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复习思维导图
- 格式:docx
- 大小:14.42 KB
- 文档页数:2
城南旧事思维导图整理,简单清晰又漂亮!
作者:知犀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来学习或整理知识点,是一种很高效的方法,例如名著《城南旧事》的内容和知识点我们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整理,这样做的读书笔记
简单清晰,又漂亮。
下面我们就来整理一下城南旧事的思维导图来作为样例。
我们主要通过4个方面来整理《城南旧事》的思维导图:
一、城南旧事-基本信息
《城南旧事》一书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之一,作为一部中篇小说,《城南旧事》是作者基于自己童年在北平(北京)的平民生活所创作出来的,
可以看做这部书也是作者的真实童年写照。
二、城南旧事-人物介绍
书中的主要人物有英子,也就是我们本书的主角,是一个善良、聪明、大胆,五六岁的小女孩,此外还有因为失去女儿而痴傻的秀贞、敢于追求爱情的兰姨娘、痛失亲人的宋妈以及因病去世的爸爸。
三、城南旧事-阅读要点
本书主要讲述了5个故事,伴随着英子的成长的5个故事,也是从儿童视角的5个故事,从惠安馆到我们看海去,到兰姨娘,到驴打滚儿,最后再到爸爸的
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英子一路成长却也失去了很多东西,给人感觉充满了黑暗。
四、城南旧事-读书感悟
城南旧事体现出了英子童年的美好和快乐,从书中可以感觉到满含着怀旧的情调,作者将每一个情节,都以一种自然的、不留痕迹的手段精美地表达出来。
城南旧事充满了离别之情和对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同时也深刻的讽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并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以上就是城南旧事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的主要知识点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说知识点⼤全(完整详细)附思维导图⼩说知识点1⼩说就是以刻画⼈物形象为中⼼,通过完整得故事情节与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活得⽂学体裁。
1.⼩说得基本特点⼀般归结为三⼤要素。
(1)丰富得⼈物形象⼈物形象就是作者与读者进⾏情感交流得媒介。
作者通过所塑造得⼈物形象,描绘所处得时代,寄寓所领悟得⽣活哲理;⽽读者也往往通过⼈物形象来把握作品得主题。
(2)完整得故事情节情节就是⼩说中⽤以表现主题或⼈物性格得⼀系列有组织得⽣活事件,也就就是⼈物在⼀定时间内得⾏动过程。
⼩说得⼈物形象,总就是在⼀定得情节中得到表现得。
从这个意义上说,情节就是⼈物性格形成与发展得“历史”。
情节本⾝也就是反映社会⽣活得。
(3)⼈物活动与情节展开得环境环境就是形成⼈物性格,驱使其⾏动得特定场所。
环境包括⾃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
社会环境即⼈物活动、事件发⽣得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
⾃然环境就是⼈物活动得时间、地点、时令、⽓候、地理风貌等。
环境得描写,就是⼩说塑造⼈物形象得重要⼿段。
⼩说知识点22.理解⼩说得内容。
⼩说往往通过⼈物形象得刻画,来反映社会⽣活,表现作品主题。
理解⼩说得内容,可以从以下⼏个⽅⾯⼊⼿:(1)从⼈物形象⼊⼿,理解⼩说内容。
⼩说重在塑造⼈物,以此来揭⽰社会现实、表现作品主题。
在⼩说中,⼈物形象得塑造就是第⼀位得。
塑造⼈物形象得⼿段多种多样。
既可以作概括介绍,也可以作具体描绘;既可以描写⼈物得外貌,也可以刻画⼈物得⼼理活动:既可以描写⼈物得⾏动,也可以展现⼈物得对话:既可以采⽤细节描写,也可以插⼊适当议论:既可以正⾯着笔,也可以侧⾯烘托……⼈物描写就是塑造⼈物得重要⼿段。
⼀般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描写、⼼理描写。
肖像描写往往能表现⼈物性格与精神⾯貌。
分析作品得肖像描写,要抓住外貌特征,以及这⼀特征与⼈物性格、品⾏得内在联系。
动作描写就是指对⼈物⾏为、动作进⾏描写。
⼈物得⾏为与动作就是⼈物思想性格得具体表现,⼈物得⾏动能反映出⼈物得内⼼世界,⼀举⼀动含深意。
2024年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全国通用)小说阅读(十二)几乎每套试题的阅读题材料均来自课外,且多选自《小小说》类刊物.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
题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90%是简答,选择题、填空题极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题量一般5个左右,赋分多在15分左右,有的省市高达20分以上,预计近年年中考小说阅读命题将呈现如下情形:1.选文将进一步突出“三性”(即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以亲情友谊、团结互助、友爱和谐、道德修养、教育成长为主题,采用铺叙、对比、对话以及突变式手法创作的的现当代名家名作或具有时代气息的时文佳作将是命题的首选2.命题内容,突出考查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基本解读能力,对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的把握,始终是命题的方向和重点,对小说艺术技巧的考查将会更加灵活3.命题形式仍以主观性简答题为主,选择、填空等客观性试题进一步淡出,但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和表达的开放型试题会增加。
同时进一步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发展要素,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观照自我、提升道德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好地和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4.题量设置将保持在5-6个上,分值在20分左右。
考点一:文本赏析【考向 1 选材特点】①选材真实:选取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件,具有真情实感。
②选材典型/切题:围绕中心选取事例,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针对性。
③选材新颖:选取的材料具有时代气息/视角独特。
④选材多角度:从几个方面来叙述,全面性。
【考向 2 语言品析】(1) 遣词造句方面:长短句结合、句式富于变化、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运用反问增强语言气势(2)语言风格方面:①典雅而有韵味、含蓄凝练②清新雅洁、灵活生动活泼、③幽默风趣④富有生活气息、质朴自然【考向 3 人称作用】(1) 第一人称:①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②叙述亲切自然③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小说情节知识清单一、情节结构(一)单线结构1.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如何展开的2.倒叙:将小说的高潮或结尾部分前置示例:《祝福》在结构上采用什么记叙顺序?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3.插叙:在叙述故事中插入其他故事示例: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中“林教头沧州遇故旧”的叙述方式及作用。
4.补叙:补充与之相关的事情示例:《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作者使用什么叙述方式解释“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并分析其妙处。
答案:插叙,造成叙事的波澜,也让读者在惊异与顿悟的情感呈现中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5.平叙:同时叙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故事,又叫“分叙”示例:在《水浒传》,《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等长篇小说中都有精采的运用。
(提示:一般地说,平叙也只有在写较长的文章时才用得上)(二)复线结构1.明线与暗线:明线叙故事,暗线写主题示例:分析鲁迅小说《药》的明线和暗线,并提炼主题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
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
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
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
作者就将这明暗两线交*,结成双环连套——在本文结局的坟场上,让小栓的墓和夏瑜的墓错落地挨在一起,小栓的母亲、夏瑜的母亲又都在给儿子上坟、烧纸……《药》的主题:“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就自然而然地从坟地里奔出来了。
2.蒙太奇结构:镜头组合,立体感,省去交代与过渡示例:先秦作品《弾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使用了什么叙事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四个词,就是四个镜头,四个镜头组合起来,就形成一幅完整的古代原始人类劳动狩猎的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古代人类的劳动过程。
小说阅读思维导图介绍阅读小说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方式。
但有些人会觉得阅读小说很枯燥,可能无法专注于阅读内容,或者无法理解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一种可以帮助你理解小说并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那就是使用思维导图。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你读懂小说,并剖析小说的结构和情节。
我们将介绍思维导图及其优势、如何制作思维导图以及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来阅读小说。
思维导图介绍思维导图是一种具有层次结构的图形工具,可用于组织想法和访问信息。
它是用来表示或记录想法、概念、知识和信息的图形方式。
思维导图通常是放在一个中心主题或关键词周围的分层结构上,它用线条、图标、图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相关概念。
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读者轻松理解和记忆信息,因为它们能够帮助读者组织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更具体、更直观的形式。
思维导图制作在制作思维导图时,你需要先选择一个适当的软件。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软件可以制作思维导图,如Mindjet、XMind和Freemind等,这些软件通常提供免费或付费的版本。
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软件版本,如果你只是想简单地绘制,可以使用鲁迅笔记、为知笔记等软件,其中它们都内置去制作思维导图。
接下来,你需要遵循以下步骤来制作思维导图:1.选择主题:将小说的名称或主题放在思维导图的中心。
2.添加分支:在主题周围添加分支,每个分支都可以代表故事的一个方面。
3.连接分支:将每个分支与小说的情节或其他相关信息相连。
4.添加颜色和图标:使用颜色和图标来区分不同的分支和信息。
5.添加备注:为每个分支添加附注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在完成制作之后,你可以从整体上了解小说的结构和情节,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背后所蕴含的主题和意义。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阅读小说使用思维导图阅读小说可以帮助你更快速地理解故事的结构和情节。
以下是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来阅读小说的步骤:1.选择小说:选择要阅读的小说,并将小说的名称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
小说阅读复习思维提纲
第一节小说情节3大考点
考点一梳理、概括情节
考点二分析情节作用2题型
题型一如何解答小说中不同阶段(包括句段)情节的作用
题型二如何分析小说中典型细节或反复出现情节的作用考点三赏析情节与构思
一赏析小说情节的叙述手法
二怎样赏析小说情节的安排技巧
第二节形象考查2大考点
考点一鉴赏人物形象2题型
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整体概括与分析
题型二人物形象的局部概括与分析
考点二分析形象作用3题型
题型一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8注意3考虑)
题型二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4作用)
题型三分析物象的作用(5方面)
第三节环境描写2大考点
考点一概括环境特点一概括社会环境特点的途径
二概括分析自然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考点二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从哪些方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3、社会环境作用分析角度(人物方面主体
方面)
二具体场景描写有哪些方面的功能
第四节艺术手法——技巧运用与语言艺术
考点一赏析表达方式2题型
题型一赏析小说的描写手法(3步骤2注意)
题型二赏析小说的细节描写
考点二赏析表现手法(3注意)
考点三品味语言艺术2角度
角度一赏析人物个性化的语言(3角度)
角度二赏析作者语言风格
第五节探究题的5大考点
考点一意蕴启示类
考点二形象解读类(人物形象解读5角度)
考点三情节构思类(情节类探究2步骤)
考点四艺术特色类(艺术特色探究解题3步骤)
考点五标题效果类(4角度4注意)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1、《锄》李锐(2016年全国1卷)
2、《战争》迈尔尼(2016年全国2卷)
3、《玻璃》贾平凹(2016年全国3卷)
4、《马兰花》李德霞(2015年全国1卷)
5、《塾师老汪》(2015年全国2卷)
6、《古渡头》叶紫(2014年大纲全国卷)
7、《鞋》刘庆邦(2014年全国2)
8、《听雨》叶延滨(2014年大纲全国)
9、《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阿根廷]莱巴尔莱塔(2013年全国1卷)
10、《峡谷》阿城(2013年全国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