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一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一课时、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教学目标:懂得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表现,提高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教学过程:经过人类长期的艰辛劳动,意识在改造自然中的作用已显示出巨大的威力。
现在的天空,“昨夜星辰”又添了新客。
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悠然在转动、在运行。
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河、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
现在的海洋,下有电缆连五洲,上有轮船驶八方,海岸之间架起了桥梁,海底隧道正通行着车辆。
人们还有意识地利用天上、地面、地下的自然资源,制造了数不清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些,都是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取得的成果。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1、人区别于物的特点:人具有自觉能动性。
人的自觉能动性,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2、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⑴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想)①把握事物的外部现象和本质规律人类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在,人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价值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发现②指导人们的活动人类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还表现在,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而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例如:番禺兴建了一些著名的人造旅游景点。
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做)①按规律改变自然物、创造新事物、创造社会关系例如:克隆羊②利用规律例如:厄尔尼诺现象的利用目前可通过利用大气海洋流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科研,通过计算机可以对此现象提前预报3—6个月,甚至1年,减少这种异常现象的破坏。
⑶精神状态(即决心、意志、干劲等)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教学内容: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教学目标:1、识记现象和本质的基本含义2、理解现象和本质的就辩证关系3、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教学重点:分析现象揭示本质的意义教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课件显示课题)复习上一课的知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提问: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哪些属于感性认识哪些属于理性认识:刘翔跑的飞快;万有引力定律;苹果落地;“三个代表”思想;地球公转导致四季更替。
从学生回答中归纳出: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导出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想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一、本质和现象的含义举例:中国古代有则神化……才能有自觉的行动请学生说说雷电产生的原因?解释: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本质是云中放电。
从而归纳出本质和现象的含义。
(课件展示)1、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和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2、现象: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运用:请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并分析它们的本质(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提问:请同学们分析下列四种现象有何不同(课件展示)1、秋天到了,树叶的颜色变黄了2、我们看见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围绕着地球转3、在哈哈镜中看见自己变形的影像4、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分析:第一种现象真实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而其他三种则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而是歪曲了事物的本质。
(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具体解释这三种现象,从而引出真象与假象的含义)真象:正面的直接地反映本质的现象(课件展示)假象:从反面歪曲的表现本质的现象(课件展示)二、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1.区别用雷电现象的例子逐条进行分析教材中列举的三点区别,在此可将规律加到一起进行比较协助学生完成分析表格(课件展示)2.联系同样可运用教材上雷电现象的例子分析云中放电表现为雷电现象,雷电现象则是云中放电的表现……说明本质与现象互相联系相互依存(课件展示)思考:下列现象是如何反映本质的: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第三节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一、本质和现象
现象包括真相、假象
1、现象:是人们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的东西;
2、本质:是存在于现象内部,贯穿在各个方面现象之中的内部的稳定的东西;
3、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⑴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的
①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能够被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本质隐藏于事物的内部,它是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②现象是丰富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事物中一般的,共同的,较深刻的;
③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却是比较稳定的。
⑵现象与本质是统一的
①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离开现象的本质;
②本质是现象的根据,任何现象都从特定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没有离开本质的现象;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正确认识事物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
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2、因果关系:引起和被引起,决定和别决定的关系;
3、因果关系的特点
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⑵在时间上是有时间顺序的,即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4、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