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
- 格式:pdf
- 大小:483.64 KB
- 文档页数:3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临床分析与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施行583例剖宫产术,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者78例,其中初产者60例,经产(包含多产者)1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愈合时间最短7天,最长25天,平均16天。
结果:通过对78例患者的临床病因观察,发现有63例患者在术前使用过地塞米松,,贫血、产后出血者30例,肥胖、腹壁水肿者1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者1例,因产程延长(头位难产)者6例,妊娠10例,胎膜早破者6例,583例患者中有170例是于夏季手术。
结论:应尽量避免对切口愈合不利的因素,对发生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中图分类号】r 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336- 02随着医学科学的突飞猛进,麻醉技术的日益完善,剖宫技术的不断提高,分娩过程的缩短,对产痛的恐惧等,使许多女性放弃了阴道分娩的权利,剖宫产术已成为解决难产、快速结束产程、抢救产妇和胎儿生命的有效措施和常规手术,然而剖宫产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术后感染是剖宫产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我院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583例剖宫产术后发生的78例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583例剖宫产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者78例,发病率为13%,其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平均30岁,初产者60例,经产者(包括多产)18例。
1.2 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
1.2.1 局部治疗红外线局部照射,每次15~30min,每日1~2次,同时,局部给予胎盘组织液+庆大注射液纱布块湿敷。
1.2.2 抗炎治疗多选用广谱抗生素,常用三联疗法: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注射液。
具体使用为应对母婴无明显霉副作用、效果肯定的原则,若青霉素类、头孢药物过敏者,改用克林霉素。
对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作者:聂文翠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02期【摘要】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血肿、切口疝等。
通过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病原因分析,得出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由多因素引起,提高认识,正确指导孕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围手术期给药预防、控制病房内细菌数量、减少手术时间及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是减少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R7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200-011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表现1.1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类临床表现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表现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切口脂肪液化,大多发生在手术后4~12 d,一般无发热,少数也可伴有发热 ,渗液中混有脂肪滴,切口无红肿及压痛, 但切口有黄色渗液,内见漂浮脂肪滴,考虑为切口脂肪液化,给予换药并以镊子探查,发现皮下有空腔隙,扩开皮肤见皮下脂肪不新鲜,有液化组织,部分可达腹直肌前鞘层。
第二类为切口感染,伴发热, 出现红肿、硬结,有热痛及脓性分泌物溢出,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均有细菌生长。
1.2诊断标准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乙、丙级视为愈合不良。
乙级:切口局部红肿,硬结,血肿,渗液;丙级:切口化脓。
1.3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治疗方法第一类如切口较浅,局限于皮下组织,给予拆除缝合线,每日换药,后期可用蝶形胶布拉合。
如果裂口较深, 需先行切口撑开引流,拆除皮下缝线,清除坏死组织,清除死腔,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及0.5%甲硝唑液冲洗切口,0.5%甲硝唑液打湿纱布或康复新液打湿纱布后行切口局部引流,1次/d,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行二期缝合。
对于第二类切口,需先行切口撑开引流,拆除皮下缝线,用片状刮匙搔刮切口,清除坏死组织,清除死腔,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及0.5%甲硝唑液冲洗切口,0.5%甲硝唑液打湿纱布引流,1次/d,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行二期缝合。
剖腹产伤口多久愈合剖腹产伤口为何难以愈合剖腹产的刀口范围比较大,表皮的伤口在手术后5-7日就可以愈合,但是完全恢复的时间大约需要4-6周。
产后女性的子宫恢复,必须要经历持续的、有节律的宫缩,将子宫内部的恶露以及残余血块通过子宫的收缩,逐渐排出体外,将子宫的创面血管口压迫住,停止出血。
随着子宫内恶露的逐渐减少,子宫会逐渐变小,直至复原。
伤口在一年半左右会是红色的斑痕状态,摸起来有些硬,在阴天下雨的时候会出现痒、痛的症状,这是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在一年半以后就会变成一条白色软软的瘢痕。
剖腹产伤口为何难以愈合剖腹产会出现的问题是宫内伤口炎症、内膜伤口、七层伤口内外夹杂的炎症相互传递,反复发作。
炎症反应是伤口愈合的基础,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却会引致局部组织细胞的坏死,而坏死的组织是阻碍伤口愈合的因素,而且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还会引起大面积感染,这样会更加重伤口愈合的难度。
伤口感染导致的异常,主要是胶原代谢紊乱,感染区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释放的蛋白酶和氧自由基可破坏组织,使胶原溶解超过沉积,引起伤口延迟愈合。
剖腹产自身康复能力差。
产妇手术的刀口其它手术人群康复能力完全不一样。
产妇十月孕程,体能耗尽。
自身处于多重营养崩塌的状况,其次为胎儿提供生长营养的过程使母体能源严重失衡,剖腹产术后伤口营养特殊而且要在精准的基础上,PWRH进行全面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其机体孕期的营养失衡部分,从而增强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同时才能促进伤口愈合。
组织细胞受伤时,多数有炎症反应的表现。
大多数刨腹产二年了伤口没有完全的愈合,子宫壁恢复不好的原因都是炎症导致的,身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底下,巨噬细胞不工作,导致其他免疫细胞炎复发,老伤口疼。
PWRH产后补剂先清除老伤口的炎症,坏死组织多或由于感染,继续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炎症反应明显。
只有等到感染被控制,坏死组织被清除以后,再生才能开始。
这个过程是:急性炎症期→细胞增生期→瘢痕形成期→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