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急性胰腺炎治疗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93.5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心得体会第一篇:浅谈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心得体会浅谈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心得体会【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1急性胰腺炎在临床工作中是很常见的疾病。
急性胰腺炎病人所分布的科室也是很广泛,比如在消化内科、中西医结合科、肝胆胰外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都不难发现急性胰腺炎的病人。
对于急性胰腺炎病人为什么会分布在如此多的科室的问题,这与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诊治分不开。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性损害。
病因有:1)胆道疾病胆石症及胆道感染等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
由于70%-80%的胰管与胆总管汇合成共同通道开口于十二指肠壶腹部,一旦结石、蛔虫嵌顿在壶腹部,胆管内炎症或胆石移行时损伤Oddi括约肌等,将使胰管流出道不畅,胰管内高压,诱发急性胰腺炎,这也是国人中最常见的急性胰腺炎的诱因。
2)酒精酒精可促进胰液分泌,当胰管流出道不能充分引流大量胰液时,胰管内压升高,引发腺泡细胞损害,且酒精在胰腺内氧化代谢时产生大量活性氧,也有助于激活炎症反应,进而促进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这也是欧美国家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诱因。
3)代谢障碍高甘油三酯血症(>11.3mmol/L)与急性胰腺炎有病因学关联,可能与脂球微栓影响微循环及胰酶分解甘油三酯致毒性脂肪酸损伤细胞有关。
4)胰管阻塞、十二指肠降段疾病、手术或创伤、药物。
5)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
6)其他。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通过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家族史,既往病史,酒精摄入史,药物服用史等。
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腹痛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位于上腹部,常向背部放射,多为急性发作,呈持续性。
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
体征上,轻症者仅为轻中上腹部压痛,重症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腹水,Grey-Turner征,Cullen征。
辅助检查:1.血清酶学检查:血淀粉酶:(40-180U/dl),大于500U/dl有诊断意义;尿淀粉酶:(80-300U/dl),大于300U/dl有诊断意义;血清淀粉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尿淀粉酶变化仅作参考。
急性胰腺炎50例诊治体会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治疗案例,总结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规律。
方法合理的药物治疗配以支持疗法和手术治疗。
结果50例急性胰腺炎全部康复,治疗效果较佳。
结论笔者认为诊断准确、合理的营养方案十分重要。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案例消化疾病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内胰酶被激活而发生胰腺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欧美国家对此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统计,我国尚无,从发病机理来看,胰腺炎多是因为胆道疾病、酗酒、暴饮暴食等导致。
笔者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前后治疗约50例急性胰腺炎,偶有心得,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案例资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
年龄最大65岁,最小19岁,平均34.6岁;饮酒诱发者18例,其他分类特征不明显。
重症15例。
1.2 临床症状急性胰腺炎一般有以下临床症状: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黄疸、休克等。
其中腹痛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多是上腹部痛,腹痛在发病3天内最为剧烈,一般可以延续3-7天。
约有90%的病人发生恶心呕吐现象,呕吐多伴随着腹痛发生,而且很多持续很久。
腹胀也是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主要症状,可持续2-7天。
急性胰腺炎病人多伴随发热症状,但是发热程度不高,很少有超过38.5℃,一般可持续3-5天。
1.3 发病机制原理根据《实用消化病学》所归纳,急性胰腺炎发病原因可以确定为了8类:梗阻因素、药物因素、代谢因素、创伤因素、感染因素、血管因素、先天因素、其他因素等。
我国有学者统计,与胆道病有关的占40-50%,与饮食有关的占30%-35.7%,还有占10%的尚不知道原因。
从胆道病因素来看,主要是胆总管与胰管的解剖关系比较特殊,他们的分泌物在进入十二指肠之前要公用一部份管道,因此很容易发生胆汁倒流进胰管的症状,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病。
导致这种倒流现象主要是胆结石阻碍胆汁分泌,从而增加了胆管压力,并超过了胰管。
2方法2.1 诊断方法对于急性胰腺炎,实验室检查多进行血液检查,酶类测定。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效果。
方法: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患者预后得以改善,患者住院次数减少,生活质量更有保障,同时降低了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减少了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值得参考。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就急性胰腺炎而言,其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急腹症,该疾病的发病时间短,病情发展较为迅速。
并且该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便是由于胰腺酶在患者的胰腺中被激活,从而实现组织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情况[1]。
急性胰腺炎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事件,患者很容易出现胰腺周围感染以及多器官损伤的并发症。
并且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患者很容易出现病死的情况。
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工作,往往是对其实施相应的营养支持以实现对患者机体环境的稳定,避免患者出现免疫力低下的情况[2]。
营养支持在此类患者的治疗工作中是极为重要的。
早期的营养支持已经获得了较多人员的认可,然而,对于该项治疗工作的最佳治疗途径以及治疗时机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认知[3]。
现有的研究已经证明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此类患者的治疗工作中优势较大,并且对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治疗工作中也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感染几率,使得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情况大大减少,降低了该疾病的病死率。
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措施,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
10921092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hi n es e M e di c i ne M o der n D i s t anc e Ed uc at i on of Chi n a第6卷第09期2008年09月急性胰腺炎是常见急腹症,本病由于胰腺组织受自身外分泌的消化作用及自溶,导致胰腺水肿、出血和坏死,部分病例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
急性胰腺炎虽然是一种内、外科常见的急性腹痛症,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复杂,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症病人容易漏诊,重症病人可迅速出现休克以至死亡。
因此,在临床上,对本病亦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符合2002年泰国世界胃肠病大会发表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30例,女50例,发病年龄16~80岁,以41~60岁发病率最高,占50.9%。
就诊时间为1小时~20天,平均住院18.8天。
本组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78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2例,多由以下病因引起,如本组80例中,与胆道疾病有明显关系者27例,其中胆囊炎和胆石症6例,胆道蛔虫症11例;饱餐后25例;饮酒后6例;外伤后发病者1例;腮腺炎3例;病因不明者24例。
1.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出现频率依次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休克及重要脏器衰竭,其中腹痛为100%,但腹痛的程度有明显差别,而且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病人腹痛可表现为多样性,同一病人可有持续性痛,阵发性痛,痉挛性痛及胀痛。
腹痛亦可表现为多部位,可同时合并上腹痛、肩腰部痛等。
表现疼痛部位不固定,但多表现为中上腹偏左痛,部分病人有明显放射痛,易在诊断上造成困难。
本组病例中有5例表现脐周痛。
本组中有18例病人无腹部压痛,而其他指标均符合胰腺炎的诊断。
38例有发热,多为中度发热。
出现高热者,多伴发其他并发症。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症病人容易漏诊,重症病人可迅速出现休克以至死亡,临床医生一定要全面考虑,切忌以点概全。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附6例报告)发表时间:2010-08-26T17:25:49.7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朱秀莲[导读] 急性胰腺炎水肿型一般主张非手术治疗,我们采用禁食。
胃肠减压,解痉止痛、抗生素联合治疗疗效满意。
朱秀莲(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东海医院龙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001)【中图分类号】R6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288-01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病,我们以1991年~1996年收治6例,全部治愈,现将临床治疗体会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46.2岁。
1.2症状与体征:临床表现主要有剧烈腹痛,以上腹部或偏左为主,向背部和腰部放射,伴恶心呕吐,体检: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以上腹部为明显,肠鸣音减弱,其中2例有巩膜黄染,脉细,血压下降早期休克表现,化验室检查血淀粉酶:591.1~1069.2°,尿淀粉酶:3067.7°~5572.7°,血象:WBC14.0×109/L~21.8×109/L,NO.80~0.90。
1.3治疗结果:本组6例全部治愈。
治愈率100%,平均住院14天。
2 讨论2.1发病因素:本文报告6例均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病史,其中2例因饮酒、4例暴饮暴食为诱因。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胆汁分泌增加,继发胰腺损害,胰管梗阻致压力增加,使胰液外溢,是造成急性胰腺炎的原因。
2.2病理分型:一般分为水肿型、出血坏死型两类。
2.3治疗方法:(1)抑制胰腺分泌:①禁食减压:轻症仅禁食,重症禁食加胃肠减压。
病情好转后逐渐进食,先给少量果汁、糖水,后增加米汤,逐渐过度到粥,软食,蛋白质逐渐增加。
②药物:迷走神经阻滞剂:654-2,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呱。
(2)抑制胰酶活性;抑肽酶或5-Fu。
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内科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7-09-06T11:39:05.8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作者:候会荣[导读] 急性胰腺炎是医院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多是由于暴饮暴食、大量饮酒、胆石症等原因而致病。
(四川省地矿局四0五医院四川成都 611830)【摘要】目的:就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内科护理体会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内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的抑郁得分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缓解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或者避免出现抑郁现象,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内科护理;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265-02急性胰腺炎是医院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多是由于暴饮暴食、大量饮酒、胆石症等原因而致病,临床特点是血胰酶增高、急性上腹痛、发热、呕吐、恶心等,轻则出现胰腺水肿,重则会出现胰腺出血坏死,并且还有可能会继发休克、腹膜炎、感染等。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务必要基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沟通。
?本文就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内科护理体会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内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最小年龄为36岁,最大年龄为88岁,平均年龄为(65.3±5.6)岁,其中25例患者是由于暴饮暴食而致病,20例患者是由于大量饮酒而致病,30例患者是由于胆石症而致病,5例患者是由于其它原因而致病。
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的年龄、病情程度等均不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
重症急性胰腺炎86例治疗体会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我院4年收治的86例SAP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
结果本组86例,内科综合治疗治愈70例,手术治愈8例,死亡8例,包括2例术后死亡。
结论SAP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
【Abstract】Objective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SAP(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treatment.Methods Review 86 SAP cas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 past 4 years.Results In all 86 cases,70 patients were cured by medical,8 patients were cured by surgery,and 8 patients were dead,including one after operation.Conclusion For SAP treatment,nonoperative method is the first choice,and operative method can be used in sometime.【Key words】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Surgical treatment;Internal medicine treatment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严重急腹症之一,其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死亡率高达14%~30%[1]。
我们采用个体化、阶段化的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或手术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我院从2004年8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SAP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回顾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男48例、女38例,所有病例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确诊,均符合《内科学》(第7版)重症胰腺炎诊治标准[2]。
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体会目的对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选择好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适应症,将保守适应症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以减少由急性胰腺炎产生的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选择13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109例为保守治疗组。
30例为手术组,手术组患者采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腹腔引流等相应手术方式。
结果手术治疗30人,死亡0人。
保守治疗痊愈有109人,死亡1人。
结论选择好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然后再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1],就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急性胰腺炎;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原因造成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伴或不伴有全身并发症的一种急症[1]。
为更好了解急性胰腺炎以探讨该病有效诊治方案,收集了我院临床收治的13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现做相关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2015~2016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139例,其中男75例,女64例。
这些患者年龄全部都在11~89岁,平均52岁,对这些患者全部都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
1.2 治疗方法给予保守治疗的有109例,给这些患者给予给予吸氧、禁食、胃肠减压并且给患者补充血容量,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使用抑制胰腺外分泌药物给予患者的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与维生素等的内科治疗方法。
经过手术治疗的30例。
保守治疗:(1)吸氧、禁食、胃肠减压[2];(2)早期体液复苏:补充液体、抗休克、纠正水电平衡,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预防治疗低血压、维持循环稳定;(3)使用抑酸、抑制胰腺分泌药物(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等);(4)针对胆源性胰腺炎在早期選择性地使用抗生素:一般选取广谱抗生素,这种抗生素能通过血胰屏障;(5)肠外营养供给:防止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减小患者机体的消耗、改善患者的负氮平衡,从而使患者体内黏膜抗损伤和修复的能力提高。
82例急性胰腺炎护理体会摘要】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如何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
实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专业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仔细的临床观察,严密的技术操作是实现医疗的基本保证,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护理急性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1]。
其发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现将2011年3月~2007年4月治疗急性胰腺炎82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82例,男57例,女25例;年龄16~78岁,平均50岁;住院3~43天,平均15.8天。
发病原因:胆道疾病44例,饮酒、暴食26例,高脂血症7例,病因不清5例。
1.2 临床表现患者均有发热、腹痛、腹胀,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呕吐,均有上腹压痛、反跳痛,血、尿淀粉酶均明显高于正常值。
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2]。
B超或CT检查发现胰周有渗出液45例,胰腺坏死18例。
出现全身并发症8例,假性囊肿9例,胰腺脓肿1例。
1.3 治疗包括禁食水、保留胃管、间断胃肠减压、管喂中药、中药保留灌肠、抑酸、抑制胰腺分泌、补液、补充水电解质、抗感染、对症及营养支持等治疗。
1.4 结果 82例中痊愈40例(48.78%),明显好转25例(30.49%),好转12例(14.63%),转手术3例(3.66%),死亡2例(2.44%)。
2 护理体会2.1 疼痛护理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
安慰患者,让患者了解腹痛是本病的一个症状,治疗后会逐渐缓解。
教会患者放松技巧,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必要时遵照医嘱合理使用解痉药。
2.2 观察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103例体会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变化较快为特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在以腹痛收入住院病历中,而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住院率,特别是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有逐年增加趋势。
而重症胰腺炎病人预后差,治疗棘手。
其治疗方案的选择——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历来争议较多[1]。
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103例胰腺炎患者,运用西医治疗为主,辅以中药清胰泻热汤治疗。
获得一点经和教训,愿同道们分享。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32例、女性71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7岁,根据胰腺炎轻重和有无胆道梗阻分为4类:轻症非梗阻型、轻症梗阻型、重症非梗阻型、重症梗阻型。
轻症非梗阻型(26例)例轻症梗阻型(34例)重症非梗阻型(28例)重症梗阻型(15例)住院时间12—35天,平均17.5天。
1.2内科合并症糖尿病22例,高血压34例,高冠心病7例慢性梗阻性肺疾病9例,同时有上述疾病2种以上18例。
1.3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诊断分析标准[2],其诊断和分型依据为:(1)有急性胰腺炎症状和体征,特别是腹痛伴(或不伴)黄疸、寒战高热、腹膜刺激征、微循环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
(2)血尿淀粉酶升高。
(3)血清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异常。
(4)BUS、CT 或(和)MRI(或MRCP)等检查提示胰腺肿大、密度不均、包膜水肿增厚或(和)胰周积液、囊肿、脓肿,胆囊结石或(和)肿大、胆总管扩张或(和)结石。
(5)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
本组病例胆总管下段狭窄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例。
2方法2.1西医治疗2.1.1体液补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维持循环稳定、改善微循环、预防和防治低血压,加强监护治疗。
2.1.2胰腺休息疗法: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液分泌和胰酶活性治疗,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在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应用,奥曲肽用法:首次剂量推注0.1mg,继以25μg-50μg/h维持治疗。
急性胰腺炎诊治体会(附70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AP临床资料。
结果:64例治愈,治愈率为82.5%;6例死亡,其中2例手术,4例保守治疗。
随访9个月,其中8例复发。
结论:AP病情凶险。
针对原发病因,强调早期非手术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手段积极治疗原发病。
【关键词】AP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液体复苏(FR)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6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255-02急性胰腺炎(AP)是外科一种常见和重要的急腹症,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20%以上。
据2012年“修订版”亚特兰大标准更新将AP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和SAP。
我院普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AP患者7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70例患者中,其中男性56例,女性24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64岁)。
发病至入院确诊时间为2h-10d。
其病因中胆源性51例,酒精性6例,高脂血症性9例,高钙血症2例,药物性2例。
且患者均为首次发病。
2临床表现及诊断患者均已上腹痛为首发症状,胰头部位的疼痛表现在右上腹,胰体表现在上腹正中,胰尾则在左上腹;例52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55例入院后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3倍正常值;45例胰腺CT提示炎症改变;15例患者出现黄疸;发热患者55例,体温在38.0℃-38.8℃之间;15例患者伴有糖尿病病史。
入院后根据临床表现及胰腺CT及各项化验室检查诊断为MAP:49例(70.0%),MSAP:9例(12.8%)和SAP:12例(17.1%)。
3治疗方法3.1非手术治疗:(1)液体复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加强监护治疗。
在最初的24小时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出现对于预测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SIRS的持续更为重要[1]。
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5-04-09T16:21:18.3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3期供稿作者:马香山[导读] 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
马香山(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藏医院外科 733299)【摘要】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护理后的情况。
对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采用西医、藏医药结合治疗时进行以基础护理为重点,配合心理护理、胃肠减压等综合护理措施。
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采用西医、藏医药结合治疗的同时,采取合适的护理能提高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
【】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329-02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病变,而且是涉及多个脏器的全身性疾病,其重型者,常引起休克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急性胰腺炎藏医学中称“协玛病”,是因“龙”、“赤巴”、“培根”三者出现平衡失调而引起。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抗生素、生长抑素、中(藏)医药的应用,治愈率有了很大提高。
我院自2009~2013年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采用西、藏医药结合治疗,以基础护理为重点,配合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疗效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现将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6例中男性64例、女性22例,有饮酒或暴食暴饮病史的64例,占74%,胆道病史的患者16例,占19%,由内镜逆行胰管造影后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占2.3%,其他原因引起的4例,占4.7%。
8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腹痛发作,伴腹膜刺激征、血、尿淀粉酶升高。
其中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的患者77例,占89.5%,伴发热、黄疸及出血征象的患者6例,占7%,休克及脏器衰竭3例,占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