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4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范本一、导言本技术规定旨在规范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技术要求以及运行管理措施,确保风电项目的安全、稳定、高效地接入电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风电接入电网的项目,包括风电场、风电电站等。
二、接入电网技术要求1. 风电接入电网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技术标准,确保风电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的运行标准接入电网。
2.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稳定的电力负荷承载能力,能够有效接纳风电项目的发电量,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有效的故障监测和障碍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电网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方便对风电项目进行实时监测和运行调节,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5.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备用电源和应急供电设备,以备不时之需,保障电网运行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三、风电接入电网运行管理措施1. 风电接入电网应制定详细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风电项目的接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 风电接入电网应建立定期巡检和维护制度,确保接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 风电接入电网应建立风电发电量预测系统,对风电项目的发电量进行准确预测,提前制定相应的调度计划。
4. 风电接入电网应建立电网监测系统,对电网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风电接入电网应建立故障处理和应急预案,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故障,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四、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评估和验收1. 风电接入电网应经过专业的技术评估,对接入电网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和论证。
2. 风电接入电网应经过严格的技术验收,确保接入电网的质量和安全。
3. 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评估和验收应由专业的技术机构进行,评估和验收结果应及时向风电项目的相关部门通报。
五、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改进和升级1. 风电接入电网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技术改进和升级,以提高接入电网的效能和安全性。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电力需求日益增长,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尤其是风电,已经成为我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是风电发电的核心技术,也是风电发电的重要环节。
首先,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时,要求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频率、稳定度、容量等要求与现有系统相符。
其次,安装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时,要求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电网规定,以确保接入系统后,电网稳定运行。
另外,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还要考虑接入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性,以及与电网接入的对等性,确保风电发电的稳定运行。
此外,安装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时,还要考虑风电场接入电网时的负荷分担,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
同时,在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中,还需要考虑调度管理等问题,以确保风电发电及接入电网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时要求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电网规定,要考虑接入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性,以及与电网接入的对等性,要考虑风电场接入电网时的负荷分担,以及调度管理等,这些都是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必要技术要求。
只有满足这些技术要求,才能保证风电发电的稳定性,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更多的支持。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是制定风电发电设备与电力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风电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地接入电力系统,并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重点介绍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电网对风电发电设备的接受能力评估、风电发电设备的并网技术要求、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要求等。
一、电网对风电发电设备的接受能力评估1. 电力系统应根据风电发电设备的装机容量、接入形式、接入区域等因素,对其所能接受的新风电并网容量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的接纳能力。
2. 电力系统评估接纳能力时应考虑到风电与其他电力源的配合程度、输变电设备的处理能力、电网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等因素,以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3. 风电发电设备的接纳能力评估结果应按时更新,并向风电发电设备的建设和运维方提供。
二、风电发电设备的并网技术要求1. 风电发电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动态响应能力,即能够快速响应电网的调度指令,并保持稳定运行。
2. 风电发电设备应满足电网的频率和电压稳定要求,且在电网故障出现时具备自动脱网保护功能。
3. 风电发电设备应满足电网的无功控制要求,以保持电网的无功平衡。
4. 风电发电设备的接入点应具备与电网的保护、自动化和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力,以实现有效的监控和控制。
5. 风电发电设备的接入点应满足电网的功率质量要求,包括电压波动、谐波、间断等指标。
三、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要求1. 风电发电设备应按时响应电网的调度指令,包括增减出力、停机、并网等指令。
2. 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应考虑到电网运行的需求,如平衡负荷、调整电压和频率等。
3. 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应具备与电网调度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力,方便电网对其进行调控。
4. 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应具备远程监控和遥控功能,以便实现对其操作和参数的监测和调整。
5. 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应满足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规程和安全运行要求。
四、风电发电设备的运行维护要求1. 风电发电设备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技术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风电发电设施接入电网的技术条件,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对风电发电设施的管理,促进风电发展,依据《电力法》、《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技术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风电发电设施接入电网的技术规范。
第三条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负责对本技术规定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接入条件第四条接入方式风电发电设施可以采用并网逆变器等技术手段接入电网。
第五条接入电压等级风电发电设施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应符合国家电网规定的标准。
第六条接入容量风电发电设施的接入容量应符合国家电力系统规划和电网调度的要求。
第七条接入点选择风电发电设施接入电网的接入点应根据电网的供电范围和风电厂的分布合理选择,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技术要求第八条风电发电设施电气连接风电发电设施与电网的电气连接应符合国家电气规范的要求,确保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风电发电设施并网逆变器风电发电设施的并网逆变器应符合国家电网规定的标准,具有电压和频率调整功能,能够实现与电网的同步运行。
第十条风电发电设施发电质量风电发电设施的发电质量应符合国家电力行业标准,确保对电网的电压、频率等参数影响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第十一条风电发电设施运行监测风电发电设施应具备运行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设施的运行状态和发电效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二条低电压穿越风电发电设施应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能够在电网电压异常下安全运行并接入电网。
第四章安全防护第十三条风电发电设施安全保护风电发电设施应具备过电流、过电压、短路等安全保护装置,确保设施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四条天然灾害防护风电发电设施应具备抗风、抗雷、抗冰、抗震等防护能力,确保设施在天然灾害发生时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十五条人员安全管理风电发电设施应建立完善的人员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安全责任人负责设施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工作。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全文所属分类: 新闻资讯来源: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更新日期: 2012-09-20 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9】93号《2009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标准计划修订。
本标准与能源行业标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共同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相关技术要求,能源行业标准规定了大型风电场并网的设计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对通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GB/Z 19963-2005。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胜,迟永宁,戴慧珠,赵海翔,石文辉,李琰,李庆,张博,范子超,陆志刚,胡玉峰,陈建斌,张琳,韩小琪。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
对于通过其他电压等级与电力系统连接的风电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20320-2006 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1.1基本要求风电场具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能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
为了实现对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控制,风电场需安装有功功率控制系统,能够接收并自动执行调度部门远方发送的有功出力控制信号,确保风电场最大输出功率及功率变化率不超过电网调度部门的给定值。
1.2最大功率变化率风电场应限制输出功率的变化率。
最大功率变化率包括1min功率变化率和10min功率变化率,具体限值可参照表1。
表1风电场最大功率变化率推荐值风电场装机容量(MW)10min最大变化量(MW)1min最大变化量(MW)3020630-150装机容量/1.5装机容量/515010030在风电场并网以及风速增长过程中,风电场功率变化率应当满足此要求。
这也适用于风电场的正常停机,但可以接受因风速降低(或超出最大风速)而引起的超出最大变化率的情况。
风电场最大功率变化率的确定也可根据风电场所接入系统的状况、其他电源的调节特性、风电机组运行特性等,由电网运营企业和风电场开发运营企业共同确定。
1.3紧急控制在电网紧急情况下,风电场应根据电网调度部门的指令来控制其输出的有功功率,并保证风电场有功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可靠性。
a)电网故障或特殊运行方式下要求降低风电场有功功率,以防止输电设备发生过载,确保电力系统稳定性。
b)当电网频率高于50.5Hz时,依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降低风电场有功功率,严重情况下可以切除整个风电场。
c)在事故情况下,若风电场的运行危及电网安全稳定,电网调度部门有权暂时将风电场解列。
事故处理完毕,电网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后,应尽快恢复风电场的并网运行。
、风电场无功功率2.1无功电源a)风电场应具备协调控制机组和无功补偿装置的能力,能够自动快速调整无功总功率。
风电场的无功电源包括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无功补偿装置。
首先充分利用风电机组的无功容量及其调节能力,仅靠风电机组的无功容量不能满足系统电压调节需要的,在风电场集中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模板1. 引言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确保风电接入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本规定应由企业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并由各相关部门依照本规定执行。
2. 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风电接入电网系统的设计、建设、运维和管理等环节。
3. 定义3.1 风电:指利用风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
3.2 接入电网:指将风电产生的电能连接到电网系统中。
3.3 风电接入电网系统:指包含风电发电机组、变压器、电缆等设备,以及与电网互连的相关设备构成的系统。
3.4 风电接入点:指电网上已经接入了风电系统的特定地方。
4. 技术要求4.1 风电发电机组—风电发电机组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技术标准,且应具备可靠的发电本领和稳定的运行性能。
—风电发电机组应具备对电网电压和频率的自适应功能,能够正常接入和脱离电网,并能在电网故障情况下进行风电系统的保护和隔离。
—风电发电机组应具备实时监测功能,能够及时检测和响应电网的运行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掌控。
4.2 风电接入点—风电接入点应具备适当的变电装置和设备,能够将风电产生的高压电转换为适合接入电网的中、低压电。
—风电接入点的变电设备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技术标准,且应具备快速响应电网的变动,能够实现自动掌控和保护功能。
—风电接入点应具备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排出风电系统和电网系统的故障,并供应相应的报警信息。
4.3 风电接入电缆—风电接入电缆应具备充分的导电本领和耐久性,能够经受风电产生的高电压和电流,且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防护性能。
—风电接入电缆的安装和连接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技术标准,且应进行可靠的绝缘和接地处理,以确保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风电接入电缆的故障检测和维护应定期进行,对于损坏或老化的电缆应及时更换或修复,以避开对风电接入电网系统的影响。
5. 管理标准5.1 设计与建设管理—风电接入电网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需订立认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并进行相应的评审和验收。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目的为规范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风能的合理利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规定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部风电接入电网的场所,包括风电场、电网企事业单位和其他与风电接入电网有关的设施。
第三条定义1. 风电场:指风能发电装置依靠风能发电的设施。
2. 风电接入电网:指风能发电装置通过输电设施接入电网的过程。
3. 电网企事业单位:指负责电网运行和管理的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技术要求第四条风电场选址要求1. 风电场应优先选址在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地质条件良好的地区。
2. 风电场选址应避开军事禁区、民航安全区、自然保护区等受限区域。
第五条风电装置技术要求1. 风电装置应具备稳定的发电性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发电效率和质量要求。
2. 风电装置应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发电装置的运行状态,适时发觉并解决故障。
第六条输电设施技术要求1. 输电设施应充足相应的电气安全标准,具备牢靠的电力传输本领。
2. 输电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七条接入电网技术要求1. 风电场接入电网应符合电力行业规划和技术要求。
2. 接入电网应供给稳定的电力接受本领,充足风电场的发电需求。
第八条安全管理要求1. 风电场应订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电网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风电场的安全监管,确保风电接入电网的安全运行。
第三章管理标准第九条风电场建设管理1. 风电场建设前,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获得相应的建设许可。
2. 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应依照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第十条风电装置管理1. 风电装置应定期进行维护和巡检,确保其正常运行。
2. 风电装置应建立故障记录和维护档案,定期进行技术评估。
第十一条输电设施管理1. 输电设施应定期进行巡察和检测,适时发觉并解决故障。
2. 输电设施的维护和修复应遵从相关规范和标准。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是指用于规范和指导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的文件。
该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接入点选择:规定了风电场的接入点选择原则和要求,包括接入电压级别、接入电网类型等。
2. 接入电网参数:规定了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等参数的要求,确保风电场与电网稳定运行。
3. 电网连络装置:规定了风电场与电网之间的电气连络装置的技术要求,包括接口规范、保护装置、监测装置等。
4. 接入保护方案:规定了风电场接入电网的保护方案,包括风电场对电网故障的响应、断开与重连控制策略等。
5. 调度控制:规定了风电场在电网调度控制下的运行方式和要求,包括功率控制、电压控制、频率控制等。
6. 运行管理:规定了风电场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运行数据采集、故障诊断、运行维护等。
这些规定的制定旨在保证风电场接入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和消纳。
根据具体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和条件,相应的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第 1 页共 1 页。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风力发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一、定义
1.电力系统:是指对对电力供应需求进行综合调节、分配、控制的组织系统,包括输电线路、变电设备和用户等部分。
2.风力发电:是指以风能为主要能源的发电方式,利用风动的气体转换成机械能再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二、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要求
1.广阔的风速:风电机组的运行要求风速在一定的范围内,最高不能超过风电机组发电电压的阈值,最低也不能低于经济发电的设置值。
2.稳定的电网电压:在把风力发电机组接入电力系统时,需要确保电网电压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太大波动。
3.保护设备完善:接入电力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必须配备足够先进且完善的保护设备,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三、风力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
1. 连接配网:接入电网的风力发电机组,必须经过正确的连接配网,以避免失稳、过负荷等问题。
2. 电压等级要求:风力发电机组接入电力系统必须满足电网相应等级的电压要求,且不能发生过压或欠压,否则会损坏线路及设备,影响供电质量。
3. 电网平衡要求:在风力发电接入电力网时,必须保证该网的结构稳定,同时也要注意电力系统中电量的平衡,以免出现再平衡情况。
4.应急措施:在风力发电接入电力网的过程中,如果发生系统故障,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尽量避免损害电网或用电设备的情况发生。
四、安装检查要求
1. 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要求:如果用户使用风电动力系统,必须确保发电机组的安装地点符合电力系统的标准和要求,否则会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
2. 风力发电机组检查要求: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对发电机组进行详细的检查,特别是电气接线、保护装置和发电机组周边环境等,以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
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基本规定 (2)4、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 (2)5、风电场的接入系统 (3)6、风电场有功功率 (3)7、风电场无功功率及无功补偿 (5)8、风电场运行电压 (6)9、风电场运行频率 (8)10、电能质量指标 (8)11、风电场及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9)12、调度自动化 (10)13、风电场通信 (12)14、风电机组选型和参数 (13)15、风电场并网调试 (13)16、风电场接入电网测试 (14)1、范围本规定提出了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接入内蒙古电网所有的新建和扩建风电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GB/Z 19963-2005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 12326-2000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 15945-199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技术导则国务院令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1993)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国网发展2006-779号)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规划设计内容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公司电能损耗无功电压管理规定及技术原则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华北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暂行)(华北电网调2008-16号)3、基本规定3.1 内蒙古电网所属各地区的风电开发应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发展规划进行,必须与内蒙古电网发展规划相统一。
3.2 风电场的接入应以电网发展规划为指导,以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为原则。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基本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风电场的接入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风电场有功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风电场无功功率及无功补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风电场运行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风电场运行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电能质量指标 (8)11、风电场及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912、调度自动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3、风电场通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4、风电机组选型和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5、风电场并网调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6、风电场接入电网测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1、 范本规定提出了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接入内蒙古电网所有的新建和扩建风电场。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和管理,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制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本技术规定适用于从事风电接入电网的各类主体,包括风电设备制造商、风电场运营商、电力系统运营商等。
第三条风电接入电网应遵循以下原则:1. 风电接入电网应符合国家有关能源发展和电网规划的政策和要求;2. 风电接入电网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电力系统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3. 风电接入电网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法律法规;4. 风电接入电网应符合电力市场化运营的要求;5.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良好的对外接入条件和接口技术能力。
第四条风电接入电网应根据电力系统的需求和风电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和实施计划。
第五条风电接入电网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优化发展风电和电力系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可调度性和可扩展性。
第二章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第六条风电场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选取合适的风电设备,确保风电接入电网的安全运行。
第七条风电场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 风电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能够适应复杂的气候和地形条件;2. 风电设备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故障检测功能,方便实时监测和管理;3. 风电设备应具备低电流谐波、无功无功并补和并网保护等技术能力;4. 风电设备的短路电流和过电流能力应符合电网接口要求;5. 风电设备应具备与电网的通信和控制能力,实现电网的调度和管理。
第八条风电场应按照电力系统规划和风电资源开发的需求,合理布局和选址,确保风电的稳定供电。
第九条风电场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十条风电场应建立健全风电设备的安全与运维管理体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十一条风电场应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必要的技术研究和应急预案,提高风电接入电网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目次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风电场运行条件 (2)5 风电场有功功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风电场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风电场电能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风电场运行条件 (2)
5 风电场有功功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风电场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风电场电能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风电场二次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风电场接入电网检测及模型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规范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风电机组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WTGS
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
3.2 风电场wind farm;wind power plant
由一批风电机组或风电机组群(包括机组单元变压器)、汇集线路、主变压器及其他设备组成的发电站。
3.3 风电场并网点point of interconnection of wind farm
风电场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
3.4 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风电场接入公用电网的连接处。
3.5 风电场送出线路transmission line of wind farm
从风电场并网点至公共电网的输电线路。
3.6 风电场有功功率active power of wind farm
风电场输入到并网点的有功功率。
3.7 风电场无功功率reactive power of wind farm
风电场输入到并网点的无功功率。
3.8 有功功率变化active power change
一定时间间隔内,风电场有功功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变化量。
3.9 风电机组/风电场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of wind turbine/wind farm
当电网故障或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电压跌落范围和时间间隔内,风电机组/风电场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1
4 风电场运行条件
4.1 运行频率
风电场应在表1所示电力系统频率范围内按规定运行。
4.2 正常运行电压
4.2.1 当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偏差在-10%~+10%之间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应能正常运行;当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偏差超过+
10%时,风电场的运行状态由风电场所选用风电机组的性能确定。
4.2.2 当风电场并网点的闪变值满足国家标准GB/T 12326、谐波值满足国家标准GB/T 14549、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满足国家标准GB/T 15543的规定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应能正常运行。
4.3 低电压穿越
4.3.1 基本要求
图1为对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要求。
对于目前尚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且已投运的风电场,在技术条件具备情况下应积极开展机组改造工作,以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
对于新建风电场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
-101
234时间 (s)0.625并网点电压(p u )
图1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要求
a) 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具有在并网点电压跌至20%额定电压时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625ms 的能力;
b) 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在发生跌落后2s 内能够恢复到额定电压的90%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
组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4.3.2 故障类型及考核电压
电力系统发生不同类型故障时,若风电场并网点考核电压全部在图1中电压轮廓线及以上的区域内,风电机组必须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否则,允许风电机组切出。
针对不同故障类型的考核电压如表2所示。
表2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考核电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