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通用版大二轮(江苏专用)复习(课件+讲义)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 格式:pptx
- 大小:5.82 MB
- 文档页数:55
一、中国古代文明1.先秦时期(远古至公元前221年),历经原始社会、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从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产生,阶级和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引发了中国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社会转型,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历经秦朝、西汉、东汉,封建国家处于多民族国家统一阶段,东汉后期出现封建割据局面,秦汉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历经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和南北朝对峙,这一时期是封建国家分裂、民族交融时期,也是中华文明曲折发展和孕育大一统条件的历史阶段。
4.隋唐时期(581-907年),历经隋朝的短暂统治和唐朝的统一繁荣,是封建国家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繁荣的历史阶段。
5.宋元时期(960-1368年),历经五代十国的分裂、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并立、元朝的统一,该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是中华文明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
6.明至清统治前期(1368-1840年),历经明、清两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巩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时期,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
二、中国近代文明1.晚清时期(1840-1912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宣统帝退位,是中国晚清政府统治时期。
①1840年至1894年,是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西方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边疆地区开始出现危机,在列强炮舰逼迫下中国社会开始转型,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②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至1912年清朝统治的结束,是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也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重要阶段。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及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折射出近代中国沉沦与转型的重要特征,中国近代化又进一步发展。
必考热点二经济文明的拓展轨迹——从地域经济到经济全球化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过程,也是中外近代化的过程。
所谓“近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具体说就是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本必考热点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与经济政策;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等内容。
中外经济的发展及近代化的历程、中外近代化道路的碰撞与交融等一直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之一。
其中,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工业化道路、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模式及社会生活的变迁等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
高频考点7 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2.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主要用于() A.原始灌溉B.松土挖土C.除草培土D.开沟播种详细分析:题干中并未提到灌溉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体现了松土挖土的现象,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除草培土的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播种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33.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古代农业的特点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A.生产技术的成熟B.粮食产量的稳定C.精耕细作的重要D.生产效率的低下详细分析:“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可见落后的生产技术无法保障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广种未必多收”可见粮食产量不稳定,故B项错误;“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得出农业应该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不应该粗放发展,故C项正确;“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其目的就是要追求效率的最大化,故D项错误。
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文明的历程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本专题主要讲述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共四个考点。
分析近五年考情可知,命题主要集中在农业和商业方面,手工业和经济政策间或考查。
农业方面主要考查灌溉工具、铁制农具的演变和农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及影响因素;手工业方面主要考查丝织、冶铁和制瓷业的发展;商业方面重点考查不同时期的商业政策及商业的发展状况,命题视角主要是认识农耕文明下的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发展的表现、特点,以及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商业政策中蕴含的经济思想的变化;经济政策方面主要考查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原因和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本专题在高考考查中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备考时建议重点关注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和小农经济的特征;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及手工业的主要成就;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政治和思想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在不同时期的调整及影响;等。
【真题典例】(20f7江苏单科,21. 14井)明辆中后期裔晶经济度汕认N%卜'列材料:材料-明朝中期.原产竟洲的玉耒、红碁诗八中国r扌是高了报食产董*c k s f便许多席未用以秆植杯柞黝的持地班种和<、林辅it硏运访,T"卡&讲***「呼" 母囱柔田出書桌叶可祓利5两由無,比种槌隶粘姿高出一列两僭雪地部分拒爵謝二辣讲料札U屯二;服尸盂带黑人自己车种桌材,诡索踽秀桑叶界鼻。
嘉;t县囲科植樽花,“不产农・忡■四半.-当时宵业很发这*商人拥疽牟厚的费車。
惻如.鳖蚪商人H« (e*> Xrf :甫尝有盘百布者”.而壺札二三十万湧白熬的.只能耳是申爭规罐的商人:m:苓上丘材料二明期毎确*万丙年同”魔间海外賈島共起*中湎诉商的是蛙凡乎遍誓貳南正暮冊_他们用瓷鬻、洋怖弹轉、药材铀蜒宜吐訓的爲禹甘人、西班/人列壯总.则则白舉处敦中凶的生览和愛器嗟庆亢年U567年)* -,、厂’诃朝政殍幷京海奔*九泳氏卉刘F】谨权詩说馆「和人海上馆%取得直甘翌度齢合法也位衣明制的海殊駆鬲中、中国始掩船干曲超趣位*蔚荀希人和西班寸人茶薛苹同大乗由挟幕虹付贸鬲連崔暑幷由拽的诡入*增加了珂冋由俎的总運\扩大了白撰的臨通妊團=货币幵始以白眼为主:懐比臣弋、由皿y 壮---- 以上材料搦sft自卜屯畔€简啣中国肪史读站》完应下列募求:< I )抠材料一并券合所学如识*慨播明鄆中仃朋商品E济发展的表理I 4分)仁)据+4料二塑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疏駅“ •度祜虞”的原利说明p娶*t严侮酝起外白银淹入中曹的主耍廿量:“分》< 3 )抵林料一、二并结合師学曲识+简析懈外白银迸人对中国綽济发展的枳梯柞用门分J破考点 【专题概览】一、时空定位且商 西周嗔始社發土电弦昔制 护田制2JiJfX 兀石解瞳耕WW十葩沿苛期220年 汕1聲| 5&&#|扪眸907*W0* : g i79it1271^(1 1276Jt 136炉i&3« 年t&id#1 &40#[三国两晋南北朝 J 唐石代十国1明揺*、鬼側注*自掘rr 碓巧的_诲本主文型劳出现"闭关槪时空険制"叱蓝工ar am二、知识线索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 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