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服用织物热防护性能测试分析与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739.09 KB
- 文档页数:6
织物阻燃检测报告1. 引言织物阻燃性能是指在受到火源烧烤时,织物的燃烧程度和扩展速度。
为了确保织物产品的安全性,进行阻燃性能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2. 检测标准织物阻燃性能的检测通常依据国际或国家标准进行。
常见的织物阻燃性能检测标准包括ISO 6940、ISO 6941和GB/T 5455等。
3. 检测设备进行织物阻燃性能检测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
常见的织物阻燃性能检测设备包括燃烧性能测试仪、热辐射源等。
4. 检测步骤织物阻燃性能检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4.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待检测的织物样品。
样品应符合标准要求,并保证取样的代表性。
4.2 取样品从样品中取得适当的大小,并确保样品表面没有瑕疵或污渍。
取样时应注意避免样品的任何损坏。
4.3 燃烧性能测试将取得的样品放置在燃烧性能测试仪上,设置好测试参数,如燃烧时间和温度等。
点燃样品并记录燃烧过程中的数据,如燃烧时间、火焰高度等。
4.4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进行织物阻燃性能的评估和分析。
比较样品的燃烧程度和扩展速度,判断其阻燃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 结论综合以上测试结果和分析,得出织物的阻燃性能结论。
如果样品的阻燃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则可认定该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反之则需要进一步改进。
6. 参考文献列出本文中引用的相关文献和标准,以供读者参考。
7. 致谢对参与织物阻燃性能检测的人员和机构表示感谢,并对其付出的努力和支持表示赞赏。
结语织物阻燃性能检测报告是确保织物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通过严格遵循检测标准和采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可以准确评估织物的阻燃性能,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提高织物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热防护服防护性能测试评估方法热防护服是指对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体进行安全保护,从而避免人体受到高温伤害的各种保护性服装,它主要用来减少热在人体皮肤上的积聚,从而保护皮肤不被烧伤或灼伤。
因此,许多安全防护行业要求职工工作中须穿着防护服装,以防高温辐射。
即使在穿着防护服装的情况下,在极高温环境中人体也有可能被高温灼伤皮肤,因此,很多研究者就热防护服装和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已研制出小规模(Bench—top tests)测试、火人测试及美国伍斯特军事学院的热属性评价装置(Thermal Properties Test Fixture,T阳F)¨J,用来评价各种热危险环境下织物或服装的热防护性能。
从国外所述文献[8—11]来看,定量的评价热防护服装的热防护性能过程中,需要运用皮肤传热模型,并结合Henriques皮肤烧伤方程,才能得到人体皮肤达到二级烧伤所需时间t:,但是所有的皮肤传热模型都是基于如下的Pennes传热方程建立的:从物理学与生理学来说,Pennes皮肤传热方程的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瞬间的高温传热过程中。
实际上,该模型是在基于经典的Fourier热流定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也就是隐含着这样的一个假设,即认为介质中的热传播速度无限大,这就相当于只要介质内某处温度发生变化,就会瞬间引起另一点的温度变化,然而对于像人体皮肤这类生物组织来说,热量从一点传输到最近一点需要对热扰动响应作出反映的松弛时间丁H3。
,因此,在评价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时,需要考虑到皮肤组织传热速度有限的因素,以使烧伤预测值更接近实际皮肤烧伤结果。
笔者介绍一种新型皮肤传热方程,即考虑了热量在皮肤传递速度有限的热波皮肤模型来测量皮肤的烧伤度,从而以此热防护服用织物层下皮肤烧伤级别来评价织物的热性能。
首先,通过模拟皮肤器表面的热电偶测量模拟器的温度,通过将温度值代入Diller法则公式决定皮肤模拟器吸收的热量值;然后,再将得到的热量值作为热波皮肤模型的边界条件预测皮肤基面温度,结合Henriques皮肤烧伤模型得到皮肤二级烧伤的时间;同时还比较了运用Pennes皮肤模型与TWMBT模型预测皮肤烧伤时间与皮肤温度变化的结果。
纺织品遮热性能的表征及其评价
随着人们提高了安全意识,纺织品遮热性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通常情况下,纺织品的遮热性能是指纺织品对热辐射的遮蔽作用。
纺织品遮热性能也可以表现为热阻率、传热系数、抗热性能及其他性能。
本文将论述纺织品遮热性能的表征及其评价。
首先,热阻率是纺织品遮热性能表征的一个重要指标。
热阻率取决于纺织品厚度、材料材料、结构等因素,通常可以通过标准测试法得到热阻率的具体数值。
热阻率可以反映热源和热量的热交换情况,也可以反映纺织品遮热性能的强度。
其次,传热系数是纺织品遮热性能的另一个主要指标。
传热系数取决于纺织品的内部构造,以及热源外部环境能量状态的改变。
通常情况下,传热系数越低,纺织品遮热性能越强。
此外,抗热性能也是纺织品遮热性能表征的一个重要指标。
抗热性能是指纺织品整体遮热性能的一个耐久性能,受到纺织品的厚度、材料成分、结构和缝纫技术等影响。
抗热性能不仅可以反映纺织品的遮热性能,而且可以反映热源长期存在时纺织品对热传导的耐受性。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指标可以反映纺织品遮热性能,如热驱动力、热阻增加率、热传导性能和蒸发性能等。
纺织品遮热性能的评价原则是基于纺织品遮热性能表征指标的
变化趋势,以及纺织品的使用要求。
一般而言,纺织品的遮热性能越好,热阻率、传热系数和抗热性能均达到较高水平,其他指标也达到相应的要求。
总之,热阻率、传热系数和抗热性能是纺织品遮热性能的表征指标,而纺织品遮热性能的评价原则主要是基于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纺织品使用场合的要求。
只有全面考虑各种指标,才能准确评价纺织品遮热性能,从而满足人们对安全的需求。
纺织品阻燃性能的测试及综述1 前言火灾是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破坏经济建设的重大灾害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亡。
发生火灾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人们在工作、生活的环境中使用了大量的可燃性材料,其中纺织材料引发火灾的几率很大。
据统计,由于纺织品不阻燃而引起的火灾约占火灾发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因此为减少由纺织品造成的火灾,研究纺织阻燃技术、开发阻燃纺织品、制订阻燃纺织品应用的规范及有关政策就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许多国家已经把阻燃性材料和产品的阻燃要求作为立法规定,竞相开发了阻燃纺织材料和许多适用于纤维及织物的阻燃剂。
与此同时,测定纤维及织物燃烧性能的方法及测试仪器应运而生,确定阻燃标准和测试方法成了阻燃材料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阻燃性能的测试在阻燃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国常用的阻燃测试方法有垂直燃烧法和氧指数法两种。
本文结合国内外阻燃测试方法和标准简要介绍纺织品阻燃性能的一些测试知识。
2 阻燃纺织品的发展近年来,国际上对纺织品的阻燃要求越来越高,规定越来越细,而且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旅游、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阻燃纺织品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如俄罗斯开发了以“Fire-Stop”命名的一种新的阻燃纺织品,特别应用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地方,如室内装饰材料,以及在大厅、学校等公共场所使用的面料。
阻燃纺织品在我国同样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开发潜力巨大。
据统计,我国对阻燃防护服的需求一直有相当的数量,单就消防、冶金两个系统而言,每年需要阻燃、耐热防护服40 万套;水电、核工业、地矿等部门和其他从事特殊环境的行业, 年需耐高温阻燃工作服200万套。
随着我国旅游业、装饰业的发展,阻燃装饰织物的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加。
预计每年大中型公共建筑、商业网点、新建住宅等需要的地毯、墙布、窗帘、帷幔、家具布等装饰工程量将达到几十亿元。
此外,运输业的发展要求飞机座椅软垫的配套材料均需具有阻燃性能。
防护服阻热性能关系详解热防护服是各类防护服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之一,可以保护人体免受各种热的伤害,如对流热、传导热、辐射热等,它必须具有在高温下保护人体的功能,因此,它的热防护性能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用于热防护服的外层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对于防护服的整体热防护性非常重要。
TPP值是织物对热辐射和热对流综合作用的热防护能力,它可以直接反映试样的热防护性能。
本文通过TPP实验测试,就织物燃烧前后质量损失、厚度、面密度与TPP值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实验部分1.1材料选择13种可用作热防护服外层的织物。
织物成分、比例、组织结构、厚度及面密度等参数见表1。
1.2测试方法TPP实验已得到了ASTM、ISO及NFPA的认可。
这种测试方法是将试样水平放置在特定的热源上面,在规定距离内,热源以2种不同的传热形式———热对流和热辐射出现。
置于试样另一侧的铜片热流计可测量试样背面的温度。
要求火焰与试样直接接触,使到达织物表面的热流量达到84kWm2,用试样后面的铜片热流计测量其温升曲线并与Stoll标准曲线比较得到二级烧伤所需时间t2,并与暴露热能量q相乘得TPP值,其计算式为TPP=t2q(1)式中:q为规定辐射热流量(84kWm2);t2为引起二度烧伤所需要的时间,s。
采用CSI-206热防护性能测试仪,按NFPA1976标准测试TPP值。
试样尺寸为150mm×150mm。
对13种面料进行测试,总热流量为(83±4)kWm2,燃烧时间设为20s(根据经验设定)。
测定燃烧前后织物的质量,然后计算各试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公式为质量损失=(燃烧前质量-燃烧后质量)燃烧前质量×100%(2)2实验结果与分析2.1质量损失及织物参数与TPP值的关系13种试样的TPP实验结果见表2。
可以看出,除Nomex472外,其余各织物的TPP值都在10以上,热防护性最好的是预氧化纤维织物,TPP值达到了16.5,所以,除Nomex472外,其余织物都可考虑作为热防护服外层织物。
消防服热湿舒适性的客观评价崔琳琳【摘要】通过人工气候室受控环境中暖体假人试验,对现役消防服和新款3层结构消防服进行热湿舒适性客观评价,在模拟消防服实际穿着环境条件下,进行整体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能评价指标的测量,从而获得消防服穿着状态下服装微气候的温度、相对湿度及服装湿阻.结果表明:新款3层结构消防服的透湿性能较现役款4层结构消防服有所提高,其热湿舒适性得到改善.【期刊名称】《国际纺织导报》【年(卷),期】2016(044)012【总页数】4页(P48,50-52)【关键词】消防服;客观评价;热湿舒适性;暖体假人试验;气候室受控着装试验【作者】崔琳琳【作者单位】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正文语种】中文在功能性服装及面料的研发和贸易中,对舒适性的科学评价极其重要。
香港理工大学范金土教授[1]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暖体出汗假人——Walter,实现了人体出汗状态下,服装热阻和湿阻的模拟测试,主要用于模拟人体、服装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湿交换过程。
暖体假人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进行连续试验,是服装热湿性能测试的理想设备,其应用便于对服装整体或局部的热学性能参数进行随时测量,为服装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改进设计提供试验依据。
按用途可将假人分为火人、暖体假人、出汗假人、变温假人和体温调节假人等[2]。
火人主要用于测试服装的热防护性能;暖体假人主要用于测试服装热阻,以评价服装的非蒸发散热性能,但仅测试服装热阻还不能反映服装的热湿性能,因为人体出汗会引起蒸发散热,因此还需用出汗假人来测量服装的透湿指数。
服装湿阻是影响服装热湿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3]。
人体出汗前,所散发的水汽是通过潜热即不显汗的方式转移的。
当人体处于舒适状态时,人体有1/4的蒸发散热量是以潜热形式进行的,但大运动量状态下,当人体的散热量与其产热量无法平衡时,人体将依靠出汗排热,而服装的透湿阻力是影响蒸发散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于消防服装的特殊功能性,其舒适性取决于服装的透湿性和散热性,因此消防服的透湿性能决定了消防服的热湿舒适性。
消防服多层织物系统的组合构成与性能摘要;消防服多层织物系统的组合构成与性能摘要:消防员灭火救护服饰热防护服的一种,它专用于第一时间内用于保护消防员的人身安全。
所以其不仅仅只是一种救援设备也是保障消防队伍不受火灾侵害的防火用具,本文基于消防多层植物系统组成与性能加强分析了解消防服多层置物热隔热性能状况,对单层置物的防护性能以及有数十种植物的防护性能类别作出阐述,得出结论就单层成分相同的植物而言,热防护系数与织物厚度面密度存在着正相关,而在多层组织植物中,外层防水渗透性和内部的隔热层,舒适层之间的样品差别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后续的消防服多层置物防控性能而言,也必须选取合适材料,实现消防服构。
建关键词:消防服多层织物系统;组成构成;引言;隔热性能对于消防服目前的评价,国内外已经制定了相应的产品评价标准,如美国nfpa1971消防服防火评价标准,就对于消防服的防火评价特性做出了分析,而在我国,根据乡防腐材料的差别,消防服材料通常采用的是多层植物所组成的材料,其中外层织物与火源进行接触,阻燃性的外层织物基本要求是防止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入,且能够实现人体的湿气和汗的透出,隔热层需要具备较强的隔热和防辐射能力,舒适陈泽提供的抗阻性,耐热性,抗湿性,所以对于消防服的控制,目前的需求也在植物碱增多不同植物的性能有所差异,对于植物的具体使用点也应该反映出其不同。
1研究方法消防服基于各种热房户型能,它取决于多层织物系统中的基本植物性能,以及后续的之物配合状态,按照两部方法,对于植物基本性能做出测试,了解到植物特点,并随之物的的特性做出分析,认识到这些食物的差别,筛选出多层植物,再确定已有的单层置物之后,采用多分子多水平的正交表设计方法,并用各种组合方案进行测试,确定出最优化的测试方案,由于隔热性能和透视性能是消防服的必备功能,同时他也是多层植物系统中的综合体,所以多数时候也将其当做第二部的考察指标。
二、消防服多层织物性能测试实验.(1).试样各层式样均来自于国内消防服产品中使用的一些植物内容,其具体特征构成状况也有所差别,其中a1到诶什为外层织物试样币一道必三维防水植物式样,c1到c5为隔热层植物式样,根据这样些植物式样的差别进行使用也具备一定的使用意义能够在测试过程中做好及时控制。
消防服的老化及其寿命评估研究进展谭欣欣;崔志英【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消防服常用材料芳纶纤维及其织物在热辐射、水分、紫外辐射、机械力作用、化学试剂等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其形貌、结构和性能3个方面的老化研究进展,以及现有的消防服剩余寿命评估方法,指出需同时考虑多种复合环境因素对老化影响的复杂性,挖掘更深层次的微观寿命特征.从微观结构着手,结合消防服面料的老化机制研究寻找更为有效的剩余寿命表征参数,从而得出非破坏性准确预测消防服剩余使用寿命是未来消防服研究的方向.【期刊名称】《毛纺科技》【年(卷),期】2018(046)005【总页数】5页(P88-92)【关键词】消防服;老化;寿命评估;微观结构【作者】谭欣欣;崔志英【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00051;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51;东华大学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00051;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41.731我国消防人员众多,消防装备作为必须消耗品,其需求量很大。
经过对消防队调研得知目前我国消防服报废机制模糊,主要依靠手感、色差等经验方法判断,可靠性低,威胁着消防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由于消防服材料为高性能纤维,成本较高,盲目报废会浪费国家资源,也造成环境污染。
使用寿命是消防服一个非常关键与重要的指标,对其进行评估尤为重要。
如果未达到消防服的寿命期限而提前报废会造成资源浪费,而超期使用则会给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及消防任务的可靠性进行带来严重的隐患。
因此,对消防服进行老化程度诊断对于消防员安全保障、提高资源利用率有着重要意义。
消防服的外层直接暴露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相对于其他各层更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出现老化问题的主要部分,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消防服常用外层织物及纤维进行研究。
1 芳纶纤维老化理论消防队员没有特定的工作环境,日常救援工作是在各种环境中进行:从较低热辐射强度的暴露环境到相对罕见的极端热暴露环境。
常用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方法概述摘要:对织物阻燃性能的评价,其测试方法有多种。
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纺织品阻燃性能的燃烧试验法、锥形热量计法、限氧指数法、热分析法等主要测试方法及其原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纺织品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满足舒适保暖,对其功能性也提出了需求。
就企业而言,提高纺织产品的功能性,能显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有效的实现经济效益,同时推动我国纺织行业向高端技术发展。
面对近年来火灾发生越来越频繁的报导,阻燃防护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纺织品的防护性功能之一,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在国内外都有很多,但一般都是从纺织品的可燃性和燃烧性这两方面加以考虑,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阻燃织物的热分析和扫描电镜的使用也成为了当前阻燃性能测试的主要方法之一。
1.1 燃烧试验法燃烧实验法,主要用来测定试样的燃烧广度(炭化面积和损毁长度)、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
一定尺寸的试样,在规定的燃烧箱里用规定的火源点燃12s,除去火源后测定试样的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
阴燃停止后,按规定的方法测出损毁长度。
根据试样与火焰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垂直法、倾斜法和水平法。
垂直法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测定方法。
这类实验比45°方向、水平方向燃烧更为剧烈。
垂直燃烧实验又分垂直损毁长度法,垂直向火焰蔓延性能测定法、垂直向试样易点燃性测定法和表面燃烧性能测定法。
GB/T5456-1997规定了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试样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该法用规定的点火器所产生的规定点火火焰,按规定点火时间对垂直向纺织试样点火,测定火焰在试样上蔓延至标记线(规定距离)所用的时间(以秒计)。
亦可同时观察、测定和记录试样的其他有关火焰蔓延的性能。
GB8746-88规定了纺织织物燃烧性能垂直向试样易点燃性的测定,该法用规定点火器产生的规定火焰,对垂直向纺织试样点火,测量织物点燃所需要的时间。
GB8745-88规定了纺织织物表面燃烧性能的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接近项部处点燃支承于垂直板上的干燥试样的起毛表面,测定火焰在织物表面向下蔓延至标记线的时间。
1 概述所有的天然纤维素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以及部分经整理或未经整理的其他天然或合成纤维织物都是可燃的,这些织物在接触明火源时,容易引起燃烧,由于其易燃性以及火焰的蔓延性等因素,致使一些可燃织物在制成服装供消费者使用时,会危及到消费者的安全。
鉴于以上原因,为保障财产和人身安全,避免或减少火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各国针对织物及其制品的易燃性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相关检测方法。
欧美、日本等国很早就对一系列纺织产品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立法,包括服装用织物、睡衣、儿童睡衣、地毯、床垫、窗帘等,要求须经燃烧试验合格才能生产和使用;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还立法规定凡在高层建筑、航空、海运、医院疗养院、群众集会场所及易燃工作区等使用的纺织品必须经耐燃测试合格。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及中国相应的技术法规、标准和主要测试方法。
2 纺织品燃烧性能技术法规与标准美国美国早在1953年就通过了《易燃织物法案》(FFA),在1954年和1967年又进行了修订,并由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强制执行(表1)。
表1的加拿大加拿大关于纺织阻燃性能的规定包含在危险品法规和条例当中,由加拿大卫生部负责派检查员强制执行(表2)。
表2中国(表3)表33 主要测试方法概述阻燃性能测试方法有多种,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不同种类织物有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些织物也可以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来评价其阻燃性能。
传统上,按照织物试样放置的不同可分为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
本文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和限氧指数法。
垂直法3.2.1 原理该种测试方法规定试样垂直放置(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垂直),燃烧源在试样的下方引燃试样,测量试样的最小点燃时间、续燃时间、阻燃时间、火焰蔓延速度、碳化长度(损毁长度)、碳化面积(损毁面积)等与阻燃性能有关的指标,并据此来评定样品的阻燃性能级别或是否合格。
热功能防护服的设计与研究作者:马菡婧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2期【摘要】2012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的《防温降暑措施管理方法》中将高温作业引起的中暑纳入了工伤范围。
人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往往会导致中暑等机体功能失调的热致疾患,所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热防护服的研究可谓非常迫切。
所谓的热功能防护服是指能够保护在极端天气(高温或超高温)和特殊场所工作的人员,减少职业伤害的服装。
主要用于消防、国防、建筑施工、野外勘探、冶金以及有明火、熔融金属和有易燃物质的场所。
本文基于热功能防护服的一般设计模式,分析了在防护服设计中常用到的高温防护方法;遵从防护服设计原则,明确了“主动降温、被动隔热”的热功能防护服机理,希望可以为从事该研究的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热功能防护服;研究现状;防护机理分析;设计研究【中图分类号】TD7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热功能防护服主要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人员,能够促进身体快速散热,同时阻挡外界高温对人体的伤害,具有防中暑、防烧伤、防灼伤的功能。
近年来,随着热防护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愈发重视,社会对热功能防护服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因而,热功能防护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防热功能,还要达到一般服装的舒适感、轻便感。
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们,有许多是死于热应激导致的心脏病,而并非是烧伤致死。
这就警示了我们,在进行热功能防护服的设计时要充分应用“主动降温、被动隔热”的原理来进行服装设计。
一、高温工作对人体的影响我们将可引起人体过热的环境称之为热环境。
在工作中,我们将气温>32℃,炎热地区>35℃,或者说在气温>30℃而相对湿度大于80%的劳动环境列为高温工作的范畴[1]。
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能使机体环境和外界环境保持相对平衡。
但当外界温度过高时,会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使人体体温调定点上移,导致人体大量产热而无法正常散热,进而出现中暑、热晕厥、脱水、酸碱平衡紊乱、皮疹、行为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突发心脏病而死亡。
1 概述所有的天然纤维素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以及部分经整理或未经整理的其他天然或合成纤维织物都是可燃的,这些织物在接触明火源时,容易引起燃烧,由于其易燃性以及火焰的蔓延性等因素,致使一些可燃织物在制成服装供消费者使用时,会危及到消费者的安全。
鉴于以上原因,为保障财产和人身安全,避免或减少火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各国针对织物及其制品的易燃性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相关检测方法。
欧美、日本等国很早就对一系列纺织产品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立法,包括服装用织物、睡衣、儿童睡衣、地毯、床垫、窗帘等,要求须经燃烧试验合格才能生产和使用;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还立法规定凡在高层建筑、航空、海运、医院疗养院、群众集会场所及易燃工作区等使用的纺织品必须经耐燃测试合格。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及中国相应的技术法规、标准和主要测试方法。
2 纺织品燃烧性能技术法规与标准美国美国早在1953年就通过了《易燃织物法案》(FFA),在1954年和1967年又进行了修订,并由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强制执行(表1)。
表1的加拿大加拿大关于纺织阻燃性能的规定包含在危险品法规和条例当中,由加拿大卫生部负责派检查员强制执行(表2)。
表2中国(表3)表33 主要测试方法概述阻燃性能测试方法有多种,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不同种类织物有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些织物也可以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来评价其阻燃性能。
传统上,按照织物试样放置的不同可分为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
本文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和限氧指数法。
垂直法3.2.1 原理该种测试方法规定试样垂直放置(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垂直),燃烧源在试样的下方引燃试样,测量试样的最小点燃时间、续燃时间、阻燃时间、火焰蔓延速度、碳化长度(损毁长度)、碳化面积(损毁面积)等与阻燃性能有关的指标,并据此来评定样品的阻燃性能级别或是否合格。
检测实验站・TESTING EXPERIMENT STATION■生态纺织品甲醛测试■阻燃服热防护测试■防火性能测试阻燃纺织品如何阻燃□陈蕾邓红霞夕廿织材料按其阻燃性大致可分为刃J易燃、可燃、难燃三种,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纺织品,绝大部分是由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及合成纤维加工而成,都是属于易燃或可燃的范围。
据大量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火灾绝大多数是由于室内装饰织物、床上用品等纺织品引发的。
因此,纺织制品的阻燃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阻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阻燃性纺织品是指经过处理后具有良好的阻燃性的纺织品。
但这并不是说织物遇火时不会燃烧,而是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燃烧速度,或离开火源后能迅速停止燃烧。
根据产品的最终使用用途,纺织品标准中包括服用纺织品、窗帘幕布类纺织品、地毯家具类纺织品、建筑用纺织品、汽车内饰用纺织品等。
那么,阻燃技术是什么?阻燃纺织品有什么特点?海关实验室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检测阻燃性能呢?下面,请跟随无锡海关国家级生态纺织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一起揭开这些奥秘。
阻燃技术的发展概况公元前83年,克劳迪亚斯(Claudius)年鉴中记载,古希腊利用铁和铝的硫酸复盐技术处理木制的碉堡,提高碉堡的阻燃性,这也许是阻燃技术的首次应用。
1735年,怀尔德(Wyld)发明了明矶、硼砂、硫酸亚铁等成分配制成用于纤维素、纺织品和纸浆的阻燃专利,这是第一个阻燃剂的专利。
1820年,盖•吕萨克(Gay-Lussac)对纺织品的阻燃系统进行研究,利用磷酸铁、氯化铁、硼砂等无机物配制成适用于纤维素的阻燃剂,并成功地在巴黎剧院的幕布上进行了阻燃处理。
1913年,珀金(W.H.Perkin)研究了绒布的阻燃技术。
他先将绒布在锡盐中浸渍,再用硫酸铁溶液处理,水洗干燥,使氧化锡阻燃剂渗入绒布的纤维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60~70年代,纺织品阻燃技术达到较高水平,天然纤维织物的阻燃技术已投入使用。
避火服检测标准引言:随着火灾事故的频发,避火服作为一种重要的防护装备,其质量和性能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避火服的检测标准,以确保其在火灾现场能够有效地保护人员的安全。
一、避火服的分类根据用途不同,避火服可以分为消防员用避火服和工业用避火服两大类。
消防员用避火服主要用于消防救援工作,而工业用避火服则用于高温、火焰等有害环境下的工作。
二、避火服的主要性能参数1.抗火性能:避火服的抗火性能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抗火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材料的燃烧性能、热辐射、热传导等指标。
测试时需使用标准火焰源,对避火服进行点燃、持续燃烧和烧损长度等测试。
2.热防护性能:避火服需要具备良好的热防护性能,以保护穿戴者免受高温热辐射和热传导的伤害。
热防护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热传导、热辐射、热阻等指标。
测试时需模拟真实的高温环境,对避火服进行热防护性能测试。
3.防静电性能:在某些特殊环境下,静电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因此,避火服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防静电性能。
防静电性能测试主要包括表面电阻、电荷消散时间等指标。
测试时需使用专用的测试设备,对避火服的防静电性能进行测试。
4.耐磨性能:由于消防员工作环境复杂,避火服的耐磨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耐磨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织物的耐磨损、耐撕裂等指标。
测试时需使用标准的耐磨测试设备,对避火服进行耐磨性能测试。
5.透气性能:避火服的透气性能直接关系到穿戴者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
透气性能测试主要包括透气度、湿气透过性等指标。
测试时需使用专用的透气性测试设备,对避火服进行透气性能测试。
三、避火服的检测标准国内外对避火服的检测标准有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个:1. EN 469:该标准适用于消防员用避火服的检测,主要涵盖了抗火性能、热防护性能、防静电性能等多个指标。
2. ISO 11612:该标准适用于工业用避火服的检测,主要涵盖了防火、防热、防电弧等多个指标。
3. ASTM D6413:该标准适用于避火服材料的垂直燃烧性能测试,能够评估材料的燃烧特性和防止火焰蔓延的能力。
服装用纺织品防火测试
EN1103:服装用纺织品防火测试-标准名称:
EN1103:2005Textiles--Fabrics for apparel--Detailed procedure to determine the burning behaviour EN1103:2005服装用纺织品-燃烧性能的测定
EN1103:服装用纺织品防火测试-标准简介:
EN1103:2005纺织品服装织物-燃烧性能的测定这项欧洲标准制定了根据EN ISO6941测定纺织品表面(而不是防护服)清洗前后的燃烧行为。
EN1103:服装用纺织品防火测试–预处理条件:
根据要求,执行一次循环的清洗步骤,依据EN263306A或ISO3175或没有。
至少24h at T:20±2℃,65±5%
EN1103:服装用纺织品防火测试-相关标准:
-BS EN1101:纺织物和纺织产品.窗帘和帷幕的燃烧特性.垂直排列试样易燃性(小火焰)测定的详细程序
-BS EN1102:纺织品.窗帘和帷幕的燃烧特性.垂直排列试样火焰蔓延性能测定用详细程序
-BS5867-2:窗帘、幕布类(窗帘和窗帘布布料规定-第二部分:可燃性要求)-BS5438:当小火焰点火源作用于垂直放置的纺织面料和面料组合件的表面或底部边缘时的可燃性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