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笔记重点难点(精)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8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2015年3月by:Noodles】一.基本概念部分1.信息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信息?)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认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论的奠基者香农(Claude E.Shannon)认为: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比较流行的另一种说法认为:信息是事先不知道的报导。
哲学界认为:信息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方式。
总的来说,信息的概念存在两个基本的层次,即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认识论信息,就是主体对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状态变化方式的具体描述,包括对于它的“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含义和价值的描述。
2。
信息化的概念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
”信息化的其他定义: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3。
什么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4.项目的定义项目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使用一定资源、在确定的期间内、为特定发起人而提供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5。
项目管理的定义项目管理的定义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的过程。
项目管理是对一些与成功地达成一系列目标相关的活动(譬如任务)的整体监测和管控。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全程指导》读书笔记第1章信息系统基础知识点:1)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概念、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类型和信息系统的发展。
2)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及其主要工作内容)、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和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1信息的定义香农在《通信的数学理论》定义“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
确定了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bit)。
1.2 信息系统霍尔(A.D.Hall)三维结构: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信息系统定义: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
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的采集和输入、数据的传输、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信息的使用。
信息系统分类:◆以数据环境分类,可以分为数据文件、应用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
◆以应用层次分类,战略级、战术级、操作级和事物级。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5个阶段。
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律(诺兰模型):1)初装;2)蔓延;3)控制;4)集成;5)数据管理1.3 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主要有:1)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IBM公司提出的一种方法。
2)战略数据规划方法,詹姆士.马丁(James Martin)的观点,企业要搞信息化,首要任务应该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做好企业战略数据规划。
3)信息工程方法,信息、过程和技术构成了企业信息系统的三要素。
1.4 信息化基础1)企业信息化◆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企业门户(Enterprise Portal,EP),可以划分为三类:信息门户(EIP)、知识门户(EKP)、应用门户(EAP)2)电子政务◆G2G(Government To Government,政府对政府)◆G2E(Government To Employee,政府对公务员)◆G2B(Government To Business,政府对企业)◆G2C(Government To Citizen,政府对公民)◆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对企业)◆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对个人)◆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个人对个人)第2章系统开发基础知识点:1)软件工程知识: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软件复用、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开发环境、软件过程管理。
前言项目管理师的考试相对于PMP等考试,除了基础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以外,还比较注重信息化基础、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等技术管理工作,并且强调活学活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论文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因此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本文档是本人备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期间,结合培训内容、考试大纲和教程整理的学习笔记,主要是一些重点的记录,并非涵盖所有的内容,可以打印出来供平时巩固记忆,考试还是以制定教材为主。
最后祝各位同学一次通过考试,成为合格的项目管理师。
郑重声明此份资料仅作为网友参考、学习以及备考之用,严禁作为商业用途。
作者:Richard Zhang于2010年9月●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与信息化●信息可以是消息、信号、数据、情报或知识;信息具有普遍性、动态性、可处理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的特点。
其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管理的基础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主阵地)⏹信息资源------------核心任务⏹信息网络------------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和产业---建设基础⏹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信息化法规---------保障⏹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一种政府运作模式。
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政府部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政务公开,实现资源共享、群众监督、高效办事。
其内容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指导思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1 章信息化和信息系统1、信息的质量属性:(1)精确性(2)完整性(3)可靠性(4)及时性(5)经济性(6)可验证性(7)安全性,2、信息的传输技术(通常指通信、网络等)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另外,噪声影响的是信道。
3、一般情况下,信息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它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信息化从“小”到“大”分为以下五个层次:(1)产品信息化(2)企业信息化(3)产业信息化。
(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5、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它的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它的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它的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了解)6、国家信息化体系6 要素(1)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
(2)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设施(3)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
(4)信息技术和产业。
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5)信息化人才。
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信息化政策和法规、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的保障。
7、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还可以简化为立项(系统规划)、开发(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维及消亡四个阶段,在开发阶段不仅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还包括系统验收等工作。
8、常用的开发方法包括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原型化方法、面向服务的方法等。
9、结构化方法也称为生命周期法;由结构化分析(SA)、结构化设计(SD)和结构化程序设计(SP)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其精髓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设计。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项目治理师的考试有关于PMP等考试,除了基础的项目治理知识体系以外,还比较注重信息化基础、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等技术治理工作,同时强调活学活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论文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因此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情况。
本文档是本人备考信息系统项目治理师期间,结合培训内容、考试大纲和教程整理的学习笔记,要紧是一些重点的记录,并非涵盖所有的内容,能够打印出来供平常巩固经历,考试依旧以制定教材为主。
最后祝各位同学一次通过考试,成为合格的项目治理师。
郑重声明此份资料仅作为网友参考、学习以及备考之用,严禁作为商业用途。
于2010年9月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与信息化信息能够是消息、信号、数据、情报或知识;信息具有普遍性、动态性、可处理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的特点。
其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治理的基础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进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主阵地)信息资源------------核心任务信息网络------------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和产业---建设基础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信息化法规---------保证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一种政府运作模式。
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政府部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治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政务公布,实现资源共享、群众监督、高效办事。
其内容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建设目标和要紧任务指导思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进展,通过主动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和谐性和民主性,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连续快速健康进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笔记资料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笔记资料,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事儿!你想想,就像盖房子得有结实的砖头和清晰的图纸一样,准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没有好的笔记资料怎么行?先来说说笔记资料的内容吧。
这得像个丰富的百宝箱,啥都得有!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那得详细记录,可不能有一丁点儿的含糊。
什么范围管理啦,就好比给项目画个边界,知道哪些在里头,哪些在外头,这能不清楚?时间管理呢,就像是给项目装上了一个精准的时钟,每个环节的时间都得安排得妥妥当当,要不然项目不就乱套啦?成本管理更是关键,就像咱们过日子得算计着花钱,不能让项目超支,不然怎么交差?再说说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和整合管理,哪个都不能落下。
这些知识就像是拼图的小块儿,缺了哪一块,这图都拼不完整。
然后呢,好的笔记资料还得有案例分析。
这案例就像是战场上的实战经验,能让咱知道真正遇到问题该怎么应对。
比如说,项目进行中突然出现技术难题,团队成员闹矛盾,客户需求变来变去,这时候该咋办?看看案例分析,心里就有底啦。
还有那些重点公式和图表,那可都是精华中的精华。
公式就像是解题的钥匙,图表就像一目了然的地图,能让复杂的东西变得清晰明了。
那怎么才能得到好的笔记资料呢?自己整理当然好,可这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像自己亲手做一桌满汉全席,太累人!那买现成的?可得擦亮眼睛,别买到那种东拼西凑、杂乱无章的,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网上的资源也不少,可别挑花了眼。
有的看着不错,其实没啥干货;有的开始挺好,越往后越不靠谱。
这找资料的过程,就像在沙里淘金,得有耐心,还得有眼光。
朋友,你说要是没有这些精心整理的笔记资料,考试能轻松过关吗?能对项目管理的各种问题应对自如吗?肯定不能啊!所以,一定要重视笔记资料,把它们当成宝贝,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道路上走得稳稳当当!。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笔记————————————————————————————————作者: ————————————————————————————————日期:●项目整体管理1.综合性,全局性,系统性。
2.项目章程制定(可能需要招标),项目范围说明书编写(WBS),项目管理计划的制定,项目监督与控制(正规和非正规PDCA),整体变更控制,项目收尾(项目后评价,组织过程资产)。
●项目范围管理1.范围管理计划编制,范围定义,工作分解结构,范围确定,范围控制。
●项目进度控制1.实际状态与进度计划对比,对比分析采取措施是进度控制的关键。
2.进度控制步骤:PDCA。
3.进度控制方法:规划,控制,协调。
4.进度控制的目标:信息工程项目最终投入运行的计划时间。
5.进度控制范围:时间维度和工作维度。
6.时间维度:确定项目的各项活动(工作包),确定活动的顺序,时间估算,编制时间进度计划。
7.进度控制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概念阶段:里程碑控制,项目周期初步估计。
执行阶段:规划的进度控制,规划审查(对各种计划评审)。
实施阶段:工程施工进度的检查(对比法,S型曲线对比,香蕉型曲线对比),工程施工进度的调整(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改变工作顺序)。
结束阶段:监督验收准备工作,验收后经验交流,取得相关工作的进度经验值。
验收后工作安排。
8.成本控制必须和项目进度结合起来,发现实际费用和成本计划的偏差。
9.进度控制的方法和技术:LOC(项目规模,每行代码钱数),Delphi,类比法,甘特图,CPM,PERT计划评审技术,挣值法。
10. 进度控制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措施:关建路经,项目进度报告,比较分析(横道图比较法,S曲线,香蕉曲线)。
●项目成本管理1.项目决策成本,招标成本,项目实施成本。
2.成本估算:COCOMOMO模型。
自顶向下,自底向上。
常见错误:草率的成本估算,在项目范围尚未确定时就进行成本估算,过于乐观或者保守的成本估算。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其涉及的知识点繁多而复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主题,我将按照你的要求,撰写一篇关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知识点速记文章。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100 条知识点速记一、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1.项目管理的定义和概念 2.项目管理的特点和原则 3.项目管理的职能和作用 4.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和阶段划分 5.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角色和职责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定义和职业特点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核心职责和能力要求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三、项目发起与规划 1.项目目标和范围的确定 2.项目资源和预算的规划 3.项目风险和质量的评估 4.项目进度和沟通的计划 5.项目团队和合作伙伴的组建四、项目执行与监控 1.项目进度和成本的控制 2.项目质量和风险的管理 3.项目沟通和团队的协调 4.项目变更和问题的处理 5.项目干系人的管理和满意度五、项目收尾与总结 1.项目成果和交付物的验收 2.项目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3.项目资源和知识的归档 4.项目成本和效益的评估 5.项目关系和沟通的维护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项目管理的最新理论和方法,灵活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项目管理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结: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需要具备扎实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不仅要了解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技能和工具,不断优化项目流程和管理方案,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取得预期效果。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这一主题,欢迎提出任何意见和建议,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知识点速记中,我们已经了解了项目管理基础知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角色和职责以及项目发起与规划、执行与监控、收尾与总结等方面的重要知识点。
软考信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知识点总结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软考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那些知识点。
先说说项目整体管理吧,这就好比是一个大管家,要把项目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
从项目的启动,到计划的制定,再到执行和监控,最后到收尾,每一步都得精心谋划。
就像你要组织一场盛大的派对,得先想好主题、定好时间地点、邀请客人,然后安排食物、布置场地,派对进行时还得留意大家玩得开不开心,结束了还得收拾残局。
项目整体管理不也是这样吗?再瞧瞧项目范围管理,这可太重要啦!要是范围没搞清楚,那项目就容易跑偏。
就像你出门旅游,不明确目的地和行程范围,说不定就走到了莫名其妙的地方,浪费时间和精力。
所以得把项目要做的事情明明白白地界定好,可不能稀里糊涂的。
项目时间管理呢,就像是在和时间赛跑。
得合理安排每个任务的时间,不然就会手忙脚乱。
比如说你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得算好买菜、洗菜、炒菜的时间,不然等客人来了,菜还没上桌,那多尴尬!项目成本管理也不能忽视。
钱得花在刀刃上,每一笔开销都得精打细算。
这就像你过日子,得知道自己兜里有多少钱,哪些地方该省,哪些地方该花。
要是成本控制不好,项目可能就亏得血本无归。
项目质量管理,那可是项目的灵魂啊!要保证项目的成果达到一定的标准,不能是粗制滥造。
好比你做一件衣服,针脚得细密,款式得好看,不然谁会喜欢?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得把团队里的人都调动起来,让大家各尽其能。
这就像指挥一场交响乐,每个乐手都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乐章。
项目沟通管理,就像桥梁一样连接着项目中的各方。
信息得及时、准确地传递,不然就会产生误会和冲突。
你想想,要是两个人说话总是说不到一块去,那得多糟心!项目风险管理,得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措施。
这就像出门带伞,晴天遮阳,雨天挡雨,有备无患。
项目采购管理,得选对供应商,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
可不能花了冤枉钱,还买不到好货。
总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知识点就像是一个大宝藏,每个知识点都是一颗璀璨的宝石。
2011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一 1. 计算机基本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并行性是指计算机系统具有可以同时进行运算或操作的特性,包括同时性与并发性。
3.基本思想:时间重叠、资源重叠、资源共享。 4.传统串行方式:优:控制简单,节省设备缺:执行指令速度慢,功能部件利用率低。
5.流水线处理机:优:程序执行时间短,功能部件利用率高缺:增加硬件,控制过程较复杂。
6.并行处理机 一个控制器个处理单元,一个互连网络 。 7.并行处理机主要特点: ⑴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方式工作。 ⑵采用资源重复方法引入空间因素。 ⑶以某一类算法为背景的专用计算机。 ⑷并行处理机的研究必须与并行算法研究密切结合。 ⑸异构型多处理系统。 8.多处理机系统组成个处理机+1个处理机存储器互联网络(。 9.多处理机系统特点: ⑴结构灵活并行处理机处理单元很多;多处理机有较强通用性,适用多样算法,处理单元数量较少。
⑵程序并行性并行处理。 11与比较主要特点如下: ⑴指令数目较少,一般选用使用频度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 ⑵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种类少,寻址方式种类少。 ⑶大多数指令可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 ⑷通用寄存器数量多,只有存数/取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无关寄存器之间进行操作。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设计思想上。 12.存储系统分类:高速缓冲存储器(,双极半导体主存储器(半导休,又称内存储器,包括高速缓存和主存辅助存储器。
13.存储器的层次:高速缓存-主存,主存-辅存。 14.主存的基本组成:双极型 型(由存储体、地址译码器、驱动器、控制、片选控制、读/写控制。
15.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存储容量、存取速度(访问时间、存储周期>、读出时间 >、写入时间、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16.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技术、语言与文字处理、人工智能。
17.操作系统的重要作用: ⑴通过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 ⑵改善人机界面,向用户提供友好的工作环境。 21.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⑴进程的属性:结构性、共享性、动态性、独立性、制约性、并发性。
⑵进程的组成:进程程序块、进程数据块、系统/用户堆栈、进程控制块。
⑶进程控制块包括三类信息:标识信息、现场信息、控制信息。 22.死锁产生的条件:互斥条件、占有和等待条件、不剥夺条件、循环等待条件。
23.存储管理的功能:主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主存储空间的共享、主存储空间的扩充。
24.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磁盘缓存<(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固定磁盘、可移动存储介质<(设备管理7个层次结构。
25.程序在执行和处理数据时存在顺序性、局部性、循环性和排他性。
26.程序运行时必须把程序和数据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这一工作称为地址转换或重定位。包括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
27.分区存储管理:固定分区管理、可变分区管理(最先适用分配算法大作业、最优适应分配算法、最坏适应分配算法中小作业。
28.分页式存储管理:以段为单位进行存储分配。段号:段内地址。 29.虚拟存储器:具有部分装入和分部对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在容量进行大幅度扩充,使用方便的一种存储系统。
30.计算机外围设备分存储型和输入输出型两大类。 39.作业是用户提交给操作系统作系统计算的一个独立任务。作业管理采用脱机和联机两种方式运行。4态:输入、后备、执行、完成。
40.常用作业高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作业优先、响应比最高者优先、优先数法。
41.操作系统中引入多道程序的好处: ⑴提高了的利用率。 ⑵提高了内存和设备的利用率。 ⑶改进了系统的吞吐率。 ⑷充分发挥了系统的并行性。 主要缺点是作业周转时间延长。 41.程序语言分低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面向过程、面向问题。
42.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成分、运算成分、控制成分(顺序、选择、循环、函数。
43.系统架构、、多层分布式(瘦客户、业务服务、数据服务。 44.多层系统的主要特点:安全性、稳定性、易维护、快速响应、系统扩展灵活。 45.系统配置方法:双机互备(两机均为工作机、双机热备(一工一备、群集系统、容错服务器。
56.多媒体特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数字化。 ⑴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多媒体主机、多媒体输入设备、多媒体输出设备、多媒体存储设备、多媒体功能卡、操纵控制设备。
⑵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以操作系统为基础的。 ⑶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组成:各种媒体信息的处理技术和信息压缩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⑷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6:视频和音频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技术;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多媒体系统软件技术;大容量信息存储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⑸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5教育与培训;桌面出版与办公自动化;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通信;多媒体声光艺术品的创作。
57.数据压缩技术评价标准4:压缩比、压缩后多媒体信息的质量、压缩和解压缩的速度、压缩所需的软硬件开销。
58.无损(冗余压缩法: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行程编码。 59.有损(熵压缩法: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子带编码、矢量量化编码、混和编码、小波编码。
60.预测编码常用的是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法(和自适应的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法(。
61.编码的国际标准、、H.261、。 71.⑴声音主要有三种类型:波形声音、语音、音乐。 ⑵声音三要素:音调、音强、音色。 72.实现计算机语音输出有:录音/重放、文语转换。 73.数字音频信息编码:波形编码法、参数编码法、混和编码法,常见格式、、3、、 。
74文件包含音符、定时和16通道的演奏定义及每个通道的演奏音符信息。
下列情况文件优于波形音频: ⑴长时间播放高质音; ⑵需要以音乐作背景音响效果,同时装载图像文字; ⑶需要以音乐作背景音响效果,同时播放音频,实现音乐和语音同时输出
75.计算机网络涉及三个方面:至少2台计算机互联、通信设备与线路介质、网络软件、通信协议和。
76.计算机网络逻辑结构:资源子网与负责数据转发的内层通信子网。
77.用户子网指的是由主计算机、终端、通信控制设备、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等组成。
78.通信子网分为点对点通信和广播式通信子网,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结合型、专用型、公用型。
79.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80协议:远程登录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86.流量控制三种方式、流控、滑动窗口协议。 87.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非-坚持、坚持、1-坚持 、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
88.局域网组网技术: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令牌环网络802.2 802.5、光纤环网(光纤、工作站、集线器、网卡。
89.网络管理包含5部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配置管理、网络利用和计费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故障管理、安全管理。
⑴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远程监控( ⑵通用管理信息协议( ⑶网络管理软件包括2部分:探测器(代理、控制台 。 ⑷网络管理软件:体系结构、核心服务、应用程序。 90.集中管理子网和分布式管理主网 常见网管软件的应用程序主要有:高级警报处理、网络仿真、策略管理、故障标记。
91.网络的安全层次:物理安全、控制安全、服务安全、协议安全。 92.密码技术提供信息加密解密、信息来源鉴别、保证信息的完整和不可否认。
⑴对称数字加密:加密算法够强、密鈅保密优:实现速度快,算法不用保密,大规模应用缺:密鈅分发管理困难,不能电子签名。 ⑵非对称数字加密:优:分发管理简单,易实现电子签名缺:计算机复杂,实现速度慢
93.防火墙分类:包过滤型、应用级、代理服务器、复合型。 ⑴典型的防火墙包括过滤器、链路级网关、应用级网关或代理服务器。
⑵防火墙局限:绕过防火墙的攻击、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带来的威胁、变节者或公司内部存在的间谍复制数据、传送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
94.网络安全协议、(安全电子交易协议、安全套接层协议。 95.服务质量识别和标志技术、单一网络单元中的、策略。 96.服务等级协议: 97.流量管理: 与人工管理和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在于: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高、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统一管理和控制。
98.常用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99.信息安全是对信息、系统以及使用、存储和传输信息的硬件的保护。
信息的三个特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100.鉴别的方法:用拥有的、用所知道的、用不可改变的特性、相信可靠的第三方建立的鉴别、环境。
鉴别分为单向和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