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架设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01.71 KB
- 文档页数:6
登高架设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1.制定依据《登高架设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考试方式实际操作、仿真模拟操作、口述方式。
3.考试要求3.1实操科目及内容3. I. 1科目1: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l)3. 1.1. 1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的佩戴和使用(简称K11)3. 1.2科目2:安全操作技术(简称K2)3. 1.2. 1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简称K21)3. 1.2. 2双排钢管跨越架搭设(简称K22)3. 1.2. 3单排毛竹(或木杆)跨越架搭设(简称K23)3. 1. 3科目3: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简称K3)3. 1.3. 1查找脚手架存在的安全隐患(简称K31)3. 1.3.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部件的判废(简称K32)3. 1. 4科目4: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简称K4)3. 1.4. 1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简称K41)3.1.4. 2创伤包扎(简称K42)3.2组卷方式实操试卷从上述4个科目中,各抽取一道实操题组成。
具体题目由考试系统或考生抽取产生。
3. 3考试成绩实操考试成绩总分值为100分,80分(含)以上为考试合格;若考题中设置有否决项,否决项未通过,则实操考试不合格。
科目1、科目2、科目3、科目4分值权重分别为20%、 60%、 10%、 10%。
3.4考试时间45分钟。
4.考试内容4. 1安全用具使用4. 1.1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的佩戴和使用4.I. I. 1考试方式实际操作。
4. I. 1. 2考试时间5分钟。
4. I. I. 3安全操作步骤(1)检查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符合规范要求,且完整无损;(2)选用高腰、系带、胶底类型的防滑鞋;(3)系紧安全帽下颚带,系紧系牢安全带,并选择正确挂点;(4)系紧防滑鞋鞋带。
4. I. 1. 4评分标准Kll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的佩戴和使用考试时间:5分钟4. 2安全操作技术4. 2. 1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与拆除4. 2. I. 1考试方式实际操作,每组6人。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是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和《安全生产资格考试与证书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的。
实际操作考试主要针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旨在评估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项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试包括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
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际操作考试。
2.考试方式: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采用计算机考试的方式,实际操作考试则采取现场实际操作或仿真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
3.考试分数及合格标准: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的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合格。
4.补考规定:考试不合格的,允许补考1次。
考试合格成绩有效期为12个月。
经补考仍不及格的,需要重新参加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
5.考试过程要求:考试点应当对考试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录像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
6.实际操作考试标准:根据特种作业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制定了高压电工作业、低压电工作业、防爆电气作业、熔化焊接与热
切割作业、压力焊作业、登高架设作业、高处安装、维护、拆除等不同领域的实际操作考试标准。
各地区在执行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时,需遵循上述相关法规和标准,做好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培训和考试工作。
一、高处作业实操考试形式按照国家及省、市安监局要求,为不断的完善、推进新的特种作业实际操作考核模式,登高架设作业及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实际操作考核将实行计算机动漫模拟操作的考试方式。
二、高处作业实操考试内容科目1: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1,20分)1.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选择正确的劳动防护用品;2.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方法及使用的相关要求。
科目2:安全操作技术(简称K2,40分)登高架设作业1.脚手架及作业平台架设材料的选择;2.脚手架及作业平台架设参数标准(参照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3.脚手架及作业平台架设安全措施要求;4.脚手架及作业平台拆除要求等。
高架车作业1.高架车的构成;2.高架车使用安全技术要求;3.高架车作业前安全检查要点;4.高架车启动、运行、停止操作要领;5.高架车特殊危险情况应急处理。
高空吊篮作业1.高空吊篮的构成;2.高空吊篮使用操作安全技术要求;3.高空吊篮操作前安全检查要点;4.高空吊篮启动、运行、停止操作要领;5.高空吊篮特殊危险情况应急处理。
电力电信攀登作业1.攀登作业工具、器材选择;2.梯子使用方法及要求;3.登杆、塔作业前检查要点;4.登杆、塔作业操作安全要求;5.登杆、塔作业结束后操作要领。
科目3: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简称K3,20分)1.对高处作业人员不安全的操作行为进行分析、识别和纠正;2.对高处作业设备、配件及安全装置等不安全状态进行识别、判断和处理。
科目4: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简称K4,20分)1.作业过程中发生的骨折与出血性外伤现场临时处置方法及基本要求;2.作业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后的应急处置方法,包括脱离电源的操作方法及触电急救操作。
登高架设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点场
地设备配备标准
1. 总则
1.1 考场设置
登高架设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分为安全用具使用、安全操作技术、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作业现场应急处置4个考场,每个考场设置不同的考位。
1.2 各科目考核内容
1.2.1 安全用具使用考场
设置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的佩戴和使用1项考核内容。
1.2.2 安全操作技术考场
设置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双排钢管跨越架搭设、单排毛竹(或木杆)跨越架搭设等3项考核内容。
1.2.3 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考场
设置查找脚手架存在的安全隐患、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部件的判废等2项考核内容。
1.2.4 作业现场应急处置考场
设置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创伤包扎等2项考核内容。
1.3 有关要求
1.3.1 考核设备可采用实物或仿真形式。
1.3.2 科目二安全操作技术考核操作所需的安全防护用品、工器具可以与科目一安全用具使用共用,但须保证数量满足需求。
1.3.4 考核设备、耗材具体数量应根据实际考核量配置,设备器材需在固定位置码放,并且码放整齐。
1.3.5 按照每种类型考位的功能用途和安全要求不同,确定相应的作业面积同时满足操作空间要求,并配置相应的考试设备防护设施。
2.场地设备配备要求
2.1 考场一:安全用具使用
2.2 考场二:安全操作技术。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培训(以下简称培训)大纲和安全技术考核(以下简称考核)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608-2008 高处作业分级GB2811-2007 安全帽GB6095-2009 安全带GB5725-2009 安全网GB 5036-85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处作业work at heights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3.2 登高架设作业climbing and erection operations在高处从事脚手架、跨越架架设或拆除的作业。
4.基本条件4.1 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4.2 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高处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4.3 初中(含)以上文化程度。
4.4 在具有资质的特种作业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
4.5 符合高处作业要求的其他条件。
5.培训大纲5.1 培训要求5.1.1 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登高架设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复审培训。
5.1.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5.1.3 实际操作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5.1.4 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5.2 培训内容5.2.1 安全基本知识5.2.1.1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2) 高处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3) 高处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4)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高处作业劳动保护用品及使用工具的安全知识。
登高架设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试卷姓名单位学号1.制定依据《登高架设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考试方式实际操作、仿真模拟操作、口述方式。
3.考试要求3.1实操科目及内容3.1.1科目1: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1)3.1.1.1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的佩戴和使用(简称K11)3.1.2科目2:安全操作技术(简称K2)3.1.2.1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简称K21)3.1.2.2双排钢管跨越架搭设(简称K22)3.1.2.3单排毛竹(或木杆)跨越架搭设(简称K23)3.1.3科目3: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简称K3)3.1.3.1查找脚手架存在的安全隐患(简称K31)3.1.3.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部件的判废(简称K32)3.1.4科目4: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简称K4)3.1.4.1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简称K41)3.1.4.2创伤包扎(简称K42)3.2组卷方式实操试卷从上述4个科目中,各抽取一道实操题组成。
具体题目由考试系统或考生抽取产生。
3.3考试成绩实操考试成绩总分值为100分,80分(含)以上为考试合格;若考题中设置有否决项,否决项未通过,则实操考试不合格。
科目1、科目2、科目3、科目4分值权重分别为20%、60%、10%、10%。
3.4考试时间45分钟。
4.考试内容4.1安全用具使用(k1)4.1.1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的佩戴和使用(k11)4.1.1.1考试方式实际操作。
4.1.1.2考试时间5分钟。
4.1.1.3安全操作步骤(1)检查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符合规范要求,且完整无损;(2)选用高腰、系带、胶底类型的防滑鞋;(3)系紧安全帽下颚带,系紧系牢安全带,并选择正确挂点;(4)系紧防滑鞋鞋带。
4.1.1.4评分标准4.2安全操作技(k2)4.2.1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与拆除(k21)4.2.1.1考试方式实际操作,每组6人。
4.2.1.2考试时间30分钟。
登高架设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是应用于对登高架设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的一套规定。
该标准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依据:《登高架设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 考试方式:包括实际操作、仿真模拟操作和口述方式。
3. 考试科目与内容:例如科目一主要是安全用具使用,而科目二则是安全操作技术,这部分占据了考试权重的60%。
在安全操作技术的考试中,可能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包括摆放垫木、底座、搭设立杆、搭设与拆除以及搭设扫地杆等。
4. 安全操作步骤:如在土质地面挖掘立杆基坑,深度应为0.3-0.5m;搭设立杆和纵、横向扫地杆等。
5. 常见事故原因及处置方法: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总的来说,这个标准旨在确保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和操作能力,从而保障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