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用于剖宫产手术中不良反应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266.26 KB
- 文档页数:2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结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价值。
方法:垂体后叶素结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30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为研究组,随机选择20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作为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垂体后叶素结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以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子宫复旧恶露排出正常,未见宫腔粘连。
结论:垂体后叶素结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具有简单,止血迅速,安全易行的优点,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关键词】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改良b-lynch缝合术【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26-01随着剖宫产手术在基层医院的开展,术中的安全问题值得关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处理至关重要,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因此及时快速处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降低产妇的病死率极为重要。
我院对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0例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结合改良背带式缝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剖宫产1080例,其中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30例为研究组,随机选取2010年1月前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0例资料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孕周及孕产次上无明显差异。
所有剖宫产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
术中见子宫软如袋状,呈暗红色,不收缩,出血量800-2000ml。
1.2.1研究组采用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米索400ug舌下含服,观察5分钟无效,立即给予垂体后叶素6u加生理盐水19ml稀释后子宫肌层多点注射,每点注射1ml,观察5分钟无效,立即行改良背带缝合术。
缝扎前先做预实验,即将子宫托出腹腔,双手对压子宫,观察出血明显减少或停止,再行背带缝合术。
垂体后叶素在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剥除时用垂体后叶素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治疗组采用垂体后叶素6 U+0.9%氯化钠注射液5 mL肌瘤周围注射+缩宫素20u子宫肌层注射, 对照组采用缩宫素20 U子宫肌层注射。
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单纯使用缩宫素止血效果、手术时间等。
结果手术时间缩短,止血迅速,出血量减少。
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时使用垂体后叶素减少缝合瘤腔时的止血时间,费用少,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剥除术;垂体后叶素;止血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合并症。
近年来,随高龄产妇增多,剖宫产率上升,以及B超检查的普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选取我科自2012年01月~2014年12月,在剖宫产术中一并剖肌瘤剔除术70例进行分析研究,为减少肌瘤剥除时子宫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在剥除前于肌瘤周围注射垂体后叶素,获得了明显效果。
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2月,选取我科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的70例。
年龄20~40 岁,平均年龄(27.9±4.6)岁,初产妇52 例,经产妇18例,孕周为36~41 周。
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术中诊断19例,手术分娩平均周数为(38±2)周。
参加研究的70例孕妇均无产科合并症,且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及出血性疾病等,子宫肌瘤瘤体>3cm以上。
2.方法选择研究的70例病例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先行剖宫产术,再行肌瘤剥除术。
治疗组在娩出胎儿胎盘后,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U,缝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切口后,将子宫牵出腹腔外,了解瘤体部位和深度,用6U垂体后叶素+0.9%氯化钠注射液5ml稀释后在肌瘤的根部及四周子宫肌层注射,多发性子宫肌瘤及较大肌瘤可增加垂体后叶素剂量到18U。
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AUG. 2019,Vol.26, No.4, Total No.13567作者简介:张 杰,男,硕士,临床药师,主要研究方向:重症监护临床药学,药物基因组学通讯作者:罗懿妮·论著· 垂体后叶素(Pituitrin,PTT)在我国呼吸、消化、妇产科等应用于急症止血、促进宫缩等使用时间久、疗效确切,被称为“内科止血钳”。
我国的PTT产品由猪脑垂体后叶制得。
本质是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也称升压素、抗利尿激素(ADH, antidiuretic hormone)]和缩宫素(oxytocin)的混合物。
现回顾两例典型PTT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病例,并对临床合理性使用进行分析,建立其应用于大咯血治疗时的合理用药指引。
1病例资料 例1,患者甲,女,56岁,高血压2级,因肺癌、腺癌伴咯血入肿瘤病区,于当日上午11点静脉推注垂体后叶注射液6IU,速度3IU/min,推注时患者出现胸闷、脸潮红、头晕、呼吸急促,急测血压146/94mmHg,呼吸频率28次,心率110次/min,立即停药,大约30min后,患者症状自行缓解;7小时后再垂体后叶注射液典型不良反应回顾及用药指引建立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科 (广东 广州 51012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科 (广东 广州 510120)张 杰1 黄敏玲2 谈馨媛2 蔡俊翔2 赖潇潇1 罗懿妮1【摘要】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建立合理的用药指引。
方法 回顾2例典型垂体后叶素治疗导致心血管及中枢神经不良反应的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
结果 应对其不良反应有全面了解,在咯血治疗中给药应在排除禁忌症后,在严密监护下小剂量缓慢输液泵给药。
结论 建立用药指引有助于其合理、安全使用。
剖宫产术中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应用疗效对比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对预防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将10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组和缩宫素组,各50例。
术中分别应用垂体后叶素12u和缩宫素20u子宫体肌层注射(不入血管),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术中失血量以及对术中心率,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结果:应用垂体后叶素的受术者子宫收缩情况明显优于采用缩宫素的受术者,该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采用缩宫素的受术者;该组患者术中的心率、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采用缩宫素的患者。
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对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出血,减少出血量比缩宫素及时有效,且不影响心率,动脉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剖宫产术;垂体后叶素;缩宫素;子宫出血;动脉血压【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88-02随着社会不断进步,部分社会因素使人们对正常分娩存在紧张的心理。
剖宫产率也随之不断上升,使得术中出血的机率也由此而增高。
社会对孕产妇的高度关注,使得产科医生的责任感也在发生与日俱增的变化。
除了手术技术的不但提升,术中失血得到减少,避免大出血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我院抽取两个月住院分娩的部分剖宫产患者,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子宫体肌层注射,观察并分析术中垂体后叶素组和缩宫素组对预防术中出血,减少术中失血的效果,证实了垂体后叶素的效果优于缩宫素[1]。
本次研究过程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对预防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差异,帮助临床拓宽对剖宫产后受术者用药的范围,以便临床对剖宫产受术者在手术后的体征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使该类手术者的术中出血量进一步减少。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9月到2011年11月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剖宫产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
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反应关于《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反应》,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伴随着现代科学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一些无法人造合成的药品,早已能够立即从小动物身体获取功效于身体了;比如甘精胰岛素和文中将要提到的垂体后叶素,垂体后叶素是以小动物脑后脑垂体中获取的水溶成份,可用以身体。
是药三分毒,更何况是这类立即从小动物身体获取的药品,下边网编为大伙儿详解一下垂体后叶素。
药用价值垂体后叶素(Pituitrin)是由猪、牛脑垂体后叶中获取的水溶成份,含有缩宫素和加压素(加压素别称抗利尿素)。
缩宫素对孑宫平滑肌有可选择性功效,其功效抗压强度在于给药使用量和孑宫的生理学情况。
针对非怀孕孑宫,剂量能提升孑宫的规律性收拢;大使用量可造成孑宫的强直性收拢。
对怀孕孑宫,在怀孕初期不比较敏感,怀孕中后期敏感度慢慢提升,临产时功效最強,生完孩子对子宫的作用又慢慢减少。
本产品对子宫的作用特性是:对宫体的收拢功效强,而对联宫颈的收拢功效较小。
除此之外,还能提高乳腺平滑肌收拢,推动排乳。
本产品含有的抗利尿素可使小动物排尿降低,也有收拢毛细管、造成血压上升的功效。
副作用服药后可造成血压上升、心悸、胸闷气短、心绞痛、排尿降低、憋不住尿、脸色苍白、流汗、恶心想吐、腹痛等反映,还会有血管性水肿、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应该马上断药并对症治疗解决。
常见问题因对孑宫有明显的激动功效,也有变压功效,故不适合用以引产手术或催生。
服药后如出現脸色苍白、流汗、心悸、胸闷气短、腹痛,过敏性休克等,应该马上断药。
静脉滴注时要留意药品浓度值和滴速,一般为每分20滴。
滴速过快或静脉推注均易造成腹痛或腹泻。
垂体后叶素在妇科手术中的使用垂体后叶素是不是单一成分药物,包含缩宫素(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加压素)。
1.5分钟起效,维持20-30分钟,表现为迅速而短暂的MAP下降以及心率增快,随后则出现长时间的MAP升高以及HR减慢。
加压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及血小板的V1起到止血作用。
V2受体在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中表达,该受体激活可促进水的重吸收。
加压素与V2受体的亲和力大于V1受体,故只有在远超出抗利尿作用剂量下,AVP 才能发挥止血作用,同时增加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循环血量增大,进而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和低钾血症。
止血的有效成分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反应用药后如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剂量单次超过6U(5U)严重者出现心跳骤停、肺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低钠血症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过多的水进入脑细胞导致脑水肿;垂体后叶素还引起血管痉挛,脑桥、基底节等组织对缺血缺氧敏感,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甚至神志恍惚、幻觉和昏迷,引起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
建议常规剂量为2U ,根据手术时间,间隔使用,最大剂量为4-6U ,以避免血流动力学并发症。
没错,最大剂量4-6U 。
使用剂量?国内文章,从3U 到12U ,从原液到稀释液,用的人都有,唯一统一的是都出现过严重的不良反应--心脏骤停。
用原液还是稀释液?无论是使用原液还是稀释液,对减少出血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手术医生可能会使用比标准剂量更大剂量的垂体后叶素,所以稀释后使用还是必要的。
使用注意事项1.关键在于注射宫体时一定要打在肌瘤外的肌层内,出现瘤体外突,肌层发白才能起到效果。
没有出现前面两种表现有可能是打到瘤体里面或者血管里面。
2.伴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心衰及老年患者慎用。
3.中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禁用。
缩宫素的血管舒张效应可以产生显著的低血压,尤其是低血容量患者单次给药后.联合缩宫素用药联合用药术前米索前列醇除了能引起子宫肌层收缩从而收缩血管外,直接作用于子宫动脉,引起血管收缩。
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反应与安全应用
陈宇星;冯淑玲;孙红
【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8(30)2
【摘要】目的了解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为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近年来有关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报道,并探讨如何提高其临床应用安全.结果共收集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个案报道7篇9例,多例不良反应研究综合报道及其他相关报道22篇,228例,共237例,主要不良反应为稀释性低钠血症,死亡8例,全部发生于垂体后叶素止血应用,发生原因主要与大剂量持续给药相关.结论垂体后叶素用于止血时应加强用药监护,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采取减量、减慢滴注速度、撤药、停药等措施,防止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并积极给予正确的对症处理.通过联合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者的安全.
【总页数】3页(P121-123)
【作者】陈宇星;冯淑玲;孙红
【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药剂科,350001;福建省立医院药剂科,350001;福建省立医院药剂科,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8
【相关文献】
1.垂体后叶素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报道 [J], 方卫利
2.输液法与微泵法应用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比较 [J], 吕美英;周文健
3.肺结核咳血患者应用立止血和垂体后叶素治疗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 [J], 蒋宏英
4.垂体后叶素联合套扎止血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魏宏; 白雨昕; 王华
5.脑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J], 张淑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使用垂体后叶素护理观察要点
垂体后叶素是一种从猪、牛等动物垂体后叶中提取的含有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的药物。
常用于治疗咯血、呕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产后出血等疾病。
使用垂体后叶素护理观察要点如下:
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使用垂体后叶素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状态的变化。
2.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垂体后叶素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面色苍白、心悸、胸闷、腹痛、腹泻等。
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3. 注意药物剂量和滴速:使用垂体后叶素时,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滴速,避免药物过量或滴速过快引起不良反应。
4. 观察出血情况:垂体后叶素常用于治疗咯血、呕血等出血性疾病,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是否减少或停止,以及是否出现新的出血点等。
5.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垂体后叶素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影响药物疗效。
6. 做好心理护理:使用垂体后叶素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需要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总之,使用垂体后叶素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垂体后叶素用于剖宫产手术中不良反应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7-08-04T15:41:43.7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作者:王静
[导读] 缩宫素时用于引产、催产、产后出血和子宫复原不全的一种药物。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衡阳 421002)
摘要:目的思考和分析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和缩宫素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37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9例,对照组68例。
对照组剖宫产产妇给予缩宫素药物进行引产,观察组剖宫产产妇给予垂体后叶素进行引产。
比较两组剖腹产产妇在手术中产生的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中,恶心为15.94%,呕吐为10.14%,血压下降为17.39%,呼吸不畅为13.04%,胸闷为18.84%,心率加快为13.04%,
心律失常为10.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恶心22.06%,呕吐14.71$,血压下降19.12%,呼吸不畅17.65%,胸闷123.53%,心率加快14.71%,心律失常13.24%,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垂体后叶素比缩宫药物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手术风险,值得参考。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剖宫产手术;不良反应
缩宫素时用于引产、催产、产后出血和子宫复原不全的一种药物。
在目前的产妇生产过程中,大出血是产妇生产过程中最危险的事情,不仅有可能导致产妇在产后出现各种并发症,还有可能导致产妇生产过程中死亡,对产妇和胎儿都具有极大的危险。
而缩宫素时为了预防剖腹产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危险,同时也有治疗产妇分娩后产生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作用。
本研究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37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思考和分析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和缩宫素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37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9例,对照组68例。
其中,对照组中,产妇年龄分布:23-31岁,平均年龄(25.36±3.66)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为(39.6±2.2)周。
其中子宫收缩乏力16例,胎盘早剥13例,先兆子痫13例,羊水栓塞1例,胎盘前置9例,胎儿过大6例。
观察组中,产妇年龄分布:22-35岁,平均年龄(27.06±5.37)岁,孕周为36-42周,平均孕周为(38.3±3.6)周。
其中子宫收缩乏力17例,胎盘早剥10例,先兆子痫12例,羊水栓塞0例,胎盘前置10例,胎儿过大8例。
所有孕妇均无三高、哮喘、贫血等疾病,各项身体机能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孕周等基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剖宫产孕妇在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给予静脉注射缩宫素1支,每支10U。
观察组剖宫产孕妇:给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6单位(使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每1ml中含有0.01单位),每分钟静滴0.02-0.04单位。
两组剖宫产孕妇在使用缩宫素后都必须严密监控,观察孕妇宫缩是否有效或是否过强,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停用,并在产时护理记录单上进行详细记录。
1.3观察指标
在孕妇剖宫产手术中,观察两组剖宫产产妇出现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不畅、胸闷、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 SPSS19.O 软件实现。
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剖宫产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中剖宫产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缩宫素是一种常用的产科药。
适用于引产、催产、产后及流产后因宫缩无力或缩复不良引起的子宫出血,或是了解胎盘屏障储备功能,是产科必备的药物。
缩宫素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为促进宫颈成熟,帮助妊娠晚期孕妇引产,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如果出现宫缩乏力现象,可以使用小剂量的缩宫素可以帮助产妇加强宫缩力,起到催产的作用;在产妇分娩过后,如果出现产后出血或大出血时,可以使用大剂量的缩宫素帮助产妇子宫强直性收缩,起到止血效果。
但在使用宫缩素过程中,有假临产、胎位异常、骨盆狭窄或头盆明显不称、羊水过少、软产道异常、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三次以上的经产妇等情况的产妇,不能使用缩宫素进行辅助生产,防止发生意外,起到反作用。
其次,使用缩宫素之后,要注意其产生的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会有恶心、呕吐、心律加快或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如果使用了大剂量的缩宫素的话,有可能会引起高血压或水滞留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缩宫素助产中,要注意缩宫素的用法和用量,才能够发挥缩宫素的效果。
缩宫药物有很多,例如:大得利缩宫素,欣母沛、米索前列醇、垂体后叶素等。
本研究所提到的垂体后叶素,内含两种不同的激素,即缩宫素(催产素)和加压素,前者能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压迫子宫肌层血管,起止血作用。
后者能直接收缩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尤其
对内脏血管,可降低门静脉压和肺循环压力,有利于血管破裂处血栓形成而止血。
此外还能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具有抗利尿作用。
本研究所提到的垂体后叶素,其主要作用和缩宫素作用一致,不同的是垂体后叶素的用法用量与缩宫素不同,所以,在使用垂体后叶素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其用法用量和使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就目前而言,在临床上,在剖宫产中,缩宫素依然是首选必备的药物,虽然其作用时间较短,但是缩宫素的起效作用快,而且不良反应也并不多,如在血压下降、心律加快、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上都无太大差异。
如果在使用缩宫素后,子宫收缩效果较差,则可以选择缩宫药物进行改善,但需要注意,每种药物的给药途径完全不同,在更换时要注意改变更换方法,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
目前,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夫妻都选择生二胎,剖宫产数量增加,有的甚至是二次剖宫产,因此,在妇科中,出现的各种疾病症状明显增多,产妇胎儿的各种症状比例也明显升高。
所以,在缩宫药物的使用中,还需要不断改进用法用量,以发挥药物最大的效果,同时也是帮助剖宫产孕妇更好的进行手术分娩,同时减少孕妇的产后不良反应,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剖宫产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中,恶心为15.94%,呕吐为10.14%,血压下降为17.39%,呼吸不畅为13.04%,胸闷为18.84%,心率加快为13.04%,心律失常为10.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恶心22.06%,呕吐14.71$,血压下降19.12%,呼吸不畅17.65%,胸闷123.53%,心率加快14.71%,心律失常13.24%,数据差异显著,P<0.05。
由此可知,垂体后叶素比缩宫药物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有助于减少剖宫产孕妇在剖宫产手术中产生的危险。
综上所述,垂体后叶素比缩宫药物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减少剖宫产孕妇在在剖宫产手术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减少减少剖宫产孕妇在剖宫产手术中产生的危险,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蔡朝霞,CAIZhao-xia.欣母沛+益母草制剂联合缩宫素预防前置胎盘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81(26):17-18
[2]庄超,黄宇微,吴丽. 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预防产后出血60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5,39(03):33-34
[3]葛俊丽,刘朵朵,陈必良,...不同缩宫药物联合应用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4,70(52):90-91
[4]李丽,袁秀红,罗晓梅,...缩宫素联合前列腺素类药物预防高危妊娠且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13(61):101-102
[5]陈倩.桃红四物汤加味配合缩宫素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66例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16,48(69):59-60
[6]王向青,王向村.缩宫素与新生化颗粒和左氧氟沙星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0(11):62-63。