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架设作业安全培训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59 MB
- 文档页数:77
登高架设讲义第一章登高架设作业的基本知识第一节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定义及种类一. 定义凡在坠落高度基础面2m 以上 (含2m) 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被称为高处作业。
二. 登高架设的种类1. 按用途分类:结构脚手架、装修脚手架、支撑承重脚手架、防护脚手架。
2. 按设置部位分类:外脚手架、内脚手架。
3. 按设置状态分类:落地脚手架、悬挑脚手架、附着脚手架、桥式脚手架、挪移式脚手架。
4. 按配件材料和连接方式分类:木脚手架、竹脚手架、扣件钢管式脚手架、碗口式脚手架、型钢式脚手架、连接式脚手架。
三. 登高架设的特点1. 技术性强、危(wei)险性大。
2. 作业时,安全防护较难。
3. 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证上岗。
四. 登高架设的要求1. 作业者要有一定的身体条件。
2. 作业者要有独立工作的技术、安全知识和技能。
3. 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横平竖直”。
五. 高处作业的种类1. 高处作业分为普通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2. 特殊高处作业包括:异温高处作业、雪天高处作业、雨天高处作业、夜间高处作业、带电高处作业、悬空高处作业、抢救高处作业等。
六. 高处作业的级别及坠落半径1. 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 2~5m,坠落半径为 2m。
2. 二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 5~15m,坠落半径为 3m。
3. 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 15~30m,坠落半径为 4m。
4. 特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 30m 以上,坠落半径为 5m。
第二节登高架设作业的力学常识一、力的的三要素1.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二、牛顿三大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指的是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F= m a 。
3. 牛顿第三定律:也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指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登高作业安全培训课件1、引言登高作业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工作,为确保工作安全,必须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本次登高作业安全培训课程将对登高作业的安全要求、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以达到更加安全高效的目的。
2、登高作业安全要求2.1 培训和资格要求在进行登高作业前,必须经过所在企业严格的岗位培训,相关人员需持有相应岗位操作资格证书。
所有参与登高作业的人员必须参加岗位培训,并保证有足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2 人身安全要求在登高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防护鞋、安全帽等。
在操作时,应注意操作区域的安全,防止误伤他人。
2.3 设备安全要求在使用各类辅助设备时,应查验设备是否完好,熟悉各类设备操作使用及其相关安全规定,配合检验员工作,确保设备和工具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不得在缺陷未修复前使用。
2.4 环境安全要求在进行登高作业时,应注重环境的安全,包括现场环境、气象等因素。
尽量在好天气、稳定的环境下作业,若遇恶劣天气及危险环境,应暂停作业,妥善保护工人安全。
3、登高作业操作规程3.1 前期准备工作为确保登高作业的安全顺利开展,工作前需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开具登高作业证明及验收记录,明确登高任务的实施目的、范围和工作安全要求;•向参与作业人员讲解作业计划、工作安全要求和应急预案;•查验和准备必要的工作器材、安全设备、防护用品等;•对作业地点进行勘测、标记和围栏,以保证操作区域划定明确。
3.2 登高操作过程掌握在登高作业过程中,需注意如下事项:•选择代表下坠安全的下降绳,对安全器材进行正确绑定;•在作业时,应将绳子缘着固定的柱子或钢管等,防止脱离造成坠落事故;•在使用吊篮作业时,需保证吊篮平稳,避免吊篮和人员晃动或者滑动;•在作业结束时,要及时整理现场,将工具和其他材料收拾干净,避免杂物残留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