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和计错办法(2015年编校质量培训)
- 格式:pdf
- 大小:126.93 KB
- 文档页数:4
优点与瑕疵——新版《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之实行体会文/万方郝丹立来源/科技与出版结合两年来实行新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版”)并与原《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旧版”)进行比较,我们经过认真学习和运用,认为新版《规定》中的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新《规定》之优点1.关于书眉、中缝的差错,旧版规定每处计1个错。
这一条显然偏严,因为现在电脑排版,书眉如果有错,相同错误肯定一连串,这样一来,一个书眉的相同错误,很可能导致该书编校质量为不合格,这显然有失公允。
所以,新版将其改为:“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按一面差错基数加1倍计算。
”“书眉单双页位置互错,每处计0.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
”这显然是一种更加合理的计算标准。
2.再拿标点符号来说,旧版中标点符号的计算标准为:“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O.5个差错。
但成组的标点符号,如引号、括号、书名号等错用、漏用、多用的,按每组计0.5个差错。
”仅这一条,就会导致相当多的图书编校质量不合格。
我们在图书质检中不难发现,标点符号的差错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句号误为逗号的,更是屡见不鲜。
从《新华字典》附录的《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中标点符号的基本定义看,句号被规定“用于陈述句的末尾”,而“陈述句”的定义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逗号与句号混用严重,恐怕在于逗号的第4种用法:“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而复句是由“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1]高校文科教材的定义也大体如此: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逗号的第7种用法:“用在分句之间”。
[2]定义较宽泛,不很严谨,理解起来见仁见智,容易产生误差。
由于分句往往同时又是陈述句,而复句中的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和单句也不易分辨,一个自然段中的单句和单句之间也有前后关联,是否“密切”,这个度不好把握,所以逗号和句号混用也就不足为奇。
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差错计算方法主要依据《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计算差错1. 错字(少有)、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同一错误全书最多计4个差错;例别字:白姓——百姓;年势已高——年事已高;截止——截至;0(数字)、o(拉丁字母)——〇(汉字)多字:把两张纸个倒腾开来——把两张纸倒腾开来;著名的微生物学家迈而仑·温特兹医生(Myron Wentz)医生在他的一次讲座中描述到漏字:中枢神经与植物神经的情绪变化——中枢神经与植物神经所引起的情绪变化;还可以考另一种——还可以考虑另一种颠倒:膻中穴的作这个用——膻中穴的这个作用“的、地、得”的使用2. 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计2个差错;3. 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计2个差错;例知识性差错:韩愈(678-824)——韩愈(768-824);原来胆小的女儿就能在接近90度坡度的木板上行走自如。
逻辑性差错:他拿来了苹果、西瓜、西红柿等水果。
语法性差错:需要每一个人的团结和努力——需要大家的团结和每一个人的努力4. 外文、少数民族文字、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差错,计1个差错;如外文的拼写错误、音标重音标注错误、拼音的声调错误、声调位置错误5. 字母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误用,字母、符号混用,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最多计1.5个差错;6. 简化字、繁体字混用,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全书最多1.5个差错;例繁体字給——给休閒——休闲7. 量和单位使用、科技术语使用不规范,每处计1个差错;同一错误最多计3个差错;例科技名词: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综合症——综合征;几率(机率)——概率;通讯——通信;镭射(雷射)——激光量和单位:40°——40℃;800c.c. ——800ml8. 数字用法差错,每处计0.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例20几个区县——二十几个区县;3〇1医院——三〇一医院或301医院9. 标点符号差错,每处计0.1个差错;例俗话说:“死猪不怕开水烫”。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令第 26 号《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已经 2004 年 12 月 9 日新闻出版总署第 4 次署务会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5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规范图书出版秩序,促进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的质量管理。
出版时间超过十年且无再版或者重印的图书,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刷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
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不合格。
第四条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不合格。
第五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
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的判定以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制定的行业标准为依据。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按照本规定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执行。
第六条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 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 、扉页、插图等设计均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其设计质量属合格。
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 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 、扉页、插图等设计中有一项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的,其设计质量属不合格。
第七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 (CY/T 2 - 1999) 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合格。
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本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
实际鉴定时,可以依据抽查结果对全书进行认定。
如检查的总字数为10万,检查后发现两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2/10000。
二、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⒈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⒉书⒊⒋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10行的,该面按注文满版5.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护封、封套、扉页,除空白面不计以外,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6.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7.以图片为主的图书,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20%8.乐谱类图书、地图类图书,按满版字数全额计9.外文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拼音图书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中文满版字数加30%计算。
三、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⒈(1)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目录、出版说明(或凡例)、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
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
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按一面差错基数加1倍计算。
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
(2)同一错字重复出现,每面计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4个差错。
每处多、漏2 ~5个字,计2个差错, 5个字以上计4(3)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相关文字不一致,有一项计1(4)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5)外文、少数民族文字、国际音标,以一个单词为单位,无论其中几处有错,计1个差错。
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怎么计算的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本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
实际鉴定时,可以依据抽查结果对全书进行认定。
如检查的总字数为10万,检查后发现两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2/10000。
图书总字数计算方法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1.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
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也计算版面字数。
2.书眉(或中缝)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3.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实际版面计算字数。
4.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计算字数。
对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可采用折合行数的方法,比照脚注文字进行计算。
5.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护封、封套、扉页,除空白面不计,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版权页、书脊、有文字的勒口,各按正文的一面满版计算。
6.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7.以图片为主的图书,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20%计算。
8.乐谱类图书、地图类图书,按满版字数全额计算。
9.外文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拼音图书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中文满版字数加30%计算。
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1.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1)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目录、出版说明(或凡例)、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
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
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按一面差错基数加1倍计算。
图书编校质量认定细则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出版署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做好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和评比工作,特对图书常见的文字、词语、语法、标点符号、数字用法、量和单位、版面格式等方面的差错,提出一个便于操作的认定细则,供出版管理部门及各出版社参考.第二条版面编排格式的判别,以《图书书名页》(GBl2450-90)、《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等国家标准为依据。
标点符号正误的判别,以《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为依据。
数字用法正误的判别,以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为依据.规范用字正误的判别,以国家浯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1955年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少数字后来有调整),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依据.汉语拼音拼写正误的判别,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一1996)、《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和《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等为依据。
自然科学名词正误的判别,以1990年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为依据。
量和单位正误的判别,以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0—3102-93)为依据。
浯言文字正误的判别,以《现代汉浯词典》(1996年修订第三版)、《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等常用工具书为参考依据.第三条语言文字现象是复杂的,科学知识是无穷的,因此本细则不可能涵盖各类问题,只列举图书中常见的一些差错,以期举一反三。
为便于评比操作,有些不宜计错的例外情形也一并择要列出。
第四条差错的计量单位为“个”。
即以一个错别字计1个差错;不规范用字、标点符号误用,每处计0.5个差错;版面格式差错视轻重程度每处计0。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出版署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做好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和评比工作,特对图书常见的文字、词语、语法、标点符号、数字用法、量和单位、版面格式等方面的差错,提出一个便于操作的认定细则,供出版管理部门及各出版社参考。
第二条版面编排格式的判别,以《图书书名页》(GBl2450—90)、《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等国家标准为依据。
标点符号正误的判别,以《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为依据。
数字用法正误的判别,以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为依据。
规范用字正误的判别,以国家浯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1955年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少数字后来有调整),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依据。
汉语拼音拼写正误的判别,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一1996)《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和《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等为依据。
自然科学名词正误的判别,以1990年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为依据。
量和单位正误的判别,以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0—3102—93)为依据。
浯言文字正误的判别,以《现代汉浯词典》(1996年修订第三版)、《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等常用工具书为参考依据。
第三条语言文字现象是复杂的,科学知识是无穷的,因此本细则不可能涵盖各类问题,只列举图书中常见的一些差错,以期举一反三。
为便于评比操作,有些不宜计错的例外情形也一并择要列出。
第四条差错的计量单位为“个”。
即以一个错别字计1个差错;不规范用字、标点符号误用,每处计05个差错;版面格式差错视轻重程度每处计0 1—05个差错;语法、逻辑、知识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一、图书编校差错率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本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
实际鉴定时,可以依据抽查结果对全书进行认定。
如检查的总字数为10万,检查后发现两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2/10000。
二、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⒈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
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也计算版面字数。
⒉书眉(或中缝)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⒊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实际版面计算字数。
⒋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10行的,该面按注文满版计算字数。
对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可采用折合行数的方法,比照脚注文字进行计算。
5.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护封、封套、扉页,除空白面不计以外,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版权页、书脊、有文字的勒口,各按正文的一面满版计算。
6.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7.以图片为主的图书,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20%计算。
8.乐谱类图书、地图类图书,按满版字数全额计算。
9.外文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拼音图书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中文满版字数加30%计算。
三、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⒈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1)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目录、出版说明(或凡例)、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
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
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按一面差错基数加1倍计算。
图书编校质量过失率的计算方法一、图书过失率,是指以审读一本图书的总字数,去除审读该书之后发现的总过失数,计算出来的“万分比〞。
如审读一本图书的总字数为10万,审读后发现两个过失,那么该书的过失率为2/100000,即为/10000。
二、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面行数×每行字数×总面数。
1.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不计算版面字数。
2.目录、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版面计算字数。
3.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缺乏10行,按该面正文字数加15%计算;超过半面,那么该面按注文的满面计算字数。
用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随正文版面计算字数。
4.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版权页〕、扉页,除空白面不计以外,有文字的每面按正文版面字数的30%计算。
5.凡旁边串排正文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版面字数的30%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版面字数的10%计算;表格占一面的,按正文版面计算字数。
6.凡有文字说明的画册、摄影集、乐谱,按照电脑统计的正文实际字数×130%来计算;无文字说明的,按正文版面的15%计算字数。
7.外文幅员书、少数民族文字幅员书的版面字数,以同样的中文版面字数加20%计算。
三、图书过失的计算方法1.字过失的计算标准〔1〕凡正文、目录、出版说明、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中的一般性错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过失。
前后颠倒字,以用一个校对符号可以改正的,每处计1个过失;书眉〔或中缝〕中的过失,无论有几个,1条计1个过失;行文中的数字错,每码计1个过失;页码〔包括边码〕错,每处计1个过失。
〔2〕同一文字错每面计1个过失;一面内文字连续错、多、漏,5个字以下计2个过失,5个字〔不含〕以上计5个过失。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的判定以国家正式颁布的、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制定的行业标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五条)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国家标准❒文字、拼音类标准及规范❒数字、单位、标点符号等标准及规范❒出版形式类标准及规范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权威工具书❒传统工具书❒电子工具书专业技术方面的标准❒教育、医药、煤炭、新闻出版等57个大类编辑工作的依据图书编校质量差错判定细则和计错办法《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之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版协校对委2005年修订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2011年专项检查时下发的《2011年三类书质量检查要点及注意事项》2012年专项检查时下发的《2012年科技类图书编校质量检查要点》《2012年文化历史类图书编校质量检查要点》图书编校质量差错判定细则计错表1知识性差错案例A1一般政治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A2时间年代(年号)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A3取材不真实、不合规律、知识陈旧过时每处计2个差错A4人名、地名、文本名、机构名等专名与事实不符每处计2个差错A5引用标准、法律、法规文件有误每处计2个差错A6概念、定义不明确、有歧义每处计2个差错台湾省“教育部”涉及领土、港澳台用语有误每处计2个差错内地及香港地区涉及民族、宗教用语有误每处计2个差错涉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表述有误每处计2个差错时间年代(年号)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明取材不真实、不合规律、陈旧过时每处计2个差错。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一、图书编校差错率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本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
二、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1.环衬,空白,不计字数。
2.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
3.书眉(或中缝)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4.索引、附录,若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实际版面计算字数。
5.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10行的,该面按注文满版计算字数。
对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可采用折合行数的方法,比照脚注文字进行计算。
6.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护封、封套、扉页,除空白面不计以外,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
7.版权页、书脊、有文字的勒口,各按正文的一面满版计算。
8.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9.以图片为主的图书,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20%计算。
10.乐谱类图书、地图类图书,按满版字数全额计算。
11.外文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拼音图书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中文满版字数加30%计算。
三、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⒈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1)一般性文字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
数字差错,计1个差错。
(2)同一错字重复出现,每面计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4个差错。
每处多、漏2 ~5个字,计2个差错,5个字以上计4个差错。
(3)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相关文字不一致,有一项计1个差错。
(4)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5)外文和拼音,以单词为单位,计1个差错。
(6)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黑白体误用,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3处,计1.5个差错。
国家关于图书编校差错认定、计算的有关规定(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3月1日起实施)1.图书编校差错率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本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
实际鉴定时,可以依据抽查结果对全书进行认定。
如检查的总字数为10万,检查后发现两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2/10000。
2.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1)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
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也计算版面字数。
(2)书眉(或中缝)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3)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实际版面计算字数。
(4)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10行的,该面按注文满版计算字数。
对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可采用折合行数的方法,比照脚注文字进行计算。
(5)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护封、封套、扉页,除空白面不计以外,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版权页、书脊、有文字的勒口,各按正文的一面满版计算。
(6)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7)以图片为主的图书,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20%计算。
(8)乐谱类图书、地图类图书,按满版字数全额计算。
(9)外文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拼音图书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中文满版字数加30%计算。
3.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1)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
①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目录、出版说明(或凡例)、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
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规范图书出版秩序,促进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的质量管理。
出版时间超过十年且无再版或者重印的图书,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
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不合格。
第四条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不合格。
第五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
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的判定以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制定的行业标准为依据。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按照本规定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铭率计算方法》执行。
第六条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设计均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的,其设计质量属合格。
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插图等设计中有一项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的,其设计质量不合格。
第七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 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合格。
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2-1999)规定的图书,其印制质量属不合格。
第八条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图书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实施图书质量检查,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图书质量管理工作,依照本规定实施图书质量检查,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一、图书编校差错率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本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实际鉴定时,可以依据抽查结果对全书进行认定;如检查的总字数为10万,检查后发现两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2/10000;二、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⒈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也计算版面字数;⒉书眉或中缝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⒊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实际版面计算字数;⒋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10行的,该面按注文满版计算字数;对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可采用折合行数的方法,比照脚注文字进行计算;5.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护封、封套、扉页,除空白面不计以外,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版权页、书脊、有文字的勒口,各按正文的一面满版计算;6.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7.以图片为主的图书,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20%计算;8.乐谱类图书、地图类图书,按满版字数全额计算;9.外文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拼音图书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中文满版字数加30%计算;三、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⒈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1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目录、出版说明或凡例、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按一面差错基数加1倍计算;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2同一错字重复出现,每面计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4个差错;每处多、漏2 ~5个字,计2个差错, 5个字以上计4个差错;3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相关文字不一致,有一项计1个差错;4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5外文、少数民族文字、国际音标,以一个单词为单位,无论其中几处有错,计1个差错;汉语拼音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1996规定的,以一个对应的汉字或词组为单位,计1个差错;6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黑白体误用,不同文种字母混用的如把英文字母N错为俄文字母И,字母与其他符号混用的如把汉字的〇错为英文字母O,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3处,计1.5个差错;7简化字、繁体字混用,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3处,计1.5个差错;8工具书的科技条目、科技类教材、学习辅导书和其他科技图书,使用计量单位不符合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 3100-3102—1993的中文名称的、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的,每处计1个差错;同一差错多次出现,每面只计1个差错,同一错误全书最多计3个差错;9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数字用法不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的,每处计0.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⒉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的计算标准1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1个差错;2小数点误为中圆点,或中圆点误为小数点的,以及冒号误为比号,或比号误为冒号的,每处计0.1个差错;专名线、着重点的错位、多、漏,每处计0.1个差错;3破折号误为一字线、半字线,每处计0.1个差错;标点符号误在行首、行末的,每处计0.1个差错;4外文复合词、外文单词按音节转行,漏排连接号的,每处计0.1个差错;同样差错在每面超过3个,计0.3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5法定计量单位符号、科学技术各学科中的科学符号、乐谱符号等差错,每处计0.5个差错;同样差错同一面内不重复计算,全书最多计1.5个差错;6图序、表序、公式序等标注差错,每处计0.1个差错;全书超过3处,计1个差错;⒊格式差错的计算标准1影响文意、不合版式要求的另页、另面、另段、另行、接排、空行,需要空行、空格而未空的,每处计0.1个差错;2字体错、字号错或字体、字号同时错,每处计0.1个差错;同一面内不重复计算,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3同一面上几个同级标题的位置、转行格式不统一且影响理解的,计0.1个差错;需要空格而未空格的,每处计0.1个差错;4阿拉伯数字、外文缩写词转行的,外文单词未按音节转行的,每处计0.1个差错;5图、表的位置错,每处计1个差错;图、表的内容与说明文字不符,每处计2个差错;6书眉单双页位置互错,每处计0.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7正文注码与注文注码不符,每处计0.1个差错;2005年3月1日起施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附件。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一、图书编校差错率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本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
实际鉴定时,可以依据抽查结果对全书进行认定。
如检查的总字数为10万,检查后发现两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2/10000。
二、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⒈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
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也计算版面字数。
⒉书眉(或中缝)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⒊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实际版面计算字数。
⒋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10行的,该面按注文满版计算字数。
对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可采用折合行数的方法,比照脚注文字进行计算。
5.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护封、封套、扉页,除空白面不计以外,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版权页、书脊、有文字的勒口,各按正文的一面满版计算。
6.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7.以图片为主的图书,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20%计算。
8.乐谱类图书、地图类图书,按满版字数全额计算。
9.外文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拼音图书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中文满版字数加30%计算。
三、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⒈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1)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目录、出版说明(或凡例)、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