 防止坠落物品:在进行登高作业时,必须注意防止坠落物品对周围人员和设备的伤害。
比如,在登高作业过程中,必须将工具和材料妥善放置,避免滑落或掉落。
5. 互相监护:在进行登高作业时,必须进行互相监护。
作业人员应保持沟通,并相互提醒注意安全,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登高作业安全培训教材在教材中,我们将介绍登高作业的相关知识和安全措施,以保障学生的安全。
以下是登高作业安全培训教材的内容:一、登高作业概述登高作业是指在高处进行工作的活动,常见于建筑工地、电力设施维修等行业。
登高作业的安全风险较高,需要严格的安全培训和措施保障。
二、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熟悉作业环境:了解工作场所的结构、高度、周围环境等,及时发现潜在危险。
2. 检查安全装备:确保安全帽、安全绳、防滑鞋等装备完好,并按照规定佩戴。
3. 健康状况评估:检查身体状况,确保身体健康、无高空作业禁忌症状。
三、登高作业的安全措施1. 安全绳的使用:在高空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绳进行保护,绑扎牢固,防止意外坠落。
2. 安全帽的佩戴:佩戴合格的安全帽,防止因掉落物品伤及头部。
3. 登高工具的选择与检查:选择适当的登高工具,并定期检查工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高空通风和防护:在高空作业时,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有毒气体积聚。
5. 协同作业与通讯:确保与其他作业人员的有效沟通,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6. 紧急救援预案:事先制定紧急救援预案,以应对不可预见的意外情况。
四、危险防范与应急处理1. 悬挂物品的注意事项:不随身携带大件物品,避免意外坠落危险。
2. 高处坠物防护:设置防护网、安全带等,防止高处坠物伤人。
3. 紧急事故处理:如意外坠落、触电等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报警求救。
五、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具体介绍不同登高作业中遇到的危险和安全措施,加深学生对登高作业安全的认识。
六、结语登高作业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工作,只有严格遵守安全措施和培训知识,才能保证工作的安全进行。
希望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使每位登高作业人员充分认识到登高作业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登高架设作业安全培训教材一、引言登高架设作业是指在施工、维修和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的高空作业,涉及脚手架搭设、高空焊接、建筑物外壁清洗等工作。
由于工作环境复杂、危险性较高,工作人员在进行登高架设作业前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概述1.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登高架设作业涉及到高处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
只有通过严格的安全培训,他们才能了解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应对措施,提高自身的警觉性和应变能力。
2. 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我国,登高架设作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
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进行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从事这项工作。
否则,将面临处罚和责任追究。
三、培训内容1. 安全知识的传授培训教材将会包括安全知识的传授,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人员在高处作业时的个人防护措施、脚手架搭设要求和使用方法、安全绳索的正确使用、高处坠落防护等。
这些知识将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并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
2. 应急处理与自救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和自救方法同样重要。
培训教材会详细介绍各种常见突发情况,并教授工作人员如何应对,如火灾、坠落、高处事故等。
通过模拟演练和实际案例分析,工作人员能够熟悉应急处理的流程和技巧,并在危险状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规章制度的讲解培训教材还将介绍登高架设作业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各项工作程序、作业流程和安全标准等。
工作人员需了解并遵守这些规章制度,以确保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四、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工作人员首先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掌握登高架设作业的相关知识。
可以通过演讲、培训课程、网络课程等多种方式进行。
2. 实际操作理论学习后,工作人员还需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
请安全培训机构或专业人员组织实际操作体验,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定期复习由于登高架设作业涉及到的知识较多,为了巩固培训效果,建议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复习和考核,以确保知识的持久性和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