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4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探究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提醒:不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还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有指导作用。
但只有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对客观事物才起促进作用。
探究升华雕塑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要严谨构思,创作前要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雕塑作品。
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需要先有时尚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满意的作品。
(1)材料中雕塑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的创作意识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吗?(2)这些创作意识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答案(1)雕塑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的创作意识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雕塑艺术家、服装设计师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名师点拨意识能动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别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
二是意识的反作用,即它对人们实践的指导作用。
意识的反作用只是意识能动作用中的一个方面,其外延小于意识的能动作用。
典例2 (2022·山东高考)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
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答案 B解析精神的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物质力量,A表述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联系是客观的,人不能随意割断事物之间的联系,C表述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改造世界,D与题意不符。
意识能动性答题模板一、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题答题模板:设问模式: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分析材料或相关事件。
答题思路: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材料+分析。
答题要素: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有时可答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主观题答题模板:设问模式: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怎样做某事?答题思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材料+分析。
答题要素:1.规律是客观的,规律又是普遍的,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
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主观题答题模板:设问模式: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做某事的道理。
答题思路: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
答题要素: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克服错误的意识。
高中政治教案:二、意识的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二、意识的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举例】在画家丘罗夫家里有一幅风景画,画面上呈圆锥型的山峰临湖而立,山顶是白色的,但山脚和湖面却闪着蓝光,似乎笼罩着一层雾气,而山石远远望去又呈红色。
这幅风景画虽然没有秀丽的山水,但画家却视为至宝,镶上精致的镜框悬挂在醒目的地方。
有一天,地质学家瓦尔霍夫在画家的家里见到这幅画,画面上的奇特景色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
地质学家在画前沉思良久,然后问道:“这幅画上的景色是真的吗?”“这是卡顿山脉附近的实地写生画。
”画家回答,“传说这个地方好像有什么魔鬼似的,无人敢去涉足。
我出于好奇,那天冒险进入这个危险区。
果真还没走到湖边就胸闷头晕,恶心难忍。
湖边寸草不生,一片沉寂。
在窒息的窘况下,我草草画好这幅画,回家后病了四年之久!”听了画家的话,地质学家再次陷入沉思。
他运用自己丰富的地质学知识,在头脑中反复思索着隐藏在这幅画后面的自然之谜。
终于,他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那红色的山石可能就是硫化汞矿石,在高热下它可以分解为硫和水银,山脚下的湖必然是一个水银湖,那湖荡漾的蓝色雾气就是剧毒的水银蒸气。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地质学家带上助手和防毒器具,到这个危险地带考察。
果然,一切都如他当初判断的那样,一个地质史上的伟大发现就这样产生了。
这个故事说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人们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会作出不同的反映。
【举例】非典-SARS疫苗已研究出来。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课堂探究】P38页A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B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探究提示】A建筑师的活动总是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B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相关概念的解难释疑在《生活与哲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难以区分的下列概念——“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反映客观事物、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主观能动性”,本文首先对它们解难释疑,接着举例进行了解析。
标签: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在《生活与哲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难以区分以下概念:①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⑤意识能反映客观事物。
⑥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⑦主观能动性。
尤其是把“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几个概念经常混为一谈。
【释疑】“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个词是中性的,它是与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相对应的,指意识能对物质起作用,是对意识的一种肯定。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指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意识在本质上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它具有四性,即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主动创造性是指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意识能反映客观事物”。
其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将阻碍事物的发展,即“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的能动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强调意识在“认识世界”活动中起的作用,只停留在对事物的认识阶段,没有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则强调意识在“改造世界”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引起了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我们在练习中区分意识能动作用的两个表现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
大题攻略主观题对“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考查典例(2019·全国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
①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审设问知识限定:意识能动作用原理设问指向:说明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设问类型:原因类审材料信息点①: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是我国乡村历调用知识:从认识世界角度看,增强文化自觉,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信息点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调用知识:从改造世界角度看,增强文化自觉,有利于避免破坏性开发,把保护、传承与利用有机统一起来写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框题跟踪检测(七)意识的作用知识点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成功预测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理由是“理论性发现了一种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起源,最近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ATLAS和CMS试验所发现的预测中的基本粒子对其进行了确认”。
这反映了(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对客观事物作出反映②只要发挥人的能动性,就能正确认识事物③物质具有主观能动性,世界上并不存在“上帝粒子”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A.①③B.②④C.①④ D.②③解析:选C 材料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①④符合题意;正确认识事物不仅需要发挥人的能动性,而且还需要具备客观条件,②说法错误;物质是客观的,不具有主观能动性,③说法错误。
2.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是彻彻底底的了解自己人生的追求和梦想,并依托自己的才华,让自己的梦想得到实现,让自己的才华得到彰显。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③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意识的特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了解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并依托自身才华让梦想得到实现,这表明意识具有目的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答案为C;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①错误;不同性质的意识作用不同,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③错误。
知识点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3.为贯彻《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广东省教育厅强调,在广大青少年中进行“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教育。
之所以要在广大青少年中进行“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教育是因为( )A.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正确的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解析:选B 加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对学生的世界观的一种培养和改造,因此这是一种意识的反作用,而不是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故选B,排除C。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辩证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推动作用;错误意识起阻碍作用。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这要求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
二、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注意:规律不能被消灭、改造。
)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2.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要求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要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唯物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一、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1.联系的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3)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