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6-11-04T14:27:28.027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作者:郑刚

[导读] 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乌司他丁联合善宁进行治疗效果显著,适合临床推广。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新疆喀什844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乌司他丁联合善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内压、lgA、DAO、IL-6和血浆D-乳酸水平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乌司他丁联合善宁进行治疗效果显著,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乌司他丁;善宁

【中图分类号】R4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381-01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较为凶险的疾病,该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中以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通常采取常规的抑酸、止痛和胃肠减压等治疗,但是临床疗效并不显著,经研究发现,采用乌司他丁和善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1]。因此,本文研究了乌司他丁联合善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详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2004年制定的关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有心、肝、肾等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已使用过甲磺酸加贝酯或降钙素的患者、排除妊娠期妇女。将两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38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65岁,平均年龄为(44.16±3.27)岁,病人从发病至入院就诊时间最短2h,最长70h,平均(36.87±1.18)h。

观察组: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5例,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65岁,平均年龄为(44.82±3.79)岁,病人从发病至入院就诊时间最短2h,最长72h,平均(7.02±1.78)h。

观察组和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一。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在患者入院后,嘱咐患者禁食,并给予患者维持酸碱平衡、抗生素控制感染、抑制胰液分泌以及胃肠道减压等治疗,在实施以上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鼻肠管营养支持。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善宁治疗,其中乌司他丁剂量20万U,将其加入25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水中静滴,每12h一次,善宁剂量为0.1mg,每8h一次,两药均连用两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比较其治疗后48h腹内压、免疫球蛋白A(lgA)、血浆二胺氧化酶(DAO)、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浆D-乳酸水平。并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用%表示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用()表示两组患者的腹内压、lgA、DAO、IL-6和血浆D-乳酸水平数据,采用t检验,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当P<0.05时,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腹内压、DAO、IL-6和血浆D-乳酸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lgA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一。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一种全身剧烈炎症反应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大量胰酶的释放和激活作用,导致患者胰腺本身以及周围的组织坏死,坏死组织与毒物的吸收所造成[2]。患者在病理状态下时,其炎症因子会参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会引起患者出现全身急性炎性反应综合征,从而引发患者多种器官功能遭到损害。因此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急需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